课程设计2011.ppt_第1页
课程设计2011.ppt_第2页
课程设计2011.ppt_第3页
课程设计2011.ppt_第4页
课程设计201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意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利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机基础、自动化仪表等)所学知识,完成以精馏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针对实际生产任务,利用已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进行的一次模拟训练。,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意义,要求我们站在工程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在确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其先进性,可行性,经济性,环境友好等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及设计条件 (一)连续操作甲苯二甲苯精馏塔 (二)连续操作甲醇水精馏塔 (三)连续操作乙

2、醇水精馏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及设计条件 (一)连续操作甲苯精馏塔 1、生产能力:年处理甲苯二甲苯混合液 吨; 年开工时数8000小时; 2、物料组成:原料含甲苯:?%(质量) 其余为二甲苯(物性可按间二甲苯计算) 塔顶产品:含甲苯 99.7 ; 塔底产品:含二甲苯 99.7; 3、设备型式:A.浮阀塔B.筛板塔(自选) 4、操作条件:塔顶压强:5.0 KPa 建厂地区平均大气压力 760 mmHg 年平均最高气温:33 年平均最低气温:-10 板压降可按 50 mmH2O 估算,设计题目及设计条件 (二)连续操作甲醇水精馏塔1、生产能力:年产产品 吨; 年开工时数8000小时;

3、2、分离要求:(甲醇质量)进料组成: ? ,其余为水; 精甲醇: 99.5 ;残液组成: 0.5 ;3、设备型式:A.浮阀塔 B.筛板塔(自选)4、操作条件:塔顶压强:0.005 MPa 进料状况:给定 回流比:自定 建厂地区大气压强:760 mmHg 板压降可按 50 mmH2O 估算,设计题目及设计条件 (三)连续操作乙醇精馏塔1、生产能力:年产产品酒精 吨; 年开工时数8000小时;2、分离要求:(乙醇质量) 进料组成:? (v/v),其余为水; 产品乙醇: 94 ; 乙醇收率不低于99.7%3、设备型式:A.浮阀塔 B.筛板塔4、操作条件:塔顶压强:0.4米水柱 进料状况:给定 回流比

4、:自定 加热方式: A. 直接蒸汽 B.间接蒸汽 厂址:天津地区,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 程 设 计 作 业 生产任务:一个复杂问题, 一个问题, 多个问题的简单总和 结 果:综合多个方面 少数结果 任务来源:多章,多门课 多为某一章的问题 基础数据:教科书,设计材料,工程手册 教科书 设计计算:由于条件不足,大多需试差 条件确定 要 求: 实际问题,严格要求,责任大 正确与否只关系到对 书本知识的掌握 知识来源:书本知识+文献资料+实践经验 书本知识,1、学习、熟悉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搜集有关 数据,正确选用公式;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包括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

5、,可操作性, 环境保护等; 3、准确、精练的表达能力:将设计思想、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用精练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达出来; 4、熟悉进行实际设计工作的基本步骤:任务 搜集数据资料 方案设计 工艺设计 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修正 设计报告,二、对同学的要求:独立完成,塔板简介,(二),1、泡罩塔板 2、筛板 3、浮阀塔板 4、立体传质塔板,(一)工艺流程的确定及说明 工艺流程指为完成给定的生产任务所需的工艺技术过程、设备配置、操作控制方案等,工艺流程的确定是实际设计工作的总体设计思想的体现,以后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着工艺流程进行的。,三、设计项目,(一)工艺流程的确定及说明 包括以下内容:

6、(1)工艺流程图: 根据不同的生产任务,流程图也应不同. 所涉及的设备齐全:贮罐、泵、塔、再沸器、冷凝器、换热器:V,P,T,E, T0105(前两位班号,后两位设备号)。设备之间连接管路的尺寸、流向等: DN50, 测量检测仪表、控制阀门、控制方案、操作控制方式以确保质量合格、操作稳定,(一)工艺流程的确定及说明,(2)工艺流程方案确定 主要设计思想描述:确定操作压力、根据进料及分离要求确定塔型式、确定加热、冷凝方式、确定加料、回流方式、进料热状况等。 (3)工艺流程说明 总体说明,开车、正常运行、正常操作时各处参数值、停车操作,附、乙醇回收工艺流程说明 1、处理量及要求,15m3/d,含乙

7、醇90%。 2、蒸馏时,塔顶冷凝器冷凝液全回流到塔顶,一段时间后,塔顶温度稳定在7880度,蒸馏得到9495乙醇,切换待检罐,放成品。 3、釜残视情况放一次。放釜残时,塔顶温度达到99度以上,即塔内基本无乙醇。 正常操作 成品采出量:1 m3/h 塔釜液位:70%左右 加热蒸汽量:1500 kg/h 塔釜温度:100-110 塔顶温度:78 ,(4)操作控制参数(表) 流量(进料、回流、蒸汽、凝液) 温度(顶温、釜温、料温) 压力(顶压、釜压、加热蒸汽) 液位(釜、罐),操作控制参数表,(5)设备一览表,工艺流程图示例丙酮精馏,开车 正常运行 停车,精馏塔总装图,换热器总装图,(二)塔板数的计

8、算,1、物料衡算: 根据生产任务确定塔顶、塔底产品的流量、组成,W xW,F xF,D xD,(二)塔板数的计算,2、平衡关系、平衡数据求取: 查阅资料,计算,实验测取 甲醇水、乙醇水系统 非理想物系 可使用 x-y 图(760 mmHg) 甲苯二甲苯 接近理想物系 可计算,也可使用 x-y 图(760 mmHg) 从文献中查取 ? :塔顶、塔底由于板压降造成的压力变化怎么处理?,(二)塔板数的计算,2、平衡关系、平衡数据求取: 甲苯二甲苯系统 接近理想物系 y= x/(1+(-1)x) = (y/x)/( (1-y)/(1-x) ) = PAO / PBO Antonie Eq. PAO =

9、 A- B/( T+C ), A,B,C为Antonie 系数,查物性数据 塔顶可按纯甲苯计算、塔釜按纯二甲苯计算 塔釜 压力 PW= PD + NP P NP 为实际板数,试差求算 m = (D+ W) / 2,3、理论板数 NT 的 计算,根据恒摩尔流假设,进料状况、回流方式、加热方式根据自己的流程图确定 求算过程 q值的计算, 根据进料状况(根据自己流程图确定) 最小回流比 Rmin 的确定:图解法,解析计算法 操作回流比 R=(1.12) Rmin, 应根据操作费用、设备投资进行优化,或根据生产 经验、客观因素的限制确定 求算方法(1):手算,或计算机编程计算便于重复计算,3、理论板数

10、 NT 的 计算,求算方法(2):图解法, 需局部放大,xD,4、实际板数 NP的计算,NP= NT / ET, NT不包括再沸器或分凝器 板效率 ET估算 Oconnell Eq. : ET = 0.49 ( L)-0.245 , 定性温度 t=(tD+tW)/2 的 相对挥发度 L = xi L i , mPa.s or cP, xi , 进料组成 用此式估算的结果一般作为参考,具体确定时应参照工业生产中实际数据 一般, ET = 3045% 应注明精馏段、提馏段、总实际板数,进料板位置,(三)、塔径计算,1、选取设计计算基准面 选取4个截面,精馏段 上下各一:1、2 提馏段上下各一:3、

11、4 计算出各截面的物流、 物性数据,列表 板压降取50mmH2O, 2、3物性按精馏段最下一层塔板、提馏段第一层计算。,F, xF,V,L,D, xD,L,W, xW,V,1,2,3,4,不同截面流量与物性表,表面张力 粘度,2、对四个截面分别进行 塔径估算 设塔板间距 HT , 一般为 300-500 mm 板上液层高度 hL , 一般为 50-80 mm 操作气速 u = (0.6-0.8) umax 根据 Smith 关联图, 查取数据, 得出 四个不同截面的塔径估计值;,F, xF,V,L,D, xD,L,W, xW,V,1,2,3,4,3、圆整塔径,确定设计基准面 在精馏段和提馏段分

12、别确定一截面为该段的塔板设计基准截面,并将其圆整。如两基准面相差不大,可归为一个塔板工艺尺寸设计基准面。 一般情况下,精馏段、提馏段塔径尽量一致。,F, xF,V,L,D, xD,L,W, xW,V,1,2,3,4,(四)、塔板工艺尺寸设计,包括:气、液通道,汽液传质区域。 (1)溢流装置 根据设计基准面对该截面的塔板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包括: 出口堰长lW、堰高hW, 降液管底隙hO (2)塔板布置 1、鼓泡区,边缘区WC,破沫区WS 2、浮阀或筛孔排列:根据计算,并实际排列。,塔板浮阀排列图,四、塔板流体力学验算,设计出二截面塔板的工艺尺寸参数,需针对四个截面进行塔板验算: 1、塔板压降 2

13、、淹塔 3、泛点率80%,F, xF,V,L,D, xD,L,W, xW,V,1,2,3,4,五、塔板负荷性能图,Vs,Ls,P,F,操作点,漏液线,降液管液泛线,雾沫夹带线,液相负荷下限线,液相负荷上限线,五、塔板负荷性能图,针对四层塔板求算 1、雾沫夹带线、液泛线、液相负荷下限线、液相负荷上限线、漏液线 2、求出各板的操作弹性,说明操作控制因素 3、由负荷性能图分析所设计塔板、整塔的性能,Vs,Ls,P,F,操作弹性 适宜操作范围,六、附属设备再沸器、冷凝器、预热器、 泵的计算与选型,1、附属设备再沸器、冷凝器、预热器的计算与选型 Q = K .A. tm 需计算热负荷、 tm ,并根据物料特性和场合估计总传热系数 K,求取A。 有兴趣的可以计算出加热蒸汽的用量及压力、冷凝水的用量等 2、加料泵的计算与选型 根据流程,估计设备的相对位置及管长,初选管径,也可估算阻力降;根据计算选泵。 3、接管直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