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世界贸易概览.ppt_第1页
[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世界贸易概览.ppt_第2页
[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世界贸易概览.ppt_第3页
[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世界贸易概览.ppt_第4页
[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世界贸易概览.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第八版),主讲教师:刘春生,第一篇 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世界贸易概览,本章要点 谁和谁贸易 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经济规模对贸易的影响 距离和其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 疆界和贸易协定 过去和现在的全球化 贸易构成的改变 服务外包,一、谁和谁贸易 2006年美国的五大伙伴是加拿大、中国、 墨西哥、日本、德国。 2006年美国与加拿大的贸易额进出口 总额达5000亿美元。 美国的十大贸易对象占美国2006年贸易 总额的68%。,图2-12006年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中国和谁在贸易,海关总署在 2012年1月10日发

2、布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下同)增长22.5%,外贸进出口总值刷新年度历史纪录。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4.9%。贸易顺差1551.4亿美元,比上年净减少263.7亿美元。 其中,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5.57%,比2010年的16.1%略有下降;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26%,比2010年的13%略有下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9.8%上升到9.96%。2011年全

3、年中国10大贸易伙伴占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2.5%,比2010年的75.8%下降3.3%。,中国和谁在贸易,第一位: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 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达到5672.1亿美元创新高,同比增长18.3%。2010年中欧贸易额4797亿美元。欧洲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其中,中国与德国这两个世界最大出口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2011年19月达到1270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全年有望达到1700亿美元;2010年,中国与德国的双边贸易额达1424亿美元,中国与英国双边贸易额约为600亿美元,中国与荷兰双边贸易额达到562亿美元,中国与法国双边贸易额4

4、48亿美元。,中国和谁在贸易,第二位:中国与美国双边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2011年中美贸易额是44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创历史新高。中国从美国进口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如果中美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政治信任关系,美国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2015年双边贸易总额有望达到7500亿美元;2020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有望超过美欧双边贸易总额,中国将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中国和谁在贸易,第三位: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3629亿美元,东盟首超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

5、易额创历史新高,达36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其中,2011年,中国和马来西亚进出口商品总值高达900.3亿美元,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额达到805亿美元,中国和泰国双方贸易额有望达到600亿美元,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额超500亿美元,中国与菲律宾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322.54亿美元,中国与越南贸易额超过300亿美元。,中国和谁在贸易,第四位:中国与日本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3500亿美元。 2011年上半年(16月),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总额达1631.5101亿美元,与2010年上半年相比增幅达17.9%,创下历史同期的贸易额新高。2010年中日两国

6、间的贸易总额为3018.5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率为30%。,中国和谁在贸易,第五位: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2700亿美元。 2011年110月,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贸易额为2283.3亿美元,同比上升26.6%,占内地对外贸易额的7.7%。其中,内地对香港出口为2153.7亿美元,同比上升26.3%;自香港进口为129.6亿美元,同比上升33.1%。2010年中国大陆与香港贸易额为2305亿美元。,中国和谁在贸易,第六位:中国与韩国双边贸易额为2139亿美元。 第七位: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双边贸易额将超过1500亿美元。 第八位: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额将达到1200亿美元

7、。 第九位: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额达到842亿美元。 第十位:中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额为780亿美元。,中国和谁在贸易,第十一位:中国与印度双边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 第十二位: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双边贸易额为644亿美元。 第十三位:中国与加拿大双边贸易额为474亿美元。 第十四位: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额为454亿美元。 第十五位:中国与伊朗双边贸易额将超过400亿美元。,(一)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2006年美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的三个是欧洲国 家:德国、英国和法国。 它们拥有欧洲最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这就是美国只与这三个国家而不是其他欧洲国 家进行

8、大量的贸易的原因。,(一)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现实充分说明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其进出口总额息 息相关。 由于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产品和提供更 多的服务,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进而 大量出口产品。大的经济体可以通过出口商品和 服务获得大量收入,因而大量进口产品。,图2-2欧洲的经济体规模及其与美国贸易的价值,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欧盟委员会。,(一)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除规模以外影响贸易量的其他因素: 1两国之间的距离影响运输成本和进出口的成本距离也可能影响两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进而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量。 2文化的亲和性:如果两国文化的亲和性强,它们就会有更多的贸易联系。 3地理位置: 拥有

9、海洋港口或没有群山阻碍的两国之间运输和贸易会更加简单。,(一)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4贸易联盟:贸易国可以在贸易区里进出口许多产品。 5疆界:穿越疆界包括耗时的进出关手续,可能还要有货币成本,比如关税。 这些进出口成本会减少贸易量。 疆界的存在表明不同语言的存在和不同货 币的存在,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会阻碍贸易 量的增加。,(一)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的思想和概念源自物理学中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两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近成反比。早在20 世纪 50 年代初,Isard & Peck (1954)和 Beckerman(1956)即凭直觉发现地理

10、位置上越相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流动规模越大的规律。人们普遍认为,最早将引力模型用于研究国际贸易的是 Tinbergen(1962)和 Pyhnen(1963),他们分别独立使用引力模型研究分析了双边贸易流量,并得出了相同的结果: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与他们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一)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Linnemannn(1966)在引力模型里加入了人口变量,认为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还与人口有关,人口多少与贸易规模成正相关关系。 Berstrand(1989)则更进一步,用人均收入替代了人口数量指标。由于引力模型所需要的数据具有可获得性强、可信度高等特点,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越来越

11、广泛,成为国际贸易流量的主要实证研究工具,有人形象地将引力模型称为“双边贸易流量实证研究的役马(Work horse)”。,(一)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在后续的贸易引力模型扩展中,研究者主要是依据研究自己的重点,按照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设置不同的解释变量,来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并对贸易潜力进行测算。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学家开始从理论上为贸易引力模型寻找基础。Anderson(1979)率先在产品差 异 假 设前提下推导出了引力方程,Bergstrand (1985,1989) 则在简单的垄断竞争模型框架下利用贸易引力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决定双边贸易的因素。,(一

12、)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Helpman(1987)在具有规模经济的差异产品框架 下修正了引力模型。Deardorff (1998)对这些理 论推导进行了综合,认为引力模型体现出了许多 模型的特点并能够从标准贸易理论中推导出来。 Anderson & Wincoop(2001)在不变替代弹性支出 系统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引力模型, 这些理论不仅为贸易引力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还有助于解释各项实证应用结果中出现的各种问 题和差异,使贸易引力模型逐渐脱离了长期以来 受到“缺乏理论基础”质疑的窘况。,(一)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上世纪60年代引力模型被引入衡量双边贸易流量的研究后得到不断扩展和

13、完善,越来越多的文献用引力模型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Mtys(1997,1998)、Chen&Wall (1999)、Breuss&Egger(1999)、Egger(2000) 等人完善了引力模型的经济计量学规范;Berstrand(1985)、Helpman(1987)、Wei(1996)、Soloaga&Winters(1999)、Limao&Venables(1999)、Bougheas 等人(1999)对原有解释变量进行了精炼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变量。,(一)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在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中,常常添加的变量有两类:一类是添加虚拟变量。如共同语言、共同边界、共同殖民历史、共

14、同宗教等,早期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扩展以这一类为主。另一类是添加制度质量指标变量。如是否同属一个优惠贸易协定或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政府治理质量、合约实施保障等。随着制度经济学的蓬勃发展,对于制度因素的研究不再仅限于是否属于同一优惠贸易安排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种粗糙的模式,开始用具体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制度因素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一)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认为,经济规模和距离对 贸易量的影响方程式是: Tij = A Yi Yj /Dij 其中: Tij 是i国与j国间的贸易额; A 是常量; Yi 是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Yj 是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Dij 是两国间的距离。,(

15、一)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经济学家导出了以下更具一般性的引力方程式: Tij = A Yia Yib /Dijc a、b、c的取值允许不为1 可能令人吃惊的是像上图描述的欧美贸易量, 引力模型可以相对准确的预测出。,(二)疆界和贸易协定 所有估计出来的引力模型都表明两国距离 对贸易有负的效应。典型的估计是两国距 离每增加1,则两国的贸易量要降低 0.71。,(二)疆界和贸易协定 除了距离之外,疆界会增加贸易所需的 时间和成本。 贸易国之间签订贸易协定目的是为了减少关税 和其他贸易壁垒,进而增加贸易量。 引力模型可以分析贸易协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各国GDP和距离给定的情况下,贸易协定是 否能显

16、著增加成员国的贸易量?,(二)疆界和贸易协定 1994年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贸易协定, 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由于加拿大和墨西哥不仅是美国的邻居,而且 与它签署了贸易协定,因此美国的邻国与美国 个贸易量远胜过美国的欧洲贸易伙伴与美国的 贸易量。,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欧盟委员会。,图2-3经济体规模及其与美国的贸易量,(二)疆界和贸易协定 尽管美国和加拿大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并 且绝大部分加拿大人讲英语,国界仍然导致 了贸易量的减少。,图2-4 加拿大的省及美国的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贸易,表2-31996年各省(州)与英属哥伦比亚的贸易占各省 (州)GDP的比例,二、过去和现在的全球化 引

17、力模型表明两国距离对贸易有显著的副作用, 但是现代化的运输和通讯缩小了两国间的空间 距离。 轮船、帆船、指南针、铁路、电报、蒸汽 机、动力机、汽车、电话、飞机、计算机、 机械装置、因特网、光纤化学、个人数码 助理、GPS卫星定等等现代化技术增加了 国际贸易量。 但是历史表明政治因素,例如战争,对贸易形 式的影响要比交通和通讯的改革更为强烈。,二、过去和现在的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

18、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二、过去和现在的全球化 两个经济全球化浪潮 18401914 经济依赖于蒸汽机、铁路、电 报机、电话 。经济全球化因为战争和经济 大萧条被阻止和取消。 1945至今:经济依赖于电话、飞机、计算机、 因特网、光学纤维、掌上电脑、GPS卫星定 位等等。,二、过去和现在的全球化 仅仅在距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英国的对外贸 易对其经济的发展比1910年显得更为重要。 即使在

19、现在,美国的对外贸易在其经济中的重 要性,远不如19世纪大部分时期英国的对外贸 易。,Source: Richard E. Baldwin and Phillipe Martin, “Two Waves of Globalization: Superficial Similarities,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in Horst Siebert, ed., Globalization and Labor (Tubingen: Mohr, 1999).,图2-5自1830年以来的国际贸易的上升、下降再上升,(一)贸易构成的改变 国家对外贸易时,交换什么产品呢?这样的

20、贸 易成分和原来的相比怎么样? 现在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国家间主要相互交 换工业制成品,例如汽车、计算机、服装、 机械等。 服务产品,例如传统的运费、保费、其 他合法费用和旅游收入等,占到贸易总 量的20% 。 矿产品 (特别是石油、煤炭、铁矿) 和 占贸易相对较小部分的农产品。,图2-62005年世界贸易构成,Sourc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一)贸易构成的改变 过去,农产品和矿产品占贸易总量的较大部分。 1910年,英国出口的绝大部分是工业制成品, 而进口的大部分是农产品和矿产品。 1910年,美国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 2002年,工业制成品在英美两国

21、的进口和出 口中都占据重要地位。,表2-4工业制成品占出口和进口的份额(),(一)贸易构成的改变 中低收入的国家也改变了贸易构成。 2001年,中低收入国家的出口品中大约 65是工业制成品,仅仅有10是农产 品。 1960年,中低收入国家的出口品中大约 58是农产品,仅仅有12是工业制成 品。,图2-7发展中国家出口构成的变化,资源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二)服务外包 曾经必须在一国国内实现的服务现在可以在 国外实现,这种变化就是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发生在服务通过电子的方式实 现远距离的传输。 例如,一个公司可以将它的客户服务中 心的电话通过电子的方式传输到它在国 外的公司。,(二)

22、服务外包, 外包(Outsourcing),在英文是“Outside Resource Using”的缩写,其直译为“外部寻源”,是指企业在充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资金运用效率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业务运作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知识与信息数字化、标准化和物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先许多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和不可运输性特征。于是,在制造业外包之后,出现了与服务有关的服务外包。,(二)服务外包,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7对服务外包下的定义是: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供应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服务外包中涉及的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服务外包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从软件开发外包和测试外包开始,逐步发展和成长起来。,(二)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经历了从境内服务外包到近岸服务外 包、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