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电视场面调度,【主要内容】: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一、场面调度的来源 场面调度,源自于法文,原是一个戏剧艺术的专业术语,其法文原意是“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用于舞台剧中,有“人在舞台上的位置”之意,实际上是导演对一个场景中的演员行走路线、站位、姿态等进行艺术调度处理。如:春节晚会的各类舞台节目及节目间的调度。,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二、电视场面调度的定义 电视场面调度是指借助于摄像机镜头对被摄体进行现场画面创作的处理。包括:景别、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 包括: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两方面。,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二、电视场面调度的定义 1、人物调度
2、指拍摄中安排现场中人物运动方向、座位及人物间的关系等视觉画面形象。 2、镜头调度 指拍摄中安排摄像机镜头拍摄的取景范围、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等现场拍摄方式称镜头调度。,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二、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及作用 1、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区别 电视场面调度是在拍摄现场中对人物和镜头总体设计和安排,而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的基础上,现场中确定的视觉表现形式。 电视场面调度的好坏最终体现在画面的视觉形象和构图的安排,而画面构图反映了场面调度的结果。,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二、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及作用 2、电影场面调度与电视场面调度的区别 电影场面调度以演员调度为核心;
3、在拍摄电视节目时, 尤其是新闻性、纪实性节目, 鉴于电视纪实性节目拍摄中的“不干预原则”, 电视的场面调度更注重通过积极主动的镜头调度去弥补人物调度上的不便、不足或是具体调度上的困难。,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二、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及作用 3、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 电视场面调度克服了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不变的局限性。 电视场面调度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特点,突破了舞台“三面墙”的限制。,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二、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及作用 3、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 通过丰富的镜头调动样式和人物调度手段,调动起观众从不同角度观察画面形象和内容的视觉感受。 电视场面调度具有很大的强制性。,第一节
4、电视场面调度,二、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及作用 4、电视场面调度的作用 是电视画面造型的表现的重要环节,丰富画面语言的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表现力。 是渲染环境气氛, 创造画面特定情景和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是蒙太奇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二、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及作用 4、电视场面调度的作用 有助于节目节奏的形成和把握,是形成节奏变化的有利条件。 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表现手段之一。 是纪实长镜头拍摄手段之一。 是大型电视制作中工作的重要环节。,第一节 电视场面调度,一、轴线问题 二、三角形布局及原理 三、运用实例,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一、轴线问题 1、轴线的
5、定义 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与运动轨迹及不同被摄对象之间的空间方位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想的向量线,有视力轴线、运动轴线和关系轴线三种。,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一、轴线问题 1、轴线的定义 (1)视力轴线(Eyesight Axis) 当屏幕中的人物存在向屏幕两侧的观望动作时,那么视觉力将在屏幕上形成一条虚拟的向量线,这条虚拟的线条叫做视力轴线。,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视力轴线(Eyesight Axis),指向屏幕两侧的视力轴线,一、轴线问题 1、轴线的定义 (2)运动轴线(Action Axis) 当主体朝着屏幕两侧具有运动行为时,由这种运动态势所形成的向量线叫做动作轴线或运
6、动轴线。,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运动轴线(Action Axis),指向屏幕两侧的运动轴线,一、轴线问题 1、轴线的定义 (3)关系轴线(Relation Axis) 当屏幕上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关系紧密的拍摄对象时,这些形象之间所形成的表明其空间关系的线条,叫做关系轴线。,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关系轴线(Relation Axis),人物在场景空间中的关系轴线,一、轴线问题 2、轴线规则 视力轴线、运动轴线和关系轴线是镜头调度时机位的分界线和禁止线,一般来说,摄像机不能跨越这条禁止线,这就是轴线的基本规则。 在实际拍摄中进行镜头调度时,为了保证观众对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中位置和
7、方向的统一,规定:摄像机要固定在轴线一侧设置机位进行拍摄。,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一、轴线问题 2、轴线规则 遵守“轴线规则”是形成画面空间统一感、构成视觉方位系统一致性的基本条件。 分别在轴线两侧拍摄的两个镜头属于互为越轴的镜头,在后期编辑时,如果将这样的两个镜头直接组接在一起,会给观众带来空间位置和方向的紊乱感觉。,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三号机越轴,一、轴线问题 2、轴线规则 比如,表现一辆朝着左侧或右侧运行的车辆,如果将两个互为越轴的镜头直接组接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汽车时而向左运动,时而向右运动,就会产生运动方向上的错乱感和眩晕感。,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一、轴线问题 2、轴线
8、规则 再比如,对存在关系轴线的情况,如果将两个互为越轴的镜头直接组接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时而女左男右,时而女右男左,对被摄对象的空间位置产生“晕头转向”的感觉。,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一、轴线问题 2、轴线规则 再比如,对于存在视力轴线的情况,如果将两个互为越轴的镜头直接组接在一起,我们会发现被摄对象总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这显然会让观众感到困惑和不适。,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一、轴线问题 2、轴线规则 总之,互为越轴的两个镜头,不管是视力轴线、运动轴线还是关系轴线,因为不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思维逻辑,一般来说,不要将其直接组接在一起,以免造成空间和方向的混乱和错误。,第二节 电
9、视场面调度例说,一、轴线问题 2、轴线规则 总结:所谓轴线规则,就是坚持在轴线的一侧进行拍摄,以保证画面中人物的视向、动向和空间关系保持一致。否则,画面中对象的方向性及相互位置关系就会发生错乱,从而干扰场景空间及画面内容的正确传达。只要坚持在轴线一侧进行拍摄,不管机位如何变化,肯定不会违反轴线规则,所拍镜头如无其他特殊的原因,均可直接组接。,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一、轴线问题 3、克服“越轴”的常见方法 “轴”是可以越过的,但是必须借助一些合理的因素作为过渡,来避免“越轴”现象。 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越过原先的轴线。 利用插入镜头改变方向,越过轴线。,第
10、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一、轴线问题 3、克服“越轴”的常见方法 利用中性镜头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缓和越轴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垂直于屏幕的运动方向或视线方向,从拍摄对象的正面及背面拍摄的镜头称为中性镜头,没有方向性) 利用双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一个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二、三角形布局及原理 不论是什么题材,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两个人面对面交流的情景都很常见。两个人同处一个三维空间时,其方位关系就形成了一条关系轴线,正是这条轴线,决定着摄像机的机位和镜头运用。 下面以关系轴线为例说明摄像机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布局及原理。,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二、三角
11、形布局及原理 1、概念 机位三角形布局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在所拍摄的画面中,这两个被摄人物各自处于画面固定的一侧,便于观众对方向性的统一认识,有助于交待清楚逻辑关系。,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二、三角形布局及原理 2、三角形原理与轴线 三角形布局原理的首要规则,是选择关系线(轴线)的一侧并始终保持在那一侧。三个机位的布局有以下四种情况: 外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内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主观机位三角形布局;同轴机位三角形布局。,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三个机位均处在由A、B两个拍摄对象形成的关系轴线的一侧,所以任何一个机位拍摄的画面都不存在越轴的问题,如果没有其他的因素,后期剪辑时可以直接组接在一起
12、。,(1)外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处于三角形顶点位置的机位1用来用全景(偶尔也可以是中景或远景)对等地拍摄两个主体的形象,这一镜头通常用于一个新场景或段落的开始画面,作用是交待场景内容、空间环境和人物之间的方位关系,这样的镜头叫交待性镜头。,一般来说,在多个不同的机位中,机位1属于主机位,所以该机位上拍得的镜头也叫主角度镜头。主机位是决定场景布光及场景情调和气氛的机位,并统领着其他机位。在多个机位的确定顺序上,也是先确定主机位,再确定其他分机位。,处在两个人物外侧的机位2和机位3属于两个分机位,用来以较小的景别分别拍摄两人对话的形象。机位2拍摄人物B的前侧面形象并有部分人物A的背侧面形象;机位3
13、拍摄人物A的前侧面形象并有部分人物B的背侧面形象。,由于两个机位均处在人物的外侧以相反的造型形象进行拍摄,所以是一种外反拍的机位布局。又由于两个机位均是越过一个人的肩膀去拍摄另一个人的正面形象,所以这种镜头又叫做过肩镜头(Over-the-Shoulder)。,一般来说,机位2和3中人物的正面形象总是正在说话的一方,偶尔也有相反的情况,即将正在聆听的一方处理为正面形象。原因通常是:一是一方说话的时间较长,穿插一个聆听者的正面形象以防止画面单调,二是刻意表现聆听者的表情或反应。,伴随着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交流,镜头也相应地在两个机位之间来回切换,从而完成故事内容的叙事表达。因此,机位2和
14、3所拍摄的镜头叫做叙事镜头,相应地,这两个分机位也叫叙事机位。,外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外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中三个机位的造型效果如下图所示。在交待镜头中,是双主体构图,在叙事镜头中,面向镜头的一方是画面主体,只有部分身位、背对镜头的一方是陪体,同时又是前景。,(1)外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过肩拍摄的好处是画面中两个人物形成明显的主、陪地位,通过两个互为反拍机位的切换,可以改变两人的主、陪地位,进而有侧重的分别表现两个人物。,过肩拍摄的缺点是陪体形象由于离镜头更近,在画面中占据比较大的面积(特别是短焦拍摄时,尤为明显),画面中主体的景别多以中近景为主,致使主体人物的形象有时不够饱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15、对主体人物形象和内在情绪的刻画和揭示。,外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的 画面造型效果,(2)内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内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三个机位也都处在关系轴线的同一侧,不存在越轴的问题。内反拍和外反拍机位三角形中,机位1的位置和作用完全一样,主要用来拍摄较大景别的交待性镜头。,和外反拍机位布局不同的是,内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中的机位2和机位3处在拍摄对象的内侧,分别拍摄人物B和人物A的单人叙事画面。机位2和机位3是两个互为内反拍的机位,这种拍摄方式叫做交叉拍摄(Cross Shot)。,内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2)内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内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中三个机位的画面造型效果如下图所示。在主机位给出
16、的主角度交待镜头中,是平衡照顾两个主体的全景画面。,叙事镜头以交叉方式分别拍摄单一主体的近景形象。内反拍(交叉拍摄)机位中的叙事机位可以用更小的景别,比如近景或特写,去单独地、更加饱满表现一个人物形象,更有利于近距离地、清楚地刻画和揭示人物的表情、神态及内心活动。,另外内反拍还有一种画面表现特点,那就是可以使观众除了看到画内空间的人物外,还能明显地感受到画外空间中人物的存在,形成“画外有画”的开放式构图形式,画内、画外呈强烈的交互态势。,内反拍机位三角形布局的 画面造型效果,关于以上两种镜头调度的机位三角形布局的两点补充说明:,(1)内反拍机位布局中的机位2和机位3不一定非要在两个人物的内侧,
17、特别是当两个人物距离较近时,如果摄像机处在两个人物之间,那么摄像机镜头会离人物很近,这样既不方便(会造成景别过小,甚至出现镜头的畸变失真),也会干扰人物正常的对话交流,甚至会使被拍摄人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不利于获得真实、自然的记录效果。,关于以上两种镜头调度的机位三角形布局的两点补充说明:,(1)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内拍(交叉拍摄)形象都是在外拍机位上拍摄的,在外反拍机位上,只要将镜头轻推上去,即可将背向镜头的陪体人物“推出”画面之外,从而产生类似内反拍机位的交叉拍摄效果。不过,和过肩拍摄相比,此时主体的景别会相应减小大约一个级别,比如,由中景变为中近景,如图所示。,关于以上两种镜头调度的机位三
18、角形布局的两点补充说明:,在外拍机位上适当控制镜头的焦距,可产生内拍(交叉拍摄)效果,关于以上两种镜头调度的机位三角形布局的两点补充说明:,在外反拍的机位上既能拍过肩镜头,也能推出单人形象,右图中的两组采访画面,不管是过肩镜头还是单人形象的内拍镜头,都是在外拍机位上完成的。理由很简单,记者和被采访人离的太近了,如果在内拍机位上拍摄,不管是拍摄空间还是景别控制都很不方便。,关于以上两种镜头调度的机位三角形布局的两点补充说明:,(2)在实际拍摄和剪辑时,内、外拍的画面(即双人形象的过肩拍摄和单人形象的交叉拍摄)经常会交替运用。比如,第一个画面是由机位2拍摄的过肩镜头,然后接一个由机位3拍摄的单人画
19、面,这样可增加画面形式上的变化,在构图上少一些呆板和单调,另外也可形成人物表现上的轻重和主次之别。,关于以上两种镜头调度的机位三角形布局的两点补充说明:,(2)下图所示,来自前后组接的两个相邻镜头,为了突出被采访人的地位,在前一个以出镜记者为主体的画面中采用了过肩镜头,而下一个镜头则是被采访人的内拍形象。,出于丰富构图形式或突出某一人物的目的,经常交叉运用内、外反拍镜头,关于以上两种镜头调度的机位三角形布局的两点补充说明:,(2)内、外拍的画面的交替运用叫交叉对切,具有刻意强调和突出某一方的表现用意,比较适合有出镜记者形象的采访场合。在电视剧两人对话的场景中,交叉对切虽然可以丰富构图形式,并能
20、突出其中一方(内拍镜头中的人物是单一形象,且景别小,所以具有更强的刻画和表现力度),但如果两个人物并没有明显的地位之别,持续整场戏的交叉对切会造成人物表现上的不平衡、不对等。所以这种镜头拍摄和组接方式要依据剧情、叙事和角色塑造的需要,适可而止。,主观机位三角形的镜头调度较为少见,其机位布局如图所示。主机位1仍然用来拍摄大景别的交待性主角度镜头,向观众展示对象A和B的空间关系。,(3)主观机位三角形布局,位于三角形底边上的机位2和机位3视轴平行,视向相反,机位2正拍对象A,机位3正拍对象B。,观众所看到的对象A的形象也就是对象B眼里所看到的形象,观众看到的对象B的形象也就是对象A眼中所看到的形象
21、。因此,这种机位设置叫做主观机位三角形布局。,主观机位三角形机位布局特别适于两个人面对面交流的情景,叙事画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主机位的画面造型效果和前两种机位布局是完全一样的,两个分机位拍摄的都是较小景别的互为客观和主观画面的正面形象。,主观机位三角形布局,三个机位中,摄像机的镜头轴向完全一样,和关系轴线均呈垂直角度,这种机位设置形式叫做同轴机位三角形布局,如图所示。,(4)同轴机位三角形布局,以这样的方式布置机位时,主机位1的造型功能和前面三种情况完全一样,也是用来拍摄大景别的交待性镜头。,机位2和主机位3用来拍摄小景别的叙事镜头。当两个人是面对面的空间关系时,三个机位分别拍摄两人和单人的正
22、侧面形象。,同轴机位三角形布局中三个机位均拍摄人物的侧面形象,构图形式单一,所以这种布局形式非常罕见。,当然,如果两人不是面对面,而是均面向镜头的话,这种机位布局会更实用一些。主机位画面造型效果和前三种机位布局完全一样,和主机位不同的是,两个分机位拍摄的都是小景别的单人形象。,同轴机位三角形布局,对上述机位布局再作几点补充说明:,(1)不管是哪一种机位三角形布局,欲取得理想的构图效果,都需要在人物距离、拍摄距离、镜头焦距和拍摄角度等方面作精心的设计和调度,特别是在外拍机位上作交叉拍摄时更需要如此。就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而言,如果拍摄距离过近,镜头焦距过短,会造成过肩拍摄中前景人物形象过大,两人距
23、离显得过远,且难以进行景深控制。如果拍摄距离过远,镜头焦距过长,会造成透视感偏弱,人物质感差,且景深过小,严重时会造成前后两人不能同时进入景深范围,特别容易出现背景虚化现象,当然,有时候可能也会刻意追求这种弱透视、小景深效果。 另外,由于摄像机都具有通过镜头变焦改变景别的功能,所以在不考虑景深的前提下,并不是拍特写就一定是近拍,拍全景或远景就一定是远拍的。这就告诉我们,机位三角形只是设置机位的一种理论上的基本模式,实际机位的布局应根据具体的场景及光线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设置,而不是在表现形式上机械、教条地固守机位的“三角形”结构。,对上述机位布局再作几点补充说明:,(2)主机位除了拍摄主角度的
24、大景别画面作为场景或段落的开始镜头,以交待场景空间及人物的位置关系外,还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用于段落的间歇在若干个小景别叙事镜头之后,切回到主机位的大景别交待画面,以此形成大段落中的若干个小段落,产生叙事节奏的变化和“稍事休息”的效果(当然,当场景中人物大范围走动时,也适合用全景画面来表现人物的运动状态,这种情况严格说来和间歇不是一个意思),这种情况在演播室谈话类节目及电视剧中屡见不鲜。另一个作用是用于段落的结束,这一点和拉镜头的表现力之一是用于影片或段落的结束是基本一样的。以大景别画面表示故事或段落的结束,在会议、教学、庆典及演播室等各类电视节目中,几乎是一种“惯例”。后图中的右图是CCTV今
25、日说法中以主机位拍摄的结束画面,景别是全景,而结束之前的画面是用两个分机位交叉拍摄的中近景单人叙事画面。,对上述机位布局再作几点补充说明:,主角度交待镜头还可用于影片段落的间歇和结束画面,对上述机位布局再作几点补充说明:,(3)在拍摄会议、教学、表演及群众性集会等人物众多的大场面时,可能需要两个甚至更多的交待性主角度镜头。比如拍摄教室里的教学情景时,可以有这样两个交待性主角度镜头:一个是从教室后面拍摄的客观主角度镜头,另一个是从讲台上拍摄的学生正面的主角度镜头。如果从讲台上拍摄时,将教师的全部或部分背面形象作为构图的前景元素,那么这个画面就属于主观主角度镜头了。,对上述机位布局再作几点补充说明
26、:,(4)有时候为了制造悬念,或为了产生某种戏剧效果,在一个新场景或段落的开始,有意识地首先出现单主体叙事镜头。 在这个镜头中,人物如果向右看,观众当然就意识到他(她)的右面还有别人,如果向左看,就意味着左面也有其他人,如果他(她)时而向右看,时面向左看,那就说明左右两边都有人。那么,左右两边到底有什么人?有多少人?是男人还是女人?这些人处在怎样的环境空间中?场景里还有些什么?等观众的知情欲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出现一个全景的交待镜头,使观众的好奇心和主观猜测得到释放和满足。这种景别由小到大的交待顺序有时还能产生出人意料的戏剧效果,比如上述人物在边说话边左顾右盼的同时,还伴随着丰富的手势和面部
27、表情,那观众的好奇和猜测心理势必就会更加强烈,等全景的交待画面出现时,观众出乎意料地发现场景中其实只有他一个人,原来刚才的自言自语为了参加演讲比赛在做模拟演习呢!,对上述机位布局再作几点补充说明:,(4)有时候为了制造悬念,或为了产生某种戏剧效果,在一个新场景或段落的开始,有意识地首先出现单主体叙事镜头。 另外,当场面具有非常强烈的情绪力度,或者场景空间没有多少表现的意义,有时候可能是基于剧情的特殊性质,也可以干脆不要主机位镜头。比如电影红高梁的第一个场景,用五个特写,两个近景,共七个叙事镜头,表现了九儿蒙上盖头、上轿、出嫁的情景。之所以在这个场景中没有大景别的主角度交待镜头,是出于向观众“隆
28、重”推出九儿这一人物的表现目的,至于场景如何,并不重要,所以无需表现,这是导演基于剧情需要的刻意设计。,对上述机位布局再作几点补充说明:,(5)以上所说的三个机位具体到拍摄上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多机拍摄,另一种是分镜头拍摄。 所谓多机拍摄就是三个机位上分别有一台摄像机同时进行拍摄,其好处是演员的情绪可以较少受到干扰,缺点是对布光、设备和摄像人员等在技术和质量上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种情况多见于演播室摄像,现场分切后可直接记录或播出。 分镜头拍摄就是用一台摄像机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机位分三次进行拍摄,一般先在主机位上拍摄全景画面,交待场景空间和人物关系,然后在机位2上拍摄其中一人的全部对话情景,再在机位3上拍摄另一个人的全部对话情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安全运输鸡苗运输与生物安全防控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股权信托纠纷解决与处理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报警系统安装与维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25MW柴油发电机电站发电设备安装调试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影视广告投放标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合作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项目财务预算与合同管理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高校博士研究生导师职务聘用合同范本
- 2025版装配式厕所建设与安装承包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材料代购及施工安全合同范本
- 公司招标代理管理办法
- 股权收益权质押意向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 中国热成型钢(PHS)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策略研究报告
- TCMEAS 030-2024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规范
- 红酒礼仪服务培训课件
-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
- 人防车位编排方案(3篇)
- 2025至2030中国水务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课件】新高三启动主题班会:启航高三逐梦未来
- DZ/T 0051-1993地质岩心钻机系列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