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1单片机和电脑串口通信电路图_第1页
C51单片机和电脑串口通信电路图_第2页
C51单片机和电脑串口通信电路图_第3页
C51单片机和电脑串口通信电路图_第4页
C51单片机和电脑串口通信电路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51单片机和电脑串口通信电路图与源码51 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电脑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讯。进行串行通讯时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的,而单片机的串口是 ttl 电平的,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我们采用了专用芯片max232进行转换,虽然也可以用几个三极管进行模拟转换,但是还是用专用芯片更简单可靠。我们采用了三线制连接串口,也就是说和电脑的9 针串口只连接其中的3 根线:第 5 脚的 gnd、第 2 脚的 rxd、第 3 脚的 txd。这是最简单的连接方法,但是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使用了,电路如下图所示,max232的第 10 脚和单片

2、机的11 脚连接,第9 脚和单片机的10 脚连接,第15 脚和单片机的 20 脚连接。串口通讯的硬件电路如上图所示在制作电路前我们先来看看要用的max232,这里我们不去具体讨论它,只要知道它是ttl 和 rs232电平相互转换的芯片和基本的引脚接线功能就行了。通常我会用两个小功率晶体管加少量的电路去替换max232,可以省一点,效果也不错, 下图就是 max232的基本接线图。.按图 73 加上 max232就可以了。这大热天的拿烙铁焊焊,还真的是热气迫人来呀:p 串口座用db9的母头,这样就可以用买来的pc 串口延长线进行和电脑相连接,也可以直接接到电脑com 口上。.为了能够在电脑端看到

3、单片机发出的数据,我们必须借助一个windows软件进行观察,这里我们利用一个免费的电脑串口调试软件。本串口软件在本网站可以找到软件界面如上图,我们先要设置一下串口通讯的参数,将波特率调整为4800,勾选十六进制显示。串口选择为 com1,当然将网站提供的51 单片机实验板的串口也要和电脑的com1连接,将烧写有以下程序的单片机插入单片机实验板的万能插座中,并接通51 单片机实验板的电源。.#include #definebufferlegth 10/-void uart_init();/串口初始化函数void com_send(void);/串口发送函数char str20;char j;/

4、-void main(void)unsigned char i;uart_init();j=0;/初始化串口for(i = 0;i 10 ;i+)com_send();/首先发送一次数据作为测试用;while(1);/-/-/ 函数名称: uart_init() 串口初始化函数/ 函数功能: 在系统时钟为 11.059mhz 时,设定串口波特率为 9600bit/s/串口接收中断允许,发送中断禁止/-void uart_init()./初始化串行口和波特率发生器scon =0x50;/选择串口工作方式1,打开接收允许tmod =0x20;/定时器 1 工作在方式 2,定时器 0 工作在方式 1

5、th1 =0xfa;/实现波特率 9600 (系统时钟 11.0592mhz )pcon = 0x80;tr1 =1;/启动定时器 t1et1 =0;es=1;/允许串行口中断ps=1;/设计串行口中断优先级ea =1;/单片机中断允许/-void com_send(void)unsigned char point = 0;for(point=0;strpoint!=0;point+)/连续发送二十位数据/把缓存区的数据都发送到串口sbuf=strpoint;while(!ti);ti=0;/strpoint=0;/-/-/ 函数名称: com_interrup() 串口接收中断处理函数/ 函数功能: 接收包括起始位 s在内的十位数据到数据缓冲区/-.void com_interrupt(void) interrupt 4 using 3unsigned char receivr_buffer;bit flag=1;if(ri)/处理接收中断ri=0;/清除中断标志位receivr_buffer=sbuf; /接收串口数据 strj=sbuf;if (receivr_buffer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