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圣雄甘地,甘地陵墓正面刻有甘地遇刺后的最后 遗言:“嗨!罗摩!”罗摩是印度史诗罗 摩衍那里的英雄,被认为是印度教中保 护神毗湿奴的化身。陵墓上面还用印度文 和英文镌刻着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家庭应当为自己的县牺牲,每个县应当为自己的省牺牲,每个省应当为自己的国家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请思考: 1.陵墓上面甘地的教诲体现了其怎样的思想? 2.甘地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知识点一 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 1.成长经历: (1)出生:1869年,甘地出生于印度西
2、海岸波尔班达城的一个 _家庭。 (2)青年: 18岁的甘地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学习_。 回国后,甘地应邀前往_工作,第一次尝到_的 滋味,萌发从事政治活动的念头。,印度教,法律,南非,种族歧视,2.理论形成: (1)理论来源: 印度教影响:仁爱、_、素食、苦行。 基督教影响: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 文学阅读: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中以_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不杀生,宗教之爱,(2)理论内容: 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_精神为主旨。 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_ _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仁爱”,牺牲,自己,3.早期实践: (1)在南非,创建“_”非暴力训练基地
3、,在那里工 作的人,不论国籍、宗教、种族、肤色,一律平等相待,过 着_的生活。 (2)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 条例。 (3)1914年回国后,很快成为印度_的领袖。,凤凰新村,节俭,国大党,【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并阅读下列材料: 甘地认为,“以牙还牙”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理智。人们不能砍掉别人的脑袋强迫他改变信仰,不能用枪弹穿透别人的心脏来强行灌输仁爱之心。暴力只能孕育暴力,应当以仁慈来改造人类。 探究分析: (1)概括甘地非暴力思想的核心。 提示:仁爱、爱与真理的统一。,(2)结合甘地的人生经历,说明甘地非暴力思想有哪些理论来源。 提示:印度教和基督教
4、的宗教理论、俄国托尔斯泰的思想、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甘地认为暴力斗争的缺陷是什么,非暴力斗争有何优势。 提示:暴力斗争使人类丧失理智;非暴力则能够改变他人的信仰,改造人类。,(4)结合材料与课本内容,分析甘地为什么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方式。 【思路分析】对甘地选择非暴力不合作的独特斗争方式应该从印度的独特国情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印度历史文化传统、印英的力量对比、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等。 提示:印度的不同种族和教派之间矛盾尖锐,以爱为核心的斗争理论能够团结社会各阶层参与斗争。 英国是老牌的殖民霸主,印度与英国的实力对比悬殊。 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
5、性。 用非暴力理论可以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危及资产阶级的自身利益。,(5)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非暴力不合作的核心主张为仁爱、反对暴力,这些观点来源于宗教思想,也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相适应,因此,其本质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伦理观。,知识点二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年): (1)背景: 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_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继续制造印度_的矛盾,同时采取镇压和欺骗的手段,使印度的反英情绪迅速增长。,殖民地。,种姓间,(2)进程: 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一个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甘 地发动了全国性
6、的“_”运动,运动超出了非暴力 抵抗的界限,甘地宣布_运动。 英国当局继续实行高压政策,制造了_惨案。 甘地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 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成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 1922年发生了暴力事件,甘地绝食5天,国大党停止非暴力 运动。,文明不服从,阿姆利则,停止,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原因: 主观:1929年国大党通过了实现印度完全_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客观: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食盐专营法。,独立,(2)进程: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_”中达到高潮。 全国各地纷纷罢工、罢课、_,开展反英斗争,武 装起义时有发生,有的地
7、方宣布_。 殖民当局释放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 _。甘地停止了不合作运动。,食盐进军,游行示威,独立,煮盐,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需要印度更多的支持,派使节与甘地等商谈战后自治问题。 (2)发展:甘地首次提出“_”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 (3)评价: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并在运动中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英国退出印度,4.逝世: (1)晚年,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也为消除 _制度、消灭教派纷争而斗争。 (2)_年初,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击致死。,种姓,1948,【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并阅读下
8、列材料: 甘地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他思考过“不杀生、不报复”的宗教观念与民族独立斗争之间的关系,精彩的思考变成了胜利的行动;他也思考过现代工业文明与土俗古老文明之间的关系,忧郁的思考变成了倒逆的行动。胜负成败综合在一起,胜利占了上风,但又立即为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余秋雨甘地遗言,探究分析: (1)说说甘地强调的宗教观念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以非暴力为前提,在斗争中,甘地数次因为群众的暴力斗争而停止运动,束缚了群众的斗争积极性,延长了斗争时间。 (2)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倒逆的行动”。 提示:甘地提倡“回到纺车去”,主张固守印度落后的
9、自然经济以维护印度的经济自主。这一主张带有一定的空想色彩,也违背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无法实现的。,(3)在战后印度安排问题上,英国与印度不同意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提示:英国政府主张印度自治,甘地则提出独立的要求;其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英国的宗主国地位。 (4)甘地一生的斗争体现了其怎样的高尚人格? 提示:仁爱、宽容、爱国、坚持不懈、勇于牺牲。,(5)甘地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思路分析】从其理论指导和实践活动等方面总结概括。 提示:创立并宣传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指导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晚年致力于调解教
10、派矛盾,直至为印度的团结献出生命。,一、理解甘地倡导的仁爱、非暴力和坚持真理 1.三者的联系: (1)甘地思想的核心就是非暴力、坚持真理和仁爱,三者紧密相连。 (2)甘地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两者在情感上表现为无私的仁爱。 (3)甘地的“非暴力”原则不仅包含着宗教本义上的“不杀生”或“不伤害感情”等消极的一面,更包含着积极的一面,即要求人们主动地、自觉地去爱,去爱一切人。,2.思想来源: (1)继承了印度教道德观中的“戒杀”原则。 (2)吸收了基督教的“以善抑恶”的主张、托尔斯泰等人思想创立出来。,3.理论优势: (1)印度是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多样、种姓隔离和英国
11、对其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殖民地国家。 (2)“真理是神”实际上是把印度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众神归一”。 (3)把宗教的神与现实中的理想糅和在一起,用人民大众熟悉、了解的语言和形式,唤起人们在真理的旗帜下不分种族、宗教、教派、种姓团结起来,最终赢得了民族的独立。,【特别提醒】甘地独特的民族解放运动道路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能够得以开展并最终获得胜利除了印度的特殊国情、甘地的伟大人格魅力及大力倡导等内部因素外,也与英国的民主制度日益健全、英国民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迫使政府放弃大规模暴力镇压转而顺应世界民族解放的时代潮流密切相关。,二、全面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斗争性、革命性: (1)从历史背景看,由于受到英国长期的剥削,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压制,印度与宗主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2)甘地不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全印度民众对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愿望。这就决定了这场运动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斗争性。,2.策略性、现实性: (1)表现在斗争的手段是“非暴力”,面对强大的敌人,甘地提出唯一的斗争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2)表现在斗争提出的目标上,首先是自治,这一目标对于英国易于接受,而随着英国自身力量的衰弱和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在其后的不合作运动中逐渐提出“独立”的口号,体现了循序渐进、实事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