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1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文中的“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受田者对土地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2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有位人物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主张,这位人物的思想属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3从下图商鞅舌战群儒中获得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商鞅为了实现变法敢于同旧贵族展开斗争b商鞅的变法主张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c商鞅的变法在秦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d商鞅变法必然以失败而告终4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

2、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5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6商鞅变法法令规定“致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7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其中主要的表现是( )。“为田开阡陌封疆” 重农抑商 法律严酷 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a b c d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

3、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为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韩非子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廉耻,仁、义,非兵、羞战”统称“六

4、虱”,认为应统统毁灭。请回答:(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变法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参考答案1. 答案:b 解析: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在这种制度下劳动成果归奴隶主所有。 2. 答案:c 解析:本题属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弄懂材料的含义:只要利国、利民,可以不循陈规旧习,大胆进行改革。这是一种要求进行社会改革的思想,符合法家思想,故选择c项。 3. 答案:d 解析:

5、图中的场景描述的是商鞅同旧贵族斗争的情况,因此,a、b两项应是从图片中能够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从图片中秦孝公和一部分官员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明显站在商鞅一边,因此商鞅变法得到了一定的支持。4. 答案:a 解析:“废井田,开阡陌”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井田制,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 5. 答案:d 解析:什伍连坐制度使秦国的邻居之间形成一种战战兢兢、互相监视的关系。因此世人对秦国人有“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6. 答案:b 解析: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建立争霸战中的经济基础。因此,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7. 答案:d 解析: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国王的统治,其变法代表了国王的利益,题目所给出的四个选项都能说明材料,符合题目要求。 8. 参考答案:(1)赞扬态度。(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3)商鞅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