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照相机,照相机镜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的,(1)物体到眼睛的距离为25 cm时,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因此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 cm. (2)标准明视距离(25 cm)处,正常人眼能看清相距0.073 mm的两个物点,0.073 mm即为正常人眼的分辨距离. 例1 照相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C,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照相机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选项错误;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
2、应该大于二倍焦距,故B选项错误;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选项正确;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选项错误. 答案:C,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在睫状体的牵引下,晶状体的厚薄发生变化,所以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焦距可变的凸透镜.当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大,对光的偏折能力弱;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小,对光的偏折能力强,眼睛,人眼视物原理和照相机一样,即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2 (江苏泰州期末)正常的人眼,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这是由于( ) A.不断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不断改变像
3、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A,解析: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焦距变长,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短,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正常的人眼,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不断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故选A. 答案:A 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正常人的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可以使不同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巧记了背 光聚膜前是近视, 矫正方法凹透镜; 光聚膜后是远视, 矫正方法凸透镜.,过度用眼会造成眼睛近
4、视.,眼镜的度数 (1)不同的眼睛,其晶状体的折光本领各不相同,虽然近视眼都戴凹透镜,远视眼都戴凸透镜,但其规格却不同. (2)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表示,而是用“度”表示,其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作单位)倒数的100倍. (3)镜片的度数及其与焦距的关系:= 100,如某人所戴眼镜度数为100度,则其焦距f= =1 m. (4)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例3 (广东深圳期末)某同学看远处的物体时,其光路如图4-4-1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他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凸 透镜做成的眼镜 C.他的眼睛正
5、常,无须配戴眼镜 D.他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戴凸 透镜做成的眼镜,图4-4-1,A,解析:由图可知,远处的物体经过眼睛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光的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引起的,所以应配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推迟会聚,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不会区分近视眼或远视眼,例4 (安徽芜湖期末)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下列关于王老师的眼睛及其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D,解析:由题意“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
6、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可知,王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即王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所以需配戴凸透镜矫正.故选A. 答案:A 错解:B 注意: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的是远视眼.本题出错的原因是不会区分矫正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戴的透镜类型.,不理解照相机的使用调节方法 例5 (江苏无锡月考)用照相机给人拍照,照好半身像后,还要再照一寸人头像,如果人的位置不变,则( ) A.相机应远离人,同时镜头往里缩 B.相机应远离人,同时镜头往前伸 C.相机应靠近人,同时镜头往里缩 D.
7、相机应靠近人,同时镜头往前伸,D,解析:一个人照了一张半身像以后,还要给这个人照一张一寸的人头像,则像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要减小,像距要变大.所以,如果人的位置不变,就要把照相机靠近人,同时镜头往前伸.故选D. 答案:D 错解:A或B或C 注意:像的大小不取决于照片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照片上人头的大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拍完半身像以后,改为拍一寸人头像,像变大,需要减小物距.部分同学认为像变大,物距也应该变大,错选A、B;镜头往前伸增大了像距,镜头往里缩减小了像距,部分同学对镜头往前伸和往里缩的意义不理解,错选C.,题型一 照相机的使用和调节 例6 (吉林
8、长春月考)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颗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4-4-2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 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 相机的工作原理,图4-4-2,C,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即它们属于同一类透镜,A正确.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B正确.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在
9、物距不变的条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花菜大些,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需调得大些,C错误,D正确. 答案:C,题型二 视力矫正 例7 (江苏镇江月考)小王同学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如图4-4-3甲所示,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清晰实像,此处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_.,图4-4-3,视网膜,(1)在图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_. 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2)如图乙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填“A
10、”“B”“C”或“D”)图,其中矫正方法正确的是_图.,B,A,D,解析:人的眼睛犹如一架照相机,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视网膜.(1)近视眼镜是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推迟会聚.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当“取下”近视眼镜时,像会靠近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2)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即A图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近视眼要用凹透镜来矫正,即D图正确. 答案:视网膜(1)B(2)A D,例8 (山东潍坊模拟)小强同学通过调查,得到如下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
11、信息: (a)人的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厚度可以改变,对光的偏折能力也随之改变,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都能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人眼睛既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当晶状体太厚或太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或太弱时,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在前后方向偏离视网膜,形成近视眼或远视眼.,(b)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是:当焦距单位为m时,用透镜焦距的倒数乘100即可.例如,眼镜的焦距为0.5 m时,眼镜度数是 100度=200度,即该眼镜度数为200度. 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以上的信息
12、,回答问题: (1)人的眼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组成一个_镜,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_(填“前”或“后”),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凸透,前,(2)现有一度数为400度的眼镜,它的焦距应该为_. 解析:(1)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 透镜,满足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之前,原因是晶状体过厚或眼睛的前后距离过长.(2)由镜片度数=100= 可得,凸透镜的焦距 f= = =0.25 m. 答案:(1)凸透 前(2)0.25 m,0.25 m,知识链接 (1)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
13、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 m,则它的焦度= =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 ,它的焦距是0.25 m. (2)远视镜片(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近视镜片(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解读中考:本节知识在中考中的考查重点是照相机的原理和应用,人眼的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等.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为主,难度中等.,考点一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教材第93页“图4-27近视眼和远视眼” 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会聚能力
14、太强,成像于视网膜的前方,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来矫;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的后方,利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来矫正.,图4-27近视眼和远视眼,例9 (广西桂林中考)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4-4-4所示,为矫正视力应当配戴眼镜片为_的眼镜.(均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图4-4-4,凸透镜,凹透镜,解析: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图可知,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这是近视眼的特征;近视眼是眼睛的晶状体会聚光的能力变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如果要让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发散些,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可以利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凸透镜 凹透镜,核心素养 例10 天天的爸爸戴着一副眼镜坐在办公桌前看报纸,正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安全防范措施与事故预防研究
- 高精度空气质量监测-基于AI的数据挖掘系统-洞察阐释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高二下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教育强国战略下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实践路径研究
- 数字驱动的社区园艺发展策略-洞察阐释
- 青年群体价值观嬗变中的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机制研究
- JJG 515-2025轻便磁感风向风速表检定规程
-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复习卷(含答案)
- 上虞国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今日中考试题及答案
- 大学2023年自主招生报名登记表
- 小学体育暑假特色作业
- 2020四川考研数学二真题【含答案】
- 压缩机拆除方案
- DB50-T 1293-2022 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技术规范(标准文本)
- 微电子工艺实验报告
-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写字表田字格字帖
- JJG 5-2001 纤维卷尺、测绳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金属材料检验的标准课件
- 暑假人教版7升8年级英语试卷试题及答案
- 培训PPT:燃气安全知识及管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