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单元测试_第1页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_第2页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_第3页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_第4页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工程单元测试班级 姓名 总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在松毛虫肆虐的时候,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这是由于违背了(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整体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符合的原则是 ( )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资源 b使产出和输入的物质达到平衡c尽量减少生物种类 d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32008年7月初,青岛奥帆赛海面被大量浒苔(一种绿藻)覆盖,形似草坪,一人躺在上面不会下沉,经多方努力被及时处理而保证奥运比赛的正常进行。去年5月的太湖“蓝藻事件”也曾引起全国关注。关于上述两个自然现象的叙述,不

2、正确的是( )a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b浒苔和蓝藻都通过有丝分裂大量繁殖c浒苔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只有浒苔细胞中具有叶绿体d这两种现象警示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4根据下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5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6某研究机构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实验结果见下图。其中p表

3、示磷;n表示氮;cod表示化学需氧量(代表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净化作用b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去除p效果好于nc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和p的减少都是同步的d从12月分cod的曲线变化分析,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一定净化作用7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

4、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8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造纸厂和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源头9“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原理(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10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能量的多级利用

5、 物质循环再生 废物资源化 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a b c d 11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b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d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高12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13小流

6、域是指河流各级支流的集水区域,这些区域往往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方。对小流域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中,没有体现下列哪种生态工程原理(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工程学原理c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发展原理14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这说明该工程( )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平衡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15 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

7、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不包括( )a改善了土壤结构 b培育了土壤微生物c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d改变了土壤酸碱性16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实现了“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该模式不属于( )a生态经济 b循环经济 c生态工程 d生态农业17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往复循环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

8、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生产环节的增多,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18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a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 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c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二、非选择题(共60分)19(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农田生态系统有两个突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一是蛙类数量的大量减少;其二是鼠害泛滥,虫

9、害频繁。请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该类现象体现了生态工程_原理的作用,告诫人类要善待自然。臭氧层的破坏对蛙个体发育的影响是_。蛙数量减少的人为因素主要是_。有人尝试“引蛇灭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法的突出优点是_。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田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活动。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退耕还林(还草)”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 ,其目

10、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 。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是保护森林。今年来,首都北京等地频繁出现了“沙尘暴”,源头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 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另外我国在西北植树造林方面所依据生态工程 的原理,要注意树种不要过于单一。20(10分)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模式: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下图是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来源,各类生物要 。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的作用,释放出_,被植物利用。该生态系统把桑基鱼塘与蔗基鱼

11、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_ 原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_、_、_、_等。21(15分)农业生态工程能创造多种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可以更新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示意图,分析回答: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 等(至少2种)。该图中有食物链 条。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生态农业所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 ,其优点是 。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

12、营养级越多越好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 此生态系统中有哪些途径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 。22(12分)1985年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当作燃料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2006年时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试分析1985年前生产形式的不利影响(至少举两个方面):_ _ _ _。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 等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 等特点。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经过考察后,建

13、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作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 。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举例说明: 。23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你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 原理和 原理。该系统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在沼气池发酵过程中,有一种微生物具有除臭作用,这种微生物是 ,它的除臭过程是 ,该微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的 。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14、这一理论,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长好。请你结合所学的生态工程和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生物答题班级 姓名 总分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非选择题19、(1)(2)(3)(4)(5)(6) ; (7) ; 20(1)- ; ; (2) ; (3)(4)21(1) (2)(3)- ; -(4)- (5)a-b-22(1)-(2)-(任答两项) ; -(3)- (只要求答出一项)(4)-;-; -23(1)-;-(2)-;-;-(3)-;-;-【参考答案】1a 解析:一般来说,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

15、定性。若忽视生物多样性而连年种植单一品种人工林,这往往会造成病虫害增加,环境恶化。2a 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资源,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从而实现循环经济。3b 解析:浒苔属于真核生物,可通过有丝分裂大量增殖;而蓝藻是原核生物,一般通过无丝分裂来增殖。4d 解析:污染物的积累是由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途径发生了障碍,生产模式没有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5c 解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走生态经济之路,最大限度的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6a 解析: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

16、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场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7c 解析:除草灭虫的目的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农作物水稻中。焚烧稻秆的主要目的是加快物质的分解过程,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搁田的主要目的是尽量避免排出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水,以防污染环境。8d 解析:应该控制污染,而不是因怕污染而放弃发展。9b 解析:树种的生态适应性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树种的多样性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10c 解析: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生物多样性和整体性原理等。11d 解析: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它是

17、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其优点是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要低。12c 解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13a 解析:小流域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创举,它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协调和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畜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

18、蚀的。14b 15d 解析:从题意中可以看出,此法主要是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减少了环境污染。16c 解析:本题原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下产生的生态农业中物质的循环再生。它强调的是生产模式,生态工程与该模式有一定关系,但不属于同一概念范畴。17b 解析:本题涉及到最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需要进一步应用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选项a中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链中能量的流动;由于各生产环节中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对环境的污染。18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工程属于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由于达到了物质利用的

19、良性循环,缓解了农村“三料”(饲料、燃料、肥料)的缺乏问题,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同时可以节约用水和废水进行充分的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19协调与平衡 臭氧层的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增多,易诱发变异,而变异一般对蛙的生存是有害的(2分) 人类对蛙的过度捕杀,大量使用农药 不污染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水 物种多样性原理(2分) 自动调节能力 防风固沙 物种多样性解析:本题主要涉及到生态工程中的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引蛇灭鼠”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退耕还林(还草)”提高了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植被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功能随之

20、体现,改善了西北气候,进而形成良性循环。20生产者和分解者 能量 保持相对稳定 分解者 矿质离子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的多样性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回答其中任意四点即可)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中,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生产者和分解者。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的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桑基鱼塘是生态农业的典型实例之一,它遵循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即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21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2分) 3人、鸡、猪(2分)能量多级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