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ppt [上课用_第1页
古诗词鉴赏.ppt [上课用_第2页
古诗词鉴赏.ppt [上课用_第3页
古诗词鉴赏.ppt [上课用_第4页
古诗词鉴赏.ppt [上课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新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1)能说出诗文的内容及感情。 (2)能够从炼字的角度,欣赏诗词。 (3)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古诗词中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4)能简单地评析诗词的艺术手法。 (5)能简要地指出诗词中意象的含义。 (6)能依据诗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笔下的画面。,近五年内河南语文中考古诗鉴赏试题及考点,古诗词鉴赏课标内容 1.领悟感情。 2.炼字品析。 3.人生哲理。 4.艺术手法。 5.意象品析。 6.描绘画面。,近五年内河南语文中考古诗

2、鉴赏试题及考点,古诗词鉴赏课标内容 1.领悟感情。 2.炼字品析。 3.人生哲理。 4.艺术手法。 5.意象品析。 6.描绘画面。,近五年内河南语文中考古诗鉴赏试题及考点,古诗词鉴赏课标内容 1.领悟感情。 2.炼字品析。 3.人生哲理。 4.艺术手法。 5.意象品析。 6.描绘画面。,近五年内河南语文中考古诗鉴赏试题及考点,古诗词鉴赏课标内容 1.领悟感情。 2.炼字品析。 3.人生哲理。 4.艺术手法。 5.意象品析。 6.描绘画面。,近五年内河南语文中考古诗鉴赏试题及考点,古诗词鉴赏课标内容 1.领悟感情。 2.炼字品析。 3.人生哲理。 4.艺术手法。 5.意象品析。 6.描绘画面。,

3、20102015年古诗词鉴赏考点总结,第一:句子或整体诗歌的思想感情为必考内容。 第二:五年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四次炼字品析。 第三:五年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两次艺术手法。,古诗词复习三步走,第一步:注重积累,夯实基础。 第二步:分类复习,培养能力。 第三步: 关注新题,答题规范。,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分类复习,1.领悟感情。 2.炼字品析。 3.人生哲理。 4.艺术手法。 5.意象品析。 6.描绘画面。,一、诗歌思想感情梳理。(共34首),诗歌内容,爱情诗歌(3首),山水田园(4首),思想怀人(6首),爱国忧民(10首),感慨时运(6首),咏物抒怀(3首),咏史抒怀(2首),爱国忧民,咏物抒怀,思乡怀

4、人,山水田园,爱情诗歌,感慨时运,咏史抒怀,诗歌思想感情答题策略,三看,题目:通过题目辨别题材,感知感情。,关键句:抒情、议论、引用典故的句子。,意象:通过意象特征揣摩感情。,如:2007年河南中考次北固山下第一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如:2006年河南中考天净沙 秋思第一题: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如:2013年长沙中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一题: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思想答题策略和格式,答题时抓住诗歌的题目、意象、抒情、议论句联系诗歌内容,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格式:写了内容,表达了诗人的

5、感情。,2013年中考真题:春望中第一题: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二、如何炼字,品析诗词,炼字,动 词,形容词,数量词,叠 词,表示颜色,如:2006年河南中考(B卷)泊秦淮第一题:分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字的妙处?,如:2013年河南中考春望第二题: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做简要赏析?,如:2007年河南中考非课改区钱塘湖春行第二题: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为什么?,如:2014年绥化中考雁门太守行第二题: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有何作用?,炼字型赏

6、析,一、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形容词、动词)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再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二、友情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三、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7、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如何从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试题分析: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河南2010年饮酒(其五),参考答案:“见”字是没目的地看的意思,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评价效果,描写内容,解释词意,作者情感,评价效果,望岳 一诗中的“钟”字有一字千金之誉,请说说它的好处。,试题分析,参考答案:“钟”字是聚集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凸显出泰山的神奇秀丽是大自然营造而得。表现了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解释词意,表达技巧,评价效果,描写内容,作者情感,掌握基本的答题格

8、式与思路 炼字和名句品味答题格式一般为(顺序可以调换): (字词句)含义 作用(效果) 抒发情感(揭示道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炼字答题策略和格式,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模式: 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2014年中考真题: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第二题: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答案:“辅”指护卫,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指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一是重点关注动词 二是要关注形容词 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温馨小提示,

9、温馨小提示,熟记常用术语 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委婉、含蓄、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质朴、自然、奔放等,知识梳理:34首古诗词炼字整理,思想怀人,三、古诗词中的人生哲理。,题干:某一联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或这句话蕴涵怎样的哲理?,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10、暗花明又一村。,试题分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历来被人称道。请试着对这两句诗加以赏析。,参考答案:作者借景抒怀,把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作者情感,蕴含的哲理,评价效果,如何从内容角度赏析,试题分析: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的理解。,参考答案: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赤诚之心垂于青史,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作者情感,句意,如何从内容的角度进行赏析,从内容

11、角度赏析,答题方法,句意+情感,(技巧+效果)+哲理+情感,人生哲理答题策略和格式,答题时不能把该句孤立起来谈,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情感来分析诗句所阐释的道理。,格式: 语义意+哲理,2005年河南中考真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第二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案:沉舟旁边千帆驶过,病树前面万木争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句揭示了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四、艺术手法,描写,1.描写手法 2.描写角度 3.景物描写角度,古诗词中运用典故的诗句。,题干:此联蕴含典故,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12、,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亲射虎,看孙郎。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9.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技巧(又称写作方法)型赏析,一、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技巧)?怎样抒发感情?有何作用? (3)谈谈某句诗的妙处。 二、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或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13、 (2)结合诗句中具体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点面结合、白描、细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用典、对比、照应、衬托、 渲染、铺垫、象征、抑扬、联想、想象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比喻、拟人、互文、双关、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真等,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试题分析: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2009年 成都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参考答案: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

14、”、“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表达技巧,描写内容,评价效果,作者情感,如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如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试题分析: 体会“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妙处。(文天祥过零丁洋),参考答案:这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心境的悲苦。渲染了悲愤艰危的气氛,为后面情绪转为激昂蓄势,表达自己愿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赤胆忠心和民族气节。,表达技巧,评价效果,评价效果,描写内容,作者情感,表达技巧角度,答题方法,技巧+效果+

15、内容 +情感,艺术手法答题策略和格式,艺术手法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因此,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必须和诗词的形象、语言和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不要孤立地就技巧谈技巧,答题时要紧紧抓住这个表达技巧怎样有助于诗歌的主题、作者感情表达这条主线。此外,回答表达技巧题时,要具体、完善,落到实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中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只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分析。,艺术手法答题策略和格式,格式:这首诗采用了(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写作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如:2005年河南古诗词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第一题:“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

16、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引用向秀的思旧赋,委婉含蓄地表达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2.引用王质烂柯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引用 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 感情,四、题型示例,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参考答案: 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担忧的复杂

17、的情感。,五、诗歌中的意象,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酒、羌笛、月、夕阳、浮云、落花、风、 菊花、草木、浮萍、梧桐、鸿雁、杜鹃。,诗歌中的意象,(中考34首诗歌中常用意象梳理),诗歌中的意象,(中考34首诗歌中常用意象梳理),诗歌中的意象,(中考34首诗歌中常用意象梳理),诗歌中的意象,(中考34首诗歌中常用意象梳理),诗歌中的意象,(中考34首诗歌中常用意象梳理),六、诗歌中的意象,(中考34首诗歌中常用意象梳理),六、诗歌中的意象,(中考34首诗歌中常用意象梳理),意象答题策略和格式,“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平时要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

18、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 格式:意象+情感,2013年柳州中招古诗词鉴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一题,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答:写了杨花、子规。这里以杨花的凋落、杜鹃的凄鸣的暮春景象渲染了悲凉感伤的气氛。同时引出下句叙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之事,抒发了诗人离散哀伤之情。,六、描绘画面(意境),描绘画面,考生因抓住诗歌中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一般来说,描绘画面的句子重要集中于:写景、叙事、场面描写。,古诗词中的场面描写,题干: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某句所展现的场面。,1.千骑卷平冈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题干: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某句所展现的画面。,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塞外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 6.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