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ppt_第1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ppt_第2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ppt_第3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ppt_第4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公元220年581年),学习要求:掌握这一阶段出现的体现礼法结合的重要法律制度。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概况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发展与变化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本章阅读书目,1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版 2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版,三国时期形势图,西晋时期形势图,东晋时期形势图,南北朝前期形势图:,南北朝后期形势图,一、立法概况,(一)立法指导思想 “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二)立法概况 1、曹魏新律 篇目:18篇 沿用了九章律中的盗、贼、捕、杂、户5篇 改

2、具律为刑名置于律首,“八议”入律 标志着官僚贵族司法特权正式法律化、制度化 改革刑罚制度 首次提出新五刑制度的概念。 实际上是七种刑名37等:死刑、髡刑、完刑、作刑、 赎刑、罚金、杂抵罪,2、两晋时期:晋律 又称为泰始律、张杜律 篇目:20篇 保留了九章律的盗、贼、捕、杂、户、兴、厩7篇 体例:将刑名分为刑名、法例两篇,置于律首,准五服以制罪”入律 引礼入律的主要标志 “五刑”定型 死刑、髡刑、赎刑、罚金、杂抵罪 将律、令明确区分开 “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3、南北朝时期:北齐律 篇目:12篇 体例:将刑名、法例合为名例律,置于律首 “重罪十条”入律 司法机构的名称改变 将廷尉改称大理寺,

3、二、刑事法律制度,(一)刑罚制度的变化 1、流刑重现 “自非大逆正刑,皆可从徙” “自非大逆手杀人者,请原其命,谪守边戍”魏书刑罚志 2、肉刑的逐渐废止,3、缩小了连坐的范围 “父母有罪,追刑已出之女;夫党见诛,又有随姓之戮。一人之身,内外受辟” “在室之女,从父母之诛,既醮之妇,从夫家之罚” “大逆无道,腰斩,家属从坐,不及祖父母、孙”新律 4、初步形成了封建五刑制 新律:死刑/髡刑完刑作刑/赎刑/罚金/杂抵罪, 晋律:死刑/髡刑/赎刑/罚金/杂抵罪 北齐:死刑/流刑/劳役刑/鞭刑/杖刑 北周:死刑/流刑/徒刑/鞭刑/杖刑,(二)引礼入律(法律儒家化的体现)刑事政策 1、八议 议亲、议故、议

4、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二曰议故之辟,三曰议贤之辟,四曰议能之辟,五曰议功之辟,六曰议贵之辟,七曰议勤之辟,八曰议宾之辟。周礼秋官小司寇 八议入律,始于魏也。(唐六典注) 曹魏时袁侃违法,许允对他说:“卿,功臣之子,法应八议,不忧死也。” (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玄传注 ) 封建等级身份特权在法律上的全面反映 影响深远,2、官当 封建官吏可以用官职爵位抵罪的特权制度 晋律始有免官。“免官比三岁刑”,“有罪应免者而有文武加官者,皆免所居官”。 南陈正式定名曰“官当”。“五岁四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并居作。其三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一年赎。其二岁刑,

5、有官者论赎。(隋书刑法志),3 、重罪十条 反逆、大逆、恶逆、叛、降、不道、不义、不孝、不敬、内乱 (北齐律)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隋书刑法志,4、“准五服以制罪” 孔子弟子守丧图 此原则主要用于亲属相犯,1)所谓五服,指五种丧服 斩衰3年,着不缝边的极粗生麻布丧服 齐衰1年,着缝边的次等生粗麻布丧服 大功9个月,着粗熟麻布丧服 小功5个月,着稍粗布丧服 缌麻3个月,着细熟布丧服 2)“准五服以制罪” 即亲属之间相犯要按照五等丧服制来定 罪量刑。,刑事方面:刑事犯罪中血缘关系越

6、近,以卑犯尊 处罚越重;以尊犯卑,处罚轻. 民事方面:财产犯罪血缘关系近,以卑犯尊处罚 轻,血缘关系远,处罚重. 认识:1、“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 2、影响深远,5、存留养亲 罪犯的直系尊亲属因年老或病重而缺乏独立的谋 生能力,家中也无成年男子侍奉.一定条件下可以暂时 不执行该罪犯的刑罚,命其回家赡养老人,待老人去世 后再实际执行刑罚的一种制度. 南北朝时期,魏孝文帝在 “法为治要”的基础上创制 此制:“诸犯死,若祖父母父母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 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 在原赦之例.”(隋书卷二十五刑法志),真题链接 下列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哪些是直接受儒家

7、 思想影响而形成的?(05卷一) A、汉代的春秋决狱 B、明代的九卿会审 C、魏律规定的“八议”制度 D、晋律和北齐律确立的“准五服以制罪”制度,三、其他制度创新 (一)行政机构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二)九品中正制 由中正官将辖区内的士人按照家世道德才能 等标准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又分上中下三级,共九 等,作为吏部选拔任用官吏的依据。,四、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 1、律博士的出现 2、将 “廷尉”改称“大理寺” 二、诉讼审判制度 1、刑讯的制度化:南梁测囚法,又称测罚,南陈发展为测立法。 2、创直诉制度 3、死刑复奏制度:对于已判定死刑的案件,最后决定权应属于皇帝,行刑前请皇帝再次核准,待核准后,再下达死刑执行的命令。,4.诉讼制度的发展 晋律:囚徒诬告人犯,罪及亲属。(晋书刑法志) 北魏律:诸告事不实者,以其罪罪之。(魏书韩麒麟传) 北齐案劾格:负罪不得告人事。(此即唐律“见禁囚不得告举他事”之由来)(隋书刑法志) 晋张斐注律表:“十岁不得告言人。”盖晋律有此限制。(晋书刑法志),真题链接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发展变化,对后世法律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