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台背及挡土墙墙背回填作业指导书(详细)_第1页
桥涵台背及挡土墙墙背回填作业指导书(详细)_第2页
桥涵台背及挡土墙墙背回填作业指导书(详细)_第3页
桥涵台背及挡土墙墙背回填作业指导书(详细)_第4页
桥涵台背及挡土墙墙背回填作业指导书(详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桥涵台背及挡土墙墙背回填作业指导书1.概述1.1 编写目的 桥涵台背回填质量是路基施工的 关键环节之一,是为道路使用人提供舒适的 行车环境的 重要部位.为规范承包人作业行为,为监理工程师提供符合本项目建设实际的 桥涵台背回填依据,特编写本指导书.1.2编写内容和依据本作业指导书是在已编制的 砌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的 基础上,依据现行相关设计与施工规范,并结合本项目建设实际编写,阐述了 本项目桥涵台背回填的 施工程序、填料选择、作业方法、关键工序和基本要求,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执行.本指导意见未涉内容,依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执行.2 准备工作2.1 材料 2.1.1 片石 处置过湿地基

2、用.片石呈不规则状,无大 平整面,以枣核状为佳.最大 尺寸宜为2030厘米.其强度 等级应30米Pa. 2.1.2 填料 2.1.2-1 砂砾(土) 细粒土含量不大 于20%.路堤部位砾石的 最大 粒径15厘米;路床部位砾石的 最大 粒径10厘米.2.1.2-2 石灰土采用机械拌制,石灰掺量为8%.土:塑性指数宜为1318,颗粒最大 粒径应15米米.石灰:鉴于铜川及周边市场供应的 生石灰粉大 多存放时间长,活性降低幅度 大 ,故本项目原则上不准采用市场销售的 生石灰粉.石灰应购买生石灰充分消解使用.消解的 石灰应过筛清除残余颗粒,其质量不应低于级.消石灰应覆盖保存.如采用购买的 生石灰粉,则应

3、每批次进行活性检验,其质量不低于级方可使用.2.1.2-3 水泥土采用P.c 32.5水泥;土的 塑性指数为1320,含水率应为最佳含水率2%.水泥掺量为4%.采用就近或土场翻拌拌制.2.2 设备 2.2.1 压路机采用不小 于20T的 静载压路机和/或激振力不小 于260KN的 振动压路机.以26T轮胎压路机为最佳.2.2.2 小 型压实机具1 蛙式夯:规格不小 于HW60型.2 冲击夯:采用强效冲击夯.3 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桥涵台背回填的 工艺流程如下:台背填料范围确定 基底处理 填挖界处置 压实层标识 填料铺筑与压实 现将工艺流程分解如下. 3.1 台背填料范围确定1 回填长度 (沿路线纵

4、向):设计有要求时,采用设计长度 .设计未明确时,底部不应小 于3米(以压路机无),顶部不应小 于(台背高度 +3米).若底部宽度 为B,台高为H,则顶部长度 按(B+H)计算. 2 回填宽度 :按设计和现场状况确定的 构筑物(锥坡、一字墙、八字墙等)限定范围确定. 3.2 基底处理1 本工程桥涵台背回填高度 小 (最大 不超过4米),且无含水率超过液限地段,原则上采用普通工程措施进行基底处理.2 台背回填之前,应平整场地,使回填地面基本处于水平状态.3. 在土的 含水率适宜地段,在清除表层30厘米腐殖土和其它填杂土、生活垃圾堆积物后,按不小 于90%的 压实度 进行填前压实.3 对于含水率较

5、大 的 过湿地段,当基底土的 含水率小 于26%时,应采用手摆片石处理一层,嵌缝后回填砂砾(砂砾土),不进行专门处理.含水率小 于26%时,填前压实后可直接填筑砂砾(砂砾土). 3.3 填挖界处置 这是桥涵台背回填的 关键工序.1 台背回填前,必须处理好填挖界.应修整挖方界坡面,消除弯月面和小 折线.挖方界面宜微仰,以1/20左右仰角为宜,使填料垂直碾压而非“挤压”,消除压实盲区.2 台背填筑前,应在现场进行台阶搭接设计.如需要采用台阶搭接,台阶宽度 不应小 于2米;顶层以全断面覆盖搭接至少40厘米,且必须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结构. 3.4 压实层标识基底处理后,应在台身显著位置采用红漆或等效

6、材质标识压实层厚度 .采用压路机压实时,压实层厚度 不得超过20厘米;采用小 型机具夯实时,压实层厚度 不得超过15厘米.两种压实机具同时使用时,为避免混淆,可按20厘米标识.小 型机具协调减薄压实层厚度 (15厘米). 3.5 填料压实一般情况下,填料采用机械摊铺、压路机压实.在靠近构筑物(台身、台柱)60厘米范围内,采用小 型机具压实.压实度 不小 于96%4 质量控制要点 1 台身浇筑(砌筑)完成、并有一定的 强度 后,应先将台背回填至台帽底部高程,再浇筑桥台盖梁混凝土.盖梁强度 超过设计值的 80%以上时,再进行后续的 台背回填.如欲改变此项施工顺序,应征得监理工程师批准.2 砂砾填料应置于底部不少于100厘米.顶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填料厚度 不小 于80厘米.其它部位填料可酌情选择.3 稳定土应在场外拌制均匀,松铺系数按试验选用.无试验数据时,可先按1.25试铺.4 应尽可能保留原状土.台背回填应尽可能与引道路堤协调同步施工,减少人为的 填挖界.5 必须控制回填厚度 与压实度 ,不得产生压实盲区.承包人对每层压实度 都应进行检测,检测频率为每501个测点,不足 50按1个测点控制,且每层次不少于2个测点,其中应包括1个靠近构筑物的 测点.驻地监理办按每3层抽检1次,抽检频率与承包人单层检测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