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工程法规(二),河南五建建造师培训中心 主讲:王东明 (河南城建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河南倚天剑律师事务所律师;联系方式13803903912),考查内容比例分析,一、建筑工程法律制度(不含法律体系、宪法、民法、物权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四部分),40%左右; 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10%左右; 三、宪法、民法、物权法、合同法,45%左右 四、纠纷处理,5%左右,二、具体包含的法学学科,一、经济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等) 二、环境法(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等) 二、宪法 三、民法(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等) 四、刑法 五、行政法(行
2、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 六、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劳动法等) 七、程序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证据法等),三、把握的策略,一、淡化理论、强调应用 二、 放弃一部分 放下一部分 抓紧一部分 三、“讲”“划”结合,突破难点,四、法律体系效力位阶,宪法(全国人大) 法律(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 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例: 法律效力等级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关键,下述法律效力排列正确的是: 1、国际条约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2、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3、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 4、宪法法律行政法
3、规地方性规章,五、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权利能力:享有权利的能力。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法人从成立至撤销(注销)。 行为能力: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由年龄和精神状态决定; 法人:由成立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决定。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不一致,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一致。,例:下列合同的变更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内容变更的是: 1、因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大变更。 2、因设计变更,工程结构形式改变。 3、工程付款方式变更 4、为了赶工期,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六、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法律行为:表意行为、合法行为 例: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
4、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下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1、某施工企业被迫与工程所在地一家劳务公司订立一份高于市场价的运输合同。 2、某施工单位委托一工程咨询公司负责项目的索赔服务。 3、为谋取中标,某施工企业与一开发企业订立一份合作开发合同。 4、某分包单位在未征得总承包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程再次分包。,例:下列行为,属于要式法律行为的是: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2、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3、非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 4、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七:代理,一、概念理解: 本人,不是自己,而是被代理人。 所有,不是all,而是own 二、两个“追认” 、推定的“追认”、
5、“追认”的例外 三、代理中的四种连带责任 四、代理人的选任责任,八:债,不当得利:没有法律或者合同依据,损人利己。 例:下列何种情形中,乙构成不当得利? 1、甲欠乙500元,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代为清偿。 2、甲大学新建校区,当地居民乙的房屋大幅升值。 3、甲以拾得的100元还了欠乙的债务 4、甲雇人耕田,雇工误耕了乙的数亩代耕之田,无因管理:未受人之托,也不负法律、合同义务,自觉为他人管理事务。 例:下列行为中,构成无因管理的是: 1、错把他人的牛当成自家的而饲养。 2、乙见邻居家失火恐殃及自家,遂用自备的灭火器救火。 3、丙(12岁)租车将在体育课上昏倒的同学送往医院。 4、丁见门前马
6、路下水道井盖被盗致路人跌伤,遂自购一井盖铺上。,例:甲正在市场卖鱼,突闻其父病危,急忙离去,临摊鱼贩见状遂自作主张代为叫卖,以比甲原每斤10元高出5元的价格卖出鲜鱼200斤,并将多卖的1000元收入自己囊中,后乙因急赴宴将余下的100斤鱼以3元卖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乙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 2、乙收取多卖1000元属于不当得利 3、乙低价销售的100斤构成不当管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4、乙可以要求甲支付一定的报酬。,九、时效,1、超过诉讼时效:胜诉权消灭,实体权利存在 2、诉讼时效中止:中止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 效果:原因消失后继续计算; 3、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起诉
7、、仲裁、提出履行要求、同意履行 效果:重新计算,例:2002年5月8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遇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本案的诉讼时效期间于2003年6月10日届满。 2、王某6月13日电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3、发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4、承包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十、物权法,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8、的担保方式。,抵押物的禁止性选择: (1)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 (2)土地所有权不得抵押。 (3)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4)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注意抵押权生效的不同规定: (1)以建筑物和其他地上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权,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设置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此时才产生债权人对该不动产享有优先受偿权的效力。 (2)以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
9、品,交通运输工具,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设定抵押的,抵押权自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例:甲向乙借款20万元,由丙提供价值15万元的房屋抵押并订立了抵押合同书。甲因办理登记手续费过高,经乙同意未办理登记手续。甲又以一辆价值6万元的“夏利”轿车抵押给乙并订立了抵押合同书,但未来得及办理登记。一年后,甲因亏损无力还债,乙诉至法院要求行使抵押权。本案中,乙对两抵押物享有抵押权吗?,动产浮动抵押,1、书面协议; 2、抵押过程中抵押物不确定 3、抵押物以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为准; 4、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转让抵押物,抵押物一经转让,不再属于抵押物。,例:个体户甲将其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
10、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一并抵押给乙银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期间,甲未经乙同意以合理价格将一台生产设备出卖给丙。后甲不能向乙履行到期债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该抵押权因抵押物不特定而不能设立; 2、该抵押权因未办理登记而不能成立; 3、抵押权虽已成立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4、乙有权对丙从甲处购买的生产设备行使抵 押权。,抵押权对买受人的效力: 物权法第191条: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
11、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抵押权对承租人的效力: 例:某施工项目的经理王某于2008年8月租赁一台压路机,租期为一年。2008年10月,李某找到王某说,该压路机已经抵押,且李某就是抵押权人,并出示了抵押合同。合同显示生效时间是2008年9月1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王某不可以继续租用该压路机了 2、王某可以继续租用,但如果在租期内李某需要实现抵押权,就不可以租用了。 3、在租期内,李某不可就此压路机实现抵押权。 4、租期过后,若李某尚未实现抵押权,就不可以续租了。,例:黄河公司以其房屋作抵押,先后向甲乙丙银行借款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并依次办理了登记。后甲丙商定交换抵押权
12、的顺位,并办理了变更登记,但乙并不知情。后黄河公司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拍卖房屋仅得600万元,三家银行的分配正确的是: 1、甲100万、乙300万、丙200万; 2、甲0,乙100万、丙500万; 3、甲0,乙300万、丙300万; 4、甲100万,乙200万、丙300万。,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时的清偿顺序: 1、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2、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3、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抵押与质押的区别,1、对象:抵押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质押不能是不动产; 2、抵押不转移占有,质押必须转移占有,否则质权无效。 3
13、、设置抵押后,所有人仍可以就该物再次抵押,质押权人则不能转质。,抵押、质押、留置的优先顺序,留置登记的抵押质押未经登记的抵押,十一、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适用对象,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2、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不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3、适用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使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4、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5、妇女享
14、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6、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十二、劳动争议及其解决机制,1、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者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纠纷。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审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3、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例: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劳动关系的性质,下列哪一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 A:某私营企业职工张某与某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机关因工伤认定结论而发生的争议。 B:进城务工的农民黄某与其雇主某个体工商户之间因支付工资报酬发生的争议。 C: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王某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退休费用的发放而发生的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洋油气开采模块项目发展计划
- 夏季城市形态与公园释放能力耦合机制研究
- 2025年高性能传输线缆项目发展计划
- 消防与给排水监理细则
- 湘艺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鼓的语言》教案
- 在线教育重塑学习体验的新模式
- 教育机器人技术的专利布局与战略
- 教育金融与基金市场的关系及其影响
- 基于知识经济的医药冷链人才能力培育及路径选择
- 教育科技的发展与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提升
- 全国居民身份证前6位查询电子档
- 公司变更登记(备案)申请书
- 2023年医技类-超声医学(副高)考试历年真题集锦附答案
- 经历是流经裙边的水
-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 降低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 疼痛诊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流程防范措施
- 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保险知识竞赛题库
- GB/T 19851.1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