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 第1讲基础埋置深度_第1页
地基与基础 第1讲基础埋置深度_第2页
地基与基础 第1讲基础埋置深度_第3页
地基与基础 第1讲基础埋置深度_第4页
地基与基础 第1讲基础埋置深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埋置深度,1/15,筏形基础,1/18,桩基础,基础埋深,1、提出问题,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能不能突破这个【限值】?,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5 地基计算 5.1 基础埋置深度 5.1.4 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重点:(1)抗震设防区;(2)除岩石地基外;(3)未区分高层多层;(4)不宜,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2、工程概念,基础埋深,中心荷载,偏心荷载,桩基础,带裙房基础,水平表面 地基整体稳定性,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3、机理极限

2、破坏形态,基础埋深,问题1 问题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5 地基计算 5.1 基础埋置深度 5.1.3 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 6-2011 5 地基计算 5.1 一般规定 5.1.1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的地基应进行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当基础埋深不符合本规范第5.2.3条的要求或地基土层不均匀时应进行基础的抗滑移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及地基的整体稳定性验算。,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3、机理极限破坏形态,基础埋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3、 JGJ 3-2010 12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12.1 一般规定 12.1.8 基础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在确定埋置深度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体型、地基土质、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基础埋置深度可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可取房屋高度的1/15; 2 桩基础,不计桩长,可取房屋高度的1/18。 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要求及本规程第12.1.7条规定的前提下,基础埋深可比本条第1、2两款的规定适当放松。 当地基可能产生滑移时,应采取有效的抗滑移措施。,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4、规范,基础埋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4、规程 JGJ 3-2010 12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2.1 一般规定 12.1.7 在重力荷载与水平荷载标准值或重力荷载代表值与多遇水平地震标准值共同作用下,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质量偏心较大的裙楼与主楼可分别计算基底应力。,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4、规范,基础埋深,重庆市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DBJ50-058-2006 7 基础设计 7.0.3 高层建筑物基础应有一定埋置深度,其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体形、地基岩土特性和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埋置深度的设置应满足

5、地基承载力、变形及主体结构抗滑、抗倾稳定性要求,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天然土质地基上高层建筑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总高的1/15;采用桩基础时可取建筑高度的1/18(桩长不计在内); 2 对土质地基基础及岩石端承桩基础,高层建筑宜采用结合地下室满足埋置深度要求的基础型式。当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抗滑及抗倾要求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第12.1.6条规定的前提下,基础埋置深度可适当放松; 3 岩石地基上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在满足抗滑和抗倾覆的要求下,可不受本条第1款限制。,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4、规范,基础埋深,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047-201

6、6 4 地基计算4.1 基础埋置深度 4.1.5 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抗震设防区,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对土质地基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基础或桩筏基础的承台或筏板埋深对土质地基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岩质地基上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可不受此限制但应满足抗滑移和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重点: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性;抗滑移、抗倾覆稳定性=(整体)稳定性,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4、规范,基础埋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12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12.1 一般规定 12.1.6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基础底面形心宜与永久作用重力荷载重心重合;当

7、采用桩基础时,桩基的竖向刚度中心宜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永久重力荷载重心重合。 重点:刚度中心=荷载重心,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4、规范,基础埋深,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4 基础计算与地基处理 4.1 基础埋置深度 4.1.1 桥涵墩台基础(不包括桩基础)基底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6 非岩石河床桥梁墩台基底埋深安全值可按表4.1.1-6确定。 重点:不包含桩基础,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4、规范,基础埋深,1、非岩石地基上,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于岩石地基上的,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2、通常情况下 (高层建筑)在下述条件下,可

8、适当降低: 在重力荷载与水平荷载标准值或重力荷载代表值与多遇水平地震标准值共同作用下,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5、总结,基础埋深,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16 6 地基计算 6.1 基础埋置深度 6.1.4 抗震设防区的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 SJG 01-2010 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5 地基计算 5.2 基础埋置深度 5.2.6 在抗震设防区,宜设地下室;建筑物地下室的埋深宜为建筑物高度的1/121/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9、规范 GB50007-2011 5 地基计算 5.1 基础埋置深度 5.1.4 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5、总结,基础埋深,概念为先,机理为本,6、学习方法,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概念为先机理为本,工程概念,规范体系,机理,总结,协标,地标,行标,国标,深入理解规范体系,才谈得上“按规范执行”。,以经讲经,从规范出发 回归到规范,规范体系的任何一个系数,都应能找到它存在的机理!,方法论,7、本次课学习内容,概念为先 机理为本,概念为先机理为本,1、天然地基承载力(fu),极限承载力,2、岩石地基承载力(fu),3、桩基础承载力Ru,沉降 (天然地基与桩基础),1、最大中心沉降量,2、差异沉降(有实测,无规范法),3、沉降控制,地下水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