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完美版_第1页
《再别康桥》教案完美版_第2页
《再别康桥》教案完美版_第3页
《再别康桥》教案完美版_第4页
《再别康桥》教案完美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再别康桥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2、分析本诗意境之美和所体现的新律诗的“三美”主张;3、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教学重点:分析品味本诗所体现的“三美”艺术主张和意境之美。教法设想:1、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习兴趣。2、 一课时完成。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投影徐志摩照片)导语:屏幕上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他面容清瘦,气质优雅,多情的眼略带些梦幻,在这文弱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善感而细腻的心。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徐志摩)对,他就是被林语堂先生称作“情才”是“奇才”的新月派代表

2、诗人徐志摩。徐志摩:( 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 1915 年进北大学习,1918 年去美国,后拜见了哲学家卢梭,去剑桥研究生院学习,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大、清华、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授。 1923 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发起“新月社”新月诗派是新诗史上极重视形式美的一个流派,对白话新诗的成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24 年泰戈尔访华,他主动担任翻译,并随他访日,同年,他认识了陆小曼,并与1926 年结婚。他曾是北京晨报的副主编、 新月诗刊的主编。1928 年重访伦敦, 7 月在哲学家罗素家逗留一夜后,一人悄悄来到剑桥访友,可谁都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静静地

3、等着他。11 朋乘船回国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这首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是新月诗派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1931 年 11 月,他从南京乘飞机去北京,遇大雾,飞机出事遇难。年仅35 岁。对于他的死,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康桥”就是我们现在所余的“英国剑桥大学”的简称。 “康桥”是当时的译法。 “剑桥”以它学术上的成就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也以自己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代表作:诗集: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集等。散文集:落叶、自剖、秋、巴黎的鳞爪等。小说散文集:轮盘日记:爱眉小扎.(可在讲些徐志摩去留学的主要

4、目的,想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想当类似美国国务卿的政治家。后又弃政从文的原因:一是受到英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二是离婚与失恋的影响。)【 料 1:1920 年徐志摩 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攻 博士学位。在 大学以一个“特 生”的 格随意 修听 ,度 了一年多悠 的日子。同 又深受英国 民主政治和制度的影响,形成了 士兼 人的气 。他 : “我的眼是康 教 的,我的求知欲是康 的,我的自我意 是康 我胚胎。”常常,他躺卧在康河 的草地上,或看 ,或听音 ,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 梦。 料 2:至性至情的徐志摩,先后有三位女子走 他的内心(原配夫人

5、 幼 、美 少女林徽音、再配夫人 小曼), 1920 年,徐志摩在 大学邂逅了美 少女林徽音。两人在此相恋相 一年多,因而康河的柔波里一定也映照 他 浪漫的并肩同游的身影。】“ 的我走了,正如我 的来”一首 有淡淡哀愁的离 了多少 者的心。徐志摩,他就 悄悄地来,又 悄悄地走了。 我 一起走 徐志摩的 歌世界, 去品 他的再 康 。三、品析“三美” 才同学 朗 , 不 得 很美?仿佛 了一个如画的 境,置身于康河岸 ,看河畔金柳、水底青荇,也在 舟 梦。 歌 我 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王国 ,“一切景 皆情 ”,只有当客 外景和作者主 情感和 交融,才能形成 的意境美。“境”即指作者描 的眼前的

6、景和物,而“意” 是指 人在“境”中所寄寓的独特的思想、感情、情 和感受等。下面我 来看看 首 的意境美在哪里?1、分析 的音韵、 奏和 构,体会“音 美”。本 的韵脚分 :来、彩;娘、漾; 、草;虹、梦;溯、歌; 、 ;来、彩。从韵脚看,一方面每 音韵 一,全 逐 韵,另一方面取韵又有开有合(开口、半开口和 口音),有 有重。本 的 奏:以前三 例,“ 地/ 我 / 走了,正如我/ 地 / 来”一方面每句 三到四个音步,以三个 主;另一方面又多用“ ”、 “油油”等叠音 ,使得 的 奏明快而又平 。本 的 构:大家不 ,首尾是呼 的,有同有异,富于 化,但又反复 化那特定的情 和格 ,尾是首

7、的复沓,但又不是 重复,是感情 激 而又沉淀后的再 ,或是另一 面的 升。一如交响音画中的“ A-B-A ”式的曲式 构,是“呈 展开 再 ”的 体式,反复 造那“ 得化不开”的深深情味。 着 首 ,音韵和 而富于 化, 奏明快而 得平 ,并且曲折回 ,首尾 合,气韵 成,如同康河的 漪一 漾,令人不禁 生音 美的感受。2、分析段落、句子,体会“建筑美”通 , 我 从听 上已深深感受到了本 音韵之 和, 奏之明晰, 感到了音 的美感,那么我 再看看 的外形,分析一下它在外部形式上又有什么特点?从段落上看,每 四句,各句又 开,整 而又划一;从句子上看,每句字数68 字,大致相等。句的整 和 的

8、匀称,使 具有了一种什么美呢?(建筑美)美学家 ,音 是流 的建筑,建筑 是凝固的音 。 着本 ,一种流 的建筑美和凝固的音 美,令你心旌 ,美不 受。3、 抓住具体意象,体会“ 画美”.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曾这样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它是全世界最美的一条河。”的确,康桥的美是令人向往的。诗中选取了一系列特有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问: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金柳: 柳,是古今诗文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丝丝柳条在千载而下的岁月中飘荡。而今在徐志摩笔下又呈现一种特别的绘画美。绿的柳、碧的水与西天的夕阳交融一体。柳树化为金色,色彩对比是那么鲜明和

9、生动,并且柳树又化为 “新娘”, 她那婷婷的艳影在夕阳与河水的映衬下闪射着迷人的色彩!本诗的意象,从金柳、青荇到潭水星辉,色调搭配是明快的,并且远近交错,俯仰结合,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 再看这些事物本身也不是凝滞不动的, 都具有跃动的生命感。 诗人用了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如“荡漾” 、“招摇”、“揉碎”等等,使整个画面变成动态的图景,一种活力的气韵流动在其间,给人以立体的审美感受。这个立体的如画般的诗境中,诗人的动作,如“招手” 、“撑”、“挥一挥”等词表明,诗人在这“画”中也不能自禁地沉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景在动,诗人在动,主客互动,物我相融,到了“相看两不厌”的程度。甚至,他要化

10、作一条水草,永远生长在康河里,生长为康河的一部分,永远招摇着生命的美丽!(学生活动: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回看全诗, 这色彩绚丽、 温韵可人的意象, 这整齐和谐、 错落有致的形式, 这音节和谐,全韵通畅的营造出了 “这一个” 的徐志摩式的艺术境界, 形成了徐志摩式的清新脱俗的意境美。四、拓展迁移在徐志摩的诗作中,还有一些玲珑精致的小诗,也很能体现诗歌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这里我提供两首徐志摩的小诗供大家欣赏品味。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这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莎扬娜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

11、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暗淡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小组合作品味诗中所体现的“三美”(任选其一)讨论交流后推举代表作简要发言。五、播放再别康桥歌曲,结束全课2、学生齐读课文。 (齐读前,教师布置读慢点,品味诗中所描绘的形象)齐读后讲:本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的出的画面,它们都描

12、写了什么呢?同学们在认真回味,看诗中有几节在描绘康桥的景色?描绘的是什么?品评一下诗中的意味。3、讲析课文:(边提问边板书).金柳水草(或“青荇”)清潭乘船漫游 析:首先, 人避开一般 离 的告 的 象。我 的古 有“桃花潭水深三尺,不及汪 送我情”、“何愁前路无知已,天下何人不 君”、“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 ”,写的高 深切,可离 的 象都是人。本 不然, 人告 的是“西天的云彩” ,告 象由人 向天空 移,跳出了俗套, 人清新 逸之感。( 充板 ) 的作 金柳(新娘)水草清潭同学 第二段,同 思考 。C 作 :想一下,作者把金柳比作新娘,金柳要真的是新娘,是一个怎么 的画面?第二 提 :若

13、将第二 的“金柳”真化 “新娘”,是一个什么画面?明析: 夕阳金色的光 照在岸 的柳 上, 那金色的柳条随 , 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水中,像美 的新娘。 水中 漾着的 影,也 漾在 人心上。我 学 了 中的 “蒹葭 ,白露 霜,所 伊人,在水一方, ” 人写的 首 是新 ,可也 是在祖国的古 中 取了灵感吧!先 学生描述第三 的画面。明析: 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 ,似在招呼 人, 人宁愿作一株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 。“生于斯, 于斯”啊!不 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作者 康河永久之 恋,也反映了 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提 :第2 至第 6 ,主要描写了什么?明析: 描写了 人在康

14、河里泛舟 梦,描写了康河的美 与宁静,借此抒 了自己 康河的依恋和柔情。 几 取康 有代表性的景色构成意象:一是“金柳”二是 油油的“青荇”,三是“清泉” ,四是“ 篙” 。 人在 美的康河 漫溯, 梦,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多情自古 离 ,“悄悄是 离的笙 ”。从夕阳西下,到 船星 , 人在康河已留 多 ,但分 是必然的, 是 的来, 的走,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吧, 夏虫也 人沉默,免得离人更 感。最 人 是 一 衣袖,悄悄地与康 告 。提 : 的第1 ,三次用“ ” ,后两 ,三次用“悄悄”,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明析:表达了 人不忍惊 大自然的宁静与和 , 造出 盈、柔和的气氛,更加渲染了不

15、忍离 而又不得不 的气氛, 生了 柔 逸之美。小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 人 接近自然、回 自然、融合自然。康河的流水,小草在作者眼中所呈 的那份安 、自在,正是 人心中向往的世界。他 “康 世界”是人 心灵共同的“自然保 区”。徐志摩信仰个性 自由的理想,他 理想 斗,一生都在追求 与美,追求自由,胡适 徐的人生 里只有四个大字: 、自由、美。他 念在 学 的日子,写下 多 念的 文,他向往的精神家园也体 在他的 作中。写作特点:1、 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2、 画美、音 美。音 美体 在音 和 , 奏感 ,押韵。3、 景不摹声,哀而不 。只描 的景色来寄托感情, 送行的人和离 的

16、千叮 万嘱咐,“ 手相看泪眼”的情景只字不提。 :徐志摩被林 堂称 “情才”、“奇才”。他 然没 到哲学家 素,可 素的思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相独立的 西。”与他有影响。 徐志摩也 :“人是自然的 儿, 但我要没有 康 的日子, 我也不会有 的自信。 我 一 子只那一春生命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 ”本文是 一种心境的再 吧!.结合当时国内现实,不少人认为,本诗也体现了诗人理想的破灭,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作业:背诵这首诗。补充注释:荡漾( dng yng):一起一伏地动。蒿(go):撑船用的竹竿和木杆。斑斓( bnl n) :灿烂多彩。笙( shng):一种竹制乐器。漫溯( s):逆着水流方向随意走。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