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发展.ppt_第1页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发展.ppt_第2页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发展.ppt_第3页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发展.ppt_第4页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 人际关系概述 第三节 青少年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特点,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一、人际交往的定义、要素与特征 (一)人际交往的定义,人际交往,也称社会交往,是指 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 接触,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 相互影响的过程。,语言符号 辅助语言: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停顿、 沉默等 非语言符号 类语言: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声音,如呻吟、 叹息、叫喊等 无声的动姿:目光、手势、面部表情 身体语言 无声的静姿:姿势、服饰、空间距离,人际交往过程: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2、。,(二)人际交往的基本要素 1、信息发出者 2、信息通道 3、信息 4、信息接收者,障碍,背景,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图) 人际交往沟通模式,(文化、教育背景、小道传言、谣言、电磁波、噪声、),(意念、编码转化为表述“符号”),信息发出者,(接收、解码、理解、接受、行动),二、人际交往的功能,1、信息沟通功能 2、情绪互动功能 3、人际协调功能 4、自我调节功能,协调自我身心的关系,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自我协调功能,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首次交往时彼此产生的第一印象对后继交往行为和关系的心理影响。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对双

3、方关系的重要影响。,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实验,陆钦斯(A.S.Luchins,1957)“吉姆印象形成” E 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面等待着店员对他的注意,一面和一个熟人聊天。他买好文具告别了朋友就走向学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一个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子,他们说了几句话后就分手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实验,陆钦斯(A.Luchens,1957) “吉姆印象形成” I 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教室出了校门, 走在回家的马路上 。马路上阳光非常耀眼,吉姆走到马路阴凉的一边,他看见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前天晚上

4、遇到的那个漂亮女孩。吉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吉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了柜台上服务员的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边的椅子上喝饮料,喝完之后他就回家了。,陆钦斯 的实验结果,认为吉姆友好、热情、外向 EI 78% IE 18% E 95% I 3%,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二者并不矛盾 对陌生人的印象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对熟悉人的印象中,近因效应的作用更明显。 当两种信息被连续感知时,首因效应起作用;断续被感知时,近因效应起作用。,、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交往时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较深刻的印象后,掩盖了对人的其余品质和特征的知觉。又称月

5、晕或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实验(K.Dion等,1972),神圣化,晕轮效应,神秘化,3、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是指因刻板印象而对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沟通产生的影响。,4、归因效应 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形成的这种看法和观念对人们的交往方式与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5、社会促进效应 社会促进效应又称观众效应,指他人在场对个人行为的心理影响作用。,第二节 人际关系概述,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发展 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结果。 社会心理

6、学把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流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叫做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 认知、情感和行为 (三)人际关系的分类 雷维奇利的分类 其他分类,二、人际关系发展阶段,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感情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互不认识 开始注意 表面接触 建立友谊 亲密关系,图: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接近性 熟悉性 个人空间,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情境因素,2、个人因素,外表魅力 个人品质 相似与互补 喜欢的互逆性,第三节 青少年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特点,一、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特点 二、亲子交往 三、同伴交往 四、师生交往,一、青少年人际交往

7、的特点,(一)交往对象的重心转移、范围扩大 (二)交往中心理与行为具有两极性 (三)交往目的与方式发生改变,二、亲子交往,1、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 2、代沟 3、难以承受的爱 4、性别差异,(一)青少年期的亲子交往,1、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心理上渴望独立自主 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2、代沟,“代沟” : 两代人因生活时代、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分歧和矛盾。 你和你的父母之间有代沟吗?如果有,你是怎么对待的?,儿子眼中的爸爸,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爸爸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

8、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今天肯定是个富翁。” 45岁:“我不知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无所不知,遗憾的是我了解你太晚了。”,听我说,代沟 generation gap,(1)代沟产生的原因,各自的生活经历不相同 家长的要求和期望偏高 家长的教育方法未调整,子女与家长的沟通不够,青少年处在精神断乳期,听我说,代沟 generation gap,(2)代沟处理方式,1、心理换位思考,2、尊重,3、悦纳对方,4、取长补短, 加强沟通,3

9、、难以承受的爱,中国的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强,比自己有出息。为了孩子能“成龙”、“成凤”,父母省吃俭用,不惜代价。这种爱可以激励子女努力学习,但同时也让孩子感到一种难以承受的压力。,以爱的名义,十八岁,出门去远行,渴望自由,不愿放手,爱是为了更好的分离,4、性别差异,在与父母的交往中,男生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得失,相对来说考虑父母的要少些;而女生则能更细心地注意到父母的内心活动,更多地从父母的角度去看问题、思考问题。(黄希庭,1999),“亲子冲突”又称“爱的冲突” 在青春期,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由原来单向依赖的关系转变为双向互动关系。青春期的过渡性,使它成为一个不稳定的时期,导致亲子冲突较为明

10、显。,(二)亲子冲突,正确认识“爱的冲突”,“爱的冲突” 的出现是正常的、自 然的,是孩子渴望独立、渴望尽 快成长的表现。,“爱的冲突” 会影响和谐亲子关 系,破坏正常的亲子沟通,应 积极消除。,1、冲突的内容,在青春期早期,冲突的内容大多与家庭生活中的日常琐事相联系,后期则多涉及社会价值观方面。,(1)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因素 (2)家庭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2、冲突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沟通,理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2、父母给我们衣食和爱抚,使我们健康成长。,对我们性格形成最初起作用的是家庭,父母在我们一生中起着无与伦比

11、的作用。,化解冲突小锦囊,1、转换角色理解父母的难处。,2、多与父母谈心,实现有效的沟通。,懂你,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的爱你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电影九香,如何报答父母养育之恩?,1、用心领受父母的教诲与期待。,2、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3、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用 爱 和 孝 敬,同伴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在青少年期,同伴关系大多可以做这两个方面的划分,即个人友谊与同伴团体。,三、同伴交往,(一)同伴交往的

12、特点,1、平等性 2、情感性 3、持久性 4、性别差异,4、性别差异,在与同性同学的交往上,男生的娱乐目的强于女生,女生的互助目的强于男生; 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上,女生更注意自我形象,而男生更易于帮助对方,更注重自我表现,重视对方的认同。(黄希庭,1999),1、青少年期对同伴的需要 2、友谊与恋爱 3、团伙 4、同伴地位、服从与欺侮,(二)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研究,四、师生交往,师生交往特点:,1、角色多重性 2、心理互补性 3、纯洁性与规范性 4、稳定性与持久性,1、角色多重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长者与后生2、心理互补性教师教的需要和学生学的需要形成互补、教师的爱生性和学生的向

13、师性形成互补,3、纯洁性与规范性师生关系一种是非常纯洁的人际关系。师生的交往是由教学制度决定并按角色规范进行的,具有规范性。4、稳定性与持久性“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一旦建立,就会长久存在下去。,第三节 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问题与辅导,1、不良交往心理 自负;忌妒;多疑;敌视;干涉;羞怯;自卑 2、人际交往技能缺乏 3、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也叫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常见的、起病于青少年期(13-19岁)、损害社会功能的慢性疾病。,一、青少年常见人际问题,二、如何帮助青少年解决其 人际问题,1、认识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保障。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活幸福的源泉,

14、可使个人幸福获得率达85%以上。 针对10000人的记录进行分析,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只占15%。 人际交往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 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2、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凡事从自己做起 反省 凡事替别人着想 宽容 凡事都有感恩之心 惜缘 凡事都想帮助别人 服务,人际交往的要点一,走出自我中心,学会与别人分享,一份快乐与别人分享, 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起吃吧!? 一起玩吧!?,宰相肚里能撑船,人际交往的要点二,学 会 宽 容,宽容是一种美德! 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人际交往的要点三,学 会 妥 协,妥协可能一时使你失去了面子,可是却赢回了朋友。,人际关系之“术”,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