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比较模拟仿写型试题解题技巧ppt课件_第1页
古诗词鉴赏比较模拟仿写型试题解题技巧ppt课件_第2页
古诗词鉴赏比较模拟仿写型试题解题技巧ppt课件_第3页
古诗词鉴赏比较模拟仿写型试题解题技巧ppt课件_第4页
古诗词鉴赏比较模拟仿写型试题解题技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欢迎光临指导!,湘阴县第三中学,1,古诗词鉴赏比较模拟仿写型试题解题技巧,2,高考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考 什 么 ?,3,比较04年和05年湖南卷古诗词鉴赏题 找出其不同点和相同点,一、怎 么 考 ?,4,A、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B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同点:,续写、模拟、仿写的形式; 涉及的考点。,相同点:,04年是对一首诗的分析,05年为两首比较; 命题思维走向:04年为纵向拓展,05年为横向对比。,5,综合分析: 05年湖南卷的题型设计与04年比较,由去年的开放性、单一性赏析过渡到今年

2、的聚敛性、对比性赏析,考察指向更加明确,能力和知识的检测目标更加具体,思维方法趋向综合性,可以界定为“比较模拟仿写型”。,6,关键提示: 1、认真审读题干,确定仿的对象,拟的形式。 2、读懂文本,强调整体理解。,7,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现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3、(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8,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

4、,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想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9,实战演练,牛刀小试!,之一,10,齐安郡中偶题 杜

5、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1,这首诗中的诗人之恨是什么呢? 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其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 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12,一、二两句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快风,用“细草摇头忽报侬”写细草因风而动,仿佛在高兴的告知诗人来了一阵清风; 三、四两

6、句,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盈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的是热,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13,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荷花”,因怕热(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第一题,14,实战演练,之二,巩固战果!,15,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6,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重在议论,以春柳的轻狂不可一世与其遭受清霜后的可耻悲惨下场对比,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2)曾诗“倚”字和李诗“逐”字都运用拟人手法,“倚”字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李诗中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第二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