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之羁旅思乡.ppt_第1页
诗词鉴赏之羁旅思乡.ppt_第2页
诗词鉴赏之羁旅思乡.ppt_第3页
诗词鉴赏之羁旅思乡.ppt_第4页
诗词鉴赏之羁旅思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羁旅乡思,明月何时照我还,古代文人可因在外做官,或游学赶考,或征战在外等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交通、通信极其不便及其他的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我们统统称之为思乡怀人诗。 (一)思乡(亲)缘由: 内在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 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 花开花落(感时触景)。,把握情感 羁旅思乡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次写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

2、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前三种情感经常交叉出现) 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羁旅乡思诗的鉴赏方法,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予何种感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什么样的景? 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触景生情,除夜作 高

3、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感时生情,除夕,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还有哪些?,中秋,重阳登高: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伤春悲秋: (杜甫登高) 日暮思归: (崔颢黄鹤楼 ),思江南 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 羁人又动望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因梦寄情 情因梦切,托物言情 物因情动,蜀中九月登高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春夜

4、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同意,“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发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次写思乡之情。,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 (主要写漂泊客居他乡的游子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 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

5、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 的憧憬。,这类诗有一些常用的意象,如“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等,或物或事或人。鉴赏时应把握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两首诗都以“除夜”为题,“除夜”指 , 两诗都选择 作为意象。 (2)高诗的“

6、霜鬓明朝又一年”、戴诗的“明日又逢春”,两者都用了“又”字请分别赏析“又”字的内涵。 (1)除夜:除夕;“(孤馆)寒灯”或“霜鬓”“衰鬓”。 (2)高诗之“又”:归乡遥遥无期,一年又一年,寄托无奈、伤感、凄冷、孤寂之意;戴诗之“又”:可做多解,既可理解为在悲苦的人生中寄予新的希望,也可理解为诗人年年待岁,迎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可怜的老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只要意思接近即可),2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次写羁旅漂泊之苦。,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只写了对母亲的思念牵挂和感激。,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

7、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

8、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此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表现手法 写人)答:“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著名的一个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9、。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象1分,画面描绘2分) 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夜 归 周 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1)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

10、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1)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归家的心切。而末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这一句描写了一幅极富感染力的场景:昏黄的灯光下,妻子(或母亲)正一针一线地缝补衣服,灯光从竹窗里漏出来。与前几句

11、写景叙事的凄清气氛对照,先前在泥径小道上跋涉的疲劳全然不算什么了,这里表现了温暖、亲切、激动之情。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以及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10年全国卷)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被贬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下棋,于是置斧旁观,

12、等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答案: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

13、乡的心情答案:一句一个场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含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哀伤。(2分) 抒发了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凄苦悲凉,并暗寓被贬的失意(2分) (2)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2分)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特性, 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

14、静结合, 上下映衬。(2分),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 征 人 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主要手法,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联想想象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动静结合”“对比”、“拟人”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对写 乐景反衬哀情,主要意象。 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

15、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16、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只有年年鸿雁飞”,鹧鸪羁旅乡愁,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

17、造口壁)等, 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成为一种象征意义上的鸟了。,船,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他常见词语: 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如浮萍、飞蓬、孤雁、沙鸥 、飘蓬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天涯、他乡、孤灯 声音 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闲居,本诗使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整联又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