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__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ppt_第1页
第十七章__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ppt_第2页
第十七章__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ppt_第3页
第十七章__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ppt_第4页
第十七章__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七章 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革新第一节 龚自珍和魏源的文学思想,一、龚自珍的文学思想 1、提倡经世致用 他在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尊隐己亥杂诗等诗文中,痛斥当时封建专制的极端腐败,揭露现实政治的种种弊端,呼唤扫荡污秽的“风雷”,盼望切中要害的改革。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晚清思想解放,自珍确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 行路易“三寸舌,一支笔,万言书,万人敌。九天九渊少颜色,朝衣东市甘如饴。”,2、尊情,他在长短言自序中说:“情之为物也,亦尝有意乎锄之矣;锄之不能,而反宥之;宥之不已,而反尊之。龚子之为长短言何为者耶?其殆尊情者耶?情

2、孰为尊?无住为尊,无寄为尊,无境而有境为尊,无指而有指为尊,无哀乐而有哀乐为尊。情孰为畅?畅于声音。声音如何?消瞀以终之。如之何其消瞀以终之?曰:先小咽之,乃小飞之,又大挫之,乃大飞之,始孤盘之,闷闷以柔之,空阔以纵游之,而极于哀,哀而极于瞀,则散矣毕矣。” 尊情,实即尊重自己的个性,尊重自己的人格。病梅馆记也反映了这一思想。,二、魏源的文学思想,魏源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要求文学经世致用,这和龚自珍思想是一致的。他特别强调诗歌要充分体现诗人的忧患意识。他在默觚上治篇中说:“君子读二雅之厉、宣、幽、平之际,读国风之二南豳之诗,喟然曰:六经其皆圣人忧患之书乎!”,第二节 刘熙载的艺概和陈廷焯、

3、况周颐的词论一、刘熙载的艺概,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又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24年进士(1844)官至国子司业,广东提学使,晚年在上海龙门书院讲学。艺概是他文艺美学方面的代表作,为作者晚年之作。艺概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个部分。“概”有概要的意思。他在序中说:“若举此以概乎彼,据少以概乎多,亦何必殚竭无余,始足以明要乎!”,1、继承文论传统,又有个人特识,其论文受到刘勰的影响较大,有宗经、征圣的思想,但又不局限于六经,而兼重诸子百家,对左传庄子的评价尤为突出。如说:“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

4、备。”论词则认为豪放是正体,推重苏辛词派“苏辛皆至情至性之人,故其词潇洒卓荦,悉出于温柔敦厚”等等。,2、对文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相当深刻的认识,提倡独创性。他说:“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文概)“词哟清新,切忌拾古人牙慧。”(词曲概);对情景关系的认识也十分深刻,在赋概中说:“在外者物色,在我者生意,二者相摩相荡,而赋出焉。若与自家生意无相入处,则物色只成闲事,志士遑问及乎?”,3、对重要作家作品的研究,善于比较,作切中要害的评述,如文概说:“昌黎之文如水,柳州之文如山”“学离骚得其情者为太史公,得其辞者为司马长卿”诗概中说:“太白长于风,少陵长于骨,昌黎长于质,

5、东坡长于趣”,4、重视文品与人品的统一,诗概提出“诗品出于人品”“有混茫之人,而后有混茫之诗。”赋概中说:“赋尚才不如尚品。或竭尽雕饰以夸世媚俗,非才有余,乃品不足也。”对人品有缺点的作家批评比较尖锐,如词曲概中说:“周美成律最精审,史邦卿句最警炼。然未得为君子之词者,周旨荡而史意贪也。”,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陈廷焯(18531892)字耀先,又字亦峰,江苏丹徒人,光绪14年举人。其词学思想是继张惠言、周济之后,常州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词学思想的核心是“沉郁”。 “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

6、,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非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顾沉郁未易强求,不根抵于风骚,乌能沉郁?十三国变风,二十五篇楚辞忠厚之至,亦沉郁之至,词之源也。不究心于此,率尔操觚,乌有是处?”,1、“沉郁”在思想内容上的特点是“忠厚”“哀怨”,他在卷七中说:“入门之始,先辨雅俗;雅俗既分,归诸忠厚;既得忠厚,再求沉郁;沉郁之中,运以顿挫,方是词中上乘。” 哀怨则是凄惋、感慨。如他说“后主词,思路凄婉,词场本色。”评辛弃疾水调歌头“一种悲愤慷慨,郁结于中”等等。 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现实环境分不开,他生活在封建专制制度极端腐朽,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民族

7、危亡之秋,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在为国家的前途担忧,陈廷焯也不例外。其友王耕心说:“吾友陈君亦峰,少为诗歌,一以少陵杜氏为宗,杜以外不屑道也。”可见杜甫的诗风对他有很大的影响。,2、“沉郁”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含蓄,他所说的“意在笔先,神余言外”“若隐若现,欲露不露”都是含蓄的意思。他说:“所谓兴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极虚极活,极沉极郁,若远若近,可喻不可喻,反复缠绵,都归忠厚。求之两宋,如东坡水调歌头卜算子雁,白石暗香疏影,碧山眉妩新月庆清朝榴花高阳台等篇,亦庶乎近之矣。”,三、况周颐蕙风词话,况周颐(18591926)字夔生,号蕙风词隐,广西桂林人。清末四大词人之一(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

8、况周颐),从词论方面说,最有成就的是况周颐,他是常州词派最后一位理论家。 他的词学思想核心是提倡“重、拙、大”:他说:“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南渡诸贤不可及处在是。”,1、“重”,“重”是指词的意境沉着、深厚,有真情实感的蕴育,有理论抱负的寄托,神理自然而无雕琢之痕,含蓄不尽而又有无穷余味。他说:“重者,沉著之谓,在气格,不在字句。于梦窗词庶几见之。即其芬菲铿丽之作,中间隽句艳字,莫不有沉挚之思,灏瀚之气,挟之以流转。令人玩索而不能尽,则其中之所存者厚。沉著者,厚之发见乎外者也。”又说;“填词先求凝重。凝重中有神韵,去成就不远矣。所谓神韵,即事外远致也。”,2、“拙”,“拙”指词的意境的朴

9、素自然之本色美,它和人为雕琢的工巧美是相对的。他说:“问哀感顽艳,顽字云何诠?释曰:拙不可及,融重与大于拙之中,郁勃久之,有不得已者出乎其中而不自知,乃至不可解,其殆庶几乎。犹有一言蔽之:若赤子之笑啼然,看似至易,而实至难者也。”与老子所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相近。其评周邦彦词云:“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愈无尽。”,3、“大”,“大”,况氏没有具体的阐述,但从他的整个词学思想来看,似指词的整体的博大、精深。既有内容上的含义宽广,托旨远大;又有形式上的自然浑成,是“重”与“拙”相结合而显示出的大气魄,大手笔。他希望的词应是大家闺秀,而不是小家碧

10、玉。卷三论元好问词时说:“此等词宋名家如辛稼轩固尝有之,而犹不能若是其多也。遗山之词,亦浑雅,亦博大;有骨干,有气象。”,附录:,夏敬观先生在蕙风词话诠评中说:“按况氏言,重、拙、大为三要,语极精粲。盖重者轻之对,拙者巧之对,大者小之对,轻巧小皆词之所忌也,重在气格。”“余谓重拙大三字相联系,不重则无拙大之可言,不拙则无重大之可言,不大则无重拙之可言,析言为三名辞,实则一贯之道也。”,第三节 黄遵宪的“我手写吾口”的诗歌理论,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人。光绪二年举人,次年得同乡何如璋保举,随其出使日本,为驻日使馆参赞。光绪八年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十一年回国

11、。光绪十五年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比、意四国,任驻英使馆参赞,光绪十七年调任驻新加坡总领事。在比较长期的国外生活中,他接触到许多西方的新思想,光绪二十年回国后,曾参加了不少维新变法活动。在文学思想上,他是“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 杂感“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1、“诗中有人,诗外有事 ”,“我手写吾口”首先要求诗歌不要因袭拟古,不要人云亦云,抄袭雷同。而要反映时代现实,要表现作者的个性。作者晚年给梁启超的信中说:“意欲扫去词章家一切陈陈相因之语,用今人所见之理,所用之器,所遭之时势,一寓之于诗。务使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不能施之于他日,移之于他人。”所谓“诗中有人”即个性;“诗外有事”,即现实性。给丘菽园的信中说:“诗虽小道,然欧洲诗人出其鼓吹文明之笔,竟有左右世界之力。仆老且病,无能为役矣。执事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