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1,几何光学,第1章几何光学基础 第2章理想光学系统 第3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2,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以光线概念为基础、用三大实验定律和几何方法讨论光的传播及光成像的规律。,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3,第4章 几何光学基础,1.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1.2物像基本概念 1.3球面和球面系统 1.4平面和平面系统 1.5光学材料(自学),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4,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基本概念 发光点与发光体 当发光体(光源)的大小和其辐射作用距离相比可略去不计时,该发光体可视为是发光点或点光源。 任何发光体(光源)可视为由无数个这样的发光点的
2、集合。,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5,球面波,平面波,波面,光线,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光线 代表光能的传播路径的有向几何线。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点光源的光线:,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6,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光束 大量光线的集合。,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7,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基本实验定律和原理 直线传播定律 在均匀介质中,光线按直线传播。 光直线传播定律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只有光在均匀介质中无阻拦地传播的情况下才成立。,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8,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在非均匀介质中光线是曲线,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9,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当光传
3、播到两种不同介质的理想光滑分界面时,通常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传播的方向遵循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夹角为代数量,顺时为正。由此导出的公式具有普适性。,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10,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和反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大小相同,即,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11,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定同一平面内;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折射角正弦与入射角正弦之比为一常数,等于前一介质与后一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即,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12,1
4、.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确定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方向的几何作图法,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13,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数学处理上,反射定律可视为折射定律的特例 在折射定律中 令 得 此即反射定律。 这表明,凡是由折射定律导得的公式中,只要令,便可适用于反射的场合。,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14,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独立传播定律 从不同光源发出的光线同时通过空间某点时,彼此互不影响,各光线独立传播。 利用这条定律,研究某一光线传播时,可不考虑其它光线的影响。这可使对光线传播情况的研究大为简化。,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15,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全反射 只有反射而无折射的现象。 条
5、件: 光线由光密介质 到光疏介质(nn )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 临界角(I Im) 应用:棱镜、光纤等。,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16,例:水(n=4/3)空气(n=1):ic=48.59o 玻璃(n=1.5)空气(n=1):ic=41.81o,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增大视场角,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17,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导光,转向,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18,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光程: 光在均匀介质中经过的几何路程S和该介质折射率n的乘积 即光程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间内在真空中所传播的路程,也称为“折合路程”。,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19,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光在
6、非均匀介质中传播,即介质的折射率n是位置的函数,则光在该介质中所经过的几何路程不是直线而是一空间曲线,如图所示。这时,从A点到B点的光程为:,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20,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费马原理 表述:光在空间两定点间传播时,实际光程为一特定的极值。 数学表达式 意义: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由费马原理可以导出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21,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22,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说明 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及在平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都是光程最短的例子。 光线也可能按光程极大的路程传
7、播,或按某一稳定值的路程传播。 如图三反射面,通过F、F的光线: 对于椭球,光程为恒定值 对于内切面,光程为最大值 对于外切面,光程为最小值,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23,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24,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光路可逆原理 在几何光学中,任何光路都是可逆的。 意义:利用此原理可以通过简单的推理获得某些发结论。,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25,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习题 P391-1, 1-2,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26,1.2 物像基本概念,光学系统(由多个反射面、折射面组成) 界面 传播特性:反射面、折射面 几何形状:平面、球面,第1章 几何光学
8、基础,27,1.2 物像基本概念,光学系统的分类 非成像光学系统 成像光学系统 非球面成像光学系统 球面成像光学系统(含平面) 非共轴球面成像光学系统 共轴球面成像光学系统,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28,1.2 物像基本概念,物点与像点: 入射的同心光束的中心称为物点,入射同心光束经光学系统后仍为同心光束,该出射同心光束的中心称为光学系统对该物点所成的像点。 成像的实质就是将入射的同心光束转换成出射的同心光束。保持光束的同心性。,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29,1.2 物像基本概念,物点 实物点(发散的入射光束的中心,无论是否有实际光线通过) 虚物点(会聚的入射光束的中心,总是无实际光线通过) 像点
9、 实像点(会聚的出射光束的中心,无论是否有实际光线通过) 虚像点(发散的出射光束的中心,总有无实际光线通过),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30,1.2 物像基本概念,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31,1.2 物像基本概念,物与像: 物视为无数物点的集合,若每一物点经光学系统后都有对应的像点,像点的集合就称为光学系统对该物所成的完善像(理想像)。 物和像的对应关系光学 上成为共轭关系。 物像互易 物和像具有相对性 物和像所在的空间 可以重合,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32,1.2 物像基本概念,物方空间和像方空间 物方空间入射光束所在的空间 像方空间出射光束所在的空间 理想成像光学系统 保持光束的单心性 保持物
10、与像的相似性,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33,1.2 物像基本概念,光学系统理想成像条件两种表述 同心性不变:由物点发出的同心光束通过光具组后应保持其同心性不变 等光程成像:由物点发出的所有光线通过光具组后均应以相等的光程到达像点,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34,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在光学系统中,平面可视为球面曲率半径无限大的特例,反射可视为折射在的特例。 单球面折射成像是光学系统成像的基础。 采用逐次成像法可分析一般光学系统成像。,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35,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1.3.1 符号法则 1.3.2 轴上物点任意光线经单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1.3.3
11、轴上物点近轴光线经单折射球面成像 1.3.4 近轴物点以细光束经单折射球面成像 1.3.5 单反射球面成像 1.3.6 共轴球面系统成像 1.3.7 透镜成像,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36,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符号规则 光路方向规定光线从左到右的传播方向为正,即正向光路,反之为反向光路。 线量沿轴线量(如r、L、L):以顶点为原点,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垂轴线量:以光轴为准,在光轴之上为正,光轴之下为负。 角量以锐角来衡量,由光轴或光线为起始边沿顺时针转为正,逆时针转为负。,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37,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说明: 不同的书上可能有不同的符号规则,
12、所导出的物像公式有所不同。 几何图形上各量的标注一律取绝对值,因此,对图中负量,必须在该量的字母前加以负号。“全正图”,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38,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轴上物点任意光线经单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由几何关系可得 对给定的折射球面 (r、n、n ) 由已知的L和U可求 出相应的L和U。,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39,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由上述所得结果可知: 当L为定值时, L是角U的函数。 即轴上物点A发出的同心光束,一般经球面折射后,将失去了同心性。 当轴上点经球面成像时,其像一般是不完善的(这种成像缺陷称为像差,是后面将会讨论到的球差)。,第1章
13、 几何光学基础,40,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当从A点发出的光线都离光轴很近(近轴光线),限制U5范围内,有近似式 由此可得知l不随u变 即轴上物点发出的细光束 经球面折射后能完善成像。,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41,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在近轴光线条件下, 有 上式结合,可得:,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42,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物像公式 对给定的折射球面,等式右边为不变量,称为折射球面的光焦度 (当r以米为单位时, 的单位称为折光度,以字母D表示。 ),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43,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当物点位于左方无限远处的光轴上
14、,对应的像点称像方焦点F ,像距称为像方焦距f 即当物距, 由物像公式 得,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44,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当像点位于右方无限远处的光轴上,对应的物点称物方焦点F ,物距称为物方焦距f 即当像距, 由物像公式 得,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45,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两焦距间的关系式 物像公式 可改写为(高斯公式),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46,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近轴物点经单折射球面的成像,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47,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近轴物点经单折射球面的成像 近轴区的垂轴物平面可认为经单折射球面近似成完善像
15、平面(若物平面的区域较大,其像面将弯曲,在像差理论中称为像面弯曲)。,近轴物点B以细光束经单折射球面的成像于B。,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48,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垂轴放大率 由几何关系和 物像公式可得 |1,成放大像;|0, 成正像,物像同侧、异虚实。,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49,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轴向放大率 由物像公式 得 恒为正值,表示物点沿轴移动,其像点以同方向沿轴移动。,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50,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当物点沿轴移动有限距离 由 得,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51,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角放大率 由 得
16、,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52,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三个放大率之间的关系 由 得,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53,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拉格朗日亥姆霍兹不变量 将 代入 得,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54,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一对特殊的共轭点 由 可知:当 l=r,有 l=r 且有,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55,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作图法 根据下列中任意两条光线,可用作图方法方便地确定折射球面的成像问题。 平行于光轴入射的光线经球面折射射后通过像方焦点 过物方焦点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平行于光轴 过曲率中心的入射光线经球面后不改变反方向
17、,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56,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反射球面傍轴成像 物像公式 在中, 令 得,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57,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焦距 在中, 分别令 得,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58,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放大率 0, 成正像,物像异侧、异虚实。,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59,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一对特殊的共轭点 当 l=r 有 l=r 且有-1,1,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60,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作图法 根据下列中任意两条光线,可用作图方法方便地确定球面镜的成像问题。 平行于光轴入射的光线经球面
18、镜反射后通过焦点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球面镜反射后平行于光轴 通过曲率中心的光线经球面镜反射后反方向折回,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61,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共轴球面成像系统 各球面曲率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其成像问逐次采用单折射球面成像公式于系统的每一个球面即可(逐次成像法)。,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62,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系统参数(给定) 各折射球面的曲率半径r1,r2,rk; 各个球面顶点之间的间隔d1,d2,dk-1; 各球面间介质的折射率n1,n2,nk1 . 转面(过渡)公式,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63,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拉格朗日
19、亥姆霍兹不变量 放大率,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64,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透镜 形状 凸透镜 凹透镜 厚度 厚透镜 薄透镜,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65,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薄透镜的物像公式 由单折射球面 物像公式得 对薄透镜 dl,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66,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对于置于空气中薄透镜, 可得 透镜的光焦度,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67,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透镜焦距 凸透镜,f 0 ,正光焦度,起会聚作用,像方焦点是实焦点;称为正透镜或会聚透镜, 凹透镜, f 0 ,负光焦度,起发散作用,像方焦点是虚焦点;称为负
20、透镜或发散透镜。,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68,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常用的物像公式 物像公式 可改写为,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69,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放大率 由两折射球面横向放大率公式得 由拉-亥不变量 令 n=n得 由物像公式得 三放大率关系,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70,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一对特殊的共轭点 由物像公式 可得 当l=0, 有l=0 且有 即 过薄透镜中心的光线方向不变。,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71,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作图法 轴外物点 可根据下列中任意两条光线用作图方法方便地确定成像。 平行于光轴入射的光
21、线经透镜后通过像方焦点 过物方焦点的入射光线经透镜后平行于光轴 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方向不变,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72,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焦平面 物方焦平面:在近轴条件,过物方焦点F且与主轴垂直的平面。 像方焦平面:在近轴条件,过像方焦点F且与主轴垂直的平面。,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73,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焦平面的性质:,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74,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轴上物点利用焦平面的性质作图,F,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75,1.3 单球面和共轴球系统的傍轴成像,例题 P371-1,1-2 习题 P391-4, 1-7, 1-10,
22、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76,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1.4.1 平面反射镜 1.4.2 平行平板 1.4.3 反射棱镜 1.4.4 折射棱镜 1.4.5 光楔,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77,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平面反射镜 球面反射镜物像公式 令 得 即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分布。,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78,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放大率,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79,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平面镜能对物体成完善像,不受细光束限制。,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80,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由于对称性,右手坐标系(O-xyz)立体物经平面镜后成大小与物相同、但却是左手坐标系(
23、O-xyz)立体像,这种物像不一致的像,叫做“镜像”或“非一致像”。,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81,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双平面镜 将两个平面反射镜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夹角为的双平面镜。,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82,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双平面反射镜的成像特性 二次反射像的坐标系统与原物坐标系统相同,成一致像。 位于主截面内的光线,不论其入射方向如何,出射线的转角永远等于两平面镜角的二倍。,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83,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单一折射平面 同心光束经折射平面后一般为非同心光束,在细光束接近正入射的情况下能保持其同心性。 在中, 令 得,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8
24、4,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放大率,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85,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平行平板 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平板置于空气中,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86,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在近轴光束条件下 由 得,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87,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放大率 光线经平行平板折射后方向不变,但要产生位移。 平行平板对物体成同等大小、虚实不同、同侧的正立像。,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88,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棱镜 反射棱镜 基于全反射、其反射率高、无色散。代替平面镜用于转折光轴、转像、倒像、扫描等目的。 折射棱镜 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产生偏转 。,第
25、1章 几何光学基础,89,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反射棱镜 单次反射棱镜 等腰直角棱镜使光轴偏转90。 等边棱镜使光轴偏转60。,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90,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达夫棱镜 不改变光轴方向 达夫棱镜绕平行于反射面的AA轴旋转角时,物体的反射像将转过2角。,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91,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达夫棱镜在周视瞄准镜中得到应用,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92,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二次反射棱镜 这类棱镜相当于双平面镜系统,即夹角为的二次反射棱镜将使光轴转过2角,同时获得一致像。,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93,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三次反射棱镜 施密特棱镜 使光轴改变45的方向,第1章 几何光学基础,94,1.4 平面和平面系统的成像,屋脊棱镜 普通棱镜的反射面用两个或互成直角的反射面来代替 用来倒像,即使像面相对于物上下和左右同时转过1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托在跨境电商物流人才流动管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机械化土壤监测技术智能化发展路径分析考核试卷
- 化学纤维纺织品变形与纤维结晶度关系研究考核试卷
- 光电子器件的光学微环谐振器考核试卷
- 出租车企业社会责任与城市交通规划协同发展考核试卷
- 初中生道德教育中价值观引导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丙纶纤维环保认证的市场推广与品牌价值提升考核试卷
- 财务报表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PC塑胶原料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HDPE洗涤用品塑料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育婴员考试题型及答案
- 科室建立血糖管理制度
- 四川成都东方广益投资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华为公司试用期管理制度
- 保险合规知识课件
- 2025-2030中国云原生保护平台组件行业前景趋势与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商业大厦机电系统调试
- 2025企业并购合同协议模板
- 【恒顺醋业公司基于杜邦分析的盈利能力浅析14000字论文】
- 电网技术改造及检修工程定额和费用计算规定2020 年版答疑汇编2022
- 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