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家庄 2010-2020 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长城网石家庄 3 月 11 日讯(记者冯素琴通讯员李亚楠)记者从石家庄市规划局了解到,省会 2010-2020 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总体规划将优化都市区布局, 落实城市北跨战略, 强化正定组团功能,建设滨河新区、承担部分省会功能,统筹产业发展,完善产业聚集区布局。同时依据 “规模不变、调整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 ”的原则对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进行调整。据了解,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2020 )于 2006 年底上报国务院,在待批期间,正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区域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期。在新
2、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编制了新一轮石家庄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明确了城市新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策略, 并经省会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2009 年 12 月,市政府提请省政府呈报国务院申请总体规划调整,2010 年2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复函省政府同意我市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目前调整工作已经完成。此次规划调整以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 落实城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 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省会职能、拓展城市空间、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城市特色为重点,并充分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省会后十年城市规划:三区定乾坤按照国务院要求,本期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
3、次。市域:包括市区及17 县市,面积 15848 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达到106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65% 。都市区:包括市内五区及正定、鹿泉、藁城、栾城四县市,面积2657 平方公里,区域总人口538 万。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居住人口300 万,面积 287 平方公里。省会后十年城市定位: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 京津冀区域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亟需以石家庄为核心,推动冀中南一体化建设,构建与京津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京津向中西部辐射的 “第一中枢 ”。石家庄位于京广与陇海复线发展走廊交汇要冲,随着区域
4、经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亟需石家庄利用“东出西联、承南.接北 ”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京津向中西部辐射的 “第一中枢 ”,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之一。 河北省对外竞争、交流的第一平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会发展,将省会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全省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亟需石家庄做强、 做大,担负起展示整个河北财富创造力、文化竞争力、社会发达程度的重任,对外竞争、交流的第一平台;特色鲜明、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省会后十年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兼顾-市域城乡布局。统筹城镇职能、加快城镇化发展。壮大中心城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省会与正定、鹿泉、栾城、藁城一
5、体化建设,构建省会城镇群,提升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县城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核心抓手,优先集中力量培育各县(市)城区及沿交通干线城镇, 形成一个都市区、 两条城镇发展轴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和 “1个都市区、 13 个县城(县级市)、 28 个中心镇、 63 个一般建制镇 ” 的城镇等级结构。规划到 2020 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 65% 。统筹区域产业布局,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按照 “西部突出生态、中部创新高效,东部增产减污 ”的布局原则,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建设22 个产业聚集区,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促进县(市)域经济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航空:按照年旅客吞吐量 40
6、0 万人次改扩建机场设施,提高服务水平。铁路:强化京广、青太客运专线及京石、石郑、石太、石济城际铁路双十字复合交通走廊建设,打造京津、晋冀鲁豫省会城市1 小时交通圈。公路:加强省会与天津、太原等周边省市联系,建设石津、石忻、昔港、沿山等 1200 公里高速公路,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打造市域1 小时交通圈。-都市区布局:落实城市北跨发展战略实现城镇功能协调。中心城区,是全省的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突出省会功能、区域服务职能,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正定组团,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在严格保护古城格局的同时,全面提升风貌品质;在京珠高速公里以东区域,以生
7、态、低碳、智慧的全新理念,建设 30 平方公里滨河新区起步区,打造为以科技、文化、教育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基地。鹿泉组团,信息产业基地和生态休闲区, 城区和鹿泉开发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西部山前区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栾城组团,装备制造业、中医药产业基地,县城重点发展中医药产业、窦妪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藁城组团,生物医药和化工基地,城区、丘头石化区重点发展化工,良村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外迁京珠高速公路至良村东,形成138 公里绕城高速环;改线 107 国道至新赵线, 307 国道至衡井线等 ,形成 95 公里公路环,以此为基础,构建都市区 “两环十四射 ”对外公路系统
8、。中心城区至藁城、 栾城、鹿泉各建设两条以上快速路与一条国省道;重点加强中心城区与正定交通联系, 在体育大街北延的基础上, 建设老城至新区的新城大道,并以 107 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太行大街北延、中华大街北延为补充,形成 6 条跨河通道,打造都市区 30 分钟交通圈。启动轨道 1 号线西三环至东部产业区段、轨道2 号线正定至新客站段;沿主要联系道路,建设中心至组团快速公交线,实现都市区公交通达60 分钟全覆盖。区域生态格局:西山、北水、绿环、绿廊坚持生态保育、恢复与建设并重,构筑 “西山、北水、绿环、绿廊 ”的都市区生态格局。“西山 ”:西部浅山区以山体生态恢复为重点,建成西部绿色山体屏障,
9、构建由抱犊寨、龙泉寺、封龙山等风景区组成的近郊旅游休闲带,总面积400 平方公里。“北水 ”:对滹沱河都市区段 70 公里长的河道进行生态恢复与治理,重建流域自然生态, 打造具有防风固沙、 涵养水源、滨水游览等多重功能的绿色生态长廊,总面积 120 平方公里。滹沱河市区段长 25 公里,宽 1500-3000 米,总面积50 平方公里。河道内恢复湿地草甸的自然河流景观;制导线外形成以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蓝色魅力生态带。“绿环 ”:在城市外围建设生态林带、绿地、水系等,构成环城生态绿化隔离空间,平均宽度 1000 米,总面积 80 平方公里。“绿廊 ”:依托铁路、 公路、水系等建
10、设 10 条楔入城市内部的生态绿地走廊。-中心城区布局。用地布局。中心城区以京珠高速公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京珠高速公路以西为老城区, 突出省行政职能, 完善传统服务职能, 重点发展办公商务、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 形成结构清晰、 级配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规划面积 207 平方公里,人口230 万。京珠高速公路以东为产业区, 依托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 石津渠以北建设科技服务基地;石津渠以南建设研发中心及生物医药基地。 规划面积 80 平方公里,人口 70 万。.以百年广场建设为核心,提升老城中心品质,完善功能;结合新客站建设、东北工业区改造建设三个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结合居住用地布局, 建设
11、 8 个区级商业服务中心。加强市、区级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级文化、体育、卫生、中小学教育设施、福利设施配套,建设一个省级文化中心、一个市级文化中心、六个区级文化中心;一个市级体育中心、两个区级体育中心;新建市级综合医院8所,各类专科医院11 所;新建 31 所中学、 63 所小学。道路与交通。建设 “四横六纵 ”的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构成的道路系统骨架。建成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公交优先系统。按照 “三主三辅 ”远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规划期内完成 54 公里的 2 条轨道线建设。绿地系统。建设 “两廊贯通、三环绕城、绿楔渗透、绿网成荫 ”的城市绿地布局结构。规划城市绿地面积 132
12、 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3 平方米。两廊贯通:结合铁路入地 ,建设 18 公里长的中央生态景观走廊,沿京珠高速公路建设长 16 公里、宽 700 米 1500 米的以生态林地、郊野公园为主的生态走廊,形成两条南北向贯通的通风走廊,引风入城,缓解热岛效应。三环绕城:提升 59 公里的民心河内环水系,改善城市环境丰富滨水空间功能增强城市活力;新建东南水系,与太平河、西北水利防洪工程形成100 公里集防洪、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近郊休闲游憩带外环水系;沿二环路形成42 公里的以生态林地为主的生态、防护绿化环。绿楔渗透:沿重要交通走廊,建设多条大型楔型绿地, 联通内外部生态系统。绿网成荫:带
13、状绿地与各级别公园、街头绿地联结成网,点线结合,互为补充。省会后十年城市风貌:塑造山、河、田、城四大景观-塑造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味。 围绕都市区 “山、河、田、城 ”四大景观要素,形成以 “绿为近景、城为中景、山为底景 ”的丰富景观层次,凸显省会山水生态景观特质。把西山作为 “底景 ”引入城市,控制槐安路、裕华路等 8 条 “视觉通廊 ”和省行政中心、滨河新区核心区等 11 个“风貌视点 ”。中心城区形成 “片区 路径 节点 ”景观认知体系。规划控制正定古城、新客站周边地区等 14 个重点片区,中山路、广安大街等 12 条认知路径和 10 个重要景观节点。按六类分区控制建筑高度,形成“东北高
14、,西南低 ”的总体格局。-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彰显城市特色。 对市区 108 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建设东垣故城遗址公园、 毗卢寺公园, 恢复正定古城传统风貌, 传承省会千年历史文化;建设正太广场和民生路历史特色街区,展示省会独具特色的铁路文化;改造东北工业区, “保留形式、转换功能 ”,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和纪念馆,体现省会 “近代工业文化 ”。省会城市规划近期实施策略与远景发展近期实施策略:打造新城、重塑古城、严控老城。打造新城:新城建设是实现城市结构调整、完善省会功能的战略选择,创新发展建设模式,以一大批大型公共设施项目集聚效应为带动 ,举全市之力将滨河新区打造为低碳、生态、智慧新城,创新动力之城、宜居活力之城和滨水魅力之城。沿滹沱河区域是城市形象展示和市民公共活动带; 从主城通过新城大道直接进入起步区,形成新区与主城的高效连通 ;围绕市民公园建设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会展中心等大型项目,塑造起步区的核心标识,形成新区建设的强烈形象 ; 西部为会展中心及创展区 ,与古城遥相呼应;向北依次建设园博园、特色商贸旅游区等项目, 形成纵向发展轴带; 向东是以文化为主题的轴带, 延伸至体育中心与金融办公区, 形成横向的主要轴线。 同时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园区、 商业服务设施和配套居住,到 2015 年完成 15 平方公里新城核心区建设。重塑古城:保护与利用佛教、古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艺术机构员工离职流程流程
- 学校教师岗位规章制度及职责
- 2025年四年级科学探究活动教学计划
- 2025年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计划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安排计划
- 机器人社团年度发展计划
- 四年级语文家校合作提升措施
- 金融系统设计质量保证措施
- 农业产品供货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 矿山注浆堵水安全技术措施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DL-T664-2016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6第六讲 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
- 海南师范大学2022年计算机网络期末试题及答案
-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型激光焊接解决方案 解决电机定子焊接难题
- 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培训教材课件
- 医学影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 药店营业员知识技能培训
-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护理查房课件
- 中国电力大数据发展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