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茶叶品质鉴别,一、茶叶色、香、味、形的由来,茶叶的品质特征有外形和内质。 外形:茶叶的外部特征。造型、色泽、匀整度、匀净度等直观可见的特征。 内质:指经冲泡后所表现出的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及茶渣。,1.茶叶形状的形成-制茶工艺决定 1)绿茶 初制工艺杀青-揉捻-干燥 大宗绿茶:机械加工,生产量大,品质中低档,价格低,大众消费。 名优绿茶:手工制作,量小,品质优良,档次高。,2)红茶,红茶加工方法有: 条形红茶-精制加工后为工夫红茶 红碎茶:红茶加工过程中经“揉切”工序,适合做袋泡茶。,3)黄茶,紧直条形:揉捻工序形成。 牙尖形:无揉捻工序,自然形成。 兰花形:无揉捻工序,自然形成。,
2、4)白茶,白茶类未经揉捻工序,其形状大多呈自然花瓣形,其中白毫银针为全芽尖,满披白毫,形式针而得名。,5)乌龙茶,根据加工方法不同: 直条形 卷曲呈蜻蜓头形 圆结呈半球形 福建铁观音-包揉 广东乌龙茶-直条形,6)黑茶,外形粗狂,经压制可形成不同形状: 砖块形茶:如花砖、黑砖。 枕形茶:康砖、尖砖 碗臼茶:沱茶,2.茶叶色泽的形成,1)茶叶的色泽是 由鲜叶所含有的有色物质,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产生变化而形成。 2) 鲜叶中的有色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黄色或橙色)、叶黄素(黄色)、黄酮类物质(黄色)和花青素。,茶-色泽,绿茶-绿色 红茶-红亮色 黄茶-黄汤黄
3、叶 白茶-毫心银白 青茶(乌龙茶)-深翠绿、砂绿、乌绿。 黑茶-黑褐色,3.茶叶香气的形成,4.茶叶滋味的形成,茶叶滋味的形成 - 茶叶滋味的形成 呈味的化学成分有: 涩味的儿茶素、鲜爽味的氨基酸、甜味的糖、苦味的咖啡碱。 鲜叶中的成分及有味物质鲜叶中的成分直接、间接影响茶叶的滋味。从溶解性分为有可溶于水与不溶于水两大部分。溶于水的成分与滋味有直接关系,不溶于水的成分,制造过程中在酶及热的作用下,有部分转变为溶于水,这对滋味有一定的影响。,茶叶感官审评基本方法,一、环境条件 审评室(供茶叶品质感官审评的专用实验室)的环境 (一)室外环境 安静;无公害,无污染,无杂味;地势干燥 北向房间,北面空
4、旷,光线充足 (二)室内环境 安静;干燥整洁;空气新鲜流通; 装修宜素雅,不宜五颜六色,光线充足,明亮(窗宜大)。 有条件的安装空调和强度为700lux灯光,二.设备条件(用具),1. 干平台 高900mm, 宽600-700mm, 长短视审评室大小及日常工作量而定, 黑色 2. 湿平台 高800mm,宽450-600mm, 长短视审评室大小及日常工作量而定,白色一般北窗下放干平台,距1.01.2m,后放湿平台,前后平行,工作起来方便,3. 审评盘 白色, 有两种 正方形:23023030mm; 长方形:25016030mm 毛茶审评有的评茶员用直径为一米的样扁进行。,4. 审评杯碗: 白瓷烧
5、制的专用杯碗, 厚薄、大小、颜色、深浅力求均匀一致。 国际上采用的标准审评杯:高65mm,内径62mm,外径66mm,杯柄有锯齿型缺口,杯盖内径为61mm,外径72mm,盖上有一小孔,容量为150ml. 国际上采用的标准碗为:外径95mm,内径86mm,高52mm。 我国毛茶审评杯的标准容量为250ml200ml; 乌龙茶为 110ml (钟形),5叶底盘: 精茶采用黑色小木盘 规格为10010020; 毛茶和名茶采用白色搪瓷漂盘. 此外,还有样茶秤或小天平(0.1g),时计器或定时钟,网匙,茶匙,汤杯,吐茶桶,烧水壶等等。,茶叶审评用水,水的种类很多,有泉水,河水,井水,天落水,湖泊水等,还
6、有自来水,蒸馏水等。 各种水因溶解的物质不一,对泡出茶汤品质的影响也不同。 根据Punnett和Fridman的试验,水中矿物质对茶叶品质影响, 氧化铁、 铝、 镁、 铅、钙等矿物质的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对茶汤品质产生影响。,铁:当Fe2+达0.1ppm时,汤色变暗,滋味变淡,愈多影响愈大;当Fe3+达0.1ppm,茶叶品质就不好。铝:0.2ppm,产生苦味钙:茶汤中含2ppm,茶汤变坏带涩,到4ppm,滋味变苦镁:2ppm,变淡铅:0.4ppm,变薄而带酸味;1ppm以上,味涩且有毒。锰:茶汤中加0.10.2ppm,产生轻微的苦味;加到0.30.4ppm,茶味更苦盐类化合物:硫酸盐14ppm,
7、茶味有些淡薄,但影响不大;到6ppm,产生一点涩味。氯化钠16ppm,使茶味略为淡薄。亚硫酸盐达16ppm时,似有提高茶味的效果,会使滋味醇厚。,水质硬度对茶汤品质的影响:水质硬度是溶于水中的Ca、Mg的化合物含量。用度数表示,一升水中含有10mg CaO称1度。生活用水总硬度应25(软水为8 的水)。硬度高的水用于泡茶滋味淡薄。水的硬度还会影响水的PH值。茶汤的色泽对PH很敏感。当PH5,对红茶汤色影响较小;PH5,色加深。当PH7时,茶黄素自动氧化损失,茶缺少新鲜感,茶红素自动氧化,茶汤变深。,评茶用水总的要求,最低应符合GB5749-85要求 水质要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无肉眼可见物;
8、无味无臭; 浑浊度3; 水质硬度15; 微生物检测各项指标合格。,茶叶冲泡的三要素,泡茶的水温: 审评所有茶叶都用沸水(100)起泡。 泡茶的时间: 法定 2-10分钟,大多数为5分钟; 茶水比例: 红茶与绿茶等 1 50(茶 :水);乌龙茶 1 22,审茶的程序,(一) 扦(称)样:扦大样, 扦小样 (二)把盘或称摇样盘 (三)干看外形 (四)湿看内质:看汤色、闻香味、尝滋味、评叶底,扦大样 扦样是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评判茶叶质量的关键,扦样一定要有代表性,能代表所评茶叶质量的总体水平。 扦样时根据件数有比例的抽检(毛茶不少于1/3;精茶:1-5件抽一件;6-50件抽2件;50件,每增加50件
9、或不足50件抽一件;500件以上每增加100或不足100增扦一件;1000件以上每增500或不足500增扦一件)。每件上、中、下边各扦一把,如发现品质有差异,需倒出拌匀后再扦。扦好的样根据对角取样法取500g右作为审评样。,扦小样,从500g茶叶中取出200g左右放入审评盘,混合均匀,取有代表性的茶叶3.0-5.0g,用于审评内质。 用于审评内质的小样只有3.0g-5.0g,如此小的样本有时要代表几担甚至几十担,几百担的货物。可见扦样必须得认真、仔细,不得马虎。,把盘或称摇样盘 评茶员根据平面运动和上下运动摇手中的茶样盘,将茶样按上、中、下段茶分开,有利于准确审评茶叶的外形。一般来讲,评长炒青
10、、眉茶、红精茶用样盘;珠茶、红毛、茶、烘青用样匾。 将送评的审评样经认真把盘,根据大小、重轻、粗细、松紧分成上、中、下段,从上到下,按外形审评项目将上、中、下段茶进行审评。,各段茶的品质特征,因子 外 形 香 气 汤 色 滋 味 叶 底 上段茶: 松、粗、长 低 浅 淡 老 中段茶: 紧结、重实 高 亮 醇 匀嫩 下段茶: 碎 平和 深欠亮 浓 碎杂,干看外形 审评外形主要从嫩度、形状、色泽、整碎、净度等几个方面去辨别。1.嫩度:茶叶的嫩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芽的比例高,显锋苗的茶嫩度好。( 2)含毫量,同一茶树品种所制成的茶叶含毫量越高品质越好。(3)光糙度,茶叶越光润品质越好
11、。,形状:茶叶有长条形,圆、扁、针形,等等。审评时主要根据茶叶与标准样的属性。长条形:从条索松紧、壮瘦、曲直、轻重、匀整、扁圆 等方面去审评圆形:从颗粒细圆紧结,圆整,松散(低级,松散多团块)等方面去审评扁形:从扁平(如龙井、大方、旗枪)、挺直、光滑度等方面去审评,色泽:色泽的审评主要从颜色的种类、均匀和光泽度去判断。 (1)色度:颜色的种类; (2)匀杂:是否花杂,有青条等等; (3)光泽度:有润,枯,鲜,暗之分。,整碎:有完整平伏、匀称与短碎、碎茶过多之分。 净度:是否有非茶叶夹杂物, 其老片、黄叶有否超 过标准样。,湿看内质,顺序:将准确称取的3.0-5.0g茶样放入已准备好的审评杯中,
12、冲入沸水加盖并准确计时,至冲泡时间后,及时将茶汤沥出,然后按次序看汤色 嗅香气 尝滋味 评叶底,(一) 看汤色 汤色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光线的强弱,茶具的厚薄、大小,对色泽都有影响。因此,在审评时应经常交换品具的位置,以消除外界因素对汤色的影响。 1. 审评方法 审评汤色时主要看茶汤的色泽种类、深浅、明亮度和清浊度并用术语进行描。 1)看色度:属哪一类型及深浅 2)亮暗度:(明暗度)。亮度好,品质好。绿茶看碗底,反光;红茶看碗底及金圈,金圈发黄,且亮而厚时好茶。 3)清浊度:清澈透明,无沉淀物,反光好;茸毛与冷后混应与其他引起浑浊的物质分开。,2、所用术语描述,绿茶:嫩绿明亮黄绿明亮绿明 绿欠
13、亮 绿暗,黄暗等 红茶:红艳红亮红明红暗红浊等 红艳:鲜艳,金圈较厚,高级的红茶汤色。 红亮:明亮而红,鲜艳程度较差。 红明:红,尚明亮。 红暗:颜色深,明亮度差。 深红:颜色深而不暗。 红浊:沉淀物较多。,汤色的类型 (1)浅嫩绿型:太平猴魁,安化松针、开化龙顶等名茶 (2)杏绿型:龙井 (3)黄绿型:大众茶 (4)杏黄型:黄茶,如君山银针 (5)浅黄型:白茶 (6)金黄型:乌龙茶(如铁观音) (7)橙黄型:黑茶 (8)橙红型:武夷岩茶(如九龙袍) (9)红亮型:红茶(如祁红与滇红的汤色),(10) 红艳型:红碎茶 (11) 深红型:普洱茶,(二) 嗅香气 审评方法:将茶杯握中手中,移至鼻前
14、,开启杯盖,深吸1-2次,每次2-3秒。由于茶叶中所含的芳香油沸点不一,挥发的时间也不一样,茶叶香气在不同的审评阶段表现有所差异,因此,茶叶香气应多辨别,一般香气分热嗅、温嗅和冷嗅。,热嗅:开汤后5分钟就进行闻嗅,这时不正常的香气易嗅出。主要辨纯异。 温嗅:隔一段时间,茶叶温热。这时香气较好,主要辨香气的质量、高低与香 型。 冷嗅:滋味审评之后叶底审评之前,茶叶凉后再进行闻嗅,辨香气之持久性。,专业审评人员在辨别茶叶香气,描述方法:采用术语描述,如香气从高到低可以如下描述。 高鲜持久高 尚高纯正 平和 低 粗 注意事项: 1)杯盖子微开 2)要敏捷,时间应短,每次3秒左右。 香气审评是茶叶审评
15、中难度较大的因子,除平时要反复训练外,灵敏度高的嗅觉是得出正确结果最基本的条件。,香气的类型 清高:清香高爽,久留鼻间,为茶叶较嫩且新鲜,制工好的一种香气 清香:香气青纯柔和,香虽不高,令人有愉快感,是自然环境较好,品质中等茶所具有的香气。与此相类的有清正,清纯;清鲜略高一点。 果香型:似水果香型,如蜜桃香(白毫乌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宜红),桂圆香,苹果香等。 嫩香:芽叶细嫩,做工好的茶叶所具有的香气,与此同有鲜嫩。 板栗香:原料嫩,做工好所具有的香气,毫香:茸毛多茶叶所具有的香气,特别是白茶。 甜香:工夫红茶具有,甜枣香。 花香:自然环境好,茶叶细嫩,做工好所具有的香气。如兰花香(
16、舒绿具有),玫瑰香,杏仁香等等。 火香:炒米香,高火香,老火香,锅巴香。 陈香:压制茶、黑茶具有,如普洱茶,六堡茶。 松烟香:小种红茶,黑毛茶,六堡茶。 另有低档茶的粗气,清气,浊气,闷气等。,(三) 尝滋味 辨别滋味的最佳汤温在50左右。太高,舌头烫麻;太凉,敏感性差。,1.滋味的审评项目 滋味的辨别从浓、淡(刺激性的强弱),茶汤的厚薄(茶汤内含物的多少),爽涩,纯异等方面去判断。,2、方法 当茶汤降至50左右,将大半匙(约5-8ml)茶汤放入口中,让茶汤在舌中跳动,以便接触舌的不同部位,然后,根据感觉对茶汤进行描述或排序或打分。 一般说来,审评滋味时的茶汤是不吞下的。 描述基本术语: 从高档茶到低档茶的基本描述为:浓烈浓厚 浓纯醇厚 醇和 纯正粗涩粗淡等。,(四)评叶底 叶底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因子,可用视觉和触觉来评定。 毛茶的内质主要看叶底。 审评叶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成都师范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抗肝片吸虫病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知识复习题库(300题)【答案】
- 2025年印刷品、记录媒介复制品合作协议书
- 项目投资管理制度 (一)
- 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 消防值班制度
- T-CHTS 20023-2022 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钢管预应力索护栏
- 2024年广东省徐闻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模拟名题解析及范文:慎独
- 进气系统课程讲解
- 合并呼吸系统疾患病人手术的麻醉指南
- 跨学科实践调研桥梁建筑中的力平衡-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 钢筋工培训课件
- 预防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课件
-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含解析
- (高清版)DB11∕T2274-2024水务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导则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