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一 、汉代社会概况 政治方面 思想文化方面,二 、汉代文学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1 、巨丽之美 2 、进取精神 3 、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4、 从浪漫到现实 5 、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三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赋: 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 形成新的体制。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楚辞、战国纵横之文、先秦史传文学、诗歌), 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学样式, 它巨大的容量和颇强的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散文: 两汉叙事散文在文体上有较大发展。司马迁的史
2、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 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 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汉书继承史记的体例, 并且使之更加完善。,三 汉代文学的分期,1 、自高祖至汉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多种文体基本上沿袭战国文学的余绪,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生。,2、 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期间定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作家。,3 、从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心期。辞赋创作掀起第二次高潮,相继涌现出扬雄、班固等著名的辞赋作家。,4 、从安帝到灵帝是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第一章 汉 代 乐府民歌,一 、乐府和乐府诗的含义,(
3、一 )乐府和乐府诗的含义 1、 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后来, 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 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2 、西汉乐府的扩充和发展是在武帝时期,乐府的职能在武帝时进一步强化, 3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二 、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文学史),梁沈约编纂的宋书乐志,收录了很多两汉乐府诗 乐府诗集 这是采收乐府诗最完备的诗歌总集, 宋人郭茂倩所编。该书将从汉至唐的乐府诗按所用音乐的不同, 分为十
4、二类加以著录。其中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三、乐府含义的演变,(两汉)音乐机关(魏晋六朝,着眼于音乐)指乐府所唱的诗(唐代,着眼于社会内容,新乐府运动)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着重其入乐),词、曲的雅称,如东坡乐府,第二节 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汉书艺文志在叙述西汉乐府歌诗时写道:“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 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乐府诗所表现的也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 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 , 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一 、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1 、社会最底层平民百姓的呻吟呼号
5、妇病行 孤儿行 东门行 2 、反映富贵之家的的奢华 相逢行,二 、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重, 这些诗篇多是来自民间, 或是出自下层文人之手, 因此, 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 都显得大胆泼辣, 毫不掩饰。 上邪 女子的自誓之词。对自己的意中人爱得真挚、热烈。 有所思 写女子听到对方变心,由爱到恨,果断地与他分手。,孔雀东南飞叙述的是焦仲卿、刘兰芝的和婚姻悲剧。 上山采蘼芜 弃妇与故夫的邂逅 羽林郎和陌上桑 写女子拒绝有权势男子的调戏 三、 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秦朝,文化专制政策。 吕不韦 吕氏春秋 李 斯 谏逐客书,第三节 两汉乐府诗的艺术特色,两汉乐
6、府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长干叙事。汉乐府诗有很多叙事诗,即使是抒情之作也往往带有叙事成分。它们大都以事为主,即事见义,明确的表达出主题思想。在我国文学史上,两汉乐府叙事诗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 1 、常用对话形式。东门行夫妻对话,上山采蘼芜弃妇与故夫对话 2、 独白形式 孤儿行 上邪 3、 人物行动和细节的刻画 陌上桑,通过动作写不同年龄的男子见罗敷时的不同神态。 孔雀东南飞,二 、叙事详略得当、繁简有法 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 十五从军征 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 孔雀东南飞 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 孔雀东南飞,三 、语言朴素自然、
7、生动活泼 汉乐府诗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而且饱含感情。孤儿行是这方面的典范,确实是“浅而能深”,陌上桑的语言则生动活泼 四 、形式自由多样 汉乐府诗的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等,句式多样,在于灵活,有助于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东门行,五、 浪漫主义的色彩 汉乐府诗虽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要部分作品带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上邪 如山洪爆发式的激情和高度的夸张 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都体现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第四节 两汉乐府诗赏析,一、有所思 这是一首情歌,感情真诚热烈,诗中的女子爱则爱得一往情深,恨则恨得痛心疾首,对女主人公这种由爱到恨的心理展示得非常细腻、深刻。 首先,是她对远方
8、恋人的思念,充满爱意地挑选准备送给情人的赠物。 随后,听到对方有二心, 就毅然决然地,毁掉信物, 果断地表示:“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再后,回忆起当初偷期密约的温情,并想到假如爱情破裂会引起别人的指点评说,又犹豫起来,陷入尴尬矛盾、无可奈何的境地中。 最后,想到天亮之后,总会知道怎么办的,以自慰之词,不了了之,二 、上邪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感情炽热,表达坦率直切,构思新颖独特,充分表现出钟情女子感情的激动和热烈。 女主人公先是指天为誓, 表示要与自己的意中人永远相亲相爱,接着便连举五种千载不遇、极其反常的自然现象, 用以表白自己对爱情的矢志不移, 其中每一种自然现象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不会
9、出现的, 至于五种同时出现, 则更不可能了。作品由此极大地增强了抒情的力度, 内心的情感如火山爆发、如江河奔腾,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遏止。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三 陌上桑 第一段 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罗敷的美貌,为下文太守见色生心作伏笔。 第二段 写矛盾冲突, 太守想诱惑罗敷占为己有。 第三段 写罗敷用夸夫手法回绝太守,使太守自惭形秽,表现出她的坚贞与聪慧,即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之美。,四 、东门行自学此诗,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 、本诗的“出东门”的含义是什么?男主人公为什么要“出东门”?女主人公又为什么要劝阻?,2 、诗中的两个人物各用什么性格?诗中是怎样来表现的?,3 、诗中的丈夫为什么“出
10、”而又“入”,“入”而又“去”?,4 、本诗的句式有何特点?,五 、十五从军征,诗中主人公“少小离家老大回”,作品没有写他重返故里欢聚团圆,却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晚景,这样描写就形象地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有力地控诉了不人道的兵役制度,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社会人口锐减的凋敝景况,对这位几乎终身服役、也因此而几乎被葬送了一生的老人寄予深切的同情。,六孔雀东南飞,通过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刘兰芝:聪明美丽、勤劳善良、刚毅坚韧、忠于爱情,富于反抗精神。,焦仲卿:与兰芝相比,其形象更为复杂,他性格更软弱,但忠于爱情,是非分明,是一个既想当孝子、但在与切身利害冲突下又不甘于愚孝的典型。黑暗的环境和现
11、实矛盾造就了他这种性格。 焦母和兰芝的哥哥: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代表,艺术成就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在艺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突出成就。 首先, 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二, 故事情节安排得引人入胜。 第三,结构谨严、繁简得当。 第四,结尾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使现实主题向理想升华。,第二章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与古诗十九首,第一节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五言诗起源于民间歌谣.乐府诗促进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东汉末年五言诗艺术进入黄金时代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1 、班固的咏史是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 2 、张衡是在班固之后继续创作五
12、、七言诗的著名文人,并且取得重要成就。同声歌四愁诗 3 、秦嘉的赠妇诗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一)名词解释 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 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作, 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将其合为一组, 收入文选 , 题为古诗十九首。形式都用五言体, 语言朴素自然, 内容多写夫妇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文人的仕途失意之感, 充满了感伤情调。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二) 思想内容 1、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苦 2、仕途失意的悲哀 A 行行重行行 此诗善于用比兴手法达意,抒情显得委婉含蓄。 B 迢迢牵牛星 此诗在艺术上有三
13、个特色: 一是比兴手法的运用, 二是情景交融。 三是叠字的运用,C西北有高楼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和地位,第三章 汉赋,第一节 关于汉赋,一、汉赋的体裁特点及与楚辞的区别 二 、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 (一)汉赋的形成阶段 1 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2 汉大赋 枚乘七发 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七发”即用七事来启发太子。,(二)汉赋的兴盛阶段 这一时期盛行汉大赋,是汉赋的主体和代表 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其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扬 雄 甘泉赋 羽猎赋 西汉后期新体赋的主要作家 班 固 两都赋 (长安、洛阳) 张 衡 二京赋(结构谋篇模仿两都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4、,(三)汉赋的衰微阶段 这一时期出现了反映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 张衡 归田赋 突破旧的传统, 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蔡邕 述行赋 赵壹 刺世嫉邪赋 祢衡 鹦鹉赋,三、汉赋的特征 不歌而诵 铺陈排比 体物写志,第二节作品选读,一、 贾谊与骚体赋 一 骚体赋的特点 二 贾谊简介 三 吊屈原赋鹏鸟赋看作品 二 、司马相如与汉大赋 一 汉大赋的特点 二 司马相如简介 三 子虚赋,三 、对汉大赋的评价 四、赵壹与抒情小赋 一 小赋的特点 二 赵壹简介 三 刺世嫉邪赋,第四章汉代 的政论文略 第一节 政论散文概说 第二节 贾谊过秦论与晁错论贵粟疏,第五章 司马迁与史记和 班固的汉书,
15、第一节 司马迁生平与史记创作,一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1 家庭的良好影响 2 广泛的阅历和交友 3 为太史令 4 遭李陵之祸 二 、史记的体例,第二节史记的思想内容,(一)揭露和讽刺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汉王朝统治集团和最高统治者。 (二)热情描写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起义反抗 (三)记载一些为正史官书所不收的下层人物,并分别给予他们以一定的评价。 (四)写了一系列的贤臣良将,第三节 史记的艺术成就,一、史记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三点: (一)史记创立了以描摹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为我国的传记文学奠定了基础。史记塑造人物塑造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 1 、精于选材,力求突出人物的主要思想性格。,2、 注重对人物进
16、行生动的描写、细微的刻画。 3、“互见法”的运用。 (二 ) 精湛的语言艺术。 1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形象地传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和境遇神情。 2 说理抒情,淋漓尽致,吸收民间语言,俚而不俗。 3 崇尚自然,求合唇吻。,(三)史记以丰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第四节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1 传记文学的开端 2 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 3 人文精神的弘扬 4 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于史记的渊源关系,第五节 作品选讲,项羽本纪 一 、重点段落赏析: 1、 巨鹿之战 2、 鸿门宴 3 、垓下之围 二、对项羽的有关评论,李将军列传(节录) 报任少卿书 三、
17、关于司马迁的卒年 其死亡有三种可能: 1、主动结束自己坎坷而又光辉的一生 2、被专制的君主处死 3 、善终。,第六节 班固与汉书,一、班固与汉书的成书 二、汉书的体制 三、史记和汉书的比较 1 、体制上 2 、作者的思想方面 3 、文章风格上具有三方面的不同: (1)取材不同。 (2)语言不同。 (3)笔法不同。,苏武传是汉书中写得最好的人物传记 苏武传中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映衬手法来塑造主人公的形象。,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一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自觉的标志 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
18、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批评的兴盛 1、(梁)刘勰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2、(梁)萧 统 文选 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3、(魏)曹丕典论论文现存第一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论 文学的地位“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以气为主” 文学的体裁,分四科“诗赋欲丽” 文学批评的态度 批评“文人相轻”的风气 4、文学创作过程,结构、语言、剪裁、想象等 (2)区分文体,十类,“诗缘情而绮靡”突破“诗言志”的传统,5、(梁)锺嵘诗品 第一部诗论,专门评论五言诗 其他 1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2、新的文学
19、思潮,二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乱世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文人的命运 动荡不安、灾难深重的社会 文人的命运: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如孔融、杨修、祢衡、嵇康、陆机、陆云、谢灵运、鲍照等。有些死于西晋的战乱之中,如刘琨、王浚等,(二)文人的风尚 1、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 2、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三、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1 、寒士的不平而鸣左思咏史 2、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如三曹等 3、作品中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调,四、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一) 玄学、清谈的兴起 (二)魏晋风度(魏晋风流) 魏晋风度的主要表
20、现形态 (1) 处变不惊,镇静自若 (2) 旷达傲世、任率自然这是魏晋名士的本色 (3) 一往情深、天然风流 魏晋风度与药、酒、麈尾,五、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概况 1 、最有成就的是诗歌。(1) 五言诗进一步发展,成为文人写作五言诗的全盛时期 (2) 七言古诗与新体律诗的出现与发展 (3) 南北朝乐府民歌,各具特色(4)出现一大批重要诗人。 2、 骈文有突出的发展。 3、 小说已初具规模,出现了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4、 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得到很大发展。,第一章 建安文学,第一节 关于建安文学,一 、 建安文学兴盛原因 二、 建安诗歌的含义 三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1、 政治理想的高扬 2 、人
21、生短暂的哀叹 3 、强烈的个性表现 4 、浓郁的悲剧色彩,四、建安风骨的含义 也称汉魏风骨,是指建安时期的作家反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和抒写雄心壮志时所形成的悲凉慷慨、明朗刚健的写作风格。这里的“风”侧重指文章的内容,“骨”则主要指文章的表现力。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和蔡琰。 五 、建安诗歌的地位和影响 鲁迅说“建安文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二节三曹,一、 曹操及其诗歌创作 (一)生平思想 (二)作品赏析 1 、蒿里行 2 、短歌行 3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三)曹操诗歌的创作特色,1、 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2、 语言简约质朴,常引用现成的诗句来表达复杂的内容,使作品含蓄精炼。 3 、
22、喜欢用传统的比兴手法 4 、艺术形式上具有独创性:。 曹操的诗歌创作开一代风气,建安风骨的形成,曹操有首创之功,他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建安诗歌的特色。 文坛领袖的地位,二、曹 植 一 政治悲剧 曹植的生活是以曹丕称帝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 二 诗歌创作 曹植的创作也是以曹丕称帝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代表作是白马篇,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其内容可分四类: 1、 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 2 、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 3 、述志诗 4、 游仙诗,三 作品赏析 (一)白马篇 全诗构思巧妙,
23、层次跌宕。 (二)赠白马王彪 (三)杂诗其二 (四)野田黄雀行 四 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 、丰富了五言诗的艺术功能。 2、 善于运用传统的比兴而又加以创新,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 3、 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四 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 、丰富了五言诗的艺术功能。 2 、善于运用传统的比兴而又加以创新,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 3 、工于起调,善为警句。 4 、语言方面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 锺嵘在诗品中评价曹植诗歌: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五 地位和影响,三、曹丕及其诗歌创作 (一)生平思想 (二)诗歌创作 (三)燕歌行其一赏析,第三节建安七子,一、 建安七子 二、 “七子之冠冕
24、”王粲 政治地位最高,文学成就也最高。 诗歌创作 1、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感物兴怀、忧世悲己。 2 、七哀诗其一 (一)诗歌创作总述 真骨凌霜,高风跨俗,钟嵘 (二)赠从弟其二 四、陈琳飲马长城窟行(略),第四节 其他作家诗文,一、 蔡琰的悲愤诗 二、选读:诸葛亮的出师表,第二章 正始文学,第一节关于 正始文学,1、正始文学的主要作家有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和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 2、代表正始文学主要成就的,是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咏怀诗82首。 3、受玄学影响,士大夫把持高官,以“不以物务婴心”为高,从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中寻找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作为全身免祸之计。,第二 节阮
25、籍 稽康,一、阮籍 (一)生平思想 晋书本传载: 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二)咏怀诗选讲,(三)阮籍诗的风格 隐约曲折。 (四)阮籍咏怀诗的影响,二、 嵇康 嵇康和“竹林七贤” 1 、嵇康:以四言成就较高。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嵇康理想人格的写照。 2 、“竹林七贤” (1)含义: (2)“名教和自然”问题 (3)文学创作:,第三章 西 晋文学,第三章 西 晋文学,第一节 概 述,一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一) 政治旋涡中诗人们的成熟 刘勰在评论西晋文坛时说:“晋虽不文,人才实盛”,“运涉季世,人未尽才” (二) 陆机、潘岳等人的创
26、作 (三) 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第二节 左 思,一 、 生平 二 、咏史诗赏析 三 、咏史诗的特点和地位 1、 特点: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 2、 地位: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第四章东晋文学,第四章东晋文学,第一节 郭璞的游仙诗,一、游仙诗溯源 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但以游仙为题材则可上溯到战国时期。 二、郭璞游仙诗的特点 1 、内容方面 名为游仙,实为咏怀 2 、艺术特点 郭璞借游仙写其失意之怀,继承了诗、骚的比兴寄托传统。,第二节孙绰、许询与玄言诗,(一)东晋玄言诗的产生 (二)东晋玄言诗的特点和代表诗人 东晋玄言诗的特点是“理过其辞
27、,淡乎寡味” “平典似道德论”(锺嵘诗品序) (三)东晋玄言诗的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相当深远。,第五章 陶 渊 明,第一节 概 述,一、生平 二 、思 想 陶渊明思想的总体评价: 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是他思考人生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和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三、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第二节 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一、 陶诗题材的分类 二、 陶渊明的田园诗 三 、陶诗赏析 四 、陶诗的艺术特征 五 、历代对陶诗的评价,第三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一、 散 文 1 、五柳先生传 2 、桃花源记 3 、与子俨等疏和三篇 祭文 二、 赋 1 、闲情赋 2 、感士不遇赋 三 、辞归去来兮辞,第 六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一节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一 、山水诗产生的原因 二 、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地位 (一)谢灵运其人 (二)山水诗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英儿童二语分级读物对比研究
- 社区心理健康普及
- 风湿病用药护理
- 2025年学校安全日教育主题活动
- 海外宠物培训课件
- 电商文化培训
- 同济大学内科学教学体系
- 预防接种知识培训课件
- 顺利消防2021课件
- 项目总工程师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清洁机器人市场经营效益与投融资发展状况报告
- 产品标品牌管理制度
- 高压气体绝缘设备中SF6分解产物检测SO2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
- DBJ04-T494-2025 《坡地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 ecmo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21711.3-2025基础机电继电器第3部分:强制定位(机械联锁)触点继电器
- 农发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枣庄滕州市属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防火防爆培训要点
- 法院辅警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实验室管理员聘用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