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名师精选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依次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之后,进而认识和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此,第六单元就安排了“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 是生物圈和谐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因此,认识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体现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本单元共分三章。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学生还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能力

2、和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所发展,如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辩证地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关系;增强爱护生物、 关爱生命的情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积极关注和参与家乡和本地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课时分配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6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3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2第二节从种到界1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ppt1)教学目标1植物:没有种子的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有种子的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动物: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等。 脊椎动物

3、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学会分类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图片观察、资料分析,讨论后得出生物进行分类的一般方法。难点:对生物进行分类。1名校名 推荐教学设计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螃蟹的生长发育和行为,你会选择以上哪本书?(ppt2)教材导学自主学习1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96 99 内容,回答学生用书中的问题。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ppt3)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

4、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合作探究点拨升华学生活动二:学生探究问题。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探究点一认真阅读教材p97 的观察和思考,小组讨论:(ppt4 11)(1) 上述图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a、b、 c、 d、 e、 f 中的哪类植物?(2)a 、b、 c、 d、 e、 f 各类植物都属于同一分类等级吗?(3) 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4) 你能否把上述植物的所属类群按一定顺序排列?(5) 通过上面的资料分析,你认为植物的分类考虑了植物的哪些特征?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植物是怎样分类的?(ppt12)探究点二认真阅读教材p98 的观察和思考,小组讨论:(ppt3

5、 16)(6) 这 10 种动物若分为两组,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动物是怎样分类的?(ppt17)教师点拨(1) 玉米属于 a 类植物, 向日葵属于 b 类植物, 油松属于 c类植物, 肾蕨属于 d 类植物,葫芦藓属于 e 类植物,水绵属于 f 类植物。(2) 不属于同一分类等级。 a 类植物和 b 类植物分别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它们的分类等级应该低于c、d、 e、 f 四类植物。(3) 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4) 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

6、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5) 考虑了植物的根、茎、叶、叶脉、子叶、果实、种子等。(6) 若分为两组,它们分别是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其他生物是怎样分类的? (ppt18)对探究活动中的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 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知识梳理归纳整合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ppt19)生物分类的概念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植物分类的依据动物分类的依据2名校名 推荐达标检测巩固提升1巩固训练一。( 见课件 ppt20、21)2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3巩固

7、训练三:完成学生用书中有关题目。第二节从种到界 (ppt1)教学目标1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明确“种”是最基本单位,同时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3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4至少知道一种植物或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上的位置。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难点: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的阐述。教学设计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什么要分层才能更清楚地显示出某同学的信息?(ppt2)教材导学自主学习1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01 104 内容,回答学生用书中的问题。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

8、记录)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ppt3)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合作探究点拨升华学生活动二:学生探究问题。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探究点一认真阅读教材p101 104 后,小组讨论:(ppt4 20)(1) 以桃为例,我们分析植物的分类方法。(2) 在界、门、纲、目、科、属、种的七个等级中,你认为哪个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哪个最少?说出你的理由。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1) 种桃属梅属科蔷薇科3名校名 推荐目蔷薇目纲双子叶植物纲门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亚门(2) 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因为分类方法是按照生物体的差异特征来分的,分类等级越高

9、, 它所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越大,即共同特征越少,反之亦然。所以,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3) 植物和动物是怎么样分类的?(ppt21 26)(4) 将生物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进行科学分类,究竟有什么意义?(ppt27)教师点拨: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对生物进行分类科学的命名,是为避免生物名称的混乱, 也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对于动植物引种驯化和杂交育种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植物学家林奈和双名法。(ppt28)对探究活动中的

10、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 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知识梳理归纳整合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ppt29)分类方法从种到界分类单位狼的分类等级达标检测巩固提升1巩固训练一。( 见课件 ppt30、31)2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3巩固训练三:完成学生用书中有关题目。第一章复习课本章分为两节, 第一节是学习和运用分类的基本方法,第二节是以狼为例通过比较不同分类等级中动物的共同特征,将狼列为六种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是对分类方法的应用,因而这两节有着明显的递进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对学生的分类技能不要做过高的要求, 也不要补充过多的分类知识。 应让学生在尝试分类的活动过程中, 对生物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了解分类的等级和基本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