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反切折合与古音通假(4).ppt_第1页
第六章:反切折合与古音通假(4).ppt_第2页
第六章:反切折合与古音通假(4).ppt_第3页
第六章:反切折合与古音通假(4).ppt_第4页
第六章:反切折合与古音通假(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 音韵学知识的运用,反切前的注音方法 一、 “譬况”法。例如: 1、高诱注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注云:“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2、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注云:“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反切前的注音方法,二、“读若”或“读如”。说文:“芨读若急”、“询读若宣。” 三、直音法。如汉书高帝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注引服虔注:“准音拙。”又“单父人吕公善沛令。”注引孟康曰:“单音善,父音甫。 四、纽四声法。给直音字注声调,如:唐玄度九经字样:“亨音赫平、亥孩上、贯关去、眺挑上声、绀干去声”。,反切的出现,颜氏家训认为汉末孙炎独知反语, “至魏世大

2、行。” 但比孙炎早的王肃、应劭都用反切注音。三国后十分流行,三国志载诅咒诸葛恪死在石子冈,却说“成子阁”。南朝任肪的“高厚”,实为“狗号”。 “反切”最初叫“反”或“翻”,唐代宗大历以后,忌讳“反”字,改用“切”字。,广韵反切(音和切与类隔切),音和切: 乃故怒、式轨水、则古祖、 人渚汝、当孤都、卢启礼、 莫故暮、居义寄、胡到号、 子苟走、当口斗、苏老嫂、 悉姐写、五口藕、以浅演、 於斤殷、于廉炎、五还顽。,类隔切变化规律(三类、九点),1、反切与上字清浊。 第一,平声字,上字清声母切阴平,上字浊声母切阳平(即平分阴阳)。例如: 刊苦寒切(溪母),心息林切(心母),推他回切(透母), 居九鱼切

3、(见疑),坛徒干切(定母),祈渠希切(群母), 仑卢昆切(来母),闾力居切(来母)。,第二,反切上字为全浊声母,下字如果是仄声就切不送气音,下字是平声就切送气音。例如:忌渠记切(上字群母、下字去声)、度徒故切(定去)、惧其遇(群去)、头度侯切(上字定母、下字阳平),团度官切(定去)、权巨员(群平)这一规律涉及全浊声母分化。,第三,上字全浊,下字上声今改去声。反之,上字非全浊,下字全浊去声今改上声。例如:户侯古(匣、见上);杜徒古(定、见上);亥胡改(匣、见上)古公户(见、匣去);苦康杜(溪、徒去);乃奴亥(泥、匣去),(这是全浊上声变去声),第二,上字为“zh”组字,下字为细音者改读洪音,即齐

4、齿改开口、撮口改合口。基居之,骗匹战,因於真,应於证,利力至,延以然,缕力主,拘举朱,缘与专。然如延,绅食邻,试式吏,赡时艳,仁如邻;煮章与,初楚居,专职缘,川昌缘。,第三,切上字为“g类”,反切下字为细音,则改细音。反之,切上字为“j类”,下字为洪音,则改洪音。绛古巷,孝呼教,歉口陷,计古诣,启康礼,涓古玄;归举韦,窥去随,毁许委,匡去王。,C、唇音轻重与开合口,第一,上下字是唇音字,据下字定轻重。 苗武标,免亡辨,奔甫闷;繁匹凡。 第二,上字为“b、p、m”,下字为“u”,去掉“u” ;下字为“yu”的改齐齿;下字为“ia、iang”韵的丢掉“i” 。 拜博怪,边布玄,怕普驾,邦博江。 第

5、三,反切上字为“f”声母,只拼开口韵,如果和“yu”相拼改合口。 斐敷尾,饭扶晚,烦附袁;府方矩。 王祖佑反切释例,殷焕先反切释要和反切续释,许兆麟反切拼读入门。,九、古音通假问题,(一)何为古音通假 (GO),(二)古音通假是重要的用字手段 (GO),(三)如何辨认通假字(判定通假字的条件) (GO),(四)在辨识通假字时要注意两点 (GO),(BACK),(一)何为古音通假,“通假”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用字现象,在这个概念中,“假”是借的意思,“通”指的是两个字在意义和用法上可以相沟通,即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字当另一个字来用,“通假”二字结合后的含义,就是通过借用的方式使二字相通,把借来的字当

6、本字用。,说得科学一点,“通假”是古人写作时,没有按照汉字记词的规则来用字,临时用与该用的字音同或音近的另一个字,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义。,(BACK),(二)古音通假是重要的用字手段 不明古音不可与读古书。,(2)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句中“罢”通“疲”。同在并母歌部。 (3)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句中“信”通“伸”。信,心母真部;伸,书母真部。真部叠韵,心书邻纽。,例如: (1)蚤通早,同在精母幽部。,古音通假的作用,不明古音不可与读古书。例如: (1)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同在清母铎部)。 (2)史记而翁,汉书作“乃翁”。(而在日母,

7、乃在泥母,同属之部)。 (3)归孔子豚。论衙作“馈”(归在见母微部;馈在群母物部,对转)。,(4)罢通疲,同在并母歌部)(5)害浣害否。毛传:“害,何也。”陈奂:曷者本字,害者假借字,汤誓:时日曷丧,孟子作时日害丧,”(曷、害同在匣母月部)。(6)诗烈祖:“方命厥后,奄有九有。”传:“九有,九州也。” 国语鲁语:“共工氏之伯九有也。”韦昭注:“九有,九域也。”(有、域同在匣母,有在之部,域在职部,阴入对转。),清人王引之在其经义述闻中说:“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鞫为病矣。”,毛亨注“方,

8、有之也。”郑玄、孔颖达都没有提出异议,直到清代许多学者都认为应该像毛传那样解释为“占有它”。 戴震觉得不妥,把“方”解释为“房”,他看出了“方”是个通假字,但没有讲对。 王引之解释为“旁”的通假字,“旁”是“傍”的古字,有“依”的意思。他说:“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者,维鹊有巢,维鸠依之也。古字多通假,后人多失其读也耳。” 这就纠正了两千多年的误读,正确的疏通了原文的语义。,(BACK),例如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三)如何辨认通假字(判定通假字的条件),1.古音要相同或相近(利用上古语音来辩明),2.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3.要同时共存。,(BACK),(四)在辨识通假字时要注意两点:,1.要有古音韵的常识。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2.在没有别的例证时,不可只据音同音近而轻言通假。判定某字借用为某,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BACK),参考书目: 1、汉语音韵学导论罗常培 中华书局 1956年 2、汉语史稿(上册)王力 中华书局 1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