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课件:第六章脊柱区_第1页
局部解剖学课件:第六章脊柱区_第2页
局部解剖学课件:第六章脊柱区_第3页
局部解剖学课件:第六章脊柱区_第4页
局部解剖学课件:第六章脊柱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局部解剖学,湖南师大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第六章 脊柱区 The vertebral region,第六章 脊柱区 The vertebral region,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脊柱区的境界与分区 (二)了解基本的层次结构 (三)掌握椎管的解剖特点,椎管内穿刺的层次 (四)了解脊柱区手术的解剖基础 (五 ) 掌握脊柱区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配布及脊神经 与椎动脉的位置关系。 重点、难点及知识点: 重点:椎管的相关解剖 难点:脊柱区的层次结构 知识点:椎管的解剖特点及椎管内穿刺层次 脊柱区手术解剖基础 椎间盘的结构及各部 椎间盘的特点,脊柱区,脊柱区,内容提要,肌和肌间三角,深部血管和神经,

2、浅层结构,深筋膜,第三节 脊柱 vertebral column,概述 结构特点 椎管及其内容物,第一节 概述,境界与分区,表面解剖,第二节 层次结构,复习思考题,返回总页,脊柱区,第一节 概述,脊柱区:指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软组织所共同配布的区域.又称背区.,境界与分区,分区,境界 上:枕外隆凸、上项线 下:尾骨尖 两侧:斜方肌前缘 三角肌后缘 腋后襞 腋后线 髂嵴后份 髂后上棘,棘突 骶管裂孔 骶角 髂嵴和髂后上棘 肩胛冈 肩胛骨下角 第12肋 竖脊肌与脊肋角,脊柱区,表面解剖,棘突 骶管裂孔 骶角 髂嵴和髂后上棘 肩胛冈 肩胛骨下角 第12肋 竖脊肌与脊肋角,脊柱区,表面解剖,竖脊肌,脊

3、柱区,一、 浅层结构 皮肤:较厚,移动性小,毛囊及皮脂腺丰富,易 发生化脓性感染. 浅筋膜:厚而致密,脂肪多. 皮神经: 项区枕大神经、第3颈神经 胸背区和腰区胸腰神经后支 臀上皮神经(L1-3)与腰腿痛 骶尾区骶尾神经的后支 臀中皮神经(s1-3),第二节 层次结构,脊柱区,一、浅层结构 浅血管:项区枕动脉、肩胛背动脉、椎动脉等 的分支 胸背区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 胸背动脉的分支 腰区腰动脉、肋下动脉的分支 骶尾区臀上、下动脉的分支 各动脉均有伴行静脉,第二节 层次结构,脊柱区,脊柱区,脊柱区,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二、深筋膜 项筋膜 nuchal fascia 胸腰筋膜 thora

4、columbar fascia,听诊三角,胸腰筋膜后层,项筋膜,胸腰筋膜中层,竖脊肌鞘 腰方肌鞘 腰肋韧带 腰方肌筋膜,腰方肌,胸腰筋膜前层,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二、深筋膜 项筋膜 nuchal fascia 胸腰筋膜 thoracolumbar fascia 腰肋韧带 lumbocostal ligament,听诊三角,胸腰筋膜后层,项筋膜,胸腰筋膜中层,在剧烈活动中,项筋膜与胸腰筋膜均可被扭伤,尤以腰部最常见,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腰方肌,胸腰筋膜前层,胸腰筋膜,为深筋膜,分前、后二层两层包绕竖脊肌,形成竖脊肌鞘,后层在腰部增厚,与背阔肌腱膜相结合。,胸腰筋膜,胸腰筋膜,浅层 中

5、层 深层,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周围,可分三层。,深层,中层,浅层,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肌和肌间三角,三、肌和肌间三角,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三、肌和肌间三角,肌有四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肌 后部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 上后锯肌,腹内斜肌后部 第三层: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 间肌,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三、肌和肌间三角,肌有四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 肌后部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 肌、上后锯肌,腹内斜 肌后部 第三层: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横 突间肌,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三、肌和

6、肌间三角,肌有四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 肌后部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 肌、上后锯肌,腹内斜 肌后部 第三层: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横 突间肌,斜方肌,背阔肌,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起止与作用,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三、肌和肌间三角,肌有四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 肌后部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 肌、上后锯肌,腹内斜 肌后部 第三层: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横 突间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夹肌,下后锯肌,竖脊肌,竖脊肌(骶棘肌),起点:骶骨背面及其附近、下位椎骨的棘突、横突、肋骨和髂嵴后部。 止点:向上分出三群肌束

7、,沿途止于上位椎骨的棘突、横突和肋骨,向上可到达颞骨乳突。 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三、肌和肌间三角,听诊三角(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外下缘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 深筋膜 第6肋间隙 表面皮肤、浅筋膜,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三、肌和肌间三角,组成: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寰枕后膜 寰枕后弓 内容:枕下神经 椎动脉 临床:颈椎骨质增生等,枕下三角 Suboccipital triangle,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肌和肌间三角,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肌和肌间三角,组成:内侧界-竖脊肌内侧

8、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下后锯肌下缘 底-腹横肌腱膜 三神经:肋下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临床:肾手术的腹膜外入路 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处 易发生腰疝,腰上三角 Superior lumbar triangle,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肌和肌间三角,腰下三角 inferior lumbar triangle,组成:髂嵴 腹外斜肌后缘 背阔肌前下缘 底为腹内斜肌 临床:薄弱区,易发生腰疝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区有 压痛 腰区深部脓肿时可经此区出 现于皮下,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深部血管和神经,动脉,颈总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行程,脊柱区,环枕后膜,椎动脉,椎动脉行程,

9、脊柱区,椎动脉行程,第六颈椎孔,项韧带,椎动脉,脊柱区,寰椎,脊柱区,椎动脉行程,脊柱区,椎动脉行程,临床:颈椎病(椎动脉受压),脊柱区,枕动脉,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深部血管和神经,静脉,与动脉伴行 项区 椎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胸背区 奇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 腰区 下腔静脉 骶尾区 髂内静脉 脊柱周围:椎静脉丛,脊柱区,第二节 层次结构,深部血管和神经,神经,胸背神经 背阔肌 肩胛背神经 肩胛提肌 菱形肌 副神经 斜方肌 脊神经后支 背部深层支 背部皮肤 节段性明显,周围神经系统,脊柱区,(1)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开口向后,与椎间孔的方向相垂直。其上外侧界为横突间韧

10、带,下界是下位横突,内侧界是下位椎骨上关节突,内有腰神经后支通过。 (2)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的骨沟处,自外上斜向内下,由前、后、上、下壁构成。前壁为乳突副突间沟,后壁是上关节突副突韧带,上壁为乳突,下壁是副突,内有腰神经后内侧支通过。,腰神经后支,临床意义:神经受压引起腰腿痛,脊柱区,腰神经后支的特殊行程,课间休息,请向远处眺望,让你的双眼得到休息!,脊柱区,脊柱的功能: 支持体重 传递压力 缓冲震动 保护内脏,第三节 脊柱 vertebral column,脊柱区,椎骨的种类与数目,颈椎:7块(cervical vertebrae) 胸椎:12块 (thoracic verteb

11、rae) 腰椎: 5块(lumbar vertebrae) 骶骨: 1块(sacrum) 尾骨: 1块(coccyx),脊柱区,椎骨的一般形态,椎体(vertebral body) 椎弓根 椎弓板 椎弓 上关节突(1对) 7个突起 下关节突(1对) 横突(1对) 棘突(1个) 椎间孔 椎孔椎管,脊柱区,椎骨的基本形态与结构,椎体,椎孔,椎弓根,椎弓板,棘突,横突,pedicle,Lamina,上面观,脊柱区,棘突,横突肋凹,下关节突,上关节突,椎上切迹,椎下切迹,Notch Facet articular,(侧面观),脊柱区,椎骨的基本形态与结构,峡部 Ischms,脊柱区,骨皮质,骨松质,椎

12、骨矢状面,椎间孔,椎间孔构成:由相邻椎弓根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其前界是椎间盘及其相邻椎体的后外侧面,后界为关节突关节,内有脊神经根和血管通过。由于椎间孔有一定的长度,故也称椎间管。,椎上切迹,椎下切迹,椎 间 孔,脊柱区,椎间孔,椎间孔形态: 上下径长、前后径短,其前后径与上下径之比约1:1.2。侧面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仅较通过的脊神经根稍大。,脊柱区,1.颈椎: (1)椎体小,有横突孔,棘突分叉,上 、 下关节突近 似水平位,椎孔较大且多呈卵圆形。 (2)钩椎关节(Luschkas 关节) (3)uTAC-即Unco、Transero、Articular complex称钩突、横突关节突

13、复合体。,各段椎骨的特征,椎孔,棘突,横突孔,上关节面,钩突,颈椎上面观,(uncus),Transverse foramen,(Spinous process),脊柱区,上关节突,钩突,下关节突,颈椎前面观,脊柱区,颈椎左侧面观,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棘突,脊柱区,寰椎、枢椎 Atlas,axis,上面观,前面观,脊柱区,下面观,后面观,寰椎、枢椎 Atlas,axis,脊柱区,上位颈椎,后面观,脊柱区,颈椎整体观,隆椎,脊柱区,钩突,颈椎钩突,脊柱区,唇缘,钩椎关节,临床:颈椎病,周围神经系统,脊柱区,由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唇缘所构成。 钩椎关节的后内侧为脊髓,后外侧

14、构成椎间孔的前壁,与颈神经根相邻;外侧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随年龄增大,椎体钩常出现骨质增生,易压迫脊神经或椎血管。,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钩椎关节,钩突,钩椎关节囊,脊柱区,2、胸椎,椎体,椎孔,棘突,横突,上面观,脊柱区,?,?,胸椎,侧面观,脊柱区,棘突,横突,下关节突,上关节突,肋凹,椎弓根,胸椎,侧面观,脊柱区,胸椎节段整体,侧面观,脊柱区,3、腰椎,特点: (1)、椎体大、棘突呈板状向后平伸。 (2)、椎孔从上位椎骨向下呈卵圆状、三角形、 三叶状。 (3)、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内、外关系)。 (4)、胸腰榫穴关节。,脊柱区,腰椎,上关节突,乳突,椎孔,棘突,横突

15、,椎体,上面观,脊柱区,腰椎侧面观,棘突,横突,下关节突,上关节突,乳突,脊柱区,腰椎后面观,棘突,横突,下关节突,上关节突,乳突,椎弓板,副突,脊柱区,腰段椎管的形状,从上而下为卵圆形-三角形-三叶形,L1,L3,L5,脊柱区,4、骶骨与尾骨,上关节突,岬,骶骨尖,尾骨,前面观,脊柱区,骶骨与尾骨,上关节突,骶管,骶角,尾骨角,后面观,脊柱区,椎骨的常见变异,1. 椎骨数目的变异 2.椎弓崩解和脊椎滑脱 3.颈肋 4移行椎 5.颈椎椎弓不连 6齿突骨,脊柱区,椎骨间连接,脊柱区,椎体间连结 椎弓间连结 特殊连结,椎体间连接,1、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约1/4,颈、腰段最厚。,髓核,纤维环,脊柱区

16、,软骨终板,椎间盘的结构 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23个,由髓核、纤维环、透明软骨终板和sharpey纤维四部分组成。,脊柱区,各部椎间盘的特点 颈椎间盘较厚,其前缘高度约为后缘的23倍,椎间盘的高度与相邻椎体高度的比例约为1:3。 胸椎间盘最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高度比约为1:5,第26胸椎间盘更薄。因肋头位于椎间盘平面,故肋头是横断层面上显示胸椎间盘的重要解剖标志。,脊柱区,腰椎间盘最厚,椎间盘与相邻椎体高度比约为1:2。在矢状层面上腰椎间盘向上、下膨出,前、后端较大,稍内有一缩窄,整体上犹如横置的花瓶。腰椎间盘的厚度自上而下有渐增的趋势(腰5骶1椎间盘除外),且其前缘均高于后缘;后缘

17、正常时平直或轻度后凸,与硬膜囊之间有丰富的硬膜外脂肪。,各部椎间盘的特点,脊柱区,由于腰椎间盘向其上、下表面突出,且腰椎体上、下面常有不规则的凹陷,故横断层面经腰椎的上、下表面时,常在椎体后份出现2块圆形的椎间盘,Ramirez称此现象为“猫头鹰眼征”。,各部椎间盘的特点,脊柱区,脊柱区,脊柱区,由相邻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各关节囊松紧不一,颈部松弛易于脱位,胸部较紧张,腰部紧而厚。 颈椎的关节突关节面倾斜走行,与冠状面约呈45;胸椎关节突关节面呈冠状位;上位腰椎的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而下位腰椎则呈冠状位,特别是第5腰椎关节突关节面的倾斜度变化较大,两侧常不对称。,2、关节突关节,寰枕关节与寰

18、枢关节,寰枕关节由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和枕骨髁关节面构成椭圆状滑膜关节,有松弛的关节囊,能作互相垂直的两个轴上的运动。 寰枢关节是寰椎与枢椎之间的两个车轴关节和两个磨动关节。左、右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寰枢正中关节,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和寰椎横韧带构成。,脊柱区,维持寰枢关节稳固性的结构:,关节囊(joint capsule) 覆膜 (Tectorial membrane) 寰椎十字韧带(Cruciate Lig.) 齿突尖韧带(Apical Lig.of dens) 翼状韧带 (Alar Lig.),脊柱区,前纵韧带,环枕前膜,(Ant. Atlant

19、ooccipital membrane),(Ant.longitudinal Lig.),脊柱区,寰枕关节与寰枢关节,齿突尖韧带与翼状韧带,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寰椎,枢椎,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脊柱区,翼状韧带,齿状尖韧带,脊柱区,张口位形态,枕骨大孔,?,?,脊柱区,覆膜与前纵韧带,覆膜 (Tectorial membrane),后纵韧带,脊柱区,覆膜深部,翼状韧带,脊柱区,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寰椎,覆膜,寰椎十字韧带,枢椎,关节囊,寰椎十字韧带,脊柱区,脊柱区,环枕前膜,前纵韧带,覆膜,后纵韧带,颈椎上段矢状面,脊柱区,枕骨,寰椎,枢椎,胸椎与肋骨的连结,脊柱区,3、韧带: 三长两短,(1

20、)、前纵韧带 (2)、后纵韧带 (3)、黄韧带 (4)、棘上韧带 (5)、棘间韧带,脊柱区,前纵韧带,后纵韧带,覆膜,脊柱区,后纵韧带,椎间盘,椎体,脊柱区,前纵韧带,黄韧带,椎弓板,位于相邻椎弓板之间,厚24mm,由黄色弹力纤维构成,几乎充满整个椎弓间隙;呈节段性分布,犹如叠瓦相互掩盖。黄韧带向前外侧延伸至关节突关节的内侧,可加固关节囊;其外侧构成椎间孔的后壁。在横断层面上黄韧带呈“V”形,位于椎板的内侧。,黄韧带,脊柱区,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脊柱区,脊柱区,1、椎管壁:由各椎骨的椎孔借骨连结结构相连而成。上经枕骨大孔通颅腔,下经骶管通向骶管裂孔。椎管前壁是椎体、椎间盘、后纵韧带后面

21、;后壁为椎板、黄韧带并靠邻关节突间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内容脊髓、脊神经根以及脊髓周围的血管和被膜. 椎管骶段由骶椎的骶孔连接而成,为骨性管道。,椎管及其内容物,周围神经系统,脊柱区,2.椎管的形态,椎管及其内容物,颈段的上部近枕骨大孔处近似圆形,向下为三角形。 胸段椎管大致呈圆形。 腰段椎管的形态不一,第1、2腰椎管的横断面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第3、4腰椎管的横断面多呈三角形;第5腰椎管呈三叶形。,周围神经系统,脊柱区,椎管及其内容物,3.侧隐窝 位于椎管的外侧部,是椎管的最狭窄处,第5腰椎和第1骶椎处最明显。前壁是椎体后外侧部,后壁为上关节突和黄韧带,外侧壁是椎弓根内面,向下外延续于

22、椎间孔,内有腰神经根通过。,脊柱区,根据椎管的形状和椎管内容物的配布是相关的,一般将椎管分为两部分即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 (1)中央椎管:由脊髓及其被膜所占位置。 (2)神经根管:是指椎管外侧部脊神经根所占部位,临床上又称侧隐窝。其前壁椎体和椎间盘后外侧,后壁为上关节突、黄韧带,外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4、椎管的分区:,椎管及其内容物,a.腰段椎管侧隐窝明显。 b.盘环间隙即椎间盘与黄韧带之间的间隙。 c.上关节突旁沟。 d.椎弓根下沟。,椎管及其内容物,脊柱区,腰段神经根管与下述结构的关系,周围神经系统,脊柱区,椎管及其内容物,6、椎管内容物,脊髓及其被膜 神经 血管 脂肪 结缔组织等,脊

23、柱区,成人脊髓全长约4245cm,位于椎管内,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平第1腰椎体的下缘.四岁以下小儿平第2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水平。,我校解剖陈列室标本,脊髓的位置:,颈膨大 腰骶膨大 脊髓圆锥 终丝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脊神经前根 脊神经后根 脊神经节 马尾,脊髓的形态: 全长粗细不等,呈扁圆柱形,脊柱区,脊柱区,颈膨大: C4T1 连有分布到上肢的神经 腰骶膨大:L2S3 连有分布到下肢的神经,脊髓腰骶膨大以下逐渐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 自脊髓圆锥末端延伸出一条细长丝,称为终丝 filum terminale

24、。,脊髓圆锥,终丝,脊柱区,脊柱区,马尾和腰椎穿刺(2),脊柱区,腰椎穿刺示教,脊髓的被膜和脊膜腔,硬脊膜,软脊膜,蛛网膜,脊髓的被膜由浅入深: 硬脊膜 蛛网膜 软脊膜,脊柱区,齿状韧带,脊柱区,脊柱区,硬脊膜 spinai dura mater: 硬而坚韧,上端于枕骨大孔边缘与骨膜融合,下端附于尾骨。两端在椎间孔处续脊神经的外膜。 硬膜外隙 epidural space: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间隙,硬膜外隙的特点: 1、不与颅内相通; 2、腔内为负压; 3、腔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 巴管、椎静脉丛和脊神经根。 临床:硬膜外麻醉,脊髓蛛网膜 spinal arachnoid mater,软脊膜

25、 spinal pia mat 紧贴脊髓表面,富含血管. 齿状韧带:15-22个,维持脊髓正常 位置.额状位,介于前后根之间.,脊柱区,硬膜下腔 subdural space,薄而透明,紧贴硬脊膜,与脑蛛网膜相续.,脊柱区,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内充满脑脊液。 终池 terminal cistern: 蛛网膜下隙在脊髓下端至第2骶椎水平扩大而成,内有马尾与终丝通过。 临床:腰椎穿刺;腰麻,蛛网膜下隙 subarachnoid space,脊膜腔:硬膜外隙、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 腰椎穿刺层次,脊神经与脊髓的关系、脊神经行程和分段,前根,后根,脊神经节,脊柱区,脊神经根,蛛网膜下隙段 硬膜外(隙)段,硬脊膜,软脊膜,蛛网膜,前根,后根,脊柱区,脊神经与脊髓被膜的关系,脊膜套袖,神经外膜,脊柱区,蛛网膜下隙段 硬膜外(隙)段,脊神经与硬脊膜的关系,前根,后根,硬脊膜,窦椎神经,脊柱区,脊神经与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关系,脊柱区,颈神经通道 长45mm的骨性管道,与冠状面呈45,前内侧壁为椎体钩的后面、椎间盘和椎体下部,后外侧壁为关节突的内侧部。颈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全体三者构成一个复合体,简称UTAC,是颈椎的关键部位。,脊柱区,腰神经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