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全国 2019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温病学试题课程代码: 0297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金元时代, “创新论、立新论、订新方”的医家是()A. 朱肱B. 王安道C.吴又可D.刘河间2.“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理论和经验进行整理的医家是()A. 叶天士B.薛生白C.吴鞠通D. 王孟英3.温热论中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说明温病的流行具有 ()A. 传染性B.流行性C.季节性D. 地域性4.
2、广义伤寒是指 ()A. 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B. 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C.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D. 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5.易挟寒邪的邪气是 ()A. 风热病邪B. 暑热病邪C.湿热病邪D. 燥热病邪6.下列不是新感温病初起的表现的是()A. 发热B. 恶寒C.脉浮数D. 苔薄黄7.下列不属于 气分证的基本特征的是()A. 但热不寒B. 口渴饮引C.胸满咳喘D. 舌红苔黄8.营分证的辨证要点是()A. 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B.身灼热,口干不甚渴饮,舌红燥少苔C.发热胸闷,肌肤红疹,心烦口渴,舌红绛,苔薄白D.夜热无汗,口干不欲饮,舌红绛少苔9.虚风内动的辨证要点是()A. 口干咽
3、燥、耳鸣B. 神倦肢厥、耳聋C.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D. 手指蠕动或瘛10.灰滑苔,在温病中表现为()A. 温病兼挟湿邪内阻B. 温病兼挟秽浊郁闭C.温病后期阳虚有寒D. 温病后期气阴两虚11.舌体肿大,其色紫晦者,其主病为()1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A. 酒毒冲心B. 肝肾阴竭C.胃阴衰竭D. 痰浊内阻,内风扰动12.疹的形态特点不包括 ()A. 疹点小呈琐碎小粒B. 高出于皮肤C.压之色不转淡D. 消退时常有皮肤脱屑13.下列情况不出现“大汗”的是 ()A. 热盛阳明B. 湿热郁蒸C.津气外脱D. 气脱亡阳14.“神散”的病机为 ()A. 湿热酿痰蒙蔽心色B. 热扰心包C.内闭外脱D. 瘀热扰
4、心15.辛寒清气治法的代表方剂为 ()A. 新加香薷饮B. 清心凉膈散C.白虎汤D. 麻杏石甘汤16.温病证见:身热、少腹硬满急痛,小便自利,大便秘结,神志如狂,舌紫绛,脉沉实等。治宜 ()A. 开窍攻下B. 攻下宣肺C.通腑泄热D. 通瘀破结17.温病中,症伴胸痞胀满,吞酸嗳腐,恶闻食臭,苔厚垢腻,脉滑实。治宜()A. 化痰燥湿B. 清化痰热C.消食和胃D. 导滞通下18.风温的病名首见于 ()A. 黄帝内经B. 难经C.伤寒论D. 外感温热论19.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气急,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A. 银翘散B. 清燥救肺汤C.白虎汤D. 麻杏石甘汤20.低热,口舌干燥而
5、渴,干咳,痰粘而少,食少纳呆,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A. 沙参麦冬汤B. 清燥救肺汤C.薛氏五叶芦根汤D. 五仁橘皮汤21.以秋季气候的温凉之别作为划分温燥和凉燥的依据,其医家是()A. 喻嘉言B.吴鞠通C.沈目南D.喻根初22.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脉右寸数大。治宜()A. 桑杏汤B.桑菊饮C.银翘散D.杏苏散23.下列症状不是秋燥肺燥肠闭证的证候表现是 ()2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A. 咳嗽不爽B. 咳而少痰C.脘腹胀满D. 苔白而干24.最早提出春温病名的医家是()A. 东汉张仲景B. 西晋王叔和C.宋郭雍D. 明汪石山25.温病症
6、见:身热,腹胀满,便秘或结旁流,口干,咽燥,唇裂,舌苔焦燥,脉沉细。治宜()A. 调胃承气汤B.增液承气汤C.新加黄龙汤D.导赤承气汤26.暑温初起,病邪多侵犯()A. 卫分B. 气分C.营分D. 血分27.暑温症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诊密布,色呈紫黑,吐血、衄血、甚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喉中痰声漉漉,舌绛,苔焦。治宜()A. 清营汤B.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C.羚角钩藤汤D.神犀丹合安宫牛黄丸28.暑温症见:心热烦躁, 消渴不已, 肢体麻痹,舌红绛,苔黄燥,脉细数。其病机是 ()A. 暑入心营B.阴虚火炽C.暑伤心肾D.邪留阴分29.发热,或有恶寒,头目不清,咳嗽胸闷,咯血,不渴,舌白,为(
7、)A. 燥热犯肺B. 风热袭肺C.暑温伤肺络D.痰热阻肺30.下列西医病种中,不能归于湿温范畴的是 ()A. 流行性感冒B.流行性脑膜脑炎C.伤寒D.副伤寒31.温病证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或如积粉,脉缓。其病机为()A. 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气机B.邪郁少阳,机枢不利C.湿热久留,阳气受伤,气机郁阻D.邪正交争32.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言自医家 ()A. 王叔和B.张风逵C.张山雷D. 王孟英33.烂喉痧的病因是()A. 风热时毒B.温热时毒C.湿热病邪D. 风热病邪34.烂喉痧毒壅气分,宜选()A. 余氏清心凉
8、膈散B. 凉营清气汤C.清咽栀豉汤D. 清咽养营汤35.温疫的病因是()3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A. 温毒B. 疫疠病邪C.伏寒化温病邪D. 风热病邪36.下列不是 湿热疫特点的是 ()A. 初起卫气同病,或邪遏膜原B.膜原之邪不去,可波及诸经,或化燥入胃成里实证C.疫毒入血可发斑、闭窍、动风D.可见杨梅舌37.湿热疫卫气同病的治疗原则是()A. 透表化湿,解肌祛邪B. 开达膜原,辟秽化浊C.疏表散寒,清热通腑D.清热化湿,透表解肌38.达原饮的药物组成不包括()A. 厚朴、槟榔、草果B. 黄芩、知母C.柴胡、甘草D. 芍药、甘草39.温热论中提出:温热病证后期,若面色白者,其处理方法是()A.
9、 滋补胃阴B. 清热化湿C.顾护津液D. 宣通肺气40.薛生白湿热病篇认为: “湿热证,寒热如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A. 疟疾B. 少阳证C.湿热阻遏膜原D. 欲将战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41.伏寒化温病邪的致病特点有()A. 邪自里发,初起即见里热证B. 易闭窍、动风、动血C.易耗伤阴津D. 传变较慢,病程较长E.病位以肺胃为主42.白痦多见于 ()A. 风温B. 春温C.湿温D.暑湿E.伏暑
10、43.桑菊饮和银翘散,二方具有的共同药物有()A. 薄荷B. 桔梗C.杏仁D.芦根E.连翘44.暑秽的证候表现可见()A. 胸腹痞满胀闷B. 发热恶寒C.头痛而胀D.头痛无汗E.燥躁呕恶4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45.湿热病篇:湿热证,上下失血或汗血,毒邪深入营分,走窜欲泄,宜大剂()A. 犀角、生地、赤芍、丹皮等味B.至宝丹等味C.紫雪丹等味D.连翘、紫草、茜根、银花等味E.黄连、黄芩、黄柏等味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6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46. 卫 分 证 是 温 邪 初 袭 人 体 , 引 起的 一 种 证 候 类 型 , 多 见
11、温病,病情较轻。47.春温是发于的急外感热病,初起即可出现表现。48.伏暑是由或郁伏而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外感热病。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 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 ,并改正划线部分。49.湿热中阻的病机是肠道热结,传导失司。50.温病初起,邪在卫表者,宜用疏风泄热法。五、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6 分)51.卫营同病52.大头瘟53.战汗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8 分)54.舌质光红柔嫩与舌质绛而光亮如镜的舌象具体表现和主病有什么不同?55.简述冶疗温病高热神昏之“三宝”功效的异同。七、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8 分,共 16 分)56.暑温津气欲脱如何辨治?57.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与热闭心包证治有何不同?八、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 小题, 10 分)58.某男, 11 岁,于 1993 年 2 月 15 日下午因高热、呕吐、头部剧痛一天由门诊入院。病史:患者三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微恶寒,心烦,口渴等症,曾在某医疗站诊治,未见好转,今天上午各症加剧,呕吐频作,遂由其母送来门诊。体查: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教育中的心理策略激发学生潜能的途径
- 增强学习体验教育心理学在科技教育中的运用
- 以用户为中心的校园智慧图书馆实践研究
- 培养学习动力-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与探索
- 教育技术引领下的教学方法革新
- 教育助力医药冷链行业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
- 技术支持下的现代教育管理与评估系统建设
- 教育行业的大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系统
- 教育游戏化与学习动机的激发关系
- 抖音商户剪辑师特效使用合理性制度
- 检验科管理手册
- 行车安全风险点告知牌
- 2019-2020鞍山八年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
- 心脏粘液瘤超声诊断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2022年春季期末考试《商务英语阅读》试题试卷代号4050
- 2023年音乐考试真题
- NB/T 10751-2021矿用往复式气动注浆泵
- 装卸搬运课件
- GB/T 18391.2-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2部分:分类
- GB/T 16924-2008钢件的淬火与回火
- 基础护理学:肌内注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