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高中语文知识活化教学研究 .ppt_第1页
(周敏)高中语文知识活化教学研究 .ppt_第2页
(周敏)高中语文知识活化教学研究 .ppt_第3页
(周敏)高中语文知识活化教学研究 .ppt_第4页
(周敏)高中语文知识活化教学研究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知识活化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周 敏,引子: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归:女子出嫁。蕡(fen):果实很多的样子。 榛榛(zhen):树叶茂盛的样子。 (1) 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第10题 古诗词鉴赏(8分),古诗词鉴赏的素材是诗经第六篇桃夭,这首诗是诗经中的名篇,即使只读过少量的诗经篇目,一般都会对此篇有印象。但本题得分不高,平均得分2.41分,得分率42.6%(去年53.5%

2、)。 第(1)问,篇章结构的形式重章叠句,大部分同学未答出,很多同学是从句子修辞角度回答的,如“反复”“排比”等。 第(2)问,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诗歌。比兴应该都有所了解,赏析不到位的原因还是对诗句的内涵不理解,如“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三者的区别。,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的教学片段比较:,A B,反 思:,我们在课堂上教的是有价值的语文么? 怎样

3、存现的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怎样避免语文课程知识的价值误读和遮蔽?,概念辨析,语文知识语文能力 语言知识言语智慧,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篆文 (矢,代行猎、作战)(口,谈论)。 造字本义:谈论打猎、行军的经验。 在古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 识,金文 (言,谋划)(戈,武器,代军事),表示军事谋划。 造字本义:通晓军事,善谋善战。强调知而能言。 知识:能言说的系统化经验 格物致知、比物取象,目击道存,追本溯源,波普尔的三世界说,物理世界(简称世界1): 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客体及其各种现象 精神世界(简称世界2): 一切古今中外的主观精神活动 客

4、观知识世界(简称世界3): 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是对物理世界客观规律的发现和记录。体系化、符号化 知识:人类的认识成果 柏拉图“回忆说”“理念说”,从前所认同的语文知识体系备受批判:,“八字宪法”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魏书生的“知识树” 以静态结构分析语言学为依托,魏书生的 “知识树”,语文课程知识问题在人文大旗下的暗潮汹涌,“泛语文”、 “反文本”、 “无中心拓展”、 “无效讨论”、 “教师不作为” “去知识化”、 “多媒体化”等七种语文“泛人文”现象。 (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语文学习2005.4、5 ),当前语文课程知识问题探究的主要观点:,韩雪屏: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5、 刘大为:语识与语感 李山林:原理层、工具层和实践层三大体系 程大琥:言语词句文章文学文化系列 李海林:语文知识的四种作用方式 王荣生:语文知识分布的四个层面,一、语文“活化”知识概念的提出:,“活化” 知识研究关注的是语文教育中知识如何一种积极的、不断进化的存现方式展现,而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学生立场 言语生存论的视野,语文课程知识的四种形态,客体知识 课标形态的课程知识 (专家 ) 教材形态的课程知识 (专家 ) 教学形态的课程知识 (教师、学生) 学生主体内化的课程知识,筛选与变异,李清照词两首的教学知识形态,A B,新的知识观,境遇性的、价值负载的、完整性的 双重价值:有用价值和精

6、神价值 经验的固态化中沉积着探究的历程、精神和智慧。 知识块垒智慧知识,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2020/7/22,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内在关系,积累 整合,感受 鉴赏,思考 领悟,应用 拓展,发现 创新,高中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语文素养 审美能力 文化品位的提升 言语个性 (鉴赏抓手) 文学作品的鉴赏 文学常识(文学史知识和文学理论) 文学创作的技法,“知识元”型语文课程知识四级构层,事实性知识:关于“有

7、什么”、“是什么”的知识。大量语料的积累本身是学生发现和理解言语运用规则的基础。一定的积累量 概念性知识:关于概念和基于概念之间关系的原理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方法性知识:关于“如何作”的知识。它是对人言语行为方式的描述与规范。听说读写的策略 价值性知识:指知识内蕴的对人发展的多种功能,揭示语言概念知识、方法规则形成的过程和意义。听说读写的动机目的、背景、情感诉求的揭示,关 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8、关雎今译比较,余冠英译,郭沫若译,鱼鹰儿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夜怕已经深了吧?深了吧?深了吧? 那凄切的水鸟儿还在河心的沙洲上哀叫 在那儿我遇见过一位美好的少女呀,她,她使我无昼无夜地日日为她颠倒。 我遇见她在那洲边上采集筕菜,那青青的筕菜参差不齐地长在洲边。她或左或右地弓起背儿采了,她采

9、了,采了那筕菜的嫩巅。 她采了,又把那筕菜来在河水中冲洗,在那涓洁的河水中她洗得真是如意。我很想把我的琴艺我的瑟为她弹奏呀,或者是摇我的钟击我的鼓请她跳舞。 我自从遇见她,我便想她,想她,想她呀 沙洲上我不知道一天要去多少回;但我遇见她一次后,便再也不能见她了,我不知道她住在何处,她真是有去无归。 啊!这夜深真是长呀,长呀,长呀,我翻来覆去地再也不能睡熟。河中的水鸟哟,你仍然在不断地哀叫,你是不是也在追求爱人,和我一样孤独?,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写邓稼先 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 罗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苏玩博戏。,整合探究的目的:

10、“知识与人”的动情相遇 : 时间维度的进化 外在客体知识内部主体知识 意义理解精神建构 经验知识化知识智慧化 自我开发生命过程 内蕴价值的发掘,二、“活化”的语文课程知识价值: 言说核心,立足理解,A、揭示语文教育误区产生的原因: 知识层面的不完备 B、揭开不可言说的语感的神秘面纱。 C、引领适宜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活动设计。,揭示语文教育误区产生的原因: 知识层面的不完备,迷失在事实性知识层面:人文泛化、知识误读 执迷于概念性知识层面:话语强权、应试操练 方法性知识层面的缺失:文本表层的学得 价值性知识层面的缺失:精神滋养的缺损,例说:谈中国诗,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1)讲求篇幅短小,

11、 “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2)富于暗示性; (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谈 中国诗,为什么这样谈? 对象、场所 还可以怎样谈? 转换对象呢?,三、高中语文“活化”知识的适宜理解框:,对言语形式知识的研究是语文立科之本。 扣准概念性知识 开发事实性知识 引领方法性知识 融入价值性知识 揭示语言知识背后丰富的人性, 还原言语智慧的真实状态。,高中语文知识的“活化”要则,1. “死”去“活”来,根于文字 2. 纵横开合,尽我所用 3. 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比喻两课例,A B 郭初阳的比喻的教学目标: 通过系列例句的解析,明白比喻作为修辞的几个特点; 经典

12、示范与片段模拟,培养语言敏感,力求表达的准确,新鲜,有想象力; 小组研讨,个人创作,用文字激发,点燃,照亮个体独一无二的生活。,他的教学过程细分五步:,1、星星月亮:什么是比喻 2、鸡蛋鸭蛋:什么不是比喻 3、痱子枯草:什么是好的比喻 4、馒头味精:比喻之协调 5、鱼鳞血丝:比喻之独创,高中语文知识的“活化”要则之一: “死”去“活”来,根于文字,细读文本,涵泳深察 “沉入词语就告诉我们要抓住语言最小的意义单位,要细读。试想你连构成文本的最小要素词语都不要了,还谈什么细读呢?” “沉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语言、词语就是水。我们不是经常说要浸润,要滋养,要积淀吗?所以我们应该带着孩子漫漫地浸入,

13、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就这样缓缓地款款地让感觉的身体整个没入语言的水中。”,高中语文知识的“活化”要则之二:纵横开合,尽我所用,发掘:不同体类语言训练的重点 重组:互文性共读 补充删减,还原文本 打通内外,丰富文本 纵深多维,重构文本 比较 还原 积累,散文阅读的视点(角度),散 文,散 文,写作角度,用语,结构,叙事,意象,细节,思想与情感内涵,发掘:不同体类语言训练的重点,重组:寻觅知识教学的共鸣点和支撑点,“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风格” “朱自清散文意境”,史金霞六课时品“别样的荷塘”,1.初读 2.初写阅读感受(情感线) 3.评赏学生的情感变化文 4.赏析语言(绿温州的踪迹) 5.“给读”朱自清先生的多篇散文,师生“共读”余光中的论朱自清散文,写我看朱自清散文 6.学生辩论成文。 读写赏三结合,阿房宫赋 长文短处理:,1、填字训练: 阿房之宫,其势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亦可谓()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2、比较结局: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3、三个字来概括全文:“奢亡鉴”,黄厚江,高中语文知识的“活化”要则之三: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目视其文,口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