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 PPT课件.pptx_第1页
心肺脑复苏 PPT课件.pptx_第2页
心肺脑复苏 PPT课件.pptx_第3页
心肺脑复苏 PPT课件.pptx_第4页
心肺脑复苏 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肺复苏,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重症医学科,心肺复苏的定义,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RP): 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复苏的最终目的是脑功能的恢复。,心肺复苏的意义,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最紧急的情况。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6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故又发展为心肺脑复苏。 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

2、院前心跳停止 4分钟内进行CPR,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43% 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存活,4分钟以后在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存活。,心肺复苏的发展史,1974年AHA(美国心脏学会)开始制定心肺复苏指南; 1980、1986、1992年多次进行修改; 2000年将指南修订成心脏紧急救治和CPR国际指南; 2005年再次修订CPRECC指南; 2009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肺复苏指南 2010年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略有调整、基本相似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什么是心脏骤停,心脏骤停

3、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 心跳骤停同时伴随呼吸停止。,临床角度不同,定义也不完全相同,WHO: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 AHA:为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跳骤停所作的定义是:冠心病发病后1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脏骤停。 Cecil 内科学第十六版则规定:任何心脏病患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跳骤停。,为何抢救必须要在4-6分钟内,心跳呼吸停止,脑循环中断 仅10s可发生意识障碍,进入昏迷脑氧储备耗

4、尽 20s-30s脑电活动消失 60s瞳孔可散大固定 4min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5min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6min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救治体系,院内心脏骤停(IHCA)与院外心脏骤(OHCA)生存链,BLS医务人员心脏骤停流程图,总结流程,1.确保现场安全 2.判断意识和脉搏、呼吸 3.启动EMSS(呼救) 4.胸外按压,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CAB) 5.早期除颤(AED) 6.持续至高级生命支持团 队接管或患者心跳呼吸 恢复,判断意识、呼吸、脉搏,10秒内完成判断,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心跳骤停的判断(识别),突然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 瞳

5、孔散大 皮肤黏膜呈死灰色或紫绀 心电图成一直线、心室颤动、心电机械分离 判定心跳骤停最可靠的最快的临床象征是 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电图,心室停搏 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无脉性电活动,婴幼儿脉搏判断,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压速度为100次/分钟120次/分钟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2英寸(5cm),但不超过2.4英寸(6cm) 儿童和婴儿胸外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儿童大约2英寸(5cm)、婴儿大约1 1 2 英寸(4cm)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确定胸外按压位置,正确按压,56cm,定位要领,1、胸骨中下1/3交界处 2、两乳头连线中点(男性),按压

6、要领,一、以掌根按压,按压要领,二、双手呈重叠或相加状,按压要领,三、垂直下压,清除口腔异物,开放气道,疑有颈椎损伤者,仰面抬颌法,举颌法,人工通气方式,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鼻口人工呼吸 口对人工气道人工呼吸 口对通气防护装置人工呼吸 口对面罩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技术,口对口人工呼吸,要确保气道通畅 捏住患者的鼻孔, 防止漏气 把口全罩住,成密封状 每次通气应大于1s 吹气后“正常”呼吸, 松开捏鼻手 潮气量500600ml,球囊面罩通气,单人法 双人法,面罩固定方法,单手固定法(EC) 双手固定法(双E或双EC),人工呼吸要领,每次人工呼吸时间要超过1秒 每次人工呼吸潮气量

7、要足,能观察到胸廓起伏明显 避免过度通气,即呼吸次数过多或呼气用力过度,BLS中成人高质量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心肺复苏其他注意事项,按压时要头、颈部、驱赶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线上,避免躯干扭曲 按压时要解开胸前衣物,清除胸前异物,以便按压有效及观察,防止再次伤害 按压时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变 按压时要观察面部变化、心电图变化 人工呼吸时要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两名以上施救者按压通气比15:2,每5个周期换位 每5周期后重新评估,CPR有效指征,1.自主心跳恢复,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2.自主呼吸恢复。 3.瞳孔由散大到缩小,并对光有反应。 4.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 5.神志逐渐恢复,可见眼球活动,手脚开始活动。,复苏成功后,维持有效循环呼吸功能(使自主循环恢复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