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恒定电流备课讲座..ppt_第1页
静电场恒定电流备课讲座..ppt_第2页
静电场恒定电流备课讲座..ppt_第3页
静电场恒定电流备课讲座..ppt_第4页
静电场恒定电流备课讲座..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静电场 恒定电流,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二物理组:王方全,教材概述,考试大纲,课程标准,1,2,3,课时安排,5,章末总结,章节处理,7,6,新旧对比,4,铁一做法,8,静电场是选修3系列的第一章,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这一章内容是高中阶段基础内容之一。它既是电磁学知识的基础,又是其他物理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教材概述,恒定电流主要运用欧姆定律等规律,围绕串并联电路,对电压、电流、电动势等物理量进行分析,组成相对封闭的知识结构,但是本章的很多概念是在静电场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与前一章有密切的联系。,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和电势,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差,静电现象的应用,

2、电容器的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材概述,电源和电流,电动势,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焦耳定律,多用电表的原理,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教材概述,导体的电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2、静电现象的解释 3、点电荷 4、库仑定律 5、静电场 6、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 7、电场线 8、电势能、电势 9、电势差 10、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12、示波管 13、常用的电容器 14、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考试大纲,(静电场), ,1、欧姆定律 2、电阻定律 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4、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3、5、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6、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7、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8、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9、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0、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考试大纲,(恒定电流), ,课程标准,1、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2、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4、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

4、场强度的关系。 5、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静电场),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3、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 4、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5、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6、知道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7、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8、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课程标准,(恒定电流),人

5、教版与粤教版,人教版: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粤教版:电势能-电势差-电势,差别一,人教版与粤教版,A,A,A,人教版: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粤教版:电势能-电势差-电势,差别一,人教版与粤教版,A,3EP1,2EP1,EP1,A,A,人教版: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粤教版:电势能-电势差-电势,差别一,人教版与粤教版,A,W1,B,2W1,3W1,B,B,A,A,人教版: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粤教版:电势能-电势差-电势,差别一,人教版与粤教版,人教版: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粤教版:电势能-电势差-电势,差别一,人教版与粤教版,静电现象:静电平衡-导体电荷分布-尖端放电-静电屏蔽,人教版:静电现

6、象-电容器-带电粒子电场中运动(示波器),粤教版:带电粒子电场中运动(示波器)-电容器-静电技术,差别二,人教版与粤教版,差别一,人教版:电源-电流-电动势-内阻,粤教版:电源-电流-电动势-内阻,人教版与粤教版,差别二,人教版: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电阻定律,粤教版:电阻定律-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人教版与粤教版,差别二,人教版: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电阻定律,粤教版:电阻定律-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人教版与粤教版,差别二,人教版: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电阻定律,粤教版:电阻定律-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人教版与粤教版,差别二,人教版: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电阻定律,粤教版:电阻定律-欧姆定律

7、-串并联关系,人教版与粤教版,差别二,人教版: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电阻定律,粤教版:电阻定律-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人教版与粤教版,差别二,粤教版:电阻定律-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人教版: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电阻定律,a 和 b :长度l不同,横截面积S,材料相同,a 和 c :横截面积S不同,长度、材料相同,a 和 d :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相同,人教版与粤教版,差别二,粤教版:电阻定律-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人教版: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电阻定律,描绘小灯泡的 伏安特性曲线,电压表和电流表 的改装,千分尺 游标卡尺,人教版与粤教版,差别三,人教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多用电表-测量电

8、源电动势和内阻,粤教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人教版与粤教版,差别四,人教版:焦耳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粤教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人教版与粤教版,差别五,人教版: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多用电表-使用电表,粤教版:认识多用电表(原理,使用),人教版与粤教版,人教版: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电阻定律,粤教版:电阻定律-欧姆定律-串并联关系,人教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多用电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粤教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人教版:焦耳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粤教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人教版:电流表-电压表-?-?-?-?

9、-欧姆表-多用电表-使用电表,粤教版:认识多用电表(原理,使用),人教版:电源-电流-电动势-内阻,粤教版:电源-电流-电动势-内阻,课时建议,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库仑定律 3、电场强度 4、电势能和电势 5、电势差 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静电现象的应用 8、电容器的电容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0、章末总结,1 2 3 3 1 2 1 2 3 3,(静电场),课时建议,1、电源和电流 2、电动势 3、欧姆定律(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 5、焦耳定律 6、导体的电阻(千分尺、螺旋测微器) 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动态分析)

10、 8、多用电表的原理 9、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0、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 11、简单的逻辑电路 12、章末总结(电路故障,伏安法测电阻),1 1 2 3 2 3 2 1 1 2 1 3,(恒定电流),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沿电场线电势降低(离正电荷越近电势越高) 正(负)电荷在电势能大(小)的地方电势高 电场力对正(负)电荷做负(正)功电势升高,M,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重要模型,重要模型,章末总结,矢量式,标量式,定义式,决定式,E r,E r,E r,E r,动态分析,E r,E r,E r,E r,1、某一电阻增大,引起与电阻串联 部分的电流(电压、功

11、率)变小,串反并同,2、某一电阻增大,引起与电阻并联 部分的电流(电压、功率)变大,动态分析,E r,E r,1、当某一电阻增大时,可以令电阻无穷大,极限法,2、某一电阻减小时,可以令电阻为零,动态分析,动态分析,E r,E r,动态分析,滑片向上滑动过程中 1、U1,U2,U,I如何变化? 2、U1/I,U2/I,U/I 如何变化? 3、U1/I ,U2/I,U/I如何变化?,动态分析,问题1:用导线把A、B直接连起来,此时应把可变电阻R1调节为多少才能使电流表恰好达到满偏电流?,问题2:调到满偏后保持R1的值不变,在A、B间接一个150的电阻R,电流表指针指着多少刻度的位置?,问题3:如果

12、把任意电阻R接在A、B间,电流表读数I与R的值有什么关系?,探究情景:如图电源的电动势E=1.5V,内阻r=0.5,电流表满偏电流Ig=10 mA,电流表的电阻7.5,A、B为接线柱。,欧姆表的原理,(1)电流10mA刻度对应待测电阻为_,0,(5)电流任意刻度对应待测电阻为多少?,150,350,(2)电流0刻度对应待测电阻为_,(3)电流5mA刻度对应待测电阻为_,(4)电流3mA刻度对应待测电阻为_,【互动探究】如何将电流表的表盘刻度改成欧姆表表盘,欧姆表的原理,多用电表的内部原理图,红黑表笔,直流电流量程,电阻倍率选择,交流电压量程选择,直流电压量程选择,OFF挡,欧姆表刻度盘,直流电

13、流、电压表刻度盘,多用电表的外观及部件名称识别,1、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2、最小分度为“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同一位分别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 3、欧姆表的读数:待测电阻的阻值应为表盘读数乘上倍数。为减小读数误差,指针应指在表盘上靠近中间的部分,否则需要换挡,换挡后,需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仪器读数方法,为什么要求指针在中央刻度附近?,R=150,方法一: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方法二:伏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方法三:安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误差来源:电压表分流,导致电流表示数偏小,E测E真 r测r真,方法一:伏安法,U/RV,误差分析,误差来源:电流表分压,导致电压表示数偏小,E测=E真 r测r真,方法一:伏安法,IRA,误差分析,E测E真 r测r真,E测=E真 r测r真,方法一:伏安法,误差分析,方法二:伏阻法,误差来源:电压表分流,E测E真 r测r真,误差分析,方法三:安阻法,误差来源:电流表分压,,E测=E真 r测r真,误差分析,E测=E真 r测r真,E测E真 r测r真,总结,误差分析,+,-,+,-,E测E真 r测r真,E测=E真 r测r真,等效电源,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2,R14,R26,R33 (1)若在C、D间连一个理想电压表,其读数是多少? (2)若在C、D间连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