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_第1页
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_第2页
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_第3页
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_第4页
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9/23,1,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与灭菌,2020/9/23,2,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细菌,外界环境,宿主一起构成相对平衡的生态体系,大多数细菌对人体是无害的,但有的细菌侵入人体或 人体内的细菌寄居部位发生了改变,可引起疾病.因此,了解细菌在自然界及正常人体的分布,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正确使用消毒灭菌的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9/23,3,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一 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土壤:(营养物质,水分,PH,气体),种类繁多,数量最大.土壤中细菌分三类. 1: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养菌 2.随动物尸体进入土壤的寄生菌 3.来自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及尸

2、体进入土壤的病原菌. 多数病原菌在土壤中容易死亡,有芽孢细菌,如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梭菌.气性坏疽病原菌可长期存活,是创伤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来源.,2020/9/23,4,2020/9/23,5,水:水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垃圾及人蓄的排泄物,容易受污染,如霍乱弧菌,伤寒沙门菌,痢疾杆菌在水中生活并通过水引起各种传染病. 大肠埃希菌作为水被粪便污染的主要指标;大肠埃希菌群数判断水被污染的程度. 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1000ml水中大肠埃希菌不超过3个.,2020/9/23,6,2020/9/23,7,空气:空气中的细菌来源于人蓄呼吸道的飞沫及飘扬起来的尘埃

3、,受日光紫外线的照射细菌不易繁殖.人口聚集的地方数量较多,常见的病院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及脑膜炎奈瑟菌等,可引起伤口或呼吸道的感染.,2020/9/23,8,2020/9/23,9,二 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人的体表以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 而正常人体的血液.内脏.骨骼.肌肉.脑脊液.封闭腔道内都是无菌的.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同的腔道黏膜上存在着的不同数量.种类的对人体无害的细菌.,2020/9/23,10,2020/9/23,11,2020/9/23,12

4、,2020/9/23,13,肠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 粪便涂片,健康壮年 粪便涂片,健康老年粪便涂片,2020/9/23,14,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抗肿瘤作用,2020/9/23,15,即作为生理屏障阻止外来病菌的侵入。,机制 竞争黏附作用(占位性保护) 产生有害代谢产物 营养竞争作用,生物拮抗作用,2020/9/23,16,营养作用,即作为抗原既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又可刺激免疫应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即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合成,免疫作用,2020/9/23,17,抗衰老作用,产生抗氧化损伤的生物酶,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害,抗肿瘤作用,

5、通过将某些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发挥免疫功能抑制肿瘤,2020/9/23,18,(二)条件致病菌 概念: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不表现致病作用,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时方可致病。这些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疾病的正常菌群称为条件致病菌。,2020/9/23,19,通常条件下对人不致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当其寄生部位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则可致病。,2020/9/23,20,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1机体免疫力降低:如大面积烧伤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等。,2寄居部位发生改

6、变:如外伤、手术、留置导尿管等。,3不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导致的菌群失调。,2020/9/23,21,菌群失调: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导致微生太失去平衡. 菌群失调症:由于菌群失调而出现临床症状. 二重感染:因菌群失调症往往是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有感染性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另一种新感染.,2020/9/23,22,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概念: 消毒: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菌.非病原菌繁殖体及芽孢)的方法 防腐: 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无菌: 物体上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2020/

7、9/23,23,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2020/9/23,24,消毒、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 热力灭菌法 辐射杀菌法 物理学方法 滤过除菌法 超声波杀菌法 干燥和低温抑菌法等 化学方法 :各种消毒剂,2020/9/23,25,热力灭菌法,湿热80经5-10min可杀死所有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原理:,多数无芽胞细菌经55-60作用30-60min后死亡,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一) 、物理消毒灭菌法,分类:,2020/9/23,26,干热灭菌法,焚烧:废弃物品、动物尸体。 烧灼:接种环、试管口灭菌。 干烤:160-1702h 玻璃器皿、瓷器等。 红外线:1-10m波

8、长最强,但只在照射 到的物体表面产生热效,医疗 器械的灭菌。,2020/9/23,27,2020/9/23,28,2020/9/23,29,湿热灭菌法:1. 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3.4kPa(1.05kg/cm2),121.3,1530min,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2020/9/23,30,2020/9/23,31,2020/9/23,32,湿热灭菌法,2.煮沸法:1005min杀灭繁殖体,1-2h杀灭芽胞,加入2%的碳酸氢钠,促进芽胞的杀灭,防止金属器皿生锈,一般用于食具、刀剪、注射器的消毒。,2020/9/23,33,2020/

9、9/23,34,3.巴氏消毒法: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61.162.830min或71.11530s,一般用于酒类、牛乳等的消毒。,2020/9/23,35,2020/9/23,36,湿热灭菌法,4. 超高温杀菌 :135150和 28s 对牛乳或其他液态食品(如果汁及果汁饮料、豆乳、茶、酒及矿泉水等) 最大优点是既能杀死产品中的微生物,又能较好地保持食品品质与营养价值。,2020/9/23,37,同一温度下湿热比干热灭菌好的原因: 1 细菌蛋白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易于 凝固变性 2 湿热穿透力强 3 湿热蒸气有潜热存在,水蒸气凝固 成水释放潜热,迅速提高被灭菌物 体

10、的温度,2020/9/23,38,2020/9/23,39,(2)、辐射杀菌法,1、非电离辐射(紫外线) 波长200-300nm,以260-266nm最强, 此波长的紫外线易被细胞中核酸吸收,2020/9/23,40,空气消毒 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 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紫外线穿透力较弱,对皮肤、眼睛有损伤,特点:,应用范围:,紫外线灯距离照射物以不超过2 m为宜。,2020/9/23,41,杀菌机理:,应用范围:,2、电离辐射,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 射线,干扰DNA合成,破坏细胞膜,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 食品、药品、生物制品的消毒,不破坏其营养成分,2020/9/23,42,(

11、3)滤过除菌法,机制,利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去除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以达到无菌目的。,用途,主要用于不耐高温无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以及空气的除菌 。,特点,仅能除去细菌,不能去除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有些L型细菌等。,2020/9/23,43,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盐类(高浓度)等; 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破坏蛋白与核酸的基团,如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浓度) ; 损伤细菌的细胞膜,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二)、化学消毒灭菌法,机制,2020/9/23,44,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防腐剂对人体组织 都有危害,所以只限于外用或环境消毒。

12、 局限于: 1、体表(皮肤、粘膜、伤口的消毒) 2、手术器械消毒 3、排泄物及周围环境的消毒,2020/9/23,45,表3-2 常用消毒剂,2020/9/23,46,消毒剂的应用(一),病人排泄与分泌物 :一般用等量的20%漂白粉、5%石炭酸或2%来苏,搅拌均匀放2h。 皮肤:70%酒精、2.5%碘酒、2%红汞。 粘膜:3%H2O2用于口腔粘膜消毒、0.01%-0.1%洗必泰或高猛酸钾用于冲洗尿道、阴道、膀胱等;1%硝酸银给新生儿滴眼以预防淋球菌感染。 饮水:自来水用氯气、少量的饮水可用漂白粉。,2020/9/23,47,消毒剂的应用(二),手:一般用2%来苏;0.2%-0.4%过氧乙酸浸泡

13、1min2min后流水冲洗;2%碘酊涂擦后用70%酒精擦洗。 厕所、阴沟:生石灰。 空气:甲醛(实验室)12.525ml/m3加热熏蒸1224hr或甲醛40ml+高锰酸钾30g/m3混合熏蒸1224hr,肝炎病房用过氧乙酸3g/m3熏蒸90min。,2020/9/23,48,2020/9/23,49,三、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消毒剂,微生物,环境,性质,浓度,数量,种类,有机物,温度,酸碱度,作用时间,2020/9/23,50,选择适当的消毒剂,低毒,价廉,低破坏,方便,易贮藏,有效,2020/9/23,51,小结,在土壤、水、空气、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体无害,称为正常菌群。若正常菌群中的各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