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ppt分析.ppt_第1页
甘肃兰州ppt分析.ppt_第2页
甘肃兰州ppt分析.ppt_第3页
甘肃兰州ppt分析.ppt_第4页
甘肃兰州ppt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肃,先秦时期,全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梁二州,旧称“雍梁之地”。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建制,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元代才正式设置甘肃省。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的第一个字合成,简称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陇山之西,故亦称陇西、陇右,或简称陇。,甘肃省设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肃民族,甘

2、肃是一个多民族 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家、裕固、保安、蒙古、满族等。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马踏飞燕,东汉青铜器,又称铜奔马。1969年 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出土于东汉 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墓中,现藏甘 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 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 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 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 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 空飞腾、 奔跑

3、疾速的雄姿。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 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 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 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因此,大量骏马的形象出现于汉朝雕塑和工艺作品中, 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就是这件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 迈进取的精神。,文化遗产,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

4、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建筑艺术 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彩塑艺术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题材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壁画艺术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

5、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敦煌艺术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文书除汉文写本外,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 敦煌艺术的发现,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遗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是中国远古人类的主要聚居地和古代农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根据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证明,远在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这块地方生息、繁衍,利用简陋的石器顽强地同大自

6、然作斗争。建国以来,先后在镇原县姜湾、黑土梁,庆阳巨家塬,环县楼房子等地,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和早期人类用火的遗迹。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已发现的有1000处,其中著名的有受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以洮河、大夏河和湟水中下游为中心,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的齐家文化;还有晚于齐家文化,发现己有铜器,已经进入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早期的辛店、寺洼和卡窑文化。近几年来,甘肃省考古工作者在省境东部秦安县大地湾发现并挖掘了一处距今7800至4500年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8000余件,其中发现的7000年前的地画、5000年前的混凝土和一座建筑面积达450平方米的原始

7、社会会堂式宏伟建筑,是国内首次发现。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史前史特别是研究古代建筑、文字起源和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 料。,西周溪伯铜簋,西周铜鬲鼎,魏晋放鹰猎兔砖,敦煌,莫高窟,莫高窟,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俗称千 佛洞,被誉为20世纪 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 “东方卢浮宫”,坐落 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 煌,以精美的壁画和 塑像闻名于世。,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

8、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

9、飞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漫卷,悠然自得。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长线、舒展和谐的意趣,呈献给人们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藏经洞,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内有从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

10、内壁绘有菩提树等图像,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 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1、。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他们都以少量的银元,带走了大量的中国的灿烂文化。,掠夺史,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被吐蕃等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让人注意。,金城兰州,舌尖上的兰州,一部大气中蕴含着感动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体会到了漂流于历史长河里的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里的每一个食材的选取每一道主食的制作每一种菜系的精华每一座城池的人文饮食都在向人们述说着一个隽永的故事。有人说他们是带着口水同时也是带着泪水看完的这部纪录片的。因为舌尖上的滋味带给人们的感动是那般的丝丝流转那些为了获取食材辛苦劳耕的画面那些氤氲着香气的温馨记忆在一道道美食的表达中就那么的在不经意间被人们想起下面我也来介绍一下家乡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