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第章.ppt_第1页
园林树木第章.ppt_第2页
园林树木第章.ppt_第3页
园林树木第章.ppt_第4页
园林树木第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节:树木的生命周期 一、基本概念 1、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称生长。P16 2、发育植物生活史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称“发育”。P16 3、生命周期植物从播种开始,经幼年,性成熟,开花,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称生命周期。P16,4、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过的生活周期称年周期。P16 5、离心生长树木自播种和发芽或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向地,芽向空中不断扩大空间的生长称离心生长。P16 6、离心秃裸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由基部向根端出现衰亡称“自疏”,地上部分逐年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称“自然打枝”,这

2、种“自疏”和“自然打枝”统称离心秃裸。P16,7、向心更新当离心生长到达某一年龄阶段时则生长势衰弱,具潜伏芽地树种,常于主枝弯曲高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新称“向心更新”P16 8、向心枯亡随着向心更新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全树由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这种由外向内,由下而上直至根颈的枯亡现象称向心枯亡。P17,9、幼年阶段从种子萌发时起,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一段时期称幼年期。P18 10、成年时期幼年阶段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后,就获得了形成花芽的能力,这一时期称成年阶段。亦称性成熟。P18 二、树木生命周期体态变化:见图(P17

3、) 1、幼,青年期 2、壮年期 3、衰老更新期 4、第二轮更新初期,三、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P18) 1、乔木类 具长寿芽的树种可多次更新 具潜伏芽但寿命短的树种,难以向心更新。如桃 无潜伏芽的树种,只有离心生长,离心秃裸,而无 向心更新。如松属许多树种 具潜伏芽无侧芽的树种,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侧生枝的离心秃裸,也就无向心更新。如棕榈 有些乔木除靠潜伏芽更新外,还可靠根蘖更新。 2、灌木类 以从茎基部及根上发生萌蘖更新为主。 3、藤木类 有的似乔木,有的似灌木,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四、实生树与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特点(P18) 1、实生树 米丘林学派把实生树的个体发育阶段划分为5个阶

4、段:即胚胎,幼年,性成熟,繁殖,衰老。 多数学者把实生树的个体发育阶段划分为2个阶段:即幼年阶段,成年阶段。 2、营养繁殖树 没有幼年阶段,只有成年阶段。 五、有关树木发育阶段的研究(P19) 1、实生树幼年期与性成熟的研究 2、实生树成熟阶段与营养繁殖树老化过程的研究。,本节思考题: 1、名词解释:生长;发育;生命周期;年周期;离心生长;离心秃裸;向心更新;向心枯亡;幼年阶段;成年阶段。 2、简述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体态变化 3、简述乔木类树木的更新特点 4、米丘林学派将树木个体发育分哪几个阶段? 5、缩短幼年阶段在园林建设中有何意义?,第2节:树木的年周期 一、基本概念 1、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

5、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在形态和生理机能有与之相应的规律变化称物候期。P23 2、休眠转入生长期指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0C以上至芽膨大待萌时为止。P24 3、生长期指树木芽膨大至落叶为止。P24 4、生长转入休眠期秋季叶片自然脱落这一时期。P24,5、相对休眠期秋季正常落叶到次春树体开始生长(通常以萌芽为准)为止是落叶树木的休眠期。确切地说,休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P25 6、自然休眠亦称深休眠或熟休眠。是由于树木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或树木遗传性所决定的,落叶树木进入自然休眠后,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结束。未通过时,即使给予适合生长的外界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P25,7、被迫休

6、眠落叶树木在通过自然休眠后,如果外界缺少生长所需的条件时,仍不能生长,而处于被迫休眠状态,一旦条件合适就会开始生长。P25 8、根系生长周期树木根系随气候变化而在根系数量,长度,粗度上有规律的增长的现象称根系生长周期。P27 9、树液流动开始期树木以新伤口出现水浸壮分泌液为标志称树液流动开始期。P27 10.萌芽期指芽萌动至芽膨大这一时期。P27,11.展叶期从芽苞中伸出卷曲或按叶脉褶叠着的小叶至春叶特有色彩在整体上消失这一时期。P27 12.开花期指观测株上5%的花瓣完全展开至残留约5%的花这一时期。P28 13.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从座果至果实或种子成熟脱落止。P29,14、花芽分化期指花

7、芽分化始终这一时期称花芽分化期。不同树木花芽分化期不同。单性花树种,其雄花芽和雌花芽分化期亦有差异。 15、叶秋季变色期指由于正常季节变化树木出现变色叶,其颜色不再消失,并且新变色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的时期。P30 16、落叶期观测树木秋季开始落叶至树上全部落尽时止。P32,二、树木的物候期(P23) (一)落叶树的年周期,温带树种(落叶)分四个时期. 1、休眠转入生长期 2、生长期 3、生长转入休眠期 4、相对休眠期(自然休眠,被迫休眠) (二)常绿树物候期 常绿树的物候期较复杂:如常绿树的落叶出现新老交替现象。松属针叶可存活2-5年,冷杉可存活3-10年,紫杉存活高达6-10年。有些果实

8、发育跨年度的。,三、园林树木的物候期观测法(P26) (一)目的与意义 1、季相变化为园林树木种植设计,选配树种形成四季景观提供依据。 2、为园林树木栽培(含繁殖,栽植,养护与育种)提供生物学依据。 (二)观测方法 1、注意事项 观测树及地点的选定:选定树种,作好标记,绘图存档。 观测时间与方法:常年进行,选向阳面枝条,借助器具,仔细观察。 2、观测项目及特征:见表二21 P31,本节思考题: 1、名词解释:物候期;休眠转入生长期;生长期;生长转入休眠期;相对休眠期;自然休眠;被迫休眠;根系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花芽分化期;叶秋季变色期;落叶期

9、 2、落叶树物候期分哪几个时期? 3、常绿树物候期有何特点? 4、树木物候观测应注意那些问题? 5、树木物候观测有那些主要项目? 6、观测花芽分化期有哪两种方法? 7、叶秋季变色期,落叶期各细分哪几个时期?,第3节: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P32) 一、基本概念 1、芽序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称芽序。P35 2、芽的异质性由于芽形成时,随枝叶生长时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处在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称“芽的异质性”P35 3、芽的早熟性有些树木生长季早期形成的芽,当年就能萌发(如桃等),有的多达2-4次稍,芽的这种特性称芽的早熟性。P35,4

10、、芽的晚熟性已形成的芽,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解除休眠,到第二年才能萌发,芽的这种特性称芽的晚熟性。P35 5、萌芽力母枝上芽的萌发能力称萌芽力。P35 6、成枝力母枝上的芽能抽发生长枝的能力叫成枝力。P35 7、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发生新稍的能力称芽的潜伏力。P35 8、总状分枝式枝的顶芽具有生长优势,能形成通直的主干或主蔓,同时发生侧枝,侧枝上又能发生次侧枝,这种有明显的主轴分枝方式称总壮分枝式。P36,9、合轴分枝式枝的顶芽经一段时间生长后,先端分化花芽或自枯,而邻近的侧芽代替延长生长,以后有按上述方式分枝生长,这样形成了曲折的主轴,这种分枝方式称合轴

11、分枝式。P36 10、假二叉分枝式具有对生芽的植物,顶芽自枯或形成花芽,由其下对生芽同时萌枝生长所代替,形成叉状侧枝,以后如此继续,这种分枝方式称假二叉分枝式。P36 11、顶端优势一个近于直立的枝条,其顶端的芽能抽出最强的新稍,而芽所生的枝,其生长势呈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最下部的一些芽则部萌发。这种顶部分生组织或茎尖对其下芽萌发力的抑制作用,叫做“顶端优势”。P36,12、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简称干性。P37 13、层性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称之为“层性”。P37 14、生长势在一定的时间内,枝条加长和加粗生长的

12、快慢称“生长势”。P37 15、年生长量一年内枝条生长达到的长度和粗度称“年生长量”P37,16、叶簇期年初新稍生长慢,节间较短,所展之叶,为前期形成的芽内幼叶原始体发育而成,故“叶簇期”,也称开始生长期。P37 17、叶幕是指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而言。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P40 18、花芽分化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花芽分化。P41,二、根系的生长(P32) (一)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1、土壤温度:树种不同,根系开始生长的温度不同。 2、土壤湿度:一般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60-80%最宜。 3、土壤通气:通气好,根系密度大,分枝多,须根量大,通气不良则发根少,生长慢

13、或停止,树体早衰。 4、土壤营养:一般不成为限制因素,但可影响根系质量。 5、树体有机养分:根系生长与执行其机能依赖地上部分所供应的碳水化合物。,(二)根系的年生长动态 树种不同,根系的年生长动态也有差异,见P33-34 (三)根的生命周期 一般幼树根系生长较地上部分快,随年龄增加,其速度趋于缓慢,并逐年与地上部分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三、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P34) (一)树木的枝芽特性 1、芽序:1/2式,2/5式 2、芽的异质性 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 4、萌芽力与成枝力 5、芽的潜伏力,(二)枝茎习性 1、枝的生长类型 直立生长 攀缘生长 匍匐生长 2、分枝方式 总状分枝式 合

14、轴分枝式 假二叉分枝式 3、顶端优势 4、干性与层性,(三)枝的生长 1、枝的加长生长:按慢快慢的规律生长 2、枝的加粗生长 (四)影响新稍生长的因素 1、砧木 2、贮藏养分 3、内源激素 4、母枝所处的 部位与状况 5、环境与栽培条件,(五)树冠的形成 1、以地上芽分枝生长和更新的乔木,自一年生苗或前一季节形成的芽,抽枝离心生长,保持顶端优势形成树冠。 2、以地下芽更新为主的竹类和丛木类,以中下部芽较饱满,抽枝较旺盛,丛木单枝离心生长迅速形成树冠,但衰老也快。 3、攀缘藤木多类似乔木,主蔓生长势很强。 (六)树木的生长大周期 呈慢快慢“S”曲线规律,四叶和叶幕的形成(P40) (一)叶片的形

15、成 (二)叶幕的形成 五花芽的分化(P41) (一)花芽分化期P41 1、花芽分化期的划分 生理分化期 形态分化期 性细胞形成期 2、花芽着生与花芽分化期 见表二31,P42,3、树木花芽分化的类别 夏秋分化型。海棠类,榆叶梅,樱花等 冬春分化型。龙眼,荔枝,柑橘,柚等 当年分化型。木槿,槐,紫薇,珍珠梅 多次分化型。茉莉花,月季,葡萄,无花果 4、树木花芽分化期的规律 分化临界期 分化的长期性 相对集中和相对稳定性 形成花芽所需时间,随树种不同而异,(二)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与理论 1、影响因素 实生树遗传性与首次成花的关系 枝条营养生长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叶、花、果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矿质、根系

16、生长与花芽分化 光照影响 温度影响 水分影响 栽培技术与花芽分化,2、花芽分化的内因学说 营养物质论 成花物质论或成花激素论 遗传基因控制论 (三)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 1、抓住分化临界期,采取措施促控 2、改善外界环境因子促控 3、依据树势进行调节 4、使用生长调节剂促控,六、树木开花(P49) (一)开花顺序性 1、树种间开花先后 2、种内不同品种开花早晚不同 3、雌雄同株异花 4、不同部位枝条上的花 5、同花序不同部位上的单朵花,(二)开花类别 1、先花后叶类 2、花叶同放类:苹果,海棠,核桃 3、先叶后花类 (三)花期延续时间 1、因树种和类别不同而异 2、同种树种营养,环境不同,长短不

17、同 (四)每年开花次数 1、因树种与品种而异 2、再度开花,七、座果与果实的生长发育(P51) (一)授粉和受精 1、影响因素 “自花不实”:如欧洲李,甜樱桃 雌雄异株,如银杏,雪松 雌雄异熟,如核桃 树体营养状况 花期气候条件 2、提高授粉受精措施 配置授粉树 提高氮素营养贮存 喷硼,(二)座果与落花落果 1、落花落果次数 落花 落幼果 六月落果 采前落果 2、落花落果原因 最初为授粉受精不完全; 是营养不良引起,如缺锌、硼等; 土壤水分,如水分过多削弱根呼吸; 生长素浓度降低。,(三)果实的生长发育 1、生长时间:随不同种而异 2、果实生长图型:有“S”型和“双S”型 3、果实生长的分期

18、生长期 成熟期;见表二33;P55 4、果色的呈现 5、满足果实发育的栽培措施 花前追施氮肥并灌水 开花期注意防病虫 花后叶面喷肥(尿素) 环剥和应用生长调节剂提高座果率 果实生长前期多施氮肥,后期多施磷钾肥,本节思考题: 1、名词解释:芽序;芽的异质性;芽的早熟性;芽的晚熟性;萌枝力;成枝力;芽的潜伏力;总状分枝式;合轴分枝式;假二叉分枝式;顶端优势;干性;层性;生长势;年生长量;叶簇期;叶幕;花芽分化 2、影响根系生长有那些因素? 3、简述枝的生长类型 4、树木有哪3种分枝方式? 5、影响新稍生长的因素有那些? 6、简述花芽分化的类别及代表树种 7、花芽分化的内因学说有那些? 8、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有那些? 9、简述开花顺序性的特点 10、说明开花类别 11、提高授粉受精的措施有那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