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培训教材.ppt_第1页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培训教材.ppt_第2页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培训教材.ppt_第3页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培训教材.ppt_第4页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培训教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第一章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基本知识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第三章 风险评价 第四章 风险控制安全对措措施 第五章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第一章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基本知识,一、术语 二、风险评价程序,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术语,1、危害 2、危险源 3、风险 4、风险评价,术语危害,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危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2、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危害辩识 识别危害的存在并判定其性质的过程。危险因素种类繁多,存在形式和阶段各异。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心理和生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社会性因素等。按照在生产过程和作业现场的存在方式可划分为潜在因素和显在因素,或固有因素和安全隐患。,术语危险源(一),可能引起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 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 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 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 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

3、源所处的 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 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 等情况。,术语危险源(二),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

4、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术语风险,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度的综合。某一危险因素或某一危害事件有多大风险,一方面取决于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即可能性有多大,另一方面取决于事故发生后能够给组织带来多大的损失(人员、财产、环境),单独一方都不能确定风险。客观上说任何活动、生产、行业都有风险,我们说石化、石油、交通、核电等行业风险高,农业生产、轻工业(食品工业)、机加工等风险低都是综合考虑其可能性和严重度而下的总体结论。 我们经常讲危险性,其与风险属同一概念。,可

5、承受风险(一般风险) : 在法律义务范围内,能够为组织、员工和相关方所接受的风险。 不可承受风险(重大风险): 超出法律义务范围,不能够为企业、员工和相关方所接受的风险。,术语可承受风险,术语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在可容许范围的全过程。通常我们可将风险评价划分为两个部分,事故易发性评价和事故后果严重度评价,并与给定目标对比,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 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或可接受,需根据相关知识如法律、法规知识以及组织具体情况确定标准或界限值,通常这标准或界限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二、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1、确定危害及其影响,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活动业务流程划分单元或系统,并识别(辨识

6、)每个单元或系统中潜在的危害,同时确定每个危害可能对健康、生命、财产、环境、声誉五方面是否造成不良影响 。,2、建立判别准则,获取、整理最新适用的安全卫生类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合同等)以便判定对已识别的危险因素的计划或现在的各种控制措施或危害是否在规定的标准或范围之内。,3、评价,即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即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度。风险程度的表述可以是定性的,如重大、一般、轻微,也可以是定量的,如分值100(重大)、60(一般)、20(轻微)。不同评价方法表达方法不一样。按评价结果对各种风险排序,选出超出可接受范围的风险。,4、建立危害和影响说明文件,建立相应台帐证明已判别各种危

7、害、 影响及风险程度,并根据工艺、设备、材 料变动适时补充和更新 。,5、制定目标和表现准则,针对已评价出的超出允许或可接受范围的风险提出风险削减的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标尽可能是定量的,但也可能是定性的,但都应是可实现、可验证的。,6、风险削减措施,针对目标和表现准则,确定削减措施,以便达到预定目标和指标,同时对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削减的风险是否可接受。,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一、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有害的后果,都可归结为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危险

8、有害物质的泄漏、挥发和能量的意外释放的结果。因此,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是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二、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则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三个方面,根据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纳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等13大类。,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根据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归纳为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9、,以及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4大类。,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的缺陷,1 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 2 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用选择、行为监测方面的缺陷; 3 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当,无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有错误; 4 用人单位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必要的监督和联络、禁忌作业等; 5 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的风险管理的缺陷,如合同签订、采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 6 违反工效学原理,如使用的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三、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3.1按导致事故

10、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 3.1.1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3.1.2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3.1.3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3.1.4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3.1.5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3.1.6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3.1.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

11、其他防护缺陷等);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射线、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 (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12、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1.

13、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3.1.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1.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等);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3.1.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

14、素,(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识别错误、其他识别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1.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 (3)监护错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1.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1)搬举重物; (2)作业空间; (3)工具不合适; (4)标识不清。

15、,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进行分类,3.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分类,1) 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 3) 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5 )触电 6) 淹溺 7 )灼烫 8 )火灾 9) 高处坠落 10) 坍塌 11) 冒顶片帮 12 )透水 13 )放炮 14 )火药爆炸 15 )瓦斯爆炸 16) 锅炉爆炸 17) 容器爆炸 18 )其他爆炸 19 )中毒和窒息 20 )其他伤害,3.3按照危险源的状态分类,3.3.1第一类危险源 3.3.2第二类危险源,3.3.1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

16、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 1) 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2)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和场所。 3) 能量载体。 4)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和场所。 5)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和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 6) 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能燃烧爆炸的物质等。 7) 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和场所。 8) 人体一旦与之接

17、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3.3.2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 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物的故障 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2)

18、 人的失误 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 环境因素 人和物存在的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3.3.3两类危险源的关系,正常情况下,生产或活动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为安全隐患。包括

19、: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方面缺陷。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是第一类危险因素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一类危险因素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因素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因素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因素导致事故的条件。,4.1现场操作及作业活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2管道及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3道路和交通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4办公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5指挥控制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6自然灾害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4.1现场操作及作业活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 各相关部门及单位

20、针对存在的所有生产及作业活动列表,一项作业活动可以认为是一个相对独立且有明确功能的活动。 2)针对每一项作业活动,进行分析,参照事故收集结果和前面给出的危害因素分类。填表。 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调查表 单位: 填写人:,4.2管道及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范围:长输管道、各类生产设备、设施、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通讯设备、检测仪器仪表、检修工器具、消防安全设施等。 1)各分输站、泵站针对站内各类生产设备、设施、电气设备、消防安全设施及所辖的管道段进行设备设施识别;检测中心针对自动化系统、通讯设备、检测仪器仪表识别;抢修中心针对检修工器具进行识别。 2) 评价小组收集相应设备设施的技术法规、安

21、装使用说明书,此前发生过的异常及故障(如泄漏、堵塞、振动过大、噪音不正常、磨损过快等)并分工熟悉这些资料; 3)对每台设备设施进行现状分析(同类型、同功率或同作用设备设施可统一分析然后逐台对照有无差异),不符合法规和设备设施技术说明书的每一不符合项均作为一项危害(各站在识别主体设备时要同时考虑附件设施及仪表问题); 4)对于出现过的异常及故障逐一列出,每一项作为一项危害,同时统计其发生的频次;填写“设备设施危害因素调查表” 设备设施危害因素调查表,长输管道整体由管道保卫科评价小组进行系统识别和评价。 1)管道保卫科首先收集整理并分工熟悉管道设计规范(法规标准)、本管道设计文件(图纸)、地质勘查

22、资料、施工技术资料以及投用以来发生的故障和异常; 2) 所有不符合规范要求、达不到设计要求、与地质勘查不符之处,每一处作为一项危害;投用以来发生的故障和异常每一项(类)作为一项危害; 3) 管道当前每存在的一项不完好(整)均作为一项危害;每发现一处易腐蚀(年腐蚀速率大于等于0.2毫米)作为一项危害; 4)管道保卫科及各站评价小组在对长输管道及各站区域进行危害识别时要考虑周围环境对于管道、人员等可能造成的伤害或破坏,主要包括:风力影响、管道沿线(周边)其他单位所排放废水等有害物质的影响、酸雨影响、沿途(管道)有毒有害植物、沿途动物威胁、雷电、沙漠化、绿化、放牧、农耕等影响、地下水质影响等,并将其

23、列入相应的调查表中。评价小组可通过查看气象、地质勘查、环境、水文资料以及对所负责区段周围情况的走访和了解对照范围中所列项分析这些现象有无发生的可能性,若有,每区段、每一项即作为一项危害,需要时应标明具体区段(位号或里程号)。,4.2管道及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 针对每一项诊断分析的管道危害由评价小组根据经验评估,评估应考虑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区分轻微、一般、严重三类,以多数成员意见为评估结果, 5)针对每一项严重风险制定削减措施(充分论证已有措施、考虑经济可行的预防方案)。 管道危害因素识别评价调查表 单位: 填写人:,4.2管道及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3道路和

24、交通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范围:公司所有车辆的运行及沿管道走向作业应行驶的道路。 2、公司办公室、各分输站及泵站等评价小组分别负责组织开展所管辖使用车辆的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 3、识别和评价的具体方法及要求 1) 对照新颁布的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查找制度和做法上的缺陷及不足,每一缺陷和不足均为一项危害; 2) 对照年度审验的结果分析每辆车的运行状况,存在不符合常规之每一处均为一项危害; 3) 分析每台车辆运行中各部件发生故障的频次,高于2次年的每一部位或部件均视为一项危害;易发生磨损的部件每缺少一项备用部件或备用设施不能及时投用均为一项危害; 4) 司机与车辆频更换超过3次月以上者,每位司机的

25、使用作为一项危害; 5) 车辆在不很完好状况下(非主要部件或功能故障)每月行驶超过8小时视为危害,每发生一辆作为一项危害(按照本年度一季度状况统计);,6) 不能及时掌握道路(主管道全程)常规情况(分布及走向、可行的其他道路等)视为危害,调度部门、抢险维修中心、办公室三个部门各自半数人以上不掌握路况时视为相应部门一项危害; 7) 需要外出长途的车辆缺少必要的特殊路况应对设施者,每缺少一车次件视为一项危害(按本年度一季度实际统计); 8) 发生自然灾害(2小时)、道路变更及施工封堵(12小时)等相应路段附近分输站一项危害。 9)统计和分析的上述车辆和交通危害,并讨论确定轻微、一般及严重无需专门评

26、价,从制度、信息交流机制、车辆定期检查、司机培训教育和考核方面完善等方面提出削减措施,填表。 车辆及交通危害因素识别评价调查表 单位: 填写人:,4.3道路和交通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4办公场所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1、范围:公司办公楼、各单位办公场所、食堂、库房等辅助工作场所所有存在的隐患或问题。 2、分公司办公室评价小组负责公司办公楼、食堂存在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各分输站、泵站、抢险维修中心、检测中心评价小组负责所在办公场所及食堂等相关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3、识别和评价的具体方法及要求: 了解办公楼、发生过滑倒、碰摔、撞击、划伤等地方、容易导致触电、落物打击、跌落的地方、采

27、光照明严重不足、容易发生意外或食品卫生及安全问题、影响员工健康的地方,填表。 办公场所危害因素识别评价调查表 单位: 填写人:,4.5指挥控制系统危害识别,1、指挥控制系统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是指调控中心在指挥操作过程中可能的指挥失误、错误、作业流程易发生的差错及容易混淆或混乱的地方等。 2、由调度科评价小组负责该部分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3、评价小组针对上述可能发生的故障、错误、失误、差错、易混淆、失真失灵等情况逐项分析,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均作为危害。 生产控制过程危害识别与评价调查表 单位: 填写人:,4.6自然灾害识别与评价,1、范围:管道沿线可能出现的泥石流、山体滑坡、塌方、台风、地震、

28、洪水、地下水侵蚀、地基塌陷或沉降等较大自然灾害。 2、由管道保卫科评价小组进行。 3、识别评价的具体方法及要求 1)评价小组需查看气象、地质勘查、环境、水文资料以及当地县志、走访老人等了解所相关区段可能发生的这类灾害事件,详细登记发生过的有关烈度或参数,500年来发生或出现过的此类事件每类均作为一项危害。每一种自然灾害参考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2) 泥石流:发生频次大于10年一次的为严重风险;发生频次在10至20年一次的为重度风险;频次在20至50年一次的为一般风险;频次低于50年一次的为轻微风险。严重风险必须评估已有措施并采取措施预防,重度风险要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一般和轻微风险暂时保持待以后

29、削减。重度以上风险必须制定应急方案或计划。,3) 山体滑坡、塌方、地下水侵蚀和地基下沉(塌陷):发生频次大于5年一次的为严重风险;频次在5至10年一次的为重度风险;频次在10至20年一次的为一般风险;频次低于20年一次的为轻微风险。严重风险必须评估已有措施并采取措施预防,重度风险要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一般和轻微风险暂时保持待以后削减。重度以上风险必须制定应急方案或计划。 4) 台风:发生频次大于10年一次的为严重风险;发生频次在10至20年一次的为重度风险;频次在20至50年一次的为一般风险;频次低于50年一次的为轻微风险。严重风险必须评估已有措施并采取措施预防,重度风险要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

30、一般和轻微风险暂时保持待以后削减。重度以上风险必须制定应急方案或计划。 5)地震:以100公里管道为考评单元(接近100公里时按站属划分),烈度在4级(里氏)以下这暂不考虑。烈度大于4级小于6级时,发生频次大于2年一次为严重风险,频次介于2年至5年一次者为重度风险,频次处于5至20年一次为一般风险,低于20年一次为轻微风险。同上,严重风险必须评估已有措施并采取措施预防,重度风险要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一般和轻微风险暂时保持待以后削减。重度以上风险必须制定应急方案或计划。,4.6自然灾害识别与评价,6) 洪水:按地形、地势、地貌具体形态分析,每有可能发生洪水淹没、冲刷之处为一个危害点(一项危害),

31、不能对管道运行产生明显影响的小洪水不予考虑,能造成较明显影响的洪水(不论影响多大)根据发生频次评价。发生频次大于10年一次的为严重风险;发生频次在10至50年一次的为重度风险;频次在50至100年一次的为一般风险;频次低于100年一次的为轻微风险。同样,严重风险必须评估已有措施并采取措施预防,重度风险要加强预警机制的建立,一般和轻微风险暂时保持待以后削减。重度以上风险必须制定应急方案或计划。根据分析填表。 自然灾害识别评价调查表,4.6自然灾害识别与评价,第三章 风 险 评 价,1 安全检查表法 2 矩阵评价法,1安全检查表,为检查某一系统、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对

32、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分析,查明问题所在并根据理论、经验、法规、标准和事故情报进行周密细致的思考,确定检查项目和要点并按系统编制成表,以备在设计或检查时,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和诊断,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1.1安全检查表 概念,1.2安全检查表 用途,设计审查安全检查表、分输站级安全检查表、泵站级安全检查表、岗位安全检查表、专业技术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应依据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国内外事故情报、生产经验编制。利用检查表可以做到检查时突出重点、避免疏忽、遗漏,实现安全检查的标准化、规范化。,1.3安全检查表 格式,1.5安全检查表 编制程序图,有关系统装置资料,设想危险分析、处理方法,标准、

33、规范、规程、事故情报,系统(装置),安全检查表,部件、组件,人、机、物、管理、环境,子系统、分装置,1.6 安全检查表示例,在前面内容中给出了安全检查表的通用格式,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对象灵活变动其格式。以下是几种常用格式的检查表示例。,电焊岗位安全检查表,变配电站安全检查表,1.6 安全检查表示例,优点:突出重点,避免遗漏,便于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因素 缺点:没有给出潜在事故情况和风险等级。,2、矩阵评价法,2.1 定义 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潜在危害事件后果的严重程度相对地定性分为若干级,通常为五级;将潜在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对地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

34、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较适用于施工作业的风险评价。 2.2矩阵法分析步骤,2.3风险评价矩阵图,对人的危害,财产损失,环境影响,名誉损失,2.4优缺点 优点:简洁明了,易于掌握。 缺点:确定风险可能性、后果严重度过于依赖经验,主观性较大。,第四章 风险控制安全对策措施,一、控制风险的控制步骤,应 急,减 弱,消 除,教 育,防 护,工程控制,隔 离,二、防止人失误的措施 1、用机器代替人 2、冗余系统 两人操作 人机并行 3、耐失误设计 利用不同形状尺寸 联锁,二、防止人失误的措施 1、警告 视觉 听觉 气味和触觉 2、人,

35、机,环境匹配 显示器的人机学设计 操纵器的人机学设计 作业环境的人机学要求,二、防止人失误的措施 1、职业适合性测试 2、职业适合性与人员选择 3、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防火防爆主要措施 方式:采用耐火设计或防爆设计,控制着火源或引爆源,采用防火分隔和防爆泄压,防火防爆装置,减少火灾爆炸的规模 具体措施表现: 1、防火墙,防火门 2、防火间距 3、阻火装置 4、泄压装置(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 5、指示装置(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三、防火防爆主要措施 具体措施表现: 6、预防形成爆炸混合物 设备密闭 厂房通风 惰性气体保护 以不然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危险物质储存管理,三、防火防爆主要措施

36、 具体措施表现: 7、控制着火源 明火管理 防止摩擦和撞击 电气设备防爆设计 电气设备管理 防止静电放电 防止雷电 8、各种消防设备设施,四、电气安全措施 1、接零和接地保护 2、漏电保护 3、绝缘 4、安全电压 5、屏护和安全距离 6、联锁保护,五、仓储安全措施 1、储存危险化学品不能有地下室 2、建筑考虑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3、照明系统 4、疏散通道 5、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避雷 6、通风 7、温度和湿度控制 8、储存量不超限 9、禁忌危险物质分类存放 10、必要的消防设施,六、防止泄漏安全措施 1、设计时选用正确合适的设备型号和材质 2、保证现场施工安装尤其是焊接质量 3、管线法兰使用合适

37、的垫片,安装正确 4、管线阀门保持正常的位置 5、动设备选用合适的密封件 6、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检测 7、动静设备润滑 8、现场可燃气体和毒气检测仪 9、岗位巡检,七、现场动火安全措施 1、办理作业许可证 2、泄压倒空 3、吹扫置换合格 4、隔离 5、测爆合格 6、下水井,地漏密封 7、氧气瓶,乙炔瓶间距 8、防止火花飞溅措施 9、监护人到位 10、涉及到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 11、涉及到用电的安全措施 12、涉及到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第五章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 作用及注意事项,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作用,1、管理体系要素的要求; 2、系统的从规划、设计、制造、施工、运行、使用、维修等全过程预防事故; 3、通过定性、定量评价分析,实施最优的安全方案; 4、政府对企业宏观控制; 5、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6、有助于公司对企业危害进行风险管理; 7、提高安全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需注意的事项,注意事项(一),领导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体系建立和有效实施的基础。通过持续利用这一系统技术方法,作到安全工作的科学、超前、预见性。 另外通过这一套系统方法的运用,能迅速提高广大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帮助其树立系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风险观。 完成一次完整评价特别是初次评价需要较多的时间精力,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