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政党制度.ppt_第1页
浅析日本政党制度.ppt_第2页
浅析日本政党制度.ppt_第3页
浅析日本政党制度.ppt_第4页
浅析日本政党制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日本政党制度,主要内容:,现代日本政党制度的建立 日本频繁更换首相原因,日本政治历史简介(一),室町幕府末期发生了应仁之乱,日本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经过148年纷乱,到1615年德川家康在大坂之役中完全消灭了丰臣氏的势力,实现了日本的统一,江户幕府也成为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江户幕府实行日本独特的封建体制“幕藩制”。但幕府末年暴动频繁,幕藩体制摇摇欲坠,并伴之以西方列强侵入。在以西南四藩(萨摩、长州、土佐、肥前)为主的维新志士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全国性的倒幕尊皇运动。,日本政治历史简介(二),庆应3年10月14日(西历1867年11月9日)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向天皇提出归还统治权,次日

2、得到许可(史称“大政奉还”)。同年12月9日,幕府制度被废止,以天皇为核心的近代官僚制度得到了确立。从此,日本的政治体制从君主的象征性统治演变为以近代化的官僚机构为辅助工具的君主直接统治。 明治2年(1869年),随着版籍奉还的实行,各地藩主将各自土地和人民的统治权全部交还给天皇。从此,国家不再通过各藩,而是直接行使对土地和人民的统治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明治4年(1871年)完成废藩置县)。,日本政治历史简介(三),1871年(明治4年),随着废藩置县的实行,政府对太政官官制进行了改革。太政官由正院、左院、右院组成,集议院被左院取代,从而变成了完全由官方指派的议员组成的立法议事机

3、构。 1874年(明治7年),因前一年的“明治六年政变”(征韩论争论)的失败而下野的副岛种臣、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江藤新平等人联名上书,向左院提交了民选议院设立建议书。该文件中指出,日本若要维持国运并实现强国,应设立民选而非官选的立法议事机构,结束官僚的专制统治。,日本政治历史简介(四),1875年(明治8年)4月14日,天皇颁布立宪政体诏书,向国民宣告日本将设立元老院、大审院、地方官会议,分阶段地逐步实行立宪君主制。另外,为了应对地方政治不稳的问题,1878年,政府公布府县会规则,在各府县设置民选的府县会(即地方议会),从而产生了日本最早的民选议院。 1885年(明治18年),随着太政官制

4、的废止和内阁制度的创立,伊藤博文被任命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井上毅在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的德国人罗斯勒和莫塞等人的协助下着手起草宪法,并于1887年(明治20年)5月初步完成了宪法草案初稿。,日本政治历史简介(五),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大日本帝国宪法正式向全体国民公布。这部宪法,通过天皇向黑田清隆首相亲手递交的方式发布,即所谓“钦定宪法”。由此,日本成为东亚首个拥有近代宪法的立宪君主制国家。确立了作为立法机关(作为天皇拥有的立法权的协助机关,该法第5条)的帝国议会的地位,并规定帝国议会由众议院和贵族院两院组成。与全部由民选议员组成的众议院相对,贵族院由皇族议员、华族议员、敕任议员(帝

5、国学士院会员议员、高额纳税人议员等)等人员构成。,日本政治历史简介(六),1945年(昭和20年),日本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布投降。根据宣言的原则,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的麦克阿瑟将军向日本政府提出修改大日本帝国宪法的要求。1946年11月3日,作为大日本帝国宪法修改结果的日本国宪法正式公布,并于次年的5月3日施行。,日本政治概况(一),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一样,天皇于日本只有元首名义,并无政治实权。 日本现行的日本国宪法是于1947年5月3日由当时占领日本的美国草拟后,经过日本国会的审议,再由天皇颁行

6、的。日本国宪法最重要的三大原理是主权在民、基本人权的尊重和和平主义。日本政治以这三大原理及其中最基本的对个人(个人尊严)的尊重为基调运行。日本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日本政治概况(二),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国会。日本实行两院制度,众议院有480席,参议院有242席。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众议院议员任期为四年,但事实上经常中途解散,鲜少有做满四年任期的情况。参议院议员任期为6年,每3年改选一半。从1955年起,自由民主党(自民党)一直长期执政,只在1993年至1996年期间成为在野党,1996年后再

7、度执政至2009年(在位首相麻生太郎提早众议院选举,结果自民党大败,民主党大胜)。目前日本执政联盟政党包括民主党和国民新党,内阁总理大臣是野田佳彦;主要在野党包括自民党、公明党、共产党、社民党等。,战后日本的政党制度,战后日本实行“政党政治”,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各种政党相继恢复或建立。目前参加国会活动的主要政党有自民党、民主党、公明党、自由党、日本共产党、社民党、保守党。,55年体制,55年体制指的是日本政坛自1955年出现的一种体制,即政党格局长期维持执政党自由民主党与在野党日本社会党的两党政治格局。 1990年代初期,由于自民党政权腐化、派系平衡崩溃,自民党陷入分裂。加之泡沫经济的崩溃导

8、致长期经济不景气,社会党党势一度上扬。然不久之后,两党皆陷入衰退局面。在1993年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未能获得过半数议席,沦为在野党,“55年体制”正式崩溃。,内阁总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简称总理大臣、总理,通称首相,是日本内阁的最高首长,也是日本实际的政府首脑,领导各行政机关运作。其产生方式为国会议员之中择一提名,经国会议决指名,再形式上由天皇任命。日本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为伊藤博文,最初的时候是由推翻德川幕府的明治维新有功的人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定,具有政治实力的人组成的枢密院推荐总理大臣,由天皇任命总理大臣。 关于内阁总理大臣的现行法规,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9、实施迄今的日本国宪法规定,国会在国会议员中提名总理大臣人选,并召开联席会议以进行表决(此程序称为“首班指名”),后再由天皇任命;同时,根据日本国宪法第66条第2项,军人不能成为总理大臣。,党内派系,自民党一直以来都派阀林立,目前共有七个派阀。町村派清和政策研究会为党内最大派系,众议院20人,参议员25人;古贺派宏池会、额贺派平成研究会等。自民党历史上最著名的派阀是“木曜俱乐部”,由前首相田中角荣担任会长。在1970和1980年代特别强盛,但在1987年垮台。 民主党是由各个在1993年迫使自民党下野的政党在1998年组合而成,由于各个组成的政党在政治立场各有不同,所以在党内形成了不同的集团。相

10、对于自民党派阀,民主党的派阀组织比较松散,有些议员同时参与2个或以上的派阀,无派阀背景的议员亦相对较高。,日本首相频繁更替原因,自2006年以来,日本首相没有一任任职时间超过一年:安倍晋三2006年9月26日当选首相,2007年9月12日辞职; 福田康夫2007年9月25日当选,2008年09月01日辞职; 鸠山由纪夫2009年9月16日当选首相,2010年6月2日辞职; 菅直人2010年6月4日当选首相,2011年8月26日辞职。,日本首相频繁更替原因,1、日本宪法没规定首相任期,但党总裁任期有限 众所周知,日本首相非直选产生,而是由政党和国会提名,而在国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党魁(党总裁)一

11、般毫无疑问会出任首相。日本宪法虽然规定了日本首相的产生程序,却没明确规定其任期,但各党的党章却是对总裁任期有所规定的。过去几十年一党独大的自民党,就规定党总裁3年一任,原则上只能连任两届。,日本首相频繁更替原因,2、要当日本首相,先要稳住党魁一职 对日本政治家来说,党魁的争夺也许才是“真正的战争”。平衡党内利益,让自己脱颖而出,往往是保住首相一职的关键手段。 以菅直人和小泽一郎之争为例,民主党党总裁的任期却只有两年,2010年6月接替鸠山的菅直人任期刚好到9月份结束,因此必须面临党内选举。如果菅直人败给对手小泽,则相当于拱手相让首相一职,日本就将面临换相。,日本首相频繁更替原因,3、官僚体制保证国家运行,首相来去自如影响不大 日本的“官僚”指的是在日本各省厅(相当于中国各部委)工作到退休的公务人员,他们与政客的功能是很明确的:靠家族影响力上台的政治家往往不够专业,而官僚们的职责就是为他们提供帮助。这种“官僚主导型”政治在日本“失落的十年”达到极致,官僚系统的高度成熟让首相、内阁的缺席得以长期持续。,日本政界新势力松下政经塾,松下政经塾,由日本实业家松下幸之助于1979年斥资七十亿日圆创立的私人教育机构,总部位于东京。它的目标在于教育出日本政治及财经界的领袖人物,对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