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八德之孝悌忠信讲解.ppt_第1页
我国传统八德之孝悌忠信讲解.ppt_第2页
我国传统八德之孝悌忠信讲解.ppt_第3页
我国传统八德之孝悌忠信讲解.ppt_第4页
我国传统八德之孝悌忠信讲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享人:高慧芬,中国传统八德之孝、悌、忠、信读书分享,2,1.道德是一种柔性的约束力量,是规范社会秩序的辅助力量。 2.20世纪30年代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学史纲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国民应该对其本国历史文化抱一种“温情与敬意”。 “只有在对本国历史文化保持温情与敬意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刘厚琴,引子,3,孝德,目录,悌德,忠德,信德,4,01 孝德,5,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家,必以孝悌仁义为先。 孝德主要处理儿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中华民族重视孝道,认为“孝”是世间道德的根本、教化的源泉。,百善孝为先,6,孝德历史演进,上古,春秋战国,已形成稳定长久的血缘亲情 父子立,孝心生,

2、祖先崇拜 报先祖,孝德兴,从“孝”德到“孝”道 孔子及曾子等思想家对孝思想系统阐 释,上升至“孝道”。,夏商,周,宗法制下孝伦理形成 祭享祖先、孝养父母、传宗接代,7,孝德历史演进,汉,宋,以孝治天下 举孝廉、设孝悌 力田 不孝入律,孝经广泛传播 不孝被列入“十恶不赦”的大罪,提出“八德”说,孝德为首 家训家规倡导孝道,魏晋南北朝,隋唐,孝道进一步走向政治化 强调忠孝并举、忠孝合一,颁布养老诏令,严惩不孝行为,8,感情恩 报父母,养父母以尽寸心 赡养父母要尽心。“谨身节用以养父母”,“事父母能竭其力”,“善事父母”。 孝养双亲要及时,切莫子欲养而亲不待 2.敬父母以悦双亲 盐铁论孝养篇说:“上

3、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 悦亲之道,在于诚身。要诚心诚意敬养父母。 3.顺父母以睦家庭 顺亲是悦亲的极致。 和颜悦色、顺从父母。潘岳“弃官养母” 善养。黄香“温席扇枕” 尽力侍疾。庾黔娄“尝粪忧心” 继志。 4.丧祭尽诚,9,思考:孝德是一味的顺从吗?,2015年全国一卷作文题: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小陈没有达到悦亲、顺亲,甚至有人

4、以泯灭人伦相指责,是不孝吗? 1.开车打电话是驾驶陋习,更是交通违法行为。发生事故的机率是专心开车的4倍。 2.遵守交规需自律,也需他律。 3.在可能引发事故和伤害亲情两相权衡,孝心温暖。劝谏方式有点过激。,10,遵从礼义 成就大孝,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宗法制社会,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是“礼”。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即为“义”。,孝顺父母应该持守中正之道,在社会规范章法之内。礼贵得中,不偏不倚,切勿滑向愚孝泥潭。,阿意曲从不是孝, 要谏亲从义。 父母言行是否合乎道义是从亲和谏亲的分界点。在义与孝之间要选择义。,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注意观察时机和讲话的方式,切勿疾言厉色

5、,违背敬的精神。,11,孝是修身的基础,孝是齐家的核心,孝是治国平天下的始基,敦世风 化民俗,12,我旗第五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萨仁格日乐,家住苏米图苏木巴嘎额尔和图嘎查,用孝顺、勤劳、善良和坚韧撑起了一个有三位残疾老人(婆婆、舅舅、姨妈都是智力残疾)的特殊六口之家。 为了这个家庭的和睦与幸福,萨仁格日乐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同时侍候三位残疾年迈的老人,为他们端茶,送饭,看病、洗衣,端屎、送尿。这些她整整坚持了二十几年,而且还将继续下去。 孝德需要儿女们做的就是把平凡的孝德日复一日的坚持,守护父母,共享天伦。,13,02 悌德,14,教以悌,则知敬长。 悌德主要处理与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 悌

6、德即以友善之心待人,以仁爱之心处世。,兄友弟恭 同气连枝,15,悌德历史演进,上古,两汉,源于血缘亲情,成于宗法分封,用于人才选拔制度 “孔融让梨”,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春秋,上升为儒家人伦规范 孔子:“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 孟子:“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16,悌德历史演进,魏晋南北朝,明清,列入家训族规,融入社会管理思想,宗祠祭祀 凝聚亲族,隋唐,宋元,春秋,提出“八德”说,悌德为次,17,尊兄敬长 悌之本怀,悌在于尊兄敬长 手足亲情为悌德之基 礼敬为悌德之本 2.悌需要识本明义 兄长对弟弟应爱之有度、让之合宜,弟弟对兄长的过失应劝说、不盲从,18,悌德之兴 家庭和美,一生兄弟一世情

7、 苏轼与苏辙,苏轼著名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写给弟弟苏辙的。他两同在山东任职,中秋之夜,苏轼怀念苏辙而作著名的水调歌头一词。 苏轼与苏辙,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二人兄弟之情很好地诠释了悌德。,苏轼画像,苏辙画像,19,故事:公艺百忍 唐朝时候,张公艺他家里有九代人同住在一块儿不分家了。高宗皇帝问张公艺什么方法使族中这样的和睦?张公艺在纸上连写了一百多个“忍”字进到皇帝那里。张公艺的意思是,以为大凡一家人家,宗族间的所以不和睦,每每由于尊长的衣食,或者有了不平均,卑幼的礼节,或者有了不完备。大家互相责问,互相怨望,所以

8、就发生了种种乖异和争闹的事情。倘然能够大家百样都忍耐些,那么家里就和睦了。,长幼有序 宗族和睦,20,友爱互敬 人际和谐,友爱同学共成长 以诚相待、携手前行。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pin p),友善柔,友便佞(pin nng),损矣”。即与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有益,与走邪道、善于装出和颜悦色、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 友敬同事共发展 精诚协作、同心同德,互尊互敬、有谦有让。 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总之,朋友之间的友爱和同事之间的协作都是悌德的延伸与升华。,21,03 忠德,22,“人之忠也,

9、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诸葛亮,忠德主要处理公与私之间关系,传统道德大部分都倾向扬公抑私,公忠体国,23,忠德历史演进,上古,秦汉,源于部落首领尽心为公 尧、舜是践“忠”楷模,忠是君对民的义务 尚书有“重我民”“抚民”“恤民”等言辞,单向变为臣德 “君为臣纲”为“三纲”之首 褒奖忠臣,不忠入律,严惩“不忠”行为,夏至春秋初,春秋中期至战国,春秋,上升为内在道德与政治伦理 孔子“四教”:文、行、忠、信 战国中期,随着君主专制的发展,“忠”逐渐偏向于臣德,要求臣子要忠于社稷、忠于公家之事、忠于君上,24,忠德历史演进,隋唐,清,规范臣德,宣扬忠君思想,唐人所言忠君大都包括直言谏过,

10、提出“八德”说,忠列其中 强调死事一主的忠节观 对关羽的崇奉和祭祀迅速扩展 程朱理学宣扬绝对忠君思想,忠君走向极端 朝廷树立从一而终的愚忠和死忠楷模,宋元,明,强调忠君殉节 王阳明强调以忠为先的人才观,25,为人当赤诚无私,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汉代华阴人杨震曾推荐王密做昌邑县令。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说:“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正声说:“岂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从而传为千古美谈。,26,做事当忠正公道,2012年,一位普通

11、的客车司机以尽忠尽职的职业道德感动了全中国,他就是被称赞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吴斌是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的快客司机。5月29日中午,他驾驶着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途中一块大铁片突然从天而降,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监控录像显示:在被击中的一瞬间,吴斌本能地用右手捂了一下腹部。但他没有紧急刹车或猛打方向盘,而是在76秒的时间里强忍剧痛,缓缓减速,缓缓停下,然后拉上手刹、打开双闪灯,打开车门。24位乘客因此得救,而吴斌却因伤势过重,失去了年仅48岁的生命。吴斌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却能在危急时刻向人们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千万个普通人,如果都能在点点滴滴中干好自己

12、的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哪怕是最简单的不断重复的动作和规范,整个社会也就会增加一些正能量。,(杭州市民自发送别“最美司机”吴斌),27,于国当公忠体国,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公忠体国,有心忧天下的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有秉公执法的海瑞,他死后“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有“夙夜在公”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为国尽忠的岳飞“精忠报国”;有忠廉向党的方志敏等。,28,中华尚忠,01,02,03,04,尽心竭力。恭敬、尊重,竭尽自己的才性能力,至公无私。先公而后私,存公而去私,始终如一。忠贞不渝,一以贯之,中正合义。忠有原则,正直、不偏,报效国家。忠诚爱国、忠

13、于事业,真实情感。内心情感与外在行为统一,05,06,29,04 信德,30,诚实不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德主要处理言与行之间关系,“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内诚于心 外信于人,31,信德历史演进,上古,秦汉,源于虔诚事神,为政者要相信神灵,董仲舒提出“五纪”(即后来的“五常”)之一 成为为政之德,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春秋,信德下移,要取信于民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32,信德历史演进,魏晋南北朝,明清,提倡诚信待人,强调诚信为“治国之本” 褚遂良:“信为万事本,百姓所归。”,信德向人际交往、官吏政务管理、商帮交易等多层面发展,隋唐,宋,春秋,提出“八德”说,信列其中 朱熹:“人道惟在忠信。”,33,人无不信,不知其可,01,02,03,诚信为立身之基,朋友之交信为上,恪守信用胜千金,34,35,治国有道,无信不立,以身 作则 塑官德,求真 务实 创实绩,令行 禁止 树公信,官德淳则民风正 官员之德首重诚信 1.对国家、对上级、对工作要诚信,不欺上;2.对民众要讲信用,不瞒下。 官德指官员的从政道德,是为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官员的职业道德,也是官员的政治操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