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上父母的心word学习指导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父母的心word学习指导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父母的心word学习指导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父母的心word学习指导_第4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父母的心word学习指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父母的心学习指导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许从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这篇小说中,我们能找到这句俗语最好的诠释。在这篇小说里,作者以他惯常的柔腻、纤细的笔触,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却割舍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的人间至情!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内容结构。2概括课文的主题,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欣赏课文的艺术特点。学习要点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注意红色字的读音濑户 褴褛 女佣 犹豫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函馆:日本城市名,位于北海道西南部向外延伸着的渡岛半岛的顶端,是北海道的海上门户。衣衫褴褛:褴褛:(

2、衣服)破烂。衣着破烂不堪。无精打采:精:精神。打:打消。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又作“没精打采”。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赖户内海 寒酸 佣人 难割难舍b、无精打彩 酬劳 冷酷 如数俸还c、犹豫不绝 羡慕 约定 高贵典雅d、失声痛哭 吩咐 逝世 一妥百妥4父母的心选出_,作者是日本著名小说家_。他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成名作是_。代表作有_、_等。二、课文探讨与理解1试分析总结本文的内容结构这篇小说共有17段,可以有两种结构划分方案:其一: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2),破题。交

3、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从高贵妇女和男人的衣着外貌侧面描写两人的身份、地位、家庭情况的悬殊,同时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第二部分(36),故事的开端。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不仅而且另外”,三个优厚条件一清二楚。这是多么诱人的条件啊!如果这个穷人重利轻情的话,一定会满口答应,但这位穷人却“犹豫”了。为什么呢?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部分(712),故事的发展部分。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给富太大的经过。三次送子换子为矛盾冲突蓄势。第四部分(1316),高潮部分。上面,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第五部分(第17段),小说的结局。结局只有

4、一句话:“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终于”两字包括了多少情节、多少语言啊!孩子的父母经过曲折复杂的思想斗争,财主夫人也经过同样曲折复杂的思想斗争,双方才共同认可: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至爱至情,血浓于水,浓浓的亲情是人类所共有的最纯真的感情。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将永远回荡在每个读者的心头。其二:这篇小说的结构层次, 也可以划分成四部分,即把三、四部分合成一部分,然后再把这部分分成两大层次。中心意思: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2故事中共有四次送、换子女的过程,每次的情况,

5、和详略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好处?试用下面表格的形式分析、总结。次数送、换情况所去的人及表情理由详略情况第一次送去大儿子夫妻二人眼含热泪、难割难舍事先约定略第二次将二儿子换回大儿子父亲无精打采大儿子是接班人;按次序也不对略第三次将女儿换回二儿子母亲很不好意思、失魂落魄二儿子长的像婆婆,感觉对不起丈夫;已五岁,会永远记得父母略第四次要回女儿夫妻二人痛哭失声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详总结这样写的好处主要有(参考):首先:从故事双方的人物来说,四次调换的过程,其时正是矛盾双方曲折复杂的心理历程。对穷夫妻来说,送子女给别人即可以让孩子过上好日子,自己又能有所回报,从而改变一下

6、目前窘迫的生活条件,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所以他们“商量”后将大儿子送给了贵妇女。但是那种难以割舍的爱子之情又让他们寝食难安,于是他们又三番五次的调换子女。毕竟“毁约”是难为情的,于是他们分别去跟贵妇女说,并且找出各种理由。但是他们还是彻底的“毁约”了,要回了自己的孩子,“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一句话,将父母的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催人泪下!对贵妇女来说这也是一个心理斗争的过程,从她认为优厚的条件能换的一个孩子,并且不屑于和穷人家打交道,让佣人去交涉的上层社会贵太太的心理,到开始同情穷夫妻的处境,答应他两次调换子女,并最终被穷夫妻所感动,认识到父母可贵的心,不仅没

7、有责怪他们的毁约,还诚恳的给他们以经济上的援助。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斗争过程,感动她的正是那最纯洁、最无私、最令人感动的父母的心啊!其次:从表达方法上看,前三次是略写,最后一次是详写。这样写避免了平铺直叙,令简单的故事情节摇曳生姿,产生一波三折的效果。让读者随着作者的叙述而感动,为故事情节的铺展而感染,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课外探讨1课文中只是说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那么他们的以后的日子如何呢?请展开你的联想,为故事续个尾。2你赞成穷夫妻的做法吗?如果是你,你将如何决定?补充阅读游子吟 孟郊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 衣。临 行 密 密 缝,意 恐 迟 迟 归。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8、 春 晖。注释1.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2.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简析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

9、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课 外 拓 展 1作者简介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现

10、、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帝国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作品富有印象主义色彩,语言洗练质朴,意境新颖,注重抒情和主观感觉的描写。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11、。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成名作)(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的少男少女(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羽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l1962)等。川端康成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2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得奖评语“由于他的小说

12、艺术它以一种充满技巧的敏锐,表达了最具民族性的日本灵魂。”3阅读欣赏碗龙相公 春节晚上,照例该吃饺子,每人面前都放了一碗,母亲又要去盛。我说:“妈,碗够了。”母亲看了我一眼,依然弯腰把饺子盛好。对我说:“这是你弟弟的。”“人在北京呢还给他盛饭?”母亲说:“今天过年嘛。”见母亲略有些伤感,我挪揄道:“妈,您就只疼弟弟一个。中午我见您多拿了一双筷子,也没在意。原来是为弟弟留的。”妹妹白了我一眼,抢白道:“妈不疼你?去年春节你没回家,从三十到十五,哪天妈不给你多盛一个碗?”我心中轻轻一动,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出。眼前那碗上袅袅的热气,仿佛母亲牵连不断的思念,恍然可见去年春节,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没能回家过年

13、,在电话里给母亲讲了,母亲不信,只是问我:“其他单位都放假,怎么你们单位没有假期呢?”我向母亲解释:“我在单位上运行,如果我们都放假了,那大家岂不要黑灯瞎火地过年?”末了,我又逗母亲开心:“妈,您该为您儿子感到自豪才对我这是舍小家为大家嘛!”母亲在电话里,良久无语。最后又问我十五能不能回去。我说十五能回。母亲“噢”了一声,如释重负的样子。然后,又不忘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不要吃凉饭,晚上要盖好被子,有什么事给她打电话仿佛我是个长不大的孩子。那年春节我过得很开心。公司准备了丰盛的三餐,单身汉们聚在一起,整个春节热热闹闹喜气洋洋。而我,竞没有想过母亲在家过得怎样,没有想到母亲在万家团圆的时刻为我默默盛好的那只碗听父亲说,去年看春节联欢晚会,当听到那首“常回家看看”时,母亲感动得流下了泪水。父亲问怎么了?她说这首歌象是为她儿子唱的。我的泪忍不住流出了眼眶。儿行千里母担忧。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的吧。幼年时含在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