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九上第13课捕蛇者说_第1页
长春版语文九上第13课捕蛇者说_第2页
长春版语文九上第13课捕蛇者说_第3页
长春版语文九上第13课捕蛇者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捕蛇者说教案教学目的一、本文在于揭露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二、背诵第4、5段,注意语调,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了解“乎”和“而”的多种用法四、理解并掌握“对比”的写法。教学设想一、课文第4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1蒋氏自陈心曲的话是全文主体,要着重领会。(重点)2运用对比的写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难点二、紧扣课文的“阅读提示”和课后有关练习读课文。三、采用“读读、议议”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2回忆学过的“说”,讲清这一文体的特点。3引导学生看课文“阅读提示”,了解背景和写作目的。二、指导预习1参照课文注释,

2、阅读全文。2弄清“永州之人争捕异蛇”的原因。3了解“黑质而白章”和“得而腊之以为饵”两句中“而”所表示的关系。4掌握实词“质”“章”“啮”“当”“已”“得”“赋”等含义;了解“可以”的古今不同用法及“腊”的活用。三、研析新课指导学生朗读第1段并疏通文义。(1)让学生试译,师生共同研讨。明确“黑质而白章”中“而”表南并列关系。“得而腊之以为饵”中“而”表示承接关系。“可以已大风”中的“可以”,是“可以用来”,今义“可以”是“能够”的意思,是一个词。“腊”,干肉,名词,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把肉晾干”。找出写“蛇毒性之剧”的句子。(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找出写“蛇的医疗功效”的句子。(

3、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杀三虫。)(2)提问:蛇毒性如此剧烈,永州人为何“争奔走焉”?明确:因为“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可以“当其租入”。(3)小结:文章一开始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是为下文作铺垫。关键是“当其租入”和“永之人争奔走焉”这两句捕的蛇可抵交租税,永州的人才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这就暗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作者字字都是客观叙述,而全文主旨已寓其中。四、布置作业1翻译第1段,结合语境理解记忆这一段的有关实词。2预习课文第25段。3完成课后“辨析比较”题四第2题。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检查第一课时所学的知识。2体会“蒋氏大戚则久已病矣”这段话的思想感情。3了解怎样运用对比

4、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的写法。4理解互文的修辞手法。(“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5思考研讨课后“辨析比较”题三、四。6体会第5段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研析新课。1概括第24段的内容:叙述了蒋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第2段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先说蒋氏“专其利三世”,使人认为可羡;待到蒋氏述说祖、父俱死于捕蛇,本人也多次险遭不测,却又使人感到可悲。这样由羡慕入悲伤,把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更加深刻:原来这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第3段写作者提出“更役”“复赋”的建议。作者鉴于蒋氏三代人的遭遇之惨所以才问蒋氏“若毒之乎”。第4段写蒋氏不愿更换差役,其答话则句句都落在“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5、”这一点上,是全文的主体。2提问:“蒋氏大戚,则久已病矣”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蒋氏明白作者的好意,但他确信作者不了解自己的处境,更不了解地方上的情形,所以用揣测的语气问作者:“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接着就用十分坚决的陈述语气和极为沉痛的语调自述:“我干这个差役的不幸,还不像恢复我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哪”,“假如我不干这个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了”。这是蒋氏几十年痛苦遭遇的高度概括,是全篇答话的纲。这段话表达了蒋氏“哀而不伤”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3提问:文章接下去运用对比的写法,用捕蛇之“利”来反衬赋敛之毒,试分析是怎样进行对比的?学生思考、讨论。(用图表表示)

6、明确:回顾过去,则以乡邻们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能“以捕蛇独存”作对比;谈到现在,则以悍吏来乡索租跟自己“弛然而卧”作对比(图表见“板书设计”)4理解“互文”的修辞手法(复习已学过的“互文”的句子“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译为: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5完成“辨析比较”题三、四第三题有些常用词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特定的含义。试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第四题辨析“乎”和“而”的多种用法:(1)下面四句话中,“乎”的用法有什么异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语气助词“呢”)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语气助词“吧”)吾尝疑乎是(介词“对”)等死,列国可乎(语气助词“吗”)(2)“而

7、”在两个词语中间,可以表示前后词语的并列、承接、转折和修饰等关系。试指出下面各句中的“而”各表示哪一种关系。黑质而白章(并列)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承接)吾恂恂而起(修饰)人不知而不愠(转折)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修饰)6总结:第4段通过蒋氏申述不愿换差事的理由,深刻揭露了统台者横征暴敛的罪恶。在层层衬托,反复对比中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并为下文议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根据。指导学生朗读第4段,体会其中的感情。7提问:第5段议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明确:用“余闻而愈悲”一句结束上文的叙事,并自然转入议论。先引用孔子的话作为立论的根据并用跌宕的笔法,由表“疑”而后表“信”,为文章蓄势。再用“呜呼”领出全文中最重要的一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点明文齐主旨。最后语势再趋平缓,以寄希望于“观人风者”收住全文,交待写作意图。这个结句虽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但却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三、布置作业。1翻译4、5段并背诵。2用符号表示文章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