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期砼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夏期砼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夏期砼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夏期砼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夏期砼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精品文档1【精品 word 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编制目的 :根据夏季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制订作业指导书加强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保证夏季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一局四公司温福铁路项目部管段内桥梁、隧道、涵洞等夏季混凝土施工。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 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 2005一、工程概况我项目部管段内主要结构物有财桥特大桥、鳌江特大桥、乌石桥隧道、 对竹山隧道、 连江车站、 琯头岭隧道进口。桥梁工程基础和墩身施工已经

2、接近尾声,当前正是梁体施工的高峰期。隧道开挖及支护已经接近尾声,当前正是二次衬砌施工的高峰期。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影响客运专线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正是混凝土施工的高峰期和关键时期,搞好夏季混凝土施工,对确保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二、夏季混凝土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夏季多雨,碎石中石粉、泥等杂质不容易筛除,碎石场加工的碎石含石粉量、含泥量容易超标,导致碎石质量不合格。夏季多雨,水泥等粉体材料容易淋雨、受潮,钢筋、钢绞线容易锈蚀。夏季晴天、雨天砂、石料含水率变化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需要及时调整。夏季混凝土原材料温度较高,气温较高,导致混凝土入模温度达不到要求。混凝土内部温度超标。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容易造

3、成混凝土表面裂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拆模时机不当容易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三、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针对夏季混凝土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从全方位、各环节采取措施,严格把关,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要求。(一)混凝土原材料管理1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使用,检验不合格材料清除出场。2袋装水泥、掺和料不得露天堆放,并注意采取防潮措施。不同种类的材料应储存于不同库房,严禁混淆。散装水泥、粉煤灰等材料采用存储罐分类存储。3粗、细骨料堆放场地都加设棚盖,侧面封闭围挡。地面硬化,并设有坡度和排水设施

4、。不同规格、不同料源的骨料分开堆放,不得混合堆放。4外加剂放在仓库内避光储存。5钢筋存放、加工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压弯。钢筋应在棚内加工、存放。6粗细骨料含泥、含粉量超标时,应进行清洗。清洗用水不宜循环使用,困难条件下,采用循环水时,应设置多级沉淀池,保证水质符合要求。7料场或拌合站硬化地面开裂冒泥的,应立即处理。8各类原材料的标识应规范、正确、明显,以免误用,检验状态必须明示。(二)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实施工作1试验室根据原材料品质、环境温度、工程类型、工艺方法,分别进行了配合比设计、试验,选定了配合比。对确定的配合比,拌合站应设置施工配合比交底牌予以明示。2施工中,应认真执行配合比,应保

5、证原材料的品质、重量符合配合比要求; 应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每 50m 3或每工班检查不少于1 次,并符合配合比要求,其偏差不宜大于20mm ;应测定拌合物的入模含气量,每50m 3 或每工班检查不少于1 次并符合配合比要求。3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水泥、掺合料等)胶凝材料1,外加剂 1,骨料 2,拌合用水 1。4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洒水降温等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并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三)规范混凝土各项检验检测工作1进一步细化试验室的操作程序,做到试验室仪器设备标准化

6、、试验表格标准化、试验报告标准化、试件及送料标识清晰、牢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追溯性。每项试验必须有记录、出报告,不可随意简化。试验记录和报告等资料必须真实并及时填写。2进场原材料质量必须按验收标准的频次抽样检验。3粗细骨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超标等必须采取清筛、清洗措施并配备有设备,粗细骨料筛、洗后必须对含泥量指标重新检验并明确标识,不得未经检验直接用于工程施工。4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必须按标准规定进行测定,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 次并做好记录。5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必须对结构物的内部温升及内外温差按要求的频次进行准确控制。6对环境温度、原材料入仓前温度、混凝土拌后温度、入模温度、混凝土不同部位温度、养护温度

7、等内容进行全过程监控和记录。7. 施工结束后应按技术标准规定实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四)混凝土的搅拌1混凝土采用强制搅拌机搅拌,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宜少于30 秒,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 分钟,也不宜超过3 分钟。2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要求控制在30 以内,为此要对原材料的温度进行控制。砂、石料堆搭设棚盖,四周设置围挡遮阳、防晒,必要时对砂石料堆喷水降温,降低原材料入搅拌机的温度。对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可采用冷却拌和水、对水管水箱采取遮阳

8、措施,拌和水中加碎冰等措施。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宜大于40 。(五)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车的数量要与混凝土的生产能力、施工能力相匹配。2对施工便道加强维修,保持运输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3对运输设备采取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4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 30秒,再将混凝土喂入泵车受料斗。(六)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随时整改完善,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的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 个/m

9、2 ,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2混凝土入模前,应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进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 分钟,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4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宜大于 60cm ;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宜大于 40cm 。5浇筑现场采用棚盖遮荫,以降低模板、钢筋的温度,也可在模板、钢筋上喷水降温,但在浇筑时不能有附着水。6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 以内。在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

10、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均不超过 40 。应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晚上浇筑, 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7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挡风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产生干缩裂纹。(七)混凝土振捣1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振捣混凝土。2及时将入模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宜超过30 秒,避免过振。3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仔细将混凝土暴露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严禁洒水。(八)混凝土

11、养护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用清洁的塑料膜对暴露面进行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土工布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2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3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4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 60 ,最高不得大于 65 ,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 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15 ,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5混凝土潮湿养护期限不少于10 天。6养护工班定人、定岗、定时段负责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和温度监控。(九)拆模1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3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