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中心地理论.ppt_第1页
城市地理——中心地理论.ppt_第2页
城市地理——中心地理论.ppt_第3页
城市地理——中心地理论.ppt_第4页
城市地理——中心地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冯章献 2010年4月,中心地理论基本原理与发展透视,本节主要内容,一、中心地理论缘起 二、克氏中心地理论基本原理 三、克氏中心地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四、中心地理论的新进展与未来展望,一、中心地理论缘起,(图)城市规模为何有大有小,为何不同的区位城市的发展情况大不相同?是否有决定城镇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 克里斯泰勒的生平 特定的时代背景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来了快速的城市化,聚落变动加剧,体系更加明显 经济学背景,师从韦伯,德国的数理逻辑思维传统,二、克氏中心地理论基本原理,1.基本概念 2.理论假设与体系建立条件 3.六边形网络的形成,二、克氏中心地理论基本原理,1.基本概念 中

2、心地(central place):中心地是指为向居住在其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克氏认为中心地不等于城镇,城镇是中心地的主要部分,但中心地还包括农村地区的一些具有中心职能的村庄,而城镇也不一定就是中心地(采矿点); 中心职能(central place function):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中心职能具有等级性 中心性(centrality):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也即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 腹地-市场区(hinterland):围绕中心地且需要从该中心地获得商品和服务的区域;,二、克氏中心地理论基本原理,2.理论假设与体系建立条件 理论假设 理想地表均质地面:交通

3、均质、人口均质、地形均质、机会均等 理性人生产者谋求最大利润,消费者谋求最低价格,就近消费 建立条件 供应点数量最少从而使得供应者利润最大化数量最少原则 所有的人口都应该得到各种商品和服务市场区全覆盖原则,二、克氏中心地理论基本原理,3.六边形网络的形成 由于两个限制原则(最少数量、全覆盖)六边形形成 从单一职能均衡建立推导过程 在均质地表上引入一个供应者能全部覆盖吗?,一期商人,最大销售距离,单一职能时的推导,最大销售距离 很明显,即使没有竞争,销售也是有距离限制的,因为当距离太远时,交通成本高到让居民无法承受,则对该商品的消费量变成零。例如买面包,恐怕不会有谁会跑到沈阳去买面包吧? 居民对

4、商品消费量与距离直接相关,距离越近消费量越大,距离越远消费量越小,因为部分原来可以用于该商品的支出被交通成本消耗掉了,居民为商品实际支付的价格随距离变化的曲线,一期商人,二期商人,三期商人,商人,商人,商人,商人,商人,每个商人都希望获得最大的市场区,这就要求在同样的面积里可以摆放最少的商人而又需要覆盖全区域,那么最为紧凑的多边形就只能是六边形网络,d2,d1,d2d1,平移,六边形网格形成,多种职能均衡时,r-2,r-1,r,职能等级越低,服务半径越小,低级职能无法覆盖整个市场区,因此,需要低等级的中心地来填补这些空白,B,B,B,K,如此,向下和向上形成了各个层次的中心地相互嵌套的组织网络

5、,对于市场原则下每个中心地包括周围六个次级中心地各1/3的面积,加上中间的完整的一个次级市场区,因此是三个次级市场区构成一个完整的高一级的市场区,那么市场区的数量就是1,3,9,27,即所谓的K=3的系统:3n-1,由于高级中心地可以提供低级职能,所以中心地序列是1,2,6,18 3(n-1)-3(n-2),以上的分析是基于市场区最大的原则,可以称之为市场原则,很明显,市场区范围得到最优,但是行政管理上每个中心地的市场区都被分割,从属于不同的行政辖区,而交通上两个高等级中心地的道路不经过次级中心地,交通低效,引入交通原则,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图 例,核心中心地,扩散域边界,次级交通线,主要

6、交通线,此时次级中心地位于两个高级中心地交通线的中点,显然市场区要小于市场原则下的面积。,K=4的系统,市场区序列是1,4,16,64, 中心地等级序列是1,3,12,48,,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行政原则下的市场区与行政区 交通组织,K=7的系统,市场区序列是1,7,49,343, 中心地等级序列是1,6,42,294,,交通距离最远,效率低下,不同原则的适用区域,城市体系(Urban hierachy)是三种原则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经济发达、开放、便于通行市场原则 例如克氏实证的德国南部 自给自足、偏僻、盆地行政原则 新开发地区、移民地区交通原则 例如美国西部地区、中国东北地区,三、克氏

7、中心地理论的验证与评价,斯金纳(G.W.Skinner)成都平原,围绕中心的枢纽市镇,周期性的市场在六个二级集镇上轮流出现,基本形成六边形的网络,符合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贝利(B.J.L.Berry)美国衣阿华州、华盛顿州 美国学者贝利(B.J.L.Berry)和加里森(W.L.Garrison)在1950年代开展的一系列关于美国各地的实证研究与理论修正最为著名。1958年,Berry等连续发表多篇关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论文,论述了中心地的等级性、商品供给的范围和中心职能的成立过程,贝利等对华盛顿州的一个郡的中心地进行了计量研究,证实了中心地等级性的存在 杨吾扬华北平原、陕西 与1984年开展

8、的对陕西、河北、安徽等地的调查研究,形成对于乡镇中的乡村聚落和华北平原的城市体系以及特大城市内部的商业网络的理论验证。 陆玉麒明清时期太湖流域,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系统结构,结论:中心地理论在现实中是客观存在的,严格的六边形结构也许很难观察到,但是近似的结构却并不罕见。,克氏理论的评价,主要贡献 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奠基人 描述归纳 逻辑演绎地理学研究范式转变 计量革命的兴起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 城市等级、城市职能、城市分布研究的兴起,城市体系理论形成的源泉,克氏理论的评价,理论不足 严格假设导致普适性缺失(区位论的经济学传统,德国严密数学思维逻辑的喜好) 传统中心地

9、理论基本概念与内涵已经落后于当前发展实际(相对封闭地区,农业化地区,不能理解现在的全球化、信息化、分工网络) K值固定,静态理论无法适用于动态主体 缺乏对消费者行为的多样性适应 缺乏对城市分工、不同等级城市间、不同系统同等级城市间的联系研究,时代背景不同,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了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聚落布局的空间结构调整(有学者提出用网络化理论来代替中心地理论),四、中心地理论的新进展,与城市体系理论、网络化理论等的融合 严格假设条件的逐步缓和 动态中心地理论体系,GH系统(Parr,1978),一般中心地体系GH体系 (k1=3,k2=3,k3=4),Tinbergen体系( Tin

10、bergen,1960),Tinbergen体系 (k=3),推荐阅读著作和论文,推荐阅读著作和论文,沃尔特.克里斯泰勒著,常正文,王兴中译.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杜能著,吴衡康译.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阿尔弗雷德.韦伯著,李刚剑等译. 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德奥古斯都廖士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问的关系(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Berry B J L, Barnum H G, Tennant R J. Reta

11、il location and consumer behavior.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1962, 9(1): 65-106. Berry B J L, Garrison W L. The functional bases of the central place hierarchy. Economic geography, 1958, 34(2): 145-154. Berry B J L. City Size Distrib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

12、l Change, 1961, 9(4): 573-588.,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谢谢!,试讲人关于中心地理论研究简况汇报,新时期多要素作用下东北地区中心地系统结构与扩散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9年9月正式获得批准 东北地区中心地系统结构与扩散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博士论文研究主要内容,新时期开展中心地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背景 中心地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未来导向 中心地系统形成与演变的一般机制与作用要素 东北地区中心地系统格局历史演进与阶段特征 东北地区中心地系统结构与扩散域演化 东北地区中心地系统优化与调控 结论与展望,汇报的主要内容,一、对中心地理论的再审视 开展中心地理论创新的背景与

13、条件 二、条件缓和下的中心地系统及其动态演化 三、东北地区中心地系统中心性测度 四、东北地区中心地扩散域空间界定,中心地系统组织形式变化 宏观:全球城市网络形成 中观:城市带、群、链迅速聚合 微观:底层中心地组织重构 中心地系统演变影响要素演变 交通系统演进导致中心地系统重组 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组织网络演进 生产技术革新与组织制度创新导致生产集聚的空间转换 制度与体制演变中心地组织原则转化 研究的新技术条件 利用现代遥感技术获得大空间、长序列中心地系统地理数据 现代统计手段和统计资料为系统研究创立基础数据,一、对中心地理论的再审视 开展中心地理论创新的背景与条件,二、条件缓和下的

14、中心地系统及其动态演化,单一职能一般均衡的讨论,Imax ,汽车下乡,不同密度情况下中心地系统结构的变化,人口密度差异下的不同结构,由于人口密度差异,密度低的地区难以形成高等级的中心地,高等级职能的门槛人口限制,对消费者行为异化的讨论 多样性购物的影响,高等级中心地获得发展,职能规模扩大,直到成本上升超过边际利润,该职能外迁,交通运输演进 机动化提升的影响 交通成本下降的影响,中心地区位固定条件下的情形 中心地系统动态变化模式探讨 基于人口迁移(城市化)的演变路径 等级替代,水资源分布造成的中心地系统形变,山体的单向阻隔畸变 河流穿越畸变效应,异化的边界效应 1,异化的边界效应 2,交通运输干

15、线对均质化地面的重构,交通网络演进对中心地组织形式变化影响,水运交通方式演进作用机理,海港中心地系统的形成机理 经济外向性驱动下港口城市系统的中心地系统特征,全球化和信息化空间下的中心地系统空间重构,信息时代的空间重构 新信息空间,全球生产网络下的空间组织重构与全球化时代的中心地系统演进 生产区位转移与控制空间转化 电子商务与物流革命对传统生产交换网络的变革 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中心地系统演进,三、东北地区中心地系统中心性测度,基于东北区域尺度下的统计单元,一个地级城市与若干外围县的统计单元结构示意图,东北地区中心地中心性测度对象 最科学是做到县级,数据限制,只能提升尺度,做到地级城市。,测度

16、方法主成分分析 根据论文中对于中心地中心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制的分析,优选出31项具体指标,该指标体系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由东北地区城市中心性综合指数来反映城市中心性的综合水平;第二层为目标分解层,主要用来揭示城市中心性的各子系统的综合水平,包括规模指标、结构指标、可达性指标、经济开放度指标、信息化和通讯能力指标、现代服务提供能力指标共六个二级指标;第三层为具体指标层,包括31个具体指标。,测算过程 原始数据标准化与相关检验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KMO and Bartlett的检验) 主成分得分与综合指数结果 在此基础上采取加权求和法获得综合权重,即根据各主成分所解释

17、的方差占原始指标变童方差的比重来确定各自的权重,可以运用如下公式计算各主成分的权重,公式为: 对结果进行线性变换,东北地区37城市2006年分布散点图,四、东北地区中心地扩散域界定,界定方法 将中心城市扩散域的范围界定转化为距离函数 选择陆路交通为载体,进行速度折减(见下页表),本研究基于GIS的东北地区2006年末主要交通线路系统图,整个研究基于Arc GIS 9.3平台进行,对于基础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将点线面建立关系型数据库,基于时间网络形成每个城市的多时段时间控制点,利用kriging插值法获得等时间图,对国界、水域等不可逾越边界进行阻隔处理,将得到的kriging插值结果图输出成线状矢量图,将现状矢量图转化为POLYGON面状图后对各城市结果进行叠加分析,获得最终东北地区扩散域空间表达图示,利用软件自动量算各扩散域面状对象面积,用各城市的扩散域面状对象与其市域做intersect(相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