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九上明湖居听书_第1页
鄂教版语文九上明湖居听书_第2页
鄂教版语文九上明湖居听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教学目标:1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2通感3中华艺人的精湛技艺和文学家的创造性二教学重点: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感三课时:两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明确学习目的创造,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小说,是极具创造性的语言艺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极具创造力的文学杰作。从学习该文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成功方法,提高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文意的能力,而且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二)学习自读提示,明确学习重点。1、请同学们读两分钟。2、同学们自学关于作者刘鹗和老残游记的知识,完成一篇短文,简介刘鹗和老残游记,400字,独立完成。3、学习第二段请一位学

2、生读请一位学生概括文段的两个要点:明一文的艺术特色和学习重点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感,都是为了表现白妞的精湛技艺。(三)课文研讨:一、正面描写:1、根据提示,找出6-9自然段。2、听录音,或请学生朗读。3、分层次。两层:白妞出场白妞说书4、研讨“白妞出场”:着重写了什么?外貌、动作、眼神魅力动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她丰富的的内心世界和生动的表现力5、研讨:“白妞说书”:过程分成五步,以声音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划分层次显得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二、通感:(成功的奥秘)1、学习其定义(见自读提示)作用:赋无形于有形,生动可感激发想像2、补充钱钟书谈艺录中论述: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听觉、嗅觉等

3、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味嗅触通感视听4、补充例子:目光锐利(视触)耳朵太长(听视)笑声很甜(听味)声音响亮(听视)味道很浓(味视)联系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5、品味课文例:l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听,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l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三、侧面描写:1、学生快速阅读后,归纳层次大意。戏园盛况琴师演奏黑妞演唱群众反响2、讨论侧面描写的作用,联系林

4、黛玉进贾府对贾宝玉的侧面描写。烘托与铺垫3、集体品读第七、八自然段。四、总结:明湖居听书是描写说书艺人精湛技艺的成功片段。就其描摹音响效果这一点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可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媲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感的写作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声世界,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我们还要向作者刘鹗先生和白妞式的中国艺人表示敬意。是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为中华民族文库增添了瑰宝。五、作业:1、给白妞演出设计一幅广告,可文可画。2、课外阅读老残游记,写一篇读书笔记。六、板书:(制高点)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拎动点)正面描写铺垫赋声侧面描写通感烘托以形1、戏院盛况1、白妞出场:外貌、动作、(语言训练)2、琴师演奏眼神(学生搜寻、分析)1、定义3、黑妞演唱2、白妞说书2、举例4、观众反响开端:初不甚大3、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