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总结与提升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第四单元1易错字音狭隘(i)拈(nin)轻怕重热忱(chn)殉(xn)职 纯粹(cu) 干涸(h)坍(tn)塌 山毛榉(j) 废墟(x)灼(zhu)人 哄(hn)堂大笑 淫(yn)慢穷庐(l)2易错字形派qin(遣) 鄙b(薄) 帐pen(篷)chu(酬)劳 水q(渠) 抽y(噎)hun(恍)惚 ji(诫)子书 su(遂)宁静zh(致)远3多音字解4形近字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不毛之地刨根问底哄堂大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1比喻: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2拟人: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

2、张扬。3排比: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关于读书的广告语1阳光滋润大地,书籍洁净思想。2增长知识靠学习,提高内涵靠阅读。3心灵因读书而美好,人生因读书而灿烂。1君子之行:操守,品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3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1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今义:指环境安静,不嘈杂2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缓慢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

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2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作品有诫子书出师表等。二、单元检测卷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殉职(xn) 鄙视(b)瞻前顾后(zhn)b坍塌(tn) 酬劳(chu) 战战兢兢(jng)c热忱(zhn) 狭隘(i) 拈轻怕重(zhn)d灼人(zhu) 逾越

4、(y) 刨根问底(p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帐蓬呼啸微薄恍惚b溜达 废墟 纯萃 派谴c山毛榉 蜿蜒 头晕目炫 嘶哑d凌乱 禁锢 巍峨 滑稽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a吾日三省吾身b非淡泊无以明志c非宁静无以致远d将复何及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并没有因天黑落在队伍最后而惊慌失措。b时隔多年,我对儿时和翠缕一块捉蝌蚪的事仍记忆犹新。c他这种见异思迁、勇于学习新事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d他在晚会上的精彩表演,惹得观众哄堂大笑。5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珍贵

5、;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哪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_,_。a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b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c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d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长沙、深圳、成都等城市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b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c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d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7仿写句子。(3分)

6、当你太悲伤的时候,留一点小小的空间给欢乐,不要让悲伤窒息你的心灵;当你太狂热的时候,留一点小小的空间给冷静,不要让狂热烧毁你的青春;_,_,_。8名句默写。(2分)(1)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9(2015东营)综合性学习。(4分)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材料一课外阅读读书兴趣及占比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关注点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深厚13%有计划11%写得怎样10%每读必做0%一般48%有时有计划32%怎么写的14%凭兴趣做24%无兴趣39%没有计划57%写了什么76%从不做

7、76%材料二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以“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2分)活动:仿写示例: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壮丽,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仿写:二、阅读(39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

8、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2分)(1)夫君子之行_(2)非宁静无以致远_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2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2分)13诫子书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3分)(二)(中考安徽)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学者的态度与精神宗白华 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

9、: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做弟子,决不作强辩,决不作遁词,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看可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入狱的,很不

10、鲜见。他们那为着真理,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很觉得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是“学者的精神”!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第一种的生命。小己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新学者应具的态度,应抱的精神!(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 【注释】遁(dn)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14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1、()(3分) a/b/c/ d/ 15从第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4分)16第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4分)17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4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艰辛的历程“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家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

12、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捧着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我们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

13、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我们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漏偏逢连阴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

14、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晖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做伙食费啊!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

15、是一个人乐着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18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什么?(2分)19本文第段画线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2分)20本文第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3分)21填空。(3分)本文三次写“我”流泪。在三次流泪中,第一次流出的是_的泪。第二次流出的是_的泪。第三次流出的是_的泪。 22.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2分)23你觉得应该学习文中这位伟大的母亲的什么精神?(3分)三、作文(40分)24家犹如一个舞台,不断地上演着幸福、快乐的节目,偶尔也有矛盾

16、、误解。你有一个怎样的家庭呢?在你的家庭中,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呢?请以“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写作思路要清晰,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情感要真挚。不少于500字。答案: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一、1.b点拨:a项中的“鄙”应读“b”;c项中的“忱”应读“chn”;“拈”应读“nin”;d项中的“啜”应读“chu”。2d点拨:a项中的“蓬”应为“篷”;b项中的“萃”应为“粹”,“谴”应为“遣”;c项中的“炫”应为“眩”。3d点拨:a项中“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b项“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明确。c项中“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的目标。4c点拨:c项“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

17、改变原来的主意。是个贬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5c点拨: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句式要保持一致,即所填句子句式应为“未经历哪能”,同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6a点拨:b项“大约”和“左右”语意重复,应删掉其一;c项缺少主语,可将“使”去掉;d项不合逻辑,前半句的“是否”对应后半句的“是”,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删去“是否”。做此类题目,一定要准确把握病句的几种类型,同时还要借助语感来判断。7示例:当你太消沉的时候留一点小小的空间给积极不要让消沉阻碍你的脚步8(1)正是江南好风景(2)随君直到夜郎西9(1)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浓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或积

18、累思考的习惯),(1分)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1分)(2)示例:活动:开展“成长离不开阅读”主题演讲活动。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开展“被一本书感动”好书推介活动。举办“学会阅读”读书经验与方法交流会。(1分)仿写: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归囊中。(1分)点拨:第(1)小题材料有两则,因而结论也应有两个要点。解答时文字材料要注意提取关键词句,材料一要横向、纵向比较,写出结论。材料二则要判断出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且两者之间又是因果关系。第(2)小题有两个要求,分别是“设计一项活动”和仿写语句。设计活动要围绕主题,活动内容要实用得

19、体,有针对性,如故事会、演讲比赛等;仿写一要紧扣主题,二要注意比喻、排比修辞和句式,还要注意选择的中心词与后面的表述要一致。例句中的“览胜”就与后面的语句紧密相连。二、(一)10.(1)操守,品德。(2)集中精力。(每题1分)11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1分)不明确志向就无法在学习上获得成就。(1分)点拨:本题运用【文言文翻译两法】。翻译时,要准确把握句中“广才”“成学”等词语的含义。12要立德、修身、珍惜光阴(意对即可)(2分)13示例:读了诫子书一文,我明白了,处世时,不论自己面对何人何事,都应以“静”字为先。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才能在纷繁的世事前拨云见日,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为之努力而

20、不至于盲从迷失。(3分) 点拨: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围绕全文总谈,也可以就某一名句而谈,言之有理即可。(二)14.b点拨:本题考查文章的论证思路。第段提出对“学者的态度与精神”的态度,第段论述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第段论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最后一段总结全文。15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的“常态”主要有:作强辩,作遁词,甚至作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4分)16通过对比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精神,也说明了中国学者缺失真正的学者精神。(4分)17中国学者要像古印度学者、欧洲中古学者一样,具有探求真理的责任意识,把真理当作第一种的生命。(4分)(三)18.插叙。(2分)19以后就是典

21、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2分)20坚强。希望儿子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坚强。(3分)21离别感恩思念(每空1分)22母亲克服很大的困难供孩子读书(或母亲借钱供孩子读书的艰辛历程)。(2分)23克服困难,从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3分)三、24.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一件事”点明了要写一篇记事作文,写作时要点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发生在家里”限制了选材的范围,即应写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写家人之间的故事。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我们可以写某次生日的场面,表现浓浓的亲情;可以写发生在家中的一次活动,如“家庭成语接龙比赛”“家庭智力竞赛”等,表现一家人和乐相处的情形

22、。例文: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盛夏的傍晚着实闷热。吃过饭,我便与爸爸、妈妈、姥爷一起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乘凉。爸爸提议说:“借此机会,咱们来举行个家庭歇后语比赛吧!” “好!”大家都举双手赞成。“那就按年龄由小到大的顺序出题吧!”妈妈说。“拥护!”于是,我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开了腔,“请听好!骑驴看唱本。”话音刚落,一向谦虚的爸爸就大声说:“走着瞧,这题对我来说简直是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嘛!”一句话,把我们都逗乐了。妈妈笑出了眼泪,掏出手绢擦了擦,争着说:“该我了,愚公的住处。”沉默片刻,姥爷回答:“开门见山。”“完全正确!”妈妈高兴地说。这时,爸爸站起来,摇着纸扇,踱着方步,悠然地走到我们面前

23、,一字一顿地说:“蚊子嚷着吃老虎。”“好大的口气!”我应声回答。爸爸摸了摸我的头,兴奋地说:“不错嘛,继续努力!”还没等我享受一下表扬,妈妈就接着对我说:“晾衣竿钩月亮你还差得远呢!”一句幽默的话,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注意听。”老教育工作者姥爷,终于“闪亮登场”了。“大石头掉进海里,请说一个与这句话同样答案的歇后语。”姥爷不愧是“巴掌上长毛老手”哇,果真出手不凡,不好对付。怎么办?我赶快溜到爸爸妈妈那儿商量对策。“报告姥爷,我们的答案是飞机上跳伞一落千丈。”“很好,很好,回答完全正确!”姥爷高兴地说,“我郑重宣布,靓靓荣获本次家庭歇后语大赛第一名,口头嘉奖一次!”这次比赛太有趣了!在乘凉的同

24、时,既活跃了气氛,又增进了感情,增长了知识,还开阔了视野,真是一举多得呀!点评:文章开头运用环境描写,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并借助爸爸之口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作者在文中对“我”的语言、妈妈的神态、爸爸的动作进行了细腻刻画,让人读来如见其人。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如“闪亮登场”“口头嘉奖一次”等,幽默风趣。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总评:文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无论是故作“一本正经”的“我”,“笑出了眼泪”的妈妈,“踱着方步”悠然自得的爸爸,还是老成持重的姥爷,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文章的结尾,作者在感慨“这次比赛太有趣了”的同时,不忘强调这次比赛的意义“既活跃了气氛

25、,又增进了感情,增长了知识,还开阔了视野”,点明了全文的主题。三、单元考点方法专项练第四单元字词专项(答案见126页)字音拼读与识记)一、考点解说字音拼读与识记对考生的要求是:熟悉并能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进行正确拼读;掌握常用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读音;能准确识记日常生活中常用汉字的读音。其考查的重点是:(1)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书写;(2)常用汉字的习惯性误读;(3)多音字的语境认读、形似字的辨读等。题型主要有两类:(1)客观选择题,让考生结合具体语言材料或语境判断汉字读音的正误;(2)主观填空题,让考生给汉字注音。二、解题方法字音拼读与识记三法。1因义定音法:现代汉语中绝大

26、多数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和不同的字义紧密联系起来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这个字的含义来判断它的读音。如“累”字,表示“积累”义时,音li,如:日积月累、成千累万。表示“疲劳”义时,音li,如:劳累、疲累、又苦又累。只要弄清楚它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其读音也就容易辨别了。2词性定音法: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因其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而导致了读音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它的词性来判断它的读音。比如多音字“粘”,作动词时,读zhn,如:粘贴、粘连;作形容词时,读nin,如:粘液、发粘、粘性。3语境记音法: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多义字,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含义,只有正确理解词语及上下文,辨明语义,才能避免误读

27、错读。在此,我们不妨根据字义,将其串成一句话,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加以记忆。比如:听到紫禁(jn)城宵禁(jn)的消息,弱不禁(jn)风的她禁(jn)不住哭了。三、考点训练1(2015重庆a)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梦寐(mi)哺育(p)奄奄一息(yn)b贮蓄(ch) 教诲(hu) 衰草连天(shui)c惆怅(chu) 提防(d) 潜心贯注(qin)d呵斥(h) 怡情(y) 锲而不舍(q)2(2015呼和浩特节选)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2分)重创_创伤_以头抢地_ 抢呼欲绝_3(2015福州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

28、。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分)万籁()俱寂浸()着月光字形书写与识记)一、考点解说字形书写与识记考点考查的重点是:(1)课文要求掌握的常用字的读音与形体,一般不考生僻字或难字。(2)形似义异字的识记与订正,以形体相近,意义差异大的字为主。(3)音同形异字的识记与订正。(4)多音多义字的识记等。其题型主要有三类:(1)抄录题,采用田字格或要求规范书写来考查考生的写

29、字能力;(2)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判断选项中的词或句段有无错别字;(3)填空改错题,依据拼音或语境填出相应的汉字或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二、解题方法字形识记五法。1以义辨形法:汉字绝大多数为形声字,而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因此可以根据其形旁来判断字的意义。反过来,我们可以根据词语的意义来判断该汉字的字形是否正确。如,“各行其是”中“是”是“对,正确”的意思,因此,不能写成“事情”的“事”。2以音辨形法: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如“气慨”,根据形近字与其读音的差别,只要一读,就会发现:“慨”读ki,“概”读gi,此处应为“概”。3以形辨形法:对于因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

30、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如“奔弛”中,“弛”应为“驰”,“跑得很快”的意思。4结构推形法: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如“兴高彩烈”“察颜观色”,结构上都是并列关系,利用对应位置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关,词性相同的特点,就可以看出:“彩”与“兴”不对应,应当用表“神色”的“采”;“颜”与“色”不相对,“色”是脸色,而不是颜色,因此“颜”应为“言”,即语言。5来源推形法:对于不了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如“世外桃园”这个错例,“世外桃源”与陶渊明有关,他曾写下著名的桃花源记,因此“源

31、”不能误作“园”。三、考点训练1(2015苏州)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wi)_蓝(tin)_淡金(b)_辉煌 赏心(yu)_目2(2015宁波)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古朴清幽的天一阁,m(1)_漫着淡淡墨香;yu(2)_耳动听的甬剧,传唱着种种悲喜;香甜软nu(3)_的汤圆,包裹着浓浓乡思;静静流淌的姚江,b(4)_育着代代儿女。“海定波宁”之港,继历史之流风余韵,开未来之万千气象。(1)_(2)_(3)_(4)_词语辨识)一、考点解说词语辨识主要包括近义词辨析、多义词辨析、关联词的运用辨析等。其中近义词辨析为常考考点。辨析近义词,必须结合实际语境,根据词语的具体

32、功能,做到“求同”“辨异”,也就是找出“共性”与“个性”,使“个性”与语境相匹配。试题类型主要有:(1)选择下面语境中词语或理解正确(错误)的一项;(2)结合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等。二、解题方法辨析近义词“四看”法。一看词语意义,从词义的轻重、着重点、范围等方面来辨析近义词;二看搭配对象,从词语搭配对象的不同来区分近义词;三看词语色彩,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中、贬)和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的区别来辨析近义词;四看语法功能,看词语在句子中能做什么样的成分,有什么样的语法功能。三、考点训练(2015广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警方提醒市民要

33、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_的骗子,以免上当。(2)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_,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3)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_。a形形色色触景生情混为一谈b五花八门 触景生情 混淆是非c形形色色 睹物思人 混淆是非d五花八门 睹物思人 混为一谈成语辨析与运用)一、考点解说成语辨析与运用主要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关键在于对其意思的理解,应先理解其本义,再试着想它“比喻什么”或“形容什么”。此外,成语有固定的结构、特定的含义,往往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并常带有感情色彩。考题主要表述为:(1)结合语境或根据提示,选择恰当的成语

34、填空。(2)下面选项中成语使用正确(错误)的一项是。二、解题方法判断成语是否误用法。成语的误用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望文生义,仅从字面上来理解成语,造成词义理解错误而误用成语。如“文不加点”“七月流火”等。用错对象,成语适用对象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炙手可热”“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等都有固定的适用对象。褒贬误用,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以便正确判断。如“处心积虑”“趋之若鹜”等成语是贬义词;“叹为观止”是褒义词。语意重复,看语句中有没有意思跟成语意思重复的词语。如“忍俊不禁”和“笑”等。谦敬错位。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敬辞,是表示恭敬的言辞,只能对人。如“蓬荜生辉”是谦辞,“洗耳恭听

35、”是敬辞。三、考点训练1(2015达州)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熟悉了工作流程,掌握了工作技能,并不意味着做起事来能一蹴而就。b牛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提高办学质量的好建议。c十八九岁的高三同学正值豆蔻年华,风华正茂。d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2(2015呼和浩特)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b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这样的人通常不会受欢迎。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答案:考点方法专项练第四单元字词专项考点1: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