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操作---吸痰.ppt_第1页
护理操作---吸痰.ppt_第2页
护理操作---吸痰.ppt_第3页
护理操作---吸痰.ppt_第4页
护理操作---吸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吸痰的护理,普内科 马静,一、概念及原理,二、目的,三、适应症,四、操作过程,五、并发症,六、注意事项,概念及原理,吸痰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用导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 窒息等并发症发生,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大手术后和胸部创伤等,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阻塞而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各种原因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适应症,9/24/2020,吸痰的方式,密闭式吸痰机械通气病人减少感染 开放式吸痰 膨肺吸痰减少肺不张,9/24/2020,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由于人工呼吸道的建立,会厌暂时失去作用,

2、咳嗽反射减弱,加上镇静剂、肌松剂等药物的使用,导致患者咳痰能力下降或丧失,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而聚集于呼吸道内,从而诱发肺部感染,严重者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9/24/2020,因此,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操作,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肺泡通气及气体交换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关键,9/24/2020,操作前的准备,核对:医嘱 患者的床号与姓名 评估患者: (1)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痰液的量和粘稠的情况。,操作前的准备,(2)评估气道: 1、听诊气道内有明显的大水泡音 2、听诊呼吸音粗糙 3、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和发绀,有无痰鸣音,PaO2(动脉血氧分压)、SPO2(血氧饱和度)降

3、低,9/24/2020,4、不能有效自主咳嗽 5、气道内可见分泌物 6、急性呼吸窘迫、可疑胃内容物或上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入 注意痰液的多少决定吸痰的时间和次数。,操作前的准备,告知: 1、吸痰的目的和步骤 2、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合风险,取得合作,操作前的准备,护士准备: 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1、纱布数块 2、生理盐水500ml一瓶 3、压舌板、治疗碗、听诊器、手电 必要时用开口器,准备用物,吸痰管的选择 粗细: 成人和儿童吸痰管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50%,婴儿不超过70% 透明 软硬度:柔软性好的硅胶管长度,9/24/2020,准备用物,9/24/2020,准备用物,负压吸引装置,吸痰器负

4、压选择,使用尽可能低而有效的负压 成人40-53.3kpa(300-400mmHg) 小儿33-40kpa(250-300 mmHg) 患者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操作过程,一、实施 二、操作后,9/24/2020,实施,1、打开吸痰盘的各种盒盖 2、撕开吸痰管开口 3、戴手套 4、取下吸痰连接管,连接吸痰管 5、打开负压试吸力,湿润导管 注意:无菌操作的原则,避免手套污染和吸痰管的污染,实施,1、插管:进管时阻断负压(侧孔法和反折法) 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 经鼻腔插管深度为22-25cm 经气管套管深度为10-20cm 经气管导管深度为10-35cm,9/24/2020,实施,2

5、、吸痰:插管至合适的深度,开放负压,左右旋转,向外退出,吸净痰液 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先吸气管,再吸口、鼻腔,吸痰罐要严格分开使用,吸口鼻后的管不能吸气管 如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前后给予100%的氧气吸入两分钟。 3、肺部听诊:湿罗音有无减少或消失,整理,1、冲洗吸痰管及连接管,分离吸痰管,丢于感染性垃圾袋桶内。 2、脱下手套 3、关闭吸引器 4、擦净口鼻分泌物 5、整理用物 6、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洗手,9/24/2020,观察与记录,1、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面色、Spo2的情况 2、记录痰量、性质、颜色,并发症,1、低氧血症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吸氧 2、气

6、道损伤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操作时动作轻柔 3、感染严格无菌操作,4、心律失常预防及护理:停止吸痰,给予高流量吸氧,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立即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 5、阻塞性肺不张预防及处理:选择合适的吸痰管,避免吸痰时间过长 6、气道痉挛预防及处理:立即停止吸痰,给予受体兴奋剂,如沙丁胺醇,注意事项,(1)吸痰前调节合适负压,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2)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每次吸痰更换吸痰管 (3)插管动作轻柔,敏捷,(4)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2min,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5)吸痰顺序先人工气道再口腔,再鼻腔。各用一根吸痰管,9/24/2020,(6)如患者痰黏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吸氧 (7)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必要时遵医嘱留取痰标本。 (8)储液瓶内吸出液应该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