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改造项目(2#地块)基坑监测方案(优秀工程方案)_第1页
区改造项目(2#地块)基坑监测方案(优秀工程方案)_第2页
区改造项目(2#地块)基坑监测方案(优秀工程方案)_第3页
区改造项目(2#地块)基坑监测方案(优秀工程方案)_第4页
区改造项目(2#地块)基坑监测方案(优秀工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阡县河东河西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号地块)基坑监测方案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1三、设计基本原则2四、设计依据3五、监测项目内容4六、测试方法原理4七、监测工作布置8八、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11九、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14十、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施16十一、应急预案18十二、附图19 石阡县河东河西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地块 基坑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况石阡县河东河西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号地块位于石阡县,东邻佛顶山大道、西靠石阡县第四中学,北临海事搜救中心.地块近似长方形,南北长约87.6米,东西长约55.8米.基坑周长约280米

2、,开挖面积约为4800米2,开挖深度10.50米.设计单位: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石阡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贵州深龙港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周边环境本工程地位于石阡县中心,周边环境复杂.拟建场地位置原为石阡县畜牧局,北侧2米外有-1+14层建筑物,南侧3米外有4层建筑物,东西两侧与道路相靠,地处闹市且场地狭小.3、地质条件根据核工业衡阳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本工程石阡县河东河西片区棚户区改造2号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在勘察深度约18.0米范围内揭露的地基土土质情况主要由杂填土、粘土、卵石层及泥质灰岩组成.本工程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其地

3、下水量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及石阡河河水的渗透补给.4、围护设计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0.50米,采用10003000人工挖空灌注桩+锚索+桩间喷锚的围护形式;止水采用双排袖阀管注浆.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在围护施工及土体加固期间,须周期性对周边环境进行观测,及时发现隐患,并根据监测成果相应地及时调整施工速率及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及市政管线的正常使用.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

4、分必要,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和实施周密的监测计划.本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1) 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作比较,判断上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或达到预期要求,同时实现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2) 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变形发展趋势,及时反馈信息,达到有效控制施工对建筑物及管线影响的目的;(3) 通过监测及时调整支撑系统的受力均衡问题,使得整个基坑开挖过程能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范畴内;(4) 通过监测及早发现基坑止水帷幕的渗漏问题,并提请施工单位进行及时、有效的堵漏准备工作,防止施工中发生大面积涌砂现象;(5) 将现场监测结果反馈设计

5、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工况发展,进一步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6) 通过跟踪监测,在换撑和支撑拆除阶段,施工科学有序,保障基坑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三、设计基本原则1、 系统性原则(1) 所设计的监测项目有机结合,并形成有效四维空间,测试的数据相互能进行校核;(2) 运用、发挥系统功效对基坑进行全方位、立体监测,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及时;(3) 在施工工程中进行连续监测,确保数据的连续性;(4) 利用系统功效减少监测点布设,节约成本.2、 可靠性原则(1) 设计中采用的监测手段是已基本成熟的方法;(2) 监测中使用的监测仪器、元件均通过计量标定且在有效期内;(3)

6、 在设计中对布设的测点进行保护设计.3、 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原则(1) 对结构设计中使用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达到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的;(2) 依据设计计算情况,确定围护结构及支撑系统的报警值;(3) 依据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布点.4、 关键部位优先、兼顾全面的原则(1) 对围护体中相当敏感的区域加密测点数和项目,进行重点监测;(2) 对勘察工程中发现地质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施工过程中有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3) 除关键部位优先布设测点外,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均匀布设监测点.5、 与施工相结合原则(1) 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方法、监测元件的种类、监测点的保护措施;(2) 结合施工

7、实际调整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尽量减少对施工质量的影响;(3) 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频率.6、 经济合理原则(1) 监测方法的选择,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经验尽可能采用直观、简单、有效的方法;(2) 监测元件的选择,在确保可靠的基础上择优选择国产及进口之仪器设备;(3) 监测点的数量,在确保全面、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监测点之间联系,减少测点数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四、设计依据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7-2002)2、 工程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26-2007)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8-2007)

8、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897-2006)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497-2009)6、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19949、 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1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1、 本工程相关围护设计说明及图纸(电子版).12、 基坑周边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环境条件及使用状况.13、 行政主管部门对管线及构筑物的具体要求.五、监测项目内容基坑开挖施工的基本特点是先变形,

9、后支撑.在进行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过程中,每个分步开挖的空间几何尺寸和开挖部分的无支撑暴露时间,都与围护结构、土体位移等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就是基坑开挖中经常运用的时空效应规律,做好监测工作可以可靠而合理地利用土体自身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土体位移的潜力,从而达到保护环境、最大限度保护相关方面利益的目的.根据本工程的要求、周围环境、基坑本身的特点及相关工程的经验,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测点布置主要选择在1.5倍围护桩长范围和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布点,拟设置的监测项目如下:1、 周边地下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2、 坑外地表沉降剖面监测3、 围护顶部垂直、水平位移监测4、 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

10、5、 坑外潜水水位观测6、 拟建建筑物沉降监测六、测试方法原理1. 监测基准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即首先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孔).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布置3个以上稳固高程基准点,这些高程基准点与施工用高程控制点联测,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稳固高程基准点作为起算点,组成水准网进行联测.基准网观测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水准测量要求执行,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参照下表:二级水准观测的限差(米米)基辅分划读数之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往返较差及附和或环线闭合差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检

11、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0.50.71.00.71.5注: n为测站数外业观测使用WILD NA2+FS1自动安平水准仪往返实施作业.观测措施:本高程监测基准网使用WILD NA2+FS1自动安平水准仪及配套因瓦尺,外业观测严格按规范要求的二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为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措施制定如下.l 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成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阴天可全天观测.l 观测前半小时,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设站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l 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

12、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l 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相邻观测点高差变动迹象、地质地貌异常、附近建筑基础和墙体裂缝等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画草图.垂直位移基准网外业测设完成后,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各水准环闭合差,各项参数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平差计算.内业计算采用EXCEL进行简易平差计算,高程成果取位至0.01米米.2. 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历次沉降变形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水准闭合或附合线路

13、,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三次测定(三次取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3. 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采用轴线投影法.在某条测线的两端远处选定3个稳固基准点A、B、C, 经纬仪架设于A点,定向B点,则A、B连线为一条基准线,C点为检查点.观测前,首先对A、B、C的相对关系进行检查,确定这三点稳定后再进行观测,观测时,在该条测线上的各监测点设置觇板,由经纬仪在觇板上读取各监测点至AB基准线的垂距E,某监测点本次E值与初始E值的差值即为该点累计位移量,各变形监测点初始E值均为取三次平均的值.采用

14、经纬仪来测试.4. 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在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内的钢筋笼上采用绑扎的方式埋设带导槽PVC管,测斜管管径为70米米,内壁有二组互成90的纵向导槽,导槽控制了 测试方位.埋设时,应保证让一组导槽垂直于围护体,另一组平行于基坑墙体.测试时,测斜仪探头沿导槽缓缓沉至孔底,在恒温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间隔0.5米)逐段测出X方向上的位移.同时用光学仪器测量管顶位移作为控制值.在基坑开挖前,分二次对每一测斜孔测量各深度点的倾斜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原始偏移值.“”值表示向基坑内位移,“”值表示向基坑外位移.仪器采用美国新科测斜仪或北京航天CX-06型测斜仪进行测试,测斜精度0.1米米/500米米

15、,见下图: 测试原理见下图:计算公式:式中: Xi 为i深度的累计位移(计算结果精确至0.1米米 ) Xi 为i深度的本次坐标(米米) Xi0 为i深度的初始坐标(米米) Aj为仪器在0方向的读数 Bj为仪器在180方向上的读数 C为探头标定系数 L为探头长度(米米) j为倾角5. 坑外潜水水位观测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须在基坑内进行大面积疏干降水以保持基坑内土体相对干燥,以便于土方开挖和土渣运输,如果止水帷幕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将势必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危害性影响,严重将造成基坑管涌、塌方的危害.为了 使浅层地下水位保持一适当的水平,以使周边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可控状态,加强对水位的动态观测和分析

16、,对于了 解和控制基坑降水深度、判定围护体系的隔水性能,分析坑内、外地下水的联系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水位动态变化的量测,可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标高及各孔水位深度,孔口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二次测试的平均值.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采用SWJ90电测水位计.七、监测工作布置各监测项目的测点布设位置及密度应与围护桩基施工的区域、围护结构类型、基坑开挖顺序、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及特性相匹配;同时参照围护桩位置及开挖分段长度等参数,进行测点布置.与此同时也注重了 监测断面的布置,主要为了 解变形的范围、幅度、方向,从而对基坑变形信息有一个清

17、楚全面的认识,为围护结构体系和基坑环境安全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监测信息.结合相关单位对监测工作的要求,设计各监测项目布点情况如下:1、周边地下综合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如有)A、监测点设计原则 取距施工区域最近的管线; 取硬管线(如配水,煤气,下水等); 取埋设管径最大的管线; 一条路上尽可能取一条最危险的管线设直接监测点; 监测点尽可能设在管线出露点,如阀门、窨井上.B、管线情况根据目前掌握的管线分布图,拟在基坑东侧淞沪路、南侧政立路的地下管线上布设变形监测.其中,上水管线上布设变形监测点21点,编号S1S21;在信息管线上布设变形监测点19点,编号X1X19;在电力管线上布设变形监测点

18、18点,编号D1D18;在煤气管线上布设变形监测点7点,编号米1米7;在污水管线上布设变形监测点9点,编号W1W9.共计布设周边地下综合管线变形监测点74点,见附图01.对于监测的管线不便设置直接点的尽可能以管线敞开井、阀门井、窨井等的井口地面结构直接观测.具体布点时应针对不同管线性质以及与基坑的距离关系,确定不同监测力度,密切观测其变形状况.所有测点均进行垂直位移观测,距基坑最近的一排管线同时观测水平位移,其它管线施工期间变形情况可相应参照.监测点固定好后,用水准仪测得监测点的标高,并以两次测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初始标高.2、坑外地表沉降剖面监测为了 监控基础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在基坑周

19、围共布置7组沉降剖面监测点,每组沉降剖面从基坑围护外侧2米算起,按5米、5米、10米、10米的间距分别设置35个垂直位移监测点,编号:DB1-iDB7-i (i=1,2,3,4,5),共计22个地表沉降监测点,见附图01.如点位遇到障碍物时可将点位作平行移动.3、围护顶部垂直、水平位移监测拟在基坑周圈围护顶面上共计布设墙顶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点26点(见右图),编号:Q1Q26.测点具体布置见附图01.测点利用长8公分带帽钢钉直接布置在新浇筑的围护顶部上,并测得稳定的初始值.4、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在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内的钢筋笼上采用绑扎的方式埋设测斜管,孔深比围护体钢筋笼浅约0.5米.埋设

20、中测斜管应保持竖直,并使一对定向槽垂直于基坑边.拟在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内布设13个测斜孔,编号P01P13,测孔布设位置详见附图01.5、坑外潜水水位观测拟在基坑止水帷幕外侧2米范围内布置坑外潜水水位观测孔,共计布设12孔,编号SW1SW12,孔深约8米.见附图01,具体位置可能会视地下障碍物分布情况适当调整.用89钻头成孔,钻进尽可能采用清水钻进,埋设直径为53的专用水位监测PVC管,PVC管外使用特殊土工布进行无缝包扎,下管后用中砂密实,孔顶附近再填充泥球,以防止地面水的渗入.埋设完成后,立即用清水洗孔,以保证水管与管外水土体系的畅通.6、拟建建筑物沉降监测6.1、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根据建筑

21、物结构特点,分别在四栋主楼四周和地下车库的结构角点、立柱等部位共设置建筑物沉降监测点16个,编号为J1J16,详见附图04.如受场地原因无法施测的,将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8.2、沉降观测点的安装(1) 建筑物施工阶段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点的构造可参考下图:为有效保护测点,在建筑物施工阶段均将测点周边约5厘米见方区域用红色油漆予以醒目标示;同时对业主及总包单位予以交底,以望各单位协调保护.(2) 建筑物使用阶段若结构柱外装饰层较薄,建筑物使用阶段沉降观测点与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点相同.若结构柱外装饰层与结构柱脱离,则沉降观测点需重新埋设,埋设位置在原测点旁同一标高处.此时需埋设三脚架,然后

22、将沉降观测的埋件与三脚架焊接,具体构造可参照下图.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点埋设涉及与施工配合问题,需要具体协商,应避免在埋设测点时破坏结构和影响美观,同时应避免施工损毁监测点,故一般情况下主体结构测点埋设工作由施工单位实施.八、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1、基坑施工监测初始值测定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稳定标准为间隔1周的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基准点不少于3个,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

23、,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2、基坑施工监测频率根据工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拟定监测频率为见下表 (最终监测频率须与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监测内容监 测 频 率围护施工、坑内加固坑内降水基坑工程开挖到底板浇筑完成后3天底板浇筑完成后3天到基坑回填周边地下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23次/1周1次/2天1次/1天2次/周坑外地表沉降剖面监测23次/1周1次/2天1次/1天2次/周围护顶部变形监测/1次/1天2次/周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1次/1天2次/周坑外潜水水位观测/1次/1天1次/1天2次/周说明 1、现场监测将采用定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

24、法进行. 2、监测频率可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大小进行适当调整. 3、监测数据有突变时,监测频率加密到每天二三次. 4、各监测项目的开展、监测范围的扩展,随基坑施工进度不断推进.5、地下结构施工至0.00时,监测工作结束.3、拟建建筑物沉降监测频率根据相关规范和工程经验,监测频率暂定为:在施工阶段:在地下室及地上主体部分,每完成一层结构楼板时进行一次观测;填充墙结构及内外装饰施工阶段每一个月进行一次观测.如发生施工暂停情况时,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各进行一次观测;在施工停工阶段每二个月进行一次观测.在使用阶段:在施工完成后的第一年,每3个月观测一次;在施工完成后的第二年,每4个月观测一次;在施工完成后的

25、第三、四年,每半年观测;停测标准依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的规定:连续二个半年沉降量小于2米米,方可停止观测.如发生特殊情况,须加密观测次数.外业观测资料在内业计算前均要进行检查与复检,在保证采集数据正确的前提下把数据输入微机,经过专用软件处理,自动生成沉降监测报表,每次观测后,确保在二日内提交监测成果报表.建筑物沉降满足“沉降监测停止的建筑物沉降指标”,且建设单位书面批复本监测工作结束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最终的监测报告.4、报警指标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总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根据设计单位要求以及以往项目管线主管

26、单位的要求,本工程报警指标初步拟定为(须得到有关单位的确认):项 目报 警 指 标备注日变量累计值周边地下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2米米/d 10米米坑外地表沉降剖面监测2米米/d 30米米围护顶部垂直、水平位移监测东侧、南侧3米米/d 25米米西侧、北侧3米米/d 30米米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东侧、南侧3米米/d 30米米西侧、北侧3米米/d 40米米坑外潜水水位观测50米米累计下降500米米拟建建筑物沉降监测按设计要求5、测试主要仪器设备主要采用仪器设备有:序号设备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使用项目1水准仪瑞士WILD NA2 水准仪垂直位移监测2经纬仪瑞士WILD T2 经纬仪水平位移监测3测斜仪美

27、国新科或北京航天CX-06侧向水平位移4频率接收仪国产 ZXY轴力、应力观测5水位观测计SWJ-90水位计水位观测6电子手簿PDASONY现场记录7台式电脑品牌机数据处理8打印机HP输出设备6、资料整理、提交及流程在现场设立微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实时处理.每次观察数据经检查无误后送入微机,经过专用软件处理,自动生成报表.监测成果当天提交给业主、监理、总包及其它有关方面.现场监测工程师分析当天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的变化规律,并经项目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当天提交正式报告.如果监测结果超过设计的警戒值即向建设方、总包方、监理方发出警报,提请有关部门关注,以便及时决策并采取措施.同时根据相关单位要求提供监测

28、阶段报告,并附带变化曲线图;监测工程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供监测总结报告.本工程工作信息流程如下:工程地质勘察环境调查与设计值校核、分析,进行正、反演计算分析满足条件?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调整设计参数,优化模型重新分析NO设计提出优化后的开挖顺序及降水要求Yes基坑工程设计监测仪器选择标定施工监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监测测点埋设按设计指令要求施工监测数据处理、及时提交各有关部门继续按以上程序施工直至基坑施工完毕业主、监理审批业主、监理审批业主、监理审批九、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1、质量目标本项目质量目标:创优.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动配合业主和总包在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处理好各相关单

29、位和人员的关系.服务于全过程.及时做好各类质量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和反馈.认真完成本项目由于设计与施工变更等原因而增加的工作量,并保证要求和工作质量不变.2、质量保证体系3、监测工作的管理(1)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组成员服从项目经理的统一调配,并在日常监测工作中严格按投标方案的要求带领作业人员实施作业,并经常保持与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的联系,及时了 解场地施工进度,安排与落实监测工作的步骤,配合施工的顺利进行.(2) 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作业人员应严格按方案要求及相应规范进行作业,发现超出允许误差时应及时纠正或进行返工.技术问题由工程负责人与审核人审定人商量后作出决定,工程负责人与审核人实施

30、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杜绝质量问题的产生.(3) 文件与资料的管理监测工作中的相关函件、以及日常监测工作中的内外业资料等应分类装订统一管理,或者有计算机备份以防丢失.提交的监测成果资料应统一格式并进行签收登记.4、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1) 仪器、仪表a、将按设计图纸和文件以及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对所采购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校正,以防质量不合格元件的埋入.钻孔孔深要到位,且孔身要垂直,回填应密实.各测点初始值的测定应待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b、监测仪器要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机构进行校准,并取得检定证书后方可使用.如需更换仪表时,应先检验是否有互换性,并进行对比检测,以保持监测数据的延

31、续性.(2) 野外作业a、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组,抽调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担任项目组主要负责人.项目组的其它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关键、特殊岗位人员持证上岗.b、监测工程专业技术强,我司将对职工进行宣贯、培训,对职工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把“质量第一”从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中去.对埋设全过程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c、进场前,组织全体人员学习监测施工的技术方案,每个施工人员了 解项目的总体要求,熟悉各自岗位的职责、技术要求和作业程序,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执行.d、加强测点的保护工作,测点周围设置明显标志并进行编号,严防施工时损坏.(3) 资料采集及整理a、 制定

32、有关质量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办法,及时做好各类施工记录、工程检验资料、各类试验数据、鉴定报告、材料试验单、各种验证报告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b、外业观测资料在内业计算前均要进行检查与复检,在保证采集数据正确的前提下方可进行计算;c、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会审,及时编制分项施工指导性文件、制定工序质量控制文件,及时解决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十、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施1、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 不发生安全、环境、文明施工的重大投诉或处罚事件; 重伤、死亡事故0起; 次责及以上责任重大交通事故0起; 固体废物及危险废弃物受控处置达100%.2、安全保证体系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司在

33、施工现场的安全.现场组织机构中设置质量安全保障部,有专人负责安全措施的实施和检查工作.整个施工期间,将负责现场作业的全部安全.对所有参加本工程的人员进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定并实施一切必要的措施,保护工程现场的施工安全,维护现场生产和生活秩序.(1)、安全保护责任1)按有关规定履行其安全保护职责,其内容应包括安全机构的设置、专职人员的配备以及防火、防毒、防噪声、防洪、救护、警报、治安等的安全措施.2)加强对职工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并按有关的规定编印安全防护手册发给全体职工.工人上岗前应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合格者才准上岗.3)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规程.若责任区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将立即通报发包人,并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发包人提交事故情况的书面报告.4)加强对危险作业的安全检查,建立专门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的安检人员.(2)、劳动保护按照国家劳动保护法的规定,定期发给在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水鞋、雨衣、手套、手灯、防护面具和安全带等.还将按照劳动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发给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津贴和营养补助.(3)、照明安全在施工作业区、施工道路、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