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培训 (2)ppt课件_第1页
手足口病培训 (2)ppt课件_第2页
手足口病培训 (2)ppt课件_第3页
手足口病培训 (2)ppt课件_第4页
手足口病培训 (2)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手足口病,内容,1、什么是手足口病 2、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3、怎样做好预防控制措施,2,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常见。,定义,3,流 行 病 学,4,传染源,人 是本病的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壮带菌者,5,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传播途径,6,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易感人群,7,

2、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流行方式,8,临床表现,9,临床表现,(一)普通病例表现,病毒潜伏期一般在2-10天,常见为3-7天,最短在24小时内。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 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 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 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痊愈,预后良好。,10,临床表现“三个四”,四部曲:主要

3、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 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11,12,13,14,15,16,17,18,19,重症病例表现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病程在4天内,注意交感神经亢进表现。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体温(腋温)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二)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或烦躁不安,呕吐、易惊、频繁惊跳、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三)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min(按年龄

4、),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四)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40-150次/min,按年龄,排除体温升高或哭吵),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或降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超过15109/L,除其他感染因素外; (六)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8.3mmol/L。,临床表现,20,实验室检查,21,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 普通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二)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RP一般不升高。,22,实验室检查,(三)脑脊液检查

5、神经系统受累时可有以下异常: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四)病原学检查 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应及时、规范留取标本,并尽快送检。,23,实验室检查,(五)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它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24,物理学检查,(一)胸片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重症病例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征象,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二)磁共振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三)脑电图 部分病例

6、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25,物理学检查,(四)超声心动图 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左室收缩运动减弱,二尖瓣或者三尖瓣返流。 (五)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间期延长,ST-T改变。,26,诊断标准,(一) 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1. 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2. 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27,诊断标准,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

7、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28,诊断标准,(二)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29,治 疗,30,(一)单纯手足口病治疗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适当休息,清淡饮食 3、对症治疗 4、病因治疗:病毒唑喜炎平 5、中医中药,治疗,31,32,(二)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1)

8、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0.51.0g/kg次,每48小时一次,2030min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速尿。(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治疗,33,(二)重症病例 (3)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mg/(kgd);地塞米松0.20.5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天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20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或地塞米松0.51.0mg/(kgd)。(4)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

9、(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治疗,34,(二)重症病例 (6)药物应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米力农、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酌情应用利尿药物治疗。(7)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8)监测血糖变化,严重高血糖时可应用胰岛素。(9)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10)有效抗生素防治继发肺部细菌感染。,治疗,35,3恢复期治疗 (1)避免继发呼吸道等感染。 (2)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 (3)功能康复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36,护 理,37,护理,(一)一般患儿的护理 1、消毒隔离:将患儿及时隔离,安置在空气流通、清洁、温度适宜的病房内,限制患儿及家属

10、出入。 2、饮食护理:饮食要易消化,并以清淡、质软、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前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或清洗口腔。 4、皮肤护理: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宽大、柔软,并经常更换。床铺平整干燥,尽量减少 对皮肤的各种刺激。,38,护理,(一)一般患儿的护理 5、发热护理: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卧床休息,多饮水。 6、病情观察: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炎、脑膜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 7、心理护理 9、健康宣教,39,护理,(二)重症患儿的护理 1、并发脑炎、脑

11、膜炎患儿的护理 (1)病情观察 (2)高热的护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颅内高压的护理 (5)惊厥的护理 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防止吸人性肺炎和窒息。 给予氧气吸入治疗,保持吸氧管通畅。 用口咽管或压舌板包裹纱布放于上下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控制惊厥,遵医嘱及时给予镇静剂。 眼脸不能闭合者用生理盐水洗净双眼后涂金霉素眼膏,并用生理盐水纱布遮盖,以保护角膜。,40,预防控制原则,41,预防,(一)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

12、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42,43,预防,(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

13、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44,预防,(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 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 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 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 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 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