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明朝与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岳麓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明朝与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岳麓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明朝与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岳麓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明朝与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学习目标1. 我能识记明朝和清朝前期的主要科学成就2. 我能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培养民族自豪感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 巧妙记忆快速阅读课文 , 完成下列习题 .明长城东起 _, 西至 _, 全长 6300 米 , 大部分至今仍保存完好。_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营造北京, 作为都城。 _的建筑体现了我国古代都市建筑的最高成就, 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_朝杰出的医药学家_用毕生精力 , 写成药物学巨作_ , 该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西方国家称它为“_ ”。_的科学家 _编写的 _, 详细的记述了农业, 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 还

2、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的生产面貌。该书译成多国文字, 被誉为“_ ”。二、微笑合作, 轻松过关看到明长城和北京故宫你有何感想?三、展示交流,分享成果知识收藏箱四、知识小结1. 明长城 : 西起 _, 东至 _。本草纲目 :作者 _, 天工开物 : 作者_五、当堂训练 ( 必做题 )1.“不到长城非好汉 . ”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 实际上是指明朝先后花了200 多年的时间重修的长城 , 下列关于明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全长 6000 里B.是在古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C.东起鸭绿江D.西至嘉峪关2. 指南针 ,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科技成果都( )A. 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B.属于医学研究领域C.反映了明朝的科技水平D.促进了北宋商业的发展3.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 )A. 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 天工开物D. 聊斋志异4.我会判断历史的对错1名校名 推荐(1).长城隔断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2).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3).北京城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4).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农政全书 。 ( )(5).本草纲目的作者是宋应星。()5. 阅读下列材料 ( 选做题 )“天覆地载 , 物数号万 , 而事亦因之 , 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1) 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