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传统村落与建筑146685.ppt_第1页
岭南传统村落与建筑146685.ppt_第2页
岭南传统村落与建筑146685.ppt_第3页
岭南传统村落与建筑146685.ppt_第4页
岭南传统村落与建筑146685.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岭南传统村落与建筑,粤中、粤西、海南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陆琦,一、岭南环境特点 二、岭南村落形态 三、岭南村落建筑,一、岭南环境特点 1 岭南自然环境 2 岭南人文环境,广东、海南地处岭南。岭南指两广与湘赣交界的南岭山脉南部地区。 南岭山脉自东向西由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和越城岭组成,也称“五岭”。南岭山脉东接福建境内的武夷山脉,西接广西境内的大瑶山脉。南岭山脉群海拔高度10001500米。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岭南自然地理形态复杂,有山脉、河流、山地、丘陵、台地及平原等。,1 岭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广东地形图,1 岭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1 岭南自然环境,粤北风光,1

2、 岭南自然环境,粤西风光,1 岭南自然环境,粤中珠三角风光,1 岭南自然环境,粤东风光,1 岭南自然环境,岭南沿海风光,岭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气候特点。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岭南南的大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雷州半岛一带,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属热带气候。 岭南南北面紧依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东北面临福建境内东北向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西接广西境内也是东北向西南走向的云开山脉。这些山脉在华南的西北、北、东北面围成一个天然气候屏障,冬天挡住了大部分自北方移来的干燥冷空气。,1 岭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岭南地形高度从西北、北向东南、南逐渐降低,直到南海边。夏天容易迎来海

3、洋暖湿气流和丰沛的降雨。 北回归线从东至西横过岭南中部,太阳高度角较高,每年夏至前后太阳两次经过华南大部分地区的天顶,因此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多。但是,春天和夏初,越过南岭的北方冷气团与从海洋登陆的暖湿气团相遇,形成南岭静止峰,导致长时间低温阴雨。,1 岭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岭南南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夏季以南至东南风为主,风速较小;而在冬季,大部分地区以北至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大;春秋季为交替季节,风向不如冬季稳定,春季风向与夏季相似,秋季则与冬季相似。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受台风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岭南又是全国受热带气候旋影响最多的地区,沿海地区每年511月常受

4、热带气旋的侵袭,海南岛素有“台风走廊”之称,热带气旋形成狂风暴雨,给岭南地区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种高温、潮湿、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造成华南地区热量丰富,夏长冬暖,暴雨常见,台风频繁的气象特点。,1 岭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系特征 民系是民族内部文化区域性传播的独特结果。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它具有以下三点内涵和特质: 1)共同的方言; 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的生活方式及共同的心理素质。 这三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通过民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2 岭南人文环境汉族民系,北方汉族从秦代开始,在不同时期迁徙到广东各个地区,并与当地土著人融合。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了具有不

5、同生活习俗、不同文化意识和不同性格特征的广府、潮汕和客家等汉族民系。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不同的方言,即广府民系所操的是以广州方音为标准的广州语,客家民系所操的是以梅县方音为标准音的客家语,潮汕民系所操的是以潮州方音为标准的潮汕语。以闽南方言为源的地区,实际上除潮汕地区外,还有雷州半岛和海南方言区。,2 岭南人文环境汉族民系,广东汉族各民系生活区域,广东、海南少数民族保留特色较浓厚的有瑶族、壮族、黎族、苗族等。,2 岭南人文环境少数民族,广东粤北瑶族民居,海南黎、苗族船型屋,海南黎、苗族船型屋平面、剖面,海南黎、苗族村寨布局,二、岭南村落形态 1 岭南村落选址 2 村落格局类型 3 岭南水乡特

6、色,古人非常注重营建宅居,择宅宜在聚“气”之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因此在选宅址时应考虑到寒风、热风、台风、水流、水质、土质等自然地理条件。 立村选址,相形取胜。通过对周围附近的山川地形、地貌、地势等自然环境,观察比较,选用宜居之地。都以“背山、面水、向阳”的地势为最佳格局。 古人认为:“山为阴,水为阳。”“万物负阴而抱阳”。村落布局大多以坐北向南的背山、面水之处为最好的自然环境,称做“后有靠,前有照”,得到阳光照射形成“阴抱阳”格局。,1 岭南村落选址,背山可以阻挡北方袭来之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来之凉风,向阳可以取得良好的日照。近水不但有利于生活、生产,也有利于雨季汇集雨水,万一建

7、筑失火,可马上取水扑救。 从广东许多的古村落可以看到,村落大多按上述原则选址和布局。如果背后没有高山可靠,村落也尽量选址背靠低矮丘陵的地方,并种植茂密的树林将村落围起来。,1 岭南村落选址,广东村落的布局形式丰富多样。 按巷道路网划分,有梳式布局、网格式布局、 放射状布局; 按建筑聚合方式划分,有密集组团式布局、自由散点式布局; 按防御性能划分,有单一家族、宗族的围寨式布局、也有多个宗族聚居的围寨式布局。,2 村落格局类型,2 村落格局类型梳式布局,粤中珠三角村落标准总平面,2 村落格局类型梳式布局,广州从化古村落,广州从化古村落,过去广府地区传统村落采用梳式布局,民居通过厅堂、天井、廊道及巷

8、道来组成通风系统。 村前为水塘、水田,村后村侧有丛树竹林,村庄的整体就像一个大空间,村内的大小巷道、天井、厅房就像在大空间中分隔而成的一个个不同的小空间。风从村前流向村内,就像从大空间流向小空间。这种空间组合对比和差异,就形成了空气压力差,也就造成了通风条件。,2 村落格局类型梳式布局,从梳式总体布局中可以看到,村前村后的水塘、农田,树木构成了一个低温空间,热空气经过它,温度就降低。而村内的房顶,墙体所构成的空间是高温空间。这样,村内村外由于冷热温度差的作用,就自然形成冷热空气的交换,从而构成自然通风。,村落格局类型 梳式布局,开平村落平面,海南文昌某村落平面,佛山三水大旗头村,广州从化钟楼村

9、,村落格局类型 网格式布局,高要市 回龙镇 槎塘村,放射状布局是一种特殊的形式,这类村落一般依岗或依洲而建,以岗或洲的最高点为中心,由此向外发散几条骨干巷道,村外围是祠堂或广场。形成水绕村,中心高四周低的放射状。 高要市蚬岗村四面环水,民居按八卦原理分布,依岗而建,呈蚬状型,直径约600米。村内以麻石铺路,道路纵横交错、错综复杂,现村落中还保存有清朝同治年间所建的故居、书塾和炮楼等古建筑物。,2 村落格局类型放射式布局,高要市 蚬岗村 平面,高要市回龙镇黎搓村鸟瞰,高要市回龙镇黎搓村,水网呈“T”或“Y”字状分汊把村落划分为若干部分,以保证民居得到最长的河道与最便捷的交通出行口。这类水乡村落可

10、以向任何方向发展,它总体上由河涌河道或基塘分割成若干形态类似的陆地区域,区域聚落边缘的建筑比其中心会有所下降。 网形水乡最有代表性的要数佛山市顺德杏坛镇的逢简村。逢简村以水道为界,把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岛,村落外围是环绕的河涌和分布的祠堂庙宇,河道中保存了古村原有的空间格局和自然景象,两旁筑有红砂岩或麻石铺砌的驳岸,每隔一段有小埠头连通门巷,河道一侧与其平行的是麻石铺砌的临河步道,古榕、蕉林、石榴在河两岸绿盈红肥。溯河而上,周边基塘农业一派水乡风光。,2 村落格局类型水乡多向式布局,顺德杏坛镇逢简村平面,岭南水乡环境及格局包涵着两种基本形态:其一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水系;其二是成群连片、波光闪

11、烁的基塘。 珠江水系一进入三角洲地区,愈向下游分汊愈多,河道迂回曲折,时离时合,纵横交错。这些水道将历史上形成的冲积平原切割成块,各平原地块之间则由水系主要河道及密如蜘蛛网的小河联通,河涌水网不但为商贸交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水乡聚落文化特色的孕育及形成奠定了天然水网环境基础。,3 岭南水乡特色,基塘是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果基鱼塘”、“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的农业经营模式,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种植经济作物,远比种水稻等粮食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随着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发展,使得农村的生产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珠江三角洲一带出现了弃稻谷农田生产而种果、养鱼、植桑的风气,走上“稻田果

12、基鱼塘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商品化的道路。 桑基鱼塘这种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塘泥培桑的生产方式,形成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使桑、蚕、鱼、泥之间相互依存、促进,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营造了循环经济的理想生态环境。,3 岭南水乡特色,岭南水乡村落边缘景观主要由松杉河道、农田藕塘、桑基鱼塘和果林花卉等组成。 松杉河道是指村落外围两岸种植水松、水杉的河道。水松是半常绿乔木,水杉是落叶乔木,均属杉科。它们的形态非常接近,一般可高达2030米。船在河涌穿行,清疏劲挺的水松水杉既能提供浓荫又不会遮挡视线,不但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固堤、护岸、防风的功能。 与松杉河道

13、一起构成村落外围景观的还有桑基鱼塘一望无际的原野空间形态,或成组成片的果林花卉。 岭南水乡空间形态构成,除了表现在村落外部的松杉河道和田园风光,也表现在村边的水口园林,村内的榕荫广场、河涌水道、街巷空间和民居庭院等方面。,3 岭南水乡特色,松杉河道,3 岭南水乡特色,1村头水口 所谓“水口”即指村落中水的流入或流出的地方。岭南水乡多以水口作为村落的门户,在此建桥镇锁水口,并广植高大乔木,旁建水口庙、文峰塔或炮楼等高耸建筑物。水口的设置一般是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溪流和山林,将山水、田园、村舍融为一体,高耸的文塔使之成为村落的标志性景观。文塔、石桥、古榕、河流、廊亭是构成水口园林的物质要素。,3 岭

14、南水乡特色,村头水口,2榕荫广场 在岭南水乡,每个村落都有一棵或数棵古榕立于村口,成为村落的标志性景观。在村前村后水塘旁边的广场上,多植有巨大的古榕,浓荫覆地。榕树作为南方特有的树种,适应了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生长迅速且根部宽大发达,树枝浓密婆娑利于遮荫。大榕树下,是岭南水乡村民聚集休闲的主要场所。,3 岭南水乡特色,榕荫广场,3河涌桥梁 岭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随处可见,桥是构成水乡聚落的重要元素,它是路的延续,是跨越河涌的通道,也是体现水乡特色的重要载体。 岭南水乡的桥主要有两种: 一是石券桥,常以中孔最宽,也为桥的最高点,两边次孔面宽逐级递减,各孔随中孔之高渐次低下,形成桥面缓和的

15、坡度,石券桥上做有精雕细刻的各式栏杆,使桥显得稳重而不失优美。 另一种是更为常见的平桥,有水泥桥或木板桥,离河水面较贴近,单侧或双侧设扶手,显得较为简陋。,3 岭南水乡特色,河涌水道,河涌桥梁石拱桥,河涌桥梁平桥,4水埠驳岸 岭南水乡河道的驳岸构成丰富多彩,按其断面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整式和混合式驳岸。 自然式驳岸是带有植被的缓坡驳岸,富有天然野趣,常见于聚落外围; 规整式驳岸常用麻石、红砂岩、毛石、砖等砌筑而成,它与水界面交接形成的岸线较笔直,剖面通常是垂直或陡坡交接,抗灾防洪能力强,常用于穿于村落的水道; 混合式驳岸同时见于聚落内部与外围,通常为用砖石砌筑加固,上覆植被所形成,与以上两种相

16、比,砌筑显得较为随意,其形态与质感更具有生态感与乡土气息。,3 岭南水乡特色,河涌驳岸,水埠是河岸与水面发生联系的驿站,它具有汲水、洗涤、登临、装卸、停泊等功能,一般都是由整麻石叠砌而成。通过水埠,河与街巷有了更进一步的联系,形成水陆转换的空间统一体。依据水埠与河岸的关系,实质是河与街、巷之间的交通位置、空间用地大小等关系,水埠形式常见有平行式、垂直式和转折式等。 埠头前置有广场或开阔地,村民常年乐于榕树下纳凉、聊天、下棋等。,3 岭南水乡特色,河涌水埠,5街道内巷 岭南水乡的居住聚落是由街巷划分,村落道路系统一般由街、坊、里三级组成,街巷布局多呈树枝状,街为干,坊、里为枝。 村落主干道多与河

17、涌平行,一般的巷道与主干道垂直,街巷的尽端分为通头巷与掘头巷两种处理形式。通头巷也是划分民居建筑聚落单元的界面,保证交通的通畅与便捷,这类通达的巷道人车不多,干扰较少,属于半私密交往空间;掘头巷在公共活动中属于私密交往空间,巷内安静,活动人员基本为邻居,相互熟悉,基本没有外来的干扰。,3 岭南水乡特色,主街道,内巷,三、岭南村落建筑 1 祠堂 2 民居,宗祠书院,顺德逢简刘氏大宗祠,东莞东莞茶山南社村,东莞东莞茶山南社村宗祠,珠三角广府村落的传统民居最常见的有“三间两廊”及“明字屋” 。 三间两廊屋,即三开间主座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的三合院住宅,这是本地区最主要的平面形式,特别在农村,大多

18、数都是三间两廊民居。其平面内,厅堂居中,房在两侧,厅堂前为天井,天井两旁称为廊的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 明字屋平面为双开间,象“明”字,故称明字屋。它由厅、房和厨房、天井等组合而成。,广府民居建筑,广府民居建筑,广府乡村三间两廊民居,三间两廊民居变异体,广府民居建筑,广州从化 三间两廊 民居,海南博鳌三间两廊民居,广府民居建筑,大型天井院落式民居,较有特色的要数碧江金楼民居群中的职方第。职方第共四进,包括门厅、牌门过亭、大厅和三层的回字楼。 颇有特色的是牌门与厅堂之间的过亭,粤中一般民居通常的做法是无盖开敞的天井小院,而这里则在牌门墙头和厅堂前檐瓦面上通过四点砖趸,凌空支承着一个歇山大瓦顶,用过亭覆盖着第二进天井,这样既能增加扩展了大厅的室内空间,又确保了大厅的通风和采光,同时丰富了中轴线上建筑的形象,可谓匠心独到。 职方第大厅墙体均用水磨青砖砌筑,檐廊采用石柱,室内中心置有四根木柱,前面木柱之间以落地门罩形成室内中心空间,后面木柱置有屏门。整组建筑空间通透灵巧却不失威严。,广府民居建筑,顺德碧江职方第,金楼位于职方第的后面,原名赋鹤楼,是大宅院建筑群中的藏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