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联系与区别_第1页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联系与区别_第2页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联系与区别_第3页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联系与区别_第4页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联系与区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编制:高一化学组 时间:2013.3.30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联系与区别反应热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题型一般为选择和填空,考查的内容主要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等。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含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 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反应特点任何反应中和反应燃烧反应物质状态物质的状态要确定稀溶液生成物在常温下为稳定态方程式配平标准任意物质的量以生成1 mol H2O(l)为标准以燃烧1 mol 可燃物为标准H符号

2、放热取负值、吸热取正值负值负值能量数值的描述必须指出是放热还是吸热或使用正负值或用H表示直接描述热量的变化时不必再指明是放出的热量,可用H表示说明HE(生成物)E(反应物)H值与书写形式有关,单位一般是“kJmol1”电离吸热、溶解时吸热或放热 稀强酸与稀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稳定的氧化物如CO2、SO2、H2O、P2O5等在中学阶段,如果不指明条件就默认为通常状况,比较H的相对大小时要考虑其数值的“+”“”的问题用弱酸或弱碱的稀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时,每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不能根据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来判断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因

3、为有些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而有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可自发进行。实际上反应热就是反应物分子中旧的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的生成物分子中新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之差。HE(反应物键能)E(生成物键能)。同样当“H”为“”即H0时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这时“H”为“+”即H0。【例题1】(09重庆高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 NaCl(aq)+H2O(l);H+57.3 kJ/mol(中和热)CS(s)+O2(g

4、)= SO2(g);H269.8 kJ/mol(反应热)D2NO2= O2+2NO;H+116.2 kJ/mol(反应热)解析:A项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即H2O的状态必须为液态,因此A选项错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应小于0,因此B选项错误;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明物质在反应时的状态,因此D选项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答案:C【例题2】(09四川高考)25,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 +SO42(aq

5、)+Ba2+(aq)+2OH(aq)BaSO4(s)+2H2O(1);H57.3 kJmol1B.KOH(aq)+ H2SO4(aq) K2SO4(aq)+H2O(l);H57.3 kJmol1C.C8H18(l)+ O2 (g) 8CO2 (g)+ 9H2O(g);H5518 kJmol1 D.2C8H18(g)+25O2 (g) 16CO2 (g)+18H2O(1);H5518 kJmol1解析:中和热的标准是生成1 mol 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A项不符合中和热的定义;燃烧热要求必须生成稳定的氧化物,C项中生成物水为气态,应该为液态。D项中辛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D中H110

6、36 kJmol1才正确。所以ACD错误。 答案:B点拨:燃烧热、中和热概念的理解及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是解该题的关键。【例题3】(08年海南高考)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 5O2 = 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 + 5d4c12b)kJmol-1 B.(4c + 12b6a5d)kJmol-1 C.(4c + 12b4a5d)kJmol-1 D.(4a + 5d4c12b)kJmol-1 解析

7、:由图可以看出1 mol P4中有6 mol PP键,5 mol O2 中有5 mol OO键,1 mol P4O10中有4 mol PO键、12 mol PO键,所以H (6a + 5d4c12b)kJmol-1。答案:A点拨: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在断裂和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检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 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 NaOH完全中和

8、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2、已知:2CO(g)+O2(g)=2CO2(g); H=566.0kJ/mol.由此判断CO的燃烧热是( ) A. -283.0kJ/molB. -566.0kJ/mol C. 283.0kJ D. 566.0kJ3、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 H221kJ/mol 稀溶液中,H+ (aq)OH(aq)H2O(1) 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的反应热为221 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 1m

9、ol 水,放出57.3kJ 的热量4、已知,在25、101kPa时,1mol C(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393.5kJ,1mol CO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283.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5、101kPa时,C(石墨)燃烧生成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石墨)+O2(g)=2CO(g);H=-110.5kJ/ molB.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2和CO混合气体时,少放热283.0kJC.C(石墨)和CO2(g)反应生成CO(g)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如果金刚石燃烧生成CO2放出的热量大于石墨,则从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变化需要吸热5、(08四川卷)下列关于热化

10、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映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映的中和热H2(57.3)kJ/mol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知识要点:反应热是一个矢量,吸热为号,放热为号。所以反应热必须带正负号,且只能用H来表示。在表述燃烧热和中和热时不带正负号,因为中和热和燃烧热不存在正负的问题,均用数值直接表达。(反应热、中和热和燃烧热三者而言:即用H表示的时

11、候标注、号,其余情况均都不标注)一、正确理解“三热”概念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本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用H表示,单位是kJ/mol,并规定放热反应的H0。2、标准燃烧热与热值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形式,使用燃烧热的概念时要理解下列要点。 规定是在101 kPa压强下测出热量。书中提供的燃烧热数据都是在101kPa下测定出来的。因为压强不同,反应热有所不同。 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这样才有可比性)。因此,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例如,C8H18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1,用热化学方

12、程式表示则为C8H18(l)+O2(g)= 8CO2(g)+9H2O(l);H=5518 kJmol-1 规定生成物为稳定的氧化物例如C CO2、H H2O(l)、S SO2等。C(s)+O2(g)=CO(g);H=110.5 kJmol-1 C(s)+O2(g)=CO2(g);H=393.5 kJmol-1C的燃烧热为393.5 kJmol-1,而不是110.5 kJmol-1。 叙述燃烧热时,用正值,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H表示时取负值。例如,CH4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而H890.3 kJmol-1且必须以1mol可燃物燃烧为标准。要与热值概念进行区别。热值:1g物质完全燃烧

13、的反应热叫该物质的热值。3、中和热:把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单位是kJ/mol。燃烧热和中和热都属于反应热。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隔开。若为放热反应,H为 0 。H的单位一般为kJ/mol。2、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个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3、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14、4、由于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5、当反应向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6、用中文表示焓变时数值没有正负号,而用符号表示焓变时数值必须注明正负号。如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H=285.8kJ/mol。三、盖斯定律1、定义: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即甲乙,甲丙乙,H=H1+H2。2、应用(1)利用关系图找出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15、找起点和终点(起点是A,终点是C);找途径:一个是ABC,一个是AC;列式:H3=H1+H2。(2)利用方程组找出反应热之间的关系找出中间产物(中间产物是B);利用方程组消去中间产物:反应c反应a+反应b;列式:H3=H1+H2。四、键能、反应热和稳定性的关系1、键能定义:在101kPa、298K条件下,1mol气态AB分子全部拆开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时需吸收的能量称AB间共价键的键能,单位为kJ mol 1。2、键能与反应热 化学反应中最主要的变化是旧化学键发生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也主要决定于这两个方面吸热与放热,可以通过键能计算得到近似值。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旧键断裂

16、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为吸热反应;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 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反应热,符号H,单位kJ mol 1 ,吸热为正值,放热为负值。可以通过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热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其数据来源的基础是实验测定。由于反应热的最主要原因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所以通过键能粗略计算出反应热。H(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为方便记忆,可作如下理解:断裂旧化学键需吸热(用号表示),形成新化学键则放热(用号表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键能的代数和,即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17、生成物键能总和),若H0,为吸热,若H0,为放热。3、物质稳定性:物质在反应中放出能量越多,则生成物能量越小,该物质越稳定,生成物中化学键越牢固。反之亦然。如:同素异形体稳定性的比较:根据H正负和大小判断,反应放热,说明生成物能量小,较稳定。五、误点警示1、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吗?答: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只要用玻璃棒搅拌混合,温度即迅速降低,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说明该反应已进行。加热只是反应所需的一种条件,放热、吸热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只要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一定放热

18、,反之,就一定吸热。有的放热反应如碳的燃烧需要加热到着火点才能进行。2、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以下反应热均非中和热:H2SO4(aq)+Ba(OH)2(aq)=BaSO4(s)+H2O(1) (此处还有BaSO4(s)的生成热);NaOH(s)+HCl(aq)=NaCl(aq)+H2O(此处还有NaOH的溶解热);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1)(此处还有CH3COOH电离热)。3、已知:H2(g) + Cl2(g) = 2 HCl

19、(g) H = 184.6 kJmol-1,能由此判断出氢气的燃烧热为184.6 KJmol-1吗?已知2C2H2 (g) + 5 O2 (g) 4 CO2 (g) + 2 H2O(l); H =-2600kJmol-1,能说乙炔的燃烧热为-2600kJmol-1吗?另外,物质的燃烧热大,其产生的火焰温度就高吗?答:“燃烧热”的定义是: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或单质)时放出的能量。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物质:CCO2(g),HH2O(l),PP2O5(s),NN2(g),SSO2(g)。生成不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不是燃烧热,如:CCO(

20、g),HH2O(g)。氢气在氯气中虽能燃烧,但其热效应却不是燃烧热,只能称为反应热。燃烧热叙说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文字表示,此时只能用相应的数值和单位,不能用“”号。如乙炔的燃烧热为1300kJmol-1;一是用H表示,此时需用负号表示,如乙炔的燃烧热H =-1300kJmol-1。火焰的温度与可燃物的燃烧热和热量损失(如生成的水等)有关。燃烧热相差不大时,生成的水越多,热量损失就越多,火焰温度就低。【例题解析】例1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20090318BB的能量一定高于DC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

21、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例2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例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 A2H2(g)+O2(g)=2H2O(g);H1 2H2(g)+O2(g)=2H2O(l);H2BS(g)+O2(g)=SO2(g);H1 S(s)+O2(g)=SO2(g);H2CC(s)+ O2(g)=CO(g);H1 C(s)+ O2(g)=CO2 (g);H2DH2(g)+ Cl2(g)=2HCl(g);H1 H2(g)+ C

22、l2(g)=HCl(g);H2 例4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Sn(s、白)2HCl(aq)SnCl2(aq)H2(g);H1Sn(s、灰)2HCl(aq)SnCl2(aq)H2(g);H2Sn(s、灰)Sn(s、白);H32.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例5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C(s)+O2(g)=CO2(g);H1 C(s)+O2(g)=CO(g);H2S(s)+O2(g)=SO2(g);H3

23、S(g)+O2(g)=SO2(g);H4H2(g)+2O2(g)=H2O(l);H5 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A B C D例6 已知反应:101 kPa时,2C(s)+O2(g)=2CO(g);H=-221 kJmol-1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B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24、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例725 、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1、285.8 kJmol-1、890.3 kJmol-1、2 800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O2(g)=CO(g);H=-393.5 kJmol-1B2H2(g)+O2(g)=2H2O(g);H=+571.6 kJmol-1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DC6H12O6(s)+3O2(g)=3CO2(g)+3H2O(l);H=-1 400

25、 kJmol-1例8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1lBC2H2(g)5/2O2(g)2CO2(g) H2O(l);H2b kJmol1C2C2H2(g)5O2(g)4CO2(g)2H2O(l);H2b kJmol1D2C2H2(g)5O2(g)4CO2(g)2H2O(l);Hb kJmol1例9CH3CH3CH2CH2H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化学键CHCCCCHH键能(kJmol1)414.4615.3347.4435.3试计

26、算该反应的反应热例10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中,若断裂1mol H - 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裂1mol Cl- Cl键要吸收243KJ的能量,断裂1molHCl键要吸收432KJ的能量,则在氯气中充分燃烧1mol H2 的能量变化是 。例11将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又已知:H2O(g)=H2O(l);H244.0 kJmol1,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kJ。例1210 g硫磺在 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放出的热量

27、能使 500 g H2O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热化学方程式为。例13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试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的理由是_。(2)经数据处理,t2-t1=3.4 。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1计算。(3)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H1,则H1与H的关系为:H

28、1_H(填“”“”或“=”,理由是_。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NaOH溶液120.220.323.7220.320.523.8321.521.624.9【专题训练与高考预测】1知(1)H2(g)+O2(g)=H2O(g);H1=akJ/mol,(2)2H2(g)+O2(g)=2H2O(g);H2=bkJ/mol(3)H2(g)+0.5O2(g)=H2O(l);H3=ckJ/mol,(4)2H2(g)+O2(g)=2H2O(l);H4=d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d0 C2a=b0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可表示如下:H+(aq)+OH-(aq)

29、=H2O(l);H=-57.3kJ/mol向1L1mol/L的NaOH(aq)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反应热为H1、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 BH2H3H1 CH1=H2=H3 DH1H3H2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

30、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1,则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1) =2H2(g)+O2(g) ;H=+285.5KJmo1B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1)时放出890kJ热量,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CH4(g)+O2(g)= 1/2CO2(g)+H2O(1);H=-445kJmolC已知2C(s)+O2(g)=2CO(g);H=-221kJmol-1,则C的燃烧热为110.5kJmo1DHF与Na

31、OH溶液反应:H+(aq)+OH(aq)=H2O(1);H= 一573kJmol5对于反应C2H4(g)C2H2(g)十H2(g),2CH4(g)C2H4(g)+2H2(g)当升高温度时都向右移动C(s)+2H2(g)CH4(g);H1 2C(s)+ H2(g)C2H2(g);H2 2C(s)+2H2(g)C2H4 (g);H3。判定中的H1,H2,H3大小顺序是 ( )AH1H2H3 BH2H32H1 CH2H1H3 DH3H22Hl6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C(金刚石)+O2(

32、g)=CO2(g);H=-395.41kJ/mol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7N2H2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 mol N2H2(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2H2(g)+O2(g)=N2(g)+2H2O(g);H=+133.5 kJmol-1BN2H2(g)+O2(

33、g)=N2(g)+2H2O(g);H=-133.5 kJmol-1CN2H2(g)+O2(g)=N2(g)+2H2O(g);H=+534 kJmol-1DN2H2(g)+O2(g)=N2(g)+2H2O(g);H=-534 kJmol-18燃烧1 g乙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50 kJ,则这一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2C2H2(g)+5O2(g)=4CO2(g)+2H2O(l);H=+50 kJmol-1BC2H2(g)+5/2O2(g)=2CO2(g)+H2O;H=-1 300 kJC2C2H2+5O2=4CO2+2H2O;H=-2 600 kJD2C2H2(g)+5O2(g

34、)=4CO2(g)+2H2O(l);H=-2 600 kJmol-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H2O(l);H=-571.6 kJmol-1中H表示H2的燃烧热B分子晶体的熔点、沸点随共价键增强而升高C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100.3 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O2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H2O,放出649.5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B2H6(g)+3O2(g)=B2O3(s)+3H2O(l);H=+2 16

35、5 kJmol-1 BB2H6(g)+3O2(g)=B2O3(s)+3H2O(l);H=-2 165 kJmol-1CB2H6+3O2=B2O3+3H2O;H=-2 165 kJmol-1DB2H6(g)+O2(g)=B2O3(s)+H2O(g);H=-2 165 kJmol-111下列化学反应H的数值(放热)最大的是( )ANaOH(aq)+HCl(aq)=NaCl(aq)+H2O(l);H1B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2C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3DNaOH(aq)+H2SO4(浓

36、)=Na2SO4(aq)+H2O(l);H412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 (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 molL-1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13/2O2(g)=4CO2(g)+5H2O(g)的H为 ( )A+8Q kJmol-1 B+16Q kJmol-1 C-8Q kJmol-1 D-16Q kJmol-113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2A(g)+B(g)=2C(g);H0 B2A(g)+B(g)=2C(g);H0C2A+B=2C;H0 D2C=2A+B;H014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

37、的优点的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 B C D15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N2+4H2O+Cl2+2O2;H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参考答案【例题解析】例1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质总能量时为放

38、热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总能量是指所有反应物或所有生成物,而不是其中某些反应物或某些生成物,所以A、B是不正确的;而有的放热反应在开始时也是需要加热的,例如炭的燃烧。答案:C例2解析:A组见上一题目分析,有些化合反应也是吸热反应,例如炭和二氧化碳化合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故B不正确,催化剂是用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它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自身的能量,故不影响反应热,像合成氨、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都是放热反应,故C也是不对的。CO2和CaO的化合反应与CaCO3的分解反应是相反过程,故D正确。 答案D例3解析:上述各反应均是燃烧反应,故都是放

39、热反应,所有H1和H2均为负值,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密切关系。A中,由于从气态水到液态水会放热,所以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多,又因为放热H为负值,放热越多H越小,故H1H2;B中,由于从固态硫到气态硫要吸热,所以气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固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即H1H2;D中,H1=2H2,因为H1和H2均为负值,所以H1H2。答案:AC感悟比较H大小时,一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二要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三要注意放热反应的反应热H0,放热越多,H越大,H越小。例4解析:可得,H2H10,故H2H1 ,A错,根据,在常温下,灰锡会向白锡转

40、化故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C错,当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转化为灰锡,灰锡以粉末状存在,故会自行毁坏。答案:D感悟利用盖斯定律可快速、简便地判断H1、H2的大小,记住: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计算中,盖斯定律大有用途。例5解析:碳与氧气反应放热,即H10,H20,CO再与O2作用时又放热,所以H1H4;发生同样的燃烧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H5H6;碳酸钙分解吸收热量,H70,CaO与H2O反应放出热量,H8H8。故本题答案为C。答案:C例6解析:1 mol C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热量=110.5 kJ,1 mol C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大

41、于110.5 kJ,即C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反应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醋酸是弱酸,与NaOH溶液中和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答案:A例7解析:燃烧热是指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对C而言稳定的氧化物指CO2(g)、对H而言稳定的氧化物指H2O(l)。所以A、B、C错误,正确答案为D。答案:D例8解析:乙炔燃烧是放热反应,H为负值,通过定性判断,排除B、D,生成1摩尔CO2,放热b kJ,故生成4摩尔CO2放热4b kJ。答案:A感

42、悟此题考察的是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注意吸放热与H正负的关系,数值与物质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状态。例9解析:H =6E(CH)E(CC)E(CC)4E(CH)E(HH)=(6414.4347.4) kJmol1(615.34414.4435.3) kJmol1=125.6 kJmol1这表明,上述反应是吸热的,吸收的热量为125.6 kJmol1。 答案:H =125.6 kJmol1。感悟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为方便记忆,可作如下理解:断裂旧化学键需吸热(用号表示),形成新化学键则放热(用号表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键能的代数和,即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43、)(生成物键能总和)。例10解析: 在氯气中充分燃烧1mol H2 时,要先破坏1mol的HH键和1mol的ClCl键,此过程是需要吸收679kJ的能量;在氯气中充分燃烧1mol H2 时会形成2molHCl,放出864KJ的能量,吸收和放出能量相抵,仍会放出185KJ的能量。答案:185kJ例11解析:0.3mol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则1mol乙硼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mol649.5kJ/0.3mol2165kJ,因此乙硼烷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2H6(g)3O2B2O3(s)3H2O(l);H2165 kJmol1。由于1mol水汽化需吸热44kJ,

44、则3mol液态水全部汽化应吸热:3mol44 kJmol1132kJ,所以1mol乙硼烷完全燃烧产生气态水时放热:2165kJ132kJ2033kJ,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产生气态水放出热量是:0.5mol2033 kJmol11016.5kJ。答案:B2H6(g)3O2B2O3(s)3H2O(l);H2165 kJmol1,1016.5kJ例12解析:既要掌握燃烧热的概念,又要理解通过实验测定的方法:先测得一定质量溶液前后的温度变化(通过量热器),然后应用公式Q = mC(t2t2)计算。答案:10 g硫磺燃烧共放出热量为:500 g 4.18 103kJ/(gC)1(62.

45、418)C = 92.8 kJ,则lmol(32g)硫磺燃烧放热为=-297 kJmol-1,硫磺的燃烧热为297 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S(s) + O2(g) = SO2(g);H=-297 kJmol-1 例13解析:(1)对于本实验,让氢氧化钠和盐酸尽可能地完全反应是减小误差的一个方面,所以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上下搅动,以防将温度计损坏。做好保温工作是减小误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所以选用玻璃棒,而不用铜丝。(2)H=-100 g4.1810-3kJ( g)-13.4 0.025 mol=-56.8 kJmol-1(3)因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

46、浓度的氨水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少,所以H1H。答案:(1)上下搅动(或轻轻搅动) Cu传热快,防止热量损失(2)-56.8 kJmol-1(3) NH3H2O 电离吸热【专题训练与高考预测】1 答案:C 解析:比较H的大小要把数值和符号“+、-”看作一个整体来比较,还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化学计量数的倍数关系。比较中和热大小,还要考虑电解质的浓度及强弱。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HH3,即ac,A项不正确。C项比较a、b的大小,反应(1)(2)中物质的聚集状态相同,反应(2)中计量数是反应(1)中的2倍。所以H2=2H1,即2a=b C项正确2 答案:D 解析:等物质的量的NaOH与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若不考虑物质的溶解热和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应放出相同的热量。但在实际反应中,浓H2SO4溶于水时放热,其放出的总热量增多,醋酸是弱酸,随反应进行。醋酸继续电离,电离要吸热,故中和时放热较少。此题问的是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放热越多其H值越小,D项正确。3 答案:D 解析:根据燃烧热概念,CH3OH的燃烧热应是1mol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A错误;反应为吸热反应,生产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