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终稿.ppt_第1页
国际贸易终稿.ppt_第2页
国际贸易终稿.ppt_第3页
国际贸易终稿.ppt_第4页
国际贸易终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肖楠 戴美虹 初阳 诺敏 叶普盖尼,?,目录,?,?,?,?,!,!,!,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中国怎么办?走哪一条路?,多边贸易体制WTO所管理的体制 大多数国家,包括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贸易国,都是该体制的成员,但仍有一些国家不是,因此使用“多边”(multilateral)一词,而不用“全球”(global) 或“世界” (world) 等词。,多边贸易体制有五项主要原则,一是非歧视性,平等地给予“最惠国待遇” 、“国民待遇” 。 二是更自由的贸易,不断减少贸易壁垒 。 三是可预见性,关税税率和市场规则受到约束 ,贸易壁垒不会随意增加。 四是促进公平竞争。 五是

2、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给予欠发达国家更长的调整时间、更多的灵活性和特殊权利。,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了谋求共同的经济、贸易发展,通过缔结实现一体化的国际条约并设立相应的国际组织的方式而形成的经济、贸易联合的过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关税优惠,商品自由流动,共同对外关税,要素自由流动,协调经济政策,统一经济政策,优惠贸易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从低级到高级,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点,具有地区性和集团性有超国家的共同机构和调节措施,参加一体化的成员国局部主权有一定程度的让渡,政治色彩浓厚,对世界贸易有重大影响的经贸集团,石油输出国组织,对世界贸易有重大影响

3、的经贸集团,欧盟,对世界贸易有重大影响的经贸集团,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世界贸易有重大影响的经贸集团,东盟,对世界贸易有重大影响的经贸集团,亚太经合组织,对世界贸易有重大影响的经贸集团,拉美南方共同市场 西非货币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 对多边贸易体制,“宽容” 的 基本原则,“规范与约束”的 基本规则,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宽容,“法律宽容”:多边贸易体制在有关规则纪律和通知审议程序的制定过程中,对区域集团采取了极为灵活和务实的态度。 “实践宽容”:多边贸易体制在按有关规定对区域集团协议的审议实践中所采取的灵活与务实的态度。,1、规范的含义模湖不清 一派认为GATT第24条并没有赋予区域贸易

4、协定成员以特权,因而它不能作为与GATT其它规定不一致的依据。如韩国、香港、印度和日本等; 另一派主张只要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定不损害第三方的权益,可以与WTO的相关规定不符。如欧共体国家等。,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宽容,2、执行态度的宽松 规范含义的模湖不清直接影响了区域贸易委员会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审查工作。 虽然对规范的确定含义没有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争端解决机构与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在某些争论上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它们都倾向于认为GATT第24条可被作为成员背离其他GATT条款的根据,反映出WTO容忍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的一种态度。,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宽容,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经济

5、的行为规范,WTO各成员方领土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受下述纪律的约束: 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自由化或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协定 不得高于或严于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前实施的相应关税和贸易法规。 原则上不得影响其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特别优惠。 必须提供建成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的合理计划与时间表。,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理论:贸易创造效应,宏观:促进贸易自由,微观:提供学习机会,中观:国家协同效应,理论:贸易转移效应,宏观:阻碍贸易自由,中观:抑制多边发展,微观:人为阻碍进程,一、理论:贸易创造效应,0,P,Du,Su,Su+v,A,Sw,Q2,C,Q1,

6、Q3,P=(1+t1)P*,P1=(1+t2)P*,P*,t2P*,t1P*,Q,例如:澳新紧密关系协议和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对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和竞争政策的规定,对乌拉圭回合相关协议的达成作了前期准备。,二、宏观:促进贸易自由 区域安排为全球行动提供准备和经验,欧共体:成员优先,总协定:协商一致,折衷的机制: 成员国政府和司法当局 保留其主权 但受制于独立的审议机制,三、中观:国家协同效应,区域内自由化行动,其他国家贸易自由化,其他地区贸易自由化,全球贸易自由化,例如:1996年11月,APEC苏比克峰 会关于消除信息技术产品关税的实施,四、微观:提供学习机会,提 供 学 习 机 会,官

7、员,政府,国家,管理阶层,成员国政府,多边国家间,转向多边行动,举例,Q,P=(1+t1)P*,P1=(1+t2)P*,t2P*,O,P,Sv,Sw,A,Du,P*,Q2,Q1,G,t1P*,一、理论:贸易转移效应,二、宏观:阻碍贸易自由,三、中观:抑制多边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多边贸易体制可有可无,分散成员国注意力,加剧成员国分歧,增加多边谈判难度,四、微观:人为阻碍进程,人为维护区域利益 主观阻碍多边进程,欧盟维护农产品 延缓乌拉圭和多哈回合谈判进程,相似性,对立性,一致性,趋势性,内容与原则一致,开放、公平透明、非歧视,关税 非关税及其他,发展目标一致,乌拉圭回合影响,第一次区域经济一体

8、化浪潮,第二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一致,对立,1948197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7.27%,促进贸易增长。,自由化成果多边化,动态互补性竞争,寻找必要的资源和市场,最终趋向 汇合,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24条 第4款: 通过自愿签订协议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的一体化对扩大贸易的自由化是有好处的。 第5款: 本协议各项规定,不能阻止缔约各方在其领土之间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成为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需要采取某种临时协定。,关贸总协定支持区域性的自由贸易组织,限制: 关税壁垒 原产地原则 反倾销 贸易技术壁垒 补贴与反补贴 政府采购 保障条款 纺织品和服装 知识产权 服务贸易等,多边贸易体制,区域经

9、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与多边贸易体制的互补性竞争关系,压力 吸纳 取长补短 协同发展,区域经济与多边贸易体制的互补性竞争关系,蒙古积极谋求 参与多边贸易体制 诺敏,蒙古国加入世贸组织,因应行业和形势需要实行灵活的进口关税政策,蒙古曾实行15的关税,至1999年初,一度取消普通进口商品的关税,实行零关税政策。此后,又采取了调整关税的措施,将其税率确定在5。,对中国的启示,避免对幼稚产业的消极保护 对于国内竞争力较弱的行业,不应消极地保护,而应实行开放性保护,在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广泛的经济贸易关系;同时采取灵活的关税政策和吸引外资的措施,扶植弱势行业的发展。,实行灵活的关税和投资政策

10、蒙古入世后,针对行业和形势需要而对关税实行灵活调节的政策,以及为吸引外商投资而采取的灵活多样的优惠政策,启发我们入世后制定关税和投资政策应有一定的弹性。,对中国的启示,俄罗斯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 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发展 叶普盖尼,背景,俄罗斯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创始国和积极推进者。 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是俄罗斯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俄罗斯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的理由: 一、俄罗斯目前所参与的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程度不同的存在一些缺陷或规模小,或缺乏凝聚力,组织松散等,发展前景不能令人满意。 其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俄罗斯开展外交、对外经济关系和保证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俄

11、罗斯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几点理由理由,(一)独联体发展前景暗淡,成员国同床异梦,联而不和,经济一体化停留在纸面上。 (二)欧亚经济共同体规模小,难有大的作为,不可能成为俄罗斯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亚太经合组织规模太大,成员国经济水平参差不齐,组织松散,经济一体化步履艰难。,(四)俄罗斯可以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 (五)俄罗斯可以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增强对周边更多国家的影响力,树立世界大国地位,促进贸易多变发展。,俄罗斯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几点理由理由,总之,俄罗斯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是在它所参与的其他一体化组织

12、发展前景不能令人满意的情况下做出的战略选择,是俄罗斯发展外交关系、对外经济关系和保证国家安全的一种战略选择。,俄罗斯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几点理由理由,俄罗斯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几点理由理由,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进程两个阶段: 1. 2009年金融危机以前,即“前危机时代” 2. 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即“后危机时代”,“前危机时代”,危机以前,中国参与多边贸易的战略上一般考虑以下几点: (一)制定推进我国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总体战略规划方案 (二)积极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三)修订完善相关立法 (四)积极援用“授权条款”的规定 (五)加强我

13、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中国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 第二个层次是次区域集团,也即东亚经济合作 第三个层次是两岸四地更紧密的经济贸易关系,(一)制定推进我国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 总体战略规划方案,(二)积极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我国区域合作的重点应放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方面,应在现有的中、日、韩和东盟的对话机制和货币合作机制上建立东亚经济合作组织框架,一些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应首先在次区域内先期实施。 在推进东亚经济合作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应力争早日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三)修订完善相关立法,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

14、存在一个法律依据的问题。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是我国涉外贸易的一部基本法。,(四)积极援用“授权条款”的规定,1979年东京回合达成的“授权条款”规定发展中国家成员可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发展中国家成员进行的这种一体化安排是作为发达国家成员给予发展中国家成员的一种优惠特遇而产生的。,(五)加强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与 协调工作,参与亚太经济合作既涉及不同的国家层面,而且也涉及众多的经济领域及政治、文化、宗教等很多方面;既涉及政府部门,也涉及研究、企业及中介组织等多种主体。,另一方面,在亚太地区,既有这样的区域贸易集团,也存在像、澳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美澳美新自由贸易协定

15、、东盟自由贸易区()等词句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有的成员又分别属于不同的次区域贸易集团。因此在推进合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国内国际组织与联系协调工作。,“后危机时代”,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应适时改变以往策略,积极利用WTO内的多种谈判机制,增强中国在相关谈判中的影响力; 借鉴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验,重视利用提案权维护国家利益; 此外还应促进中国各类非官方组织更多参与WTO事务。,一、“后危机时代”国内外经贸环境变化要求中国更加深入地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实现自身战略目标,首先,金融危机爆发后,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者。从本质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战略性贸易摩擦期,必然性、非对抗性和长期性

16、是中国战略性贸易摩擦期的三大基本特征。,一、“后危机时代”国内外经贸环境变化要求中国更加深入地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实现自身战略目标,其次,迄今为止,多哈回合谈判依然停滞不前,主要是由于在农产品问题上存在分歧,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前景扑朔迷离。中国作为全球贸易自由化和此次谈判的重要受益方,有必要利用各种方式积极推进多哈谈判的进程。,一、“后危机时代”国内外经贸环境变化要求中国更加深入地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最后,尽管目前的中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但并非经济强国。在解决就业、能源、环保、收入差异等方面,中国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难题。,二、重视利用WTO内的谈

17、判决策机制,增强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力,1.中国参与“绿屋会议” “绿屋会议”是WTO典型的局外谈判机制,就是由少数WTO成员进行的非正式磋商。 在形式上,“绿屋会议”可能表现为常驻大使的团长会(HOD)、部长级会议期间的非正式磋商会议、小型部长会议等。,二、重视利用WTO内的谈判决策机制,增强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力,2.中国与“多速前进”的谈判模式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仍然使用一揽子原则,即成员方对谈判达成的所有协议,要么全面接受,要么完全放弃。 而该原则的局限性目前也已暴露无遗由于所涉议题广泛而含混,各成员方均关注自身利益最大化,客观导致谈判效率低下,议而不决。,在2005年的香港部长级会议上,我国秉

18、承“不当领头羊,不当绊脚石”的谈判原则,也采取了较为低调的立场。 我国向WTO提出的议案也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很少有条款性提案。 直到2008年中国受邀参加WTO七大贸易国会议(G7),才首次进入WTO核心谈判圈,我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的地位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三、借鉴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验,重视利用提案权维护国家利益,近年来,我国向WTO提交的提案呈上升趋势,其中很多提案也得到其他成员方的重视,但是相比美国、印度等国家,我国的提案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中提案能力不仅体现于提案的数量,更是体现于提案的质量如何通过提案反映我国的利益并引起他国的重视。,三、借鉴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验,重视利用提案权

19、维护国家利益,总结印度的提案经验,我们可以汲取其中教训,推动中国下一时期更加深入地参与WTO。 具体方法可以参照以下两点: 1.加快建设提案形成的国内协商机制,三、借鉴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验,重视利用提案权维护国家利益,2.重视提案在WTO内的推动工作 在推动提案在WTO内通过方面,印度的以下经验可供我国借鉴: 第一,与其他国家联合。 第二,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身份。 第三,充分利用特别小组的身份提案。,三、借鉴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验,重视利用提案权维护国家利益,四、推动中国各类非官方机构直接参与WTO事务,WTO有多项措施鼓励非官方组织参与WTO事务。一般而言,非政府组织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20、参与WTO日常事务。 首先,在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间国际组织间构建网络关系,以帮助各方更畅通地沟通信息; 二是通过向WTO秘书处提交意见书以发表意见; 三是集合各国世贸专家组成研究中心,通过召开国际研讨会,开展专题研究,通过为政府官员、法官及专业人士提供WTO培训等方式普及WTO相关知识和培养WTO专业人才。,例如,在2005年香港部长级会议上,总共有810家非政府组织参加会议各项议程的讨论,来自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有24家,其中中国香港19家,中国台湾3家,中国大陆仅有2家。,四、推动中国各类非官方机构直接参与WTO事务,随着非官方组织在WTO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其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我们应

21、重视国内咨询机构对WTO事务的直接参与,并借此增强我国在WTO内发挥影响的能力。 具体做法有以下两点:,四、推动中国各类非官方机构直接参与WTO事务,1.利用WTO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建立的网络关系,参加WTO秘书处举办的研讨活动,推动各方间信息畅通 WTO秘书处举办的非政府组织研讨会为各国非政府组织与WTO间建立起一座彼此沟通的桥梁,应当鼓励中国各类非政府组织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历次研讨会中去。,四、推动中国各类非官方机构直接参与WTO事务,此外,我国有关机构应当在两类研讨会中采用不同的策略; 公众研讨会中应积极争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其他国家非政府组织的支持,联合各方作为整体向成员方政府提交意见; 专题性研讨会应紧抓利益关注点,据理力争,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