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付建和 研究员 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黑龙江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落实及培训会资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讲座提纲,一、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庄稼这支花 肥料咋当家 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三、肥料配方设计 四、田间示范及效果评价 化验数据的处理及建立田间档案 五、土肥新项目简介,一、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1、肥料的作用。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科学施用肥料是确保优质高产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据调查:目前化肥对粮食增产增收的贡献率已由八十年代的28%提高到40-50%,粮食生产对肥料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怎样才能当好肥料这个家?这是土肥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最关心的事。,2、土肥的重
2、要性 毛泽东在50年代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将“土肥”排在了前两位。,土肥的重要性-联合国粮农组织是这样表述的:农民物化投入中50%是肥料费用;粮食增产份额中50%是土肥技术所起的作用;靠肥料增产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50%的人口。-世界卫生组织是这样表述的:21世纪是亚太地区粮食安全的高危区。科学施肥对确保粮食安全作用重大,然而“九五-十五”期间国家对龙江土肥的投资微乎其微。-是水利投资的千分之一、是开发区的万分之一。,3、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1、从肥料生产的角度。肥料生产层次与使用层次的不协调性,习惯直接施用原料肥。肥料生产层次包括: A、原料肥生产层次(一铵、二铵、尿素、氯化钾)B、通用型肥料生
3、产层次(撒可富、倍丰)C、专用肥料生产层次(测土肥料、BB肥、营养基质、复合专用追肥)D、改性肥料(涂层缓释肥、有机无机肥、腐植酸微肥)。高磷、高氮多,中低浓度肥料少。缓释和控释问题。(其实有机-无机配合就是缓释),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2、从农业栽培的角度。有机无机不配合。施肥技术指导不到位和农民素质等。栽培措施等其他原因(土壤物理性状不良、水分的缺乏、农业生产力水平) 3、从农民的角度。当前农民在肥料使用上严重存在着“重视施用化肥、少用(不用)农肥、忽视微肥、轻视菌肥、不种绿肥”的现象。这种不平衡施肥的现象任其发展下去,不仅肥料利用率降低、影响粮食产量,还导致耕地质量退化、农业投入产出比下降
4、,经济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二、测土配方施肥,1、测土配方施肥的概念 测土配方施肥是当今在世界农业生产中推广的重要技术之一。 定义: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2、测土配方施肥的发展阶段,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年来,经过了由初级阶段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演变的过程。80年代是复合肥阶段:由施用单质化肥到推广氮磷复合肥,代表肥种有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等。90年代是复混(掺混)肥阶段:由氮、磷二元结构的复合肥发展到氮、
5、磷、钾三元结构复混肥,代表的肥种有撒可富、俄罗斯三元复合肥等。2000年以后是配方专用肥等多元化施肥阶段。逐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测土配方肥料,应用氮、磷、钾、微肥和腐殖酸肥料等多元专用肥料等。上述三个阶段呈含混交织性发展,没有年度间严格的分界。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测土化验和田间试验结合,化验室测土和土壤速测、植物营养诊断结合,使技术应用进程不断加快。,3、测土配方施肥的五大功效,一是增产。测土配方施肥可使农作物产量增产10-15%。全省粮食总产由100亿公斤、200亿公斤到现在已经形成了315亿公斤综合生产能力,这其中测土配方施肥立了大功。 二是节本。测土配方施肥平均
6、可节省肥料约8-10,每亩地折合节约人民币5-6元;肥料节本的潜力水稻玉米大豆 三是增收。使每亩作物增收2025元。这两项加起来节本增收可达30元左右。 四是提质。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达到“稻谷依旧飘香、瓜果照样甘甜”的效果。-注重中微量元素的测试 五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4、测土配方施肥的五个步骤和九个环节,专家指导 企业生产 农民实施 田间试验、土壤测试、配方设计、校正试验、 配方加工、示范推广、宣传培训、效果评价、技术研发,(一)测试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技术,测试样品包括土壤样品、植株样品和肥料样品 样品的采集一定具有代表性,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应的采样和处理方法。,1、土壤样品的采集,1.
7、1 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100亩(平原区、大田作物每100500亩采一个混合样,丘陵区、大田园艺作物每3080亩采一个混合样)。为便于田间示范追踪和施肥分区需要,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面积为110亩。,1.2 采样时间,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的第一次施肥前采集。 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1.3 采样周期,同一采样单元,无机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或进行植株氮营养快
8、速诊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23年,中、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 1.4 采样点定位 采样点参考县级土壤图,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1。,1.5 采样深度,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果园为040cm。 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含量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1.6 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每个样品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7-20个点为宜。,1.7 采样路线,.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
9、、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1.8 采样方法,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测定微量元素的样品必须用不锈钢取土器采样。,1.9 样品量,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用于推荐施肥的0.5公斤,用于试验的2公斤),如果一个混合样品的数量太大,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
10、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1.10 样品标记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一张。 采样标签 编号:15*-+ 市县 乡镇 村 农户:,取样编号参照 全省邮政编码:省15(6)、县15*、乡镇15* -05001,1.11采样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办法,(1).无GPS问题:A从厂家赊几十台;B从林业、土地、植保借;C还不够用咋办?圈定村屯经纬度大框,确定稀疏的经纬点,然后再根据经纬度的分秒数与公里距离的关系再定。D先用物理参照物取样,买到仪器后在吻合。 (2)取样工具问题:取土铲、取样器和平板
11、锹均可以。样品袋、标签统一印制。,2 、土壤样品制备,2.1 新鲜样品 某些土壤的成分如二价铁、硝态氮、铵态氮等在风干过程中会发生显著变化,必须用新鲜样品进行分析。为了能真实地反映土壤在田间自然状态下的某些理化性状,新鲜样品要及时送回室内进行处理分析,用粗玻璃棒或塑料棒将样品混匀后迅速称样测定。 新鲜样品一般不宜贮存,如需要暂时贮存,可将新鲜样品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放在冰箱冷藏室或进行速冻保存。,2.2 风干样品,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要及时放在样品盘上,摊成薄薄的一层,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严禁暴晒,并注意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风干过程中要经常翻动土样并将大土块捏碎以加速
12、干燥,同时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 风干后的土样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过筛,充分混匀后,装入样品瓶中备用。瓶内外各放标签一张,写明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采样深度、样品粒径、采样日期、采样人及制样时间、制样人等项目。全部分析工作结束,分析数据核实无误后,试样一般还要保存三个月至一年,以备查询。少数有价值需要长期保存的样品,须保存于广口瓶中,用蜡封好瓶口。,2.2.1 一般化学分析试样,将风干后的样品平铺在制样板上,用木棍或塑料棍碾压,并将植物残体、石块等侵入体和新生体剔除干净,细小已断的植物须根,可采用静电吸附的方法清除。压碎的土样要全部通过2毫米孔径筛。未过筛的土粒必须重新碾压过筛,直至全部
13、样品通过2毫米孔径筛为止。过2毫米孔径筛的土样可供pH值、盐分、交换性能及有效养分项目的测定。 将通过2毫米孔径筛的土样用四分法取出一部分继续碾磨,使之全部通过0.25毫米孔径筛,供有机质、全氮,碳酸钙等项目的测定。,2.2.2 微量元素分析试样,用于微量元素分析的土样,其处理方法同一般化学分析样品,但在采样、风干、研磨、过筛、运输、贮存等诸环节都要特别注意,不要接触金属器具,以防污染。如采样、制样使用木、竹或塑料工具。过筛使用尼龙网筛等。通过2毫米孔径尼龙筛的样品可用于测定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2.2.3 颗粒分析试样,将风干土样反复碾碎,使之全部通过2毫米孔径筛。留在筛上的碎石称量后保存,
14、同时将过筛的土壤称量,以计算石砾质量百分数,然后将土样混匀后盛于广口瓶内,用于颗粒分析及其他物理性质测定。若在土壤中有铁锰结核、石灰结核、铁子或半风化体,不能用木棍碾碎,应细心拣出称量保存。,3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3.1 采样要求 植物样品分析的可靠性受样品数量、采集方法及分析部位影响,因此,采样应具有:,代表性:采集样品能符合群体情况,采样量一般为1kg。 典型性:采样的部位能反映所要了解的情况。 适时性:根据研究目的,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定期采样。 粮食作物一般在成熟后收获前采集籽实部分及秸秆;发生偶然污染事故时,在田间完整地采集整株植株样品;水果及其它植株样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采样要求
15、。,3.2 采样前准备工作,选择具有采样经验,明确采样方法和要领,对采样区域农业环境情况熟悉的技术人员负责采样;同时要备有采样区域的地形图、土壤分布图、污染源分布图、粮食作物分布图、交通行政图、GPS手持机等,准备采样工具、采样袋(布袋、纸袋或塑料袋)、采样记录等。 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调查各种环境因素,核实合理布点。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并绘制样点分布图,制订采样计划。,3.3 样品采集,3.3.1 粮食作物 由于粮食作物生长的不均一性,一般采用多点取样,避开田边2m,按梅花形(适用于采样单元面积小的情况)或“S”形采样法采样。在采样区内采取10个样点的样品组成一个混合样。采样量根据检测项目而定,籽
16、实样品一般1kg左右,装入纸袋或布袋;要采集完整植株样品可以稍多采些,约2kg左右,用塑料纸包扎好。,3.3.2 蔬菜样品,蔬菜品种繁多,地块零星。菜地采样可按对角线或“S”形法布点,采样点不应少于10个,采样量根据样本个体大小确定,一般每个点的采样量不少于1kg。从多个点采集的蔬菜样,按四分法进行缩分,其中个体大的样本,如大白菜等可纵向对称切成四份或八份,取其2份的方法进行缩分,最后分取3份,每份约1kg,分别装入塑料袋,粘贴标签,扎紧袋口。 如需用鲜样进行测定,在采样时,最好连根带土一起挖出,用湿布或塑料袋装,防止萎蔫。采集根部样品时,在抖落泥土时或洗净泥土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根系的完整。 市
17、场采样,可参照市场水果取样进行。,3.4 植株样品处理与保存,粮食籽实样品及时晒干脱粒,充分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量。当需要洗涤时,注意时间不宜过长并及时风干。为了防止样品变质,虫咬,需要定期进行风干处理。使用不污染样品的工具和筛将稻谷去壳制成糙米,把糙米、麦粒、玉米粒等籽实粉碎,过0.5mm 筛制成待测样品。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时,不要使用金属器械或如钢制粉碎机、金属筛等,推荐使用竹、木和石质、瓷质、塑料制品。 完整的植株样品先洗干净, 根据不同污染物和粮食作物生物学特性差异,采用能反映特征的植株部位,用不污染待测元素的工具剪碎样品,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的量,制成鲜样或于60烘箱中烘干
18、后粉碎备用。,(二)田间基本情况调查,1 调查内容 在田间取样的同时,调查田间基本情况。主要调查记录内容包括取样地块前茬作物种类、产量水平和施肥水平等。具体内容见附件3。 2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是陪同取样调查的村组人员和地块所属农户。,三、肥料配方设计,(一) 对于地块肥料配方设计 基于田块的肥料配方设计首先确定氮磷钾养分的用量,然后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通过提供配方肥料或发放配肥通知单,指导农民使用。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土壤与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和养分平衡法。,1.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方法 。,氮素实时监控; 磷钾养分恒量监控 中微量元素养分矫正施肥技
19、术,对地块肥料配方设计,该技术综合了目标产量法、养分丰缺指标法和作物营养诊断法的优点。对于大田作物,在综合考虑有机肥、作物秸秆应用和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养分优化调控与管理策略。其中,氮素推荐根据土壤供氮状况和作物需氮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精确调控,包括基肥和追肥的调控;磷钾肥通过土壤测试和养分平衡进行监控;中微量元素采用因缺补缺的矫正施肥策略。,1.1氮素实时监控施肥技术,根据目标产量确定作物需氮量,以需氮量的30%60%作为基肥用量。具体基施比例根据土壤全氮含量,同时参照当地丰缺指标来确定,一般在全氮含量偏低时,采用需氮量的50%60%作为基肥,
20、在全氮含量居中时,采用需氮量的40%50%作为基肥,在全氮含量偏高时,采用需氮量的30%40%作为基肥。并通过“3414”田间试验进行校验,建立当地不同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播种前对020cm土壤无机氮(或硝态氮)进行监测,调节基肥用量。,配方施肥差减法公式,其中:土壤无机氮(公斤/亩)=土壤无机氮测试值(mg/kg)0.15校正系数,氮肥追肥用量推荐,氮肥追肥用量推荐以作物关键生育期的营养状况诊断或土壤硝态氮的测试为依据,这是实现氮肥准确推荐的关键环节,也是控制过量施氮或施氮不足、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减少损失的重要措施。测试项目主要是土壤全氮含量、土壤硝态氮含量或小麦拔节期茎基部硝
21、酸盐浓度、玉米最新展开叶叶脉中部硝酸盐浓度,水稻则采用叶色卡或叶绿素仪进行叶色诊断,具体见附件9。,1.2 磷钾养分恒量监控施肥技术,根据土壤有(速)效磷钾含量水平,以土壤有(速)效磷钾养分不成为实现目标产量的限制因子为前提,通过土壤测试和养分平衡监控,使土壤有(速)效磷钾含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磷肥,基本思路是根据土壤有效磷测试结果和养分丰缺指标进行分级,当有效磷水平处在中等偏上时,可以将目标产量需要量(只包括带出田块的收获物)的100%110%作为当季磷用量;随着有效磷含量的增加,需要减少磷用量,直至不施;而随着有效磷的降低,需要适当增加磷用量,在极缺磷的土壤上,可以施到需要量的150%
22、200%。在24年后再次测土时,根据土壤有效磷和产量的变化再对磷肥用量进行调整。钾肥首先需要确定施用钾肥是否有效,再参照上面方法确定钾肥用量,但需要考虑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带入的钾量。一般大田作物磷钾肥料全部做基肥。,1.3 中微量元素养分矫正施肥技术,中、微量元素养分的含量变幅大,作物对其需要量也各不相同。这主要与土壤特性(尤其是母质)、作物种类和产量水平等有关。通过土壤测试评价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丰缺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因缺补缺的矫正施肥。,2.肥料效应函数法,根据“3414”方案田间试验结果建立当地主要作物的肥料效应函数,直接获得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氮、磷、钾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肥料配方和
23、施肥推荐提供依据。,“3414”施肥方案,“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表 “3414”试验方案处理(推荐方案),氮磷二元二次肥料试验设计与“3414” 方案处理编号对应表,3.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通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提供肥料配方。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田间试验也可采用“34
24、14”部分实施方案,详见4.2.2。“3414”方案中的处理1为无肥区(CK),处理6为氮磷钾区(NPK),处理2、4、8为缺素区(即PK、NK和NP)。收获后计算产量,用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百分数即相对产量的高低来表达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相对产量低于50%的土壤养分为极低;相对产量50%75%为低;75%95%为中;大于95%为高,从而确定出适用于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对应的施用肥料数量。对该区域其他田块,通过土壤养分测定,就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相应的推荐施肥量。,4 养分平衡法,4.1 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根据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目标产量的施
25、肥量,通过施肥补足土壤供应不足的那部分养分。施肥量的计算公式为:,养分平衡法涉及目标产量、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五大参数。,土壤供肥量即为“3414”方案中处理1的作物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确定后因土壤供肥量的确定方法不同,形成了地力差减法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两种。 地力差减法是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来计算施肥量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基础产量即为“3414”方案中处理1的产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是通过测定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来计算施肥量。,其计算公式为:,4.2 有关参数的确定,目标产量 目标产量可采用平均单产法来确定。平均单产法是利用施肥区前
26、三年平均单产和年递增率为基础确定目标产量,其计算公式是: 目标产量(1递增率)前3年平均单产 一般粮食作物的递增率为10%-15%为宜,露地蔬菜一般为20%左右,设施蔬菜为30%左右。,作物需肥量,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通过对正常成熟的农作物全株养分的化学分析,测定各种作物百公斤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常见作物平均百公斤经济产量吸收的养分量)即可获得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土壤供肥量可以通过测定基础产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两种方法估算: 通过基础产量估算(处理1产量):不施养分区作物所吸收的养分量作为土壤供肥量。,土壤供肥量(公斤)= 百公斤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通过土壤养分
27、校正系数估算:将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乘一个校正系数,以表达土壤“真实”供肥量。该系数称为土壤养分的校正系数。,校正系数(%)=,肥料利用率一般通过差减法来计算:利用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减去不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其差值视为肥料供应的养分量,再除以所用肥料养分量就是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 施肥区(NPK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公斤/亩):“3414”方案中处理6的作物总吸氮量; 缺氮区(PK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公斤/亩):“3414”方案中处理2的作物总吸氮量; 肥料施用量(公斤/亩):施用的氮肥肥料用量; 肥料中养分含量(%):施用的氮肥肥料所标明的含N量。 如果同时使用了不同品
28、种的氮肥,应计算所用不同氮肥品种的总氮量,常规5处理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表,肥料养分含量,供施肥料包括无机肥料与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商品有机肥料含量按其标明量,不明养分含量的有机肥料其养分含量可参照当地不同类型有机肥养分平均含量获得。,(二)县域施肥分区与肥料配方设计,在GPS定位土壤采样与土壤测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土壤类型、土壤质地、气象资料、种植结构、作物需肥规律等因素,借助信息技术生成区域性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图和县域施肥分区,优化设计不同分区的肥料配方。主要工作步骤如下: 8.2.1确定研究区域 一般以县级行政区域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的研究单元。 8.2.2 GPS
29、定位指导下的土壤样品采集 土壤样品采集要求使用GPS定位,采样点的空间分布应相对均匀,如每100亩采集一个土壤样品,先在土壤图上大致确定采样位置,然后在标记位置附近采集多点混合土样。,用GPS定点采土化验建立数字化田间档案,不用参数-县级测土配方施肥及推荐施肥量的原理(高产大王指导法),A、摸清本县高产典型平均土壤养分含量和施肥量 1、全县速N:127.2ppm速P:8.9ppm速K:142.7 ppm。 2、在平均含量上: 玉米亩施用尿素19kg,三料11kg,硫酸钾4.5kg。 水稻亩施用尿素17.5kg,三料8.5kg,硫酸钾7.5kg。 B、找出单位速效养分(PPM)与施用最佳化肥量的
30、配伍 1、玉米施用尿素0.15kg/ppm速N,三料1.24 kg/ppm速P,硫酸钾0.03 kg/ppm速K。 2、水稻施用尿素0.14 kg/ppm速N,三料0.96 kg/ppm速P,硫酸钾0.05 kg/ppm速K。,C、根据项目实施地块的土测值计算玉米亩施肥料用量。,利用差减法计算施用化肥量。例如在玉米上。土测值速N125.2ppm,计算亩用尿素量: 1、计算土测值与平均值之差: 平均值127.2ppm125.2ppm2ppm 2、2 ppm对应的尿素量:2 ppm0.150.3kg 3、计算亩用尿量: 19kg(平均值)0.3kg(速N增加值)19.3kg 其他磷、钾类同,如使二
31、铵应扣除二铵中氮。 、作物分区。这项技术最好把全县不同作物、不同土类、不同土壤物理性状及环境因素分成几个带,每个带有一个准确平均含量的施肥量。,不用参数-县级测土配方施肥原理(高产大王辐射法),A、摸清本区域高产典型平均土壤养分含量和施肥量 1、全县速N:160ppm速P:21ppm速K:140 ppm。 2、在本区域年水稻最高产量1000斤, 3、水稻亩施用尿素30斤,三料20kg,硫酸钾16斤。 B、找出单位速效养分(PPM)对产量的贡献 水稻产量6.25斤/ppm速N,水稻47 斤/ppm速P,水稻7斤/ppm速K。 C、补产量差的需肥量。被指导农户水稻产量900斤/亩比高产大王低100
32、斤,那么形成100斤水稻需氮2.1斤,折尿素4.5斤。 D、定靠近高产大王产量的施肥量。施尿素30+4.5=34.5斤(磷钾类推),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域配方指导图,南部平原黑土配方区 西部易旱黑土配方区 中部丘陵黑土配方区 东部白浆化黑土配方区 北部寒带黑土配方区 三江平原稻田配方区 松嫩平原稻田配方区,2.3 土壤测试与土壤养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将土壤测试数据和空间位置建立对应关系,形成空间数据库,以便能在GIS中进行分析。 2.4 土壤养分分区图的制作 基于区域土壤养分分级指标,以GIS为操作平台,使用Kriging方法进行土壤养分空间插值,制作土壤养分分区图。,2.5 施肥分区和肥
33、料配方的生成 针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作物养分需求规律和施肥决策系统,生成县域施肥分区图和分区肥料配方。,2.6 肥料配方的校验,在肥料配方区域内针对特定作物,进行肥料配方验证。,(三) 施肥通知单 施肥通知单见附件4。,(三)配方肥料合理施用,在养分需求与供应平衡的基础上,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坚持大量元素与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相结合;坚持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坚持施肥与其它措施相结合。在确定了肥料用量和肥料配方后,合理施肥的重点是选择肥料种类、确定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等。,1 配方肥料种类,根据土壤性状、肥料特性、作物营养特性、肥料资源等综合因素确定肥料种类,可选用单质或复混肥料自
34、行配制配方肥料,也可直接购买配方肥料。,2 施肥时期,根据肥料性质和植物营养特性,适时施肥。植物生长旺盛和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应重点施肥,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应分期施肥。对作物不同时期的氮肥推荐量的确定,有条件区域应建立并采用实时监控技术。,3 施肥方法,常用的施肥方式有撒施后耕 翻、条施、穴施等方法。应根据作物种类、栽培方式、肥料性质等选择适宜施肥方法。例如氮肥应深施覆土,施肥后灌水量不能大,否则造成氮素淋洗损失;水溶性磷肥应集中施用,难溶性磷肥应分层施用或与有机肥料堆沤后撒施;有机肥料经腐熟后撒施,并深翻入土。,怎样对待“一炮轰”、“高磷肥”、?,实践表明: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大多数免追肥都不同
35、程度发生后期脱肥现象,尤其第一、二积温带的玉米、水稻表现突出。轻度脱肥农民肉眼难以判断,一般减产6-12%,粮食品质下降;重度脱肥表现后期“黄脚”,减产高达20%以上。施肥应“看天、看地、看作物”,“一炮轰”不是科学施肥。此外,我省一些地区连续20多年使用美国二铵,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土壤磷的积累,“高磷肥”不适合目前土壤实际的需肥比例,再继续施用它往往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得不偿失。,怎样对待缓释肥料?,应用肥料缓释剂是肥料企业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的措施之一,农业科研不应花大量的财力、人力去研究推广缓释剂(有机有毒酚醛类),应多搞一些精制有机肥和腐植酸(氨基酸)肥料的生产开发。其实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
36、,本身就是速效和缓效养分的结合,可以替代缓释剂。,“土壤速测仪”功能问题,,一些地方的肥料销售商家过分的夸大“土壤速测仪”功能,误导农民。其实土壤速测仪不够精确,只能检测土壤养分的大趋势,它测定数据只能作为参照值。农民在测土时应到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技术咨询,由具有资质的化验室进行化验,以求达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标准。,有机肥产业化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里,有机肥产业化已经形成规模。如日本岩手、琦玉等县城乡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已形成产业化。每20万人的居住区有一座现代化垃圾处理场,超1万头养猪厂、20万羽养鸡场内都建有肥料发酵车间。用城乡废弃物处理生产植物营养土(肥)。近年来,我国浙江、湖北、河
37、南、大庆也涌现出一些城乡废弃物处理生产有机肥的典型。从国内外现状看,有机肥产业化有着良好的发展事态。,四、 田间示范及效果评价,(一)田间示范 1.1 示范方案 每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田设23个示范点,进行田间对比示范。示范设置常规施肥对照区和测土配方施肥区两个处理,另外加设一个不施肥的空白处理,其中测土配方施肥、农民常规施肥处理不少于200 m2、空白(不施肥)处理不少于30m2。其它参照一般肥料试验要求。通过田间示范,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田间示范应包括规范的田间记录档案和示范
38、报告,具体记录内容参见附件5。,注:习惯施肥处理完全由农民按照当地习惯进行施肥管理;配方施肥处理只是按照试验要求改变施肥方式,其他管理同习惯施肥处理一样;对照处理则不施任何化学肥料,其他管理同习惯处理一样。如果是水稻,要注意对照处理周围要起垄。,习惯施肥处理完全由农民按照当地习惯进行施肥管理;配方施肥处理只是按照试验要求改变施肥方式,其他管理同习惯施肥处理一样;对照处理则不施任何化学肥料,其他管理同习惯处理一样。如果是水稻,要注意对照处理周围要起垄。3不施肥处理(对照),1.2 结果分析与数据汇总,对于每一个示范点,可以利用三个处理之间产量、肥料成本、产值等方面的比较从增产和增收等角度进行分析
39、,同时也可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产量结果与计划产量之间的比较进行参数校验。有关增产增收的分析指标如下:,1.2.1 增产率,配方施肥产量与对照(常规施肥或不施肥处理)产量的差值相对于对照产量的比率或百分数。,1.2.2 增收,可以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个方面是测土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处理增加的收益。其计算时,首先根据各处理产量、产品价格、肥料用量和肥料价格计算各处理产值与施肥成本。然后计算配方施肥新增纯收益比对照新增纯收益:,1.2.3 产出投入比,简称产投比,是施肥新增纯收益与施肥成本之比。可以同时计算配方施肥的产投比和常规施肥的产投比,然后进行比较。,农户调查反馈,农户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具体应用者
40、,通过收集农户施肥数据进行分析是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果与技术准确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反馈修正肥料配方的基本途径。因此,需要进行农户测土配方施肥的反馈与评价工作。该项工作可以由各级配方施肥管理机构组织,进行独立调查,结果可以作为配方施肥执行情况评价的依据之一,也是社会监督和社会宣传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作为配方技术人员工作水平考核的依据。具体操作如下:,21 农户施肥数据的调查,2.1.1测土样点农户的调查与跟踪 每县主要作物选择30-50个农户,填写农户测土配方施肥田块管理记载反馈表,留作测土配方施肥反馈分析,记载内容见附件6。,农户调查反馈,2.1.2 农户施肥调查 每县选择100户左右的农户,开展农户施肥调查,最好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农户和常规施肥农户,调查内容见附件7。,(二) 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评价方法,10.2.2.1 测土配方施肥农户与常规施肥农户比较 从作物产量、效益方面进行评价。 10.2.2.2 农户测土配方施肥前后的比较 从农民执行测土配方施肥前后的产量、效益进行评价。 10.2.2.3 测土配方施肥准确度的评价 从农户和作物两方面对测土配方施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蔗产业环境影响因素与生态效益评估
- 山东省济宁市田家炳中学2024年八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岐山县联考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草种种植与生态旅游合作合同
- 大数据产业在各行业的实际应用与前景预测
- 网络信息安全领域未来布局
- 游戏关卡深度设计与玩家体验优化研究
- 2025至2030国内抗氧化食品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自助点菜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自动沉降分析仪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异位妊娠的课件
- 血管内超声IVUS简介
- DL∕T 2528-2022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 上海2024年上海市教育评估院招聘笔试上岸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渣土清运综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 书面检查材料(通用6篇)
- 传感器与机器视觉 课件 第六章 机器视觉
- 2019疏浚工程预算定额
- RFC2326(中文版+英文版+可链接目录)-RTSP
- 202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说课稿新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