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微专题8_第1页
第1部分 微专题8_第2页
第1部分 微专题8_第3页
第1部分 微专题8_第4页
第1部分 微专题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衡中学案地 理高考二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微专题八气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建体系、宏观掌控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考 题 调 研研真题、明确考向(2019 湖南长沙一中模拟)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全年生产、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13题。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1.西南地区每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气候多样B光热充足,降水丰富C.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D. 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A

2、地理2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D二轮复习A洪涝C光照B土壤D霜冻3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CA低热河谷地带C高海拔地区B四川盆地D中低海拔地区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得知西南地区马铃薯全年生产、供应,说明区域内不同地区全年都有马铃薯成熟上市。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垂直气候类型多样,适合不同种类马铃薯生长,A正确。西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季降水丰富,并不是年雨型气候,B错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与种植规模地理有关,但与作物品种多样关系不大,C不选。西南地区经济落后,种植技术较落后,D不符。第2题,小春马铃薯主要在24月种植,西南冬春季节容易

3、受冷空气侵袭,可能受霜冻影响,D正确。西南地区冬春季降水少,地形崎岖,不易出现洪涝,A错误。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土壤不会出现季节性变化,B不选。光照不是多种马铃薯种植的关键因素,C不选。第3题,根据图示得知大春马铃薯主要在49月生长,西南地区此时热量充足,降水较多,最适宜马铃薯生长。马铃薯喜冷凉,夏季的低热河谷和盆地, 气温过高,不适宜马铃薯生长,A、B不选。大春马铃薯生长期间高海拔地区气候较凉爽,适宜其种植,C正确。中低海拔区此时气温偏高,不适宜马铃薯生长,D不选。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归 纳 拓 展巧归纳、知识延伸1气温影响农作物的分布 、品质(1) 气温高生

4、长周期短上市时间早价格高。(2) 气温低生长周期长上市晚品质好价格高。(3)昼夜温差大品质好。2温度高低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指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地理二轮复习度。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农作物生长发育停止,在最适温度时,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再升高或降低,农作物开始出现伤害甚至致死。地理二轮复习农作物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 水稻101230323638小麦34.520223032玉米81030324044油菜4520253032棉花13142835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播种期一般

5、不要盲目提前,因为在气温低于农作物生长最低温度时播种最易引起烂种,烂秧,提前播种反而造成减产(温室栽培的农作物除外)。采用地膜或薄膜覆盖的可适当提前,因为薄膜或地膜覆盖可提高地理一定的温度。8月份农作物正处在灌浆乳熟干物质积累阶段,需温度高,阳光充足的天气,低温易造成籽粒不饱满或空壳而减产。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3昼夜温差高低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作物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旺盛,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也就越旺盛。白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因此,在一定温度范 围内,白天温度越高越好,而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温度越

6、高,呼吸作用越 强,消耗的有机物质就越多,而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消耗的有机物质就 越少,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晚上温度越低越好。这就是为什么昼夜温差愈大(白天高、晚上低),农作物产量增高,品质提高的原理。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4农业措施对温度的调控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栽培措施调节土温与气温,以保证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常用的措施有灌溉、松土或、垄作或沟种等,它们通过改变热量平衡与土壤热特性(如热容量与导热率等)来调节土温和气温。地理(1)灌溉对土温的影响浇水除直接影响温度的高低外,还可缓和温度变化。如冬灌可以稳定地 温,防止越冬作物受害。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

7、2)松土与对土温的影响锄地(松土)对土温的影响。锄地的作用是综合的,可有增温、保墒、通气及一系列生理生态效应。的作用与锄地相反,它能增加土壤容重,减少土壤孔隙,增加表层土壤水分,从而使土壤热容、热导率都有增加。地理(3)垄作对土温的影响垄作对土温的影响在一年的温暖季节,垄作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有利 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并加大温度日较差。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4)覆盖与土壤温度地膜覆盖栽培是用很薄的塑料薄膜紧贴地面进行的覆盖栽培,它是现代农 业生产中最简单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地膜覆盖具有协调土壤温度、保持土壤 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盐渍化等多种作用,因此

8、 有缩短作物苗期、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开花结果、增加产量等效果。玉米秸秆覆盖麦田,冬季的保温作用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春季降温作 用,则推迟冬小麦返青生长,延长小麦生育期。玉米田中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平 抑地温的变化,降低地温的日振幅,缓和昼夜温差,避免了地温的剧烈变化,能有效缓解地温激变对作物根部产生的伤害。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新 题 再 练练好题、备考通关(2019辽宁大连模拟)荔枝属亚热带水果,对气候非常敏感,尤其冬季不耐冰雪霜冻。我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和广西。经专家考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却产自于北纬28的合江县。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的长江、

9、赤水河、习水河三江交汇处,是我国荔枝晚熟基地,也是我国种植荔枝纬度最高的地区。据此完成(1)(2)题。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1)合江县成为我国种植荔枝北界的自然原因是(A多紫色土,土壤深厚肥沃B于三江交汇处,水源充足C夏季光热充足,降水集中D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D地理二轮复习(2)合江荔枝售价比其他产地高23倍,其原因可能是()AA纬度高,成熟晚C光照好,质量高B劳动力成本高D土地成本高第一部分专题七农业生产活动解析(1)荔枝种植最北界的原因,主要考虑热量条件,再结合材料“冬季不耐冰雪霜冻”可知,荔枝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冬季的低温,由于合江县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的入侵,使这里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温暖,故自然原因是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